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近日有幸聆听了全国道德模范田秀英老师的一场讲座,故对学校德育进行了几点思考。当前学校德育课堂存在着精致而空洞、教师德性缺失的问题,当代学生心中的道德律约束力亟待加强。改进学校德育的课堂,给予学生精神给养是我们高校德育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堂
2017年3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田秀英老师在新乡市新星剧场为新远实验小学的家长们做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创建和谐家庭教育成功孩子”的专题报告会。我们一行人有幸聆听了田老师的讲座。从8∶30到11∶00的两个半小时内,田老师一直充满激情和感染力,全场听众无不聚精会神,随着她的喜怒哀乐或大笑或流泪。如果说这是一节道德教育的课堂,谁能说这一课的效果不如任何一节学校德育的课呢?
作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我很受触动和深感羞愧。我们讲家庭教育,而往往家庭教育的进步是由社会偶然推动;我们进行道德教育,而我们的孩子仍越来越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教育究竟为社会进步,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什么条件?在这里,我对学校德育有几点思考。
1道德教育的课堂越来越变得精致而空洞
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目标到策略到评价,充斥着工具性的色彩。任何的一堂课经过一些规范的伪装都可以变得异常精致,毫无瑕疵。可就在将完整的课堂肢解而后拼接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了教师本人在其中发挥的隐性影响力。教师讲课像是在完成闯关任务:进行了这样的活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就完成了;我说了这样的话,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算达成。这些任务的拼合就算这节课的完满结束,而且内心泰然自足。原初的情感经过技术理性的加工变得冰凉起来了,没有了灵光乍现和“身与境接而情生”的原生态。我们的道德教育还算是道德教育吗?
2课堂之外教师德性力量的缺失。
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似乎,我们已承受不起这八个字沉甸甸的分量。教师的生存问题凌驾于存在问题之上,少了些“我该如何存在”的反思。师者,不仅需传道、授业、解惑,更需關注所传之道对于学生精神的给养。学校的德育课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存在即合理,那它的合理性如何实现又如何评价?我认为教师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之外的德性力量。任何人都能在课堂上说一些堂而皇之的正确的废话,但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是衡量教师话语说服力的根本标准。教师本人不崇高,如何教以学生崇高?田秀英老师之所以能引起所有家長的共鸣,在于她的人格足够伟大。有人问她:我们都把好孩子养残了,你怎么能把一个残疾孩子培养得这么好?却罕有人思考,面对人生的一些选择和苦难,田老师的胸怀和视野。我们能否做到自己的孩子在遭别的孩子扔石头,扔土渣而哇哇大哭的欺负时,从不责骂不懂事的孩子?能否做到在别人的冷眼和恶劣态度中,从不抱怨,独自承担所有的委屈,不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中?能否做到放弃为孩子整形的机会而为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整形?你是什么样,你的学生和孩子就会是什么样。
3学生心中的道德律约束力的弱化
人心的道德律是世间最美的造物,也因为美丽,所以才脆弱。我们的教育对象——面对现代社会如此纷繁现象和众多选择的孩子们——内心有没有一种道德律。如果没有,学校德育能赋予给他们吗?在学校校训如此同质化的今天,我仍对我们学校的校训充满敬意: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易经》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德高为范;《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高为师;《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首句是十年一个漫长打坐的止于至善的信念。出自《易经》《中庸》《大学》的这三个词组成了在我看来最美的字眼。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能同二千五百年前的古人产生心灵的共振,是因为有些东西是时空无法改变的、需要止于至善的追求。可我们的孩子罕有思考这些的自觉和机会。因为道德在他们心中的角色无足轻重。面对选择时,这种微弱的约束力自然就被眼前的利益而抹除。
在结束之后回学校的路上,老师问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在学校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道德水平为什么还不如一位‘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妇女’呢?我们教育学教了那么多技巧性知识,她从未受过这样的教育,难道说她讲的这样的一堂课不好吗?”我回答说:“可能,有些东西是对每个人都最珍贵的品质,这些品质不一定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在家庭中,在社会中偶然地习得了。”老师又问:“那我们的学校教育为这些人性中珍贵的品质都做了什么?”后来因为老师有事先离开了,留下了这个问题让我们吃饭时讨论。我的心很不平静。师范生,我们这些准教师们,应该用什么使将来学生的道德律更加坚定?
在河南师范大学早上六点半的中心花园,晴日里,总有五、六个诵读《大学》《论语》《学记》等的本科生,点缀在众多背诵英语的学生中间。7点左右,他们会一起诵读、交流。但,也仅仅只有五、六个。“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些声音一直响在我们耳际,教会我们师者的使命、何为君子、又何为孝,教会我们规范自己的言行。她给予我们精神上的给养是上大学以来支撑我灵魂的东西。也许,我们需要一种声音,强化学生心中的道德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华传统文化是教会学生修身的不竭源泉。
田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对她更加刮目相看:“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娘与娘之间的竞争。”其实,何尝不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呢?怀着对教育事业本能的热爱,我从当初只有单纯热诚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点理性的思考着的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工具理性僭越了价值理性。当我们失去了利用工具的理性和智慧,是不是离终结不远了呢?
历史会记住谁,谁又会记住我们?
作者简介:
苗双双,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本科生。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堂
2017年3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田秀英老师在新乡市新星剧场为新远实验小学的家长们做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创建和谐家庭教育成功孩子”的专题报告会。我们一行人有幸聆听了田老师的讲座。从8∶30到11∶00的两个半小时内,田老师一直充满激情和感染力,全场听众无不聚精会神,随着她的喜怒哀乐或大笑或流泪。如果说这是一节道德教育的课堂,谁能说这一课的效果不如任何一节学校德育的课呢?
作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我很受触动和深感羞愧。我们讲家庭教育,而往往家庭教育的进步是由社会偶然推动;我们进行道德教育,而我们的孩子仍越来越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教育究竟为社会进步,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什么条件?在这里,我对学校德育有几点思考。
1道德教育的课堂越来越变得精致而空洞
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目标到策略到评价,充斥着工具性的色彩。任何的一堂课经过一些规范的伪装都可以变得异常精致,毫无瑕疵。可就在将完整的课堂肢解而后拼接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了教师本人在其中发挥的隐性影响力。教师讲课像是在完成闯关任务:进行了这样的活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就完成了;我说了这样的话,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算达成。这些任务的拼合就算这节课的完满结束,而且内心泰然自足。原初的情感经过技术理性的加工变得冰凉起来了,没有了灵光乍现和“身与境接而情生”的原生态。我们的道德教育还算是道德教育吗?
2课堂之外教师德性力量的缺失。
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似乎,我们已承受不起这八个字沉甸甸的分量。教师的生存问题凌驾于存在问题之上,少了些“我该如何存在”的反思。师者,不仅需传道、授业、解惑,更需關注所传之道对于学生精神的给养。学校的德育课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存在即合理,那它的合理性如何实现又如何评价?我认为教师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之外的德性力量。任何人都能在课堂上说一些堂而皇之的正确的废话,但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是衡量教师话语说服力的根本标准。教师本人不崇高,如何教以学生崇高?田秀英老师之所以能引起所有家長的共鸣,在于她的人格足够伟大。有人问她:我们都把好孩子养残了,你怎么能把一个残疾孩子培养得这么好?却罕有人思考,面对人生的一些选择和苦难,田老师的胸怀和视野。我们能否做到自己的孩子在遭别的孩子扔石头,扔土渣而哇哇大哭的欺负时,从不责骂不懂事的孩子?能否做到在别人的冷眼和恶劣态度中,从不抱怨,独自承担所有的委屈,不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中?能否做到放弃为孩子整形的机会而为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整形?你是什么样,你的学生和孩子就会是什么样。
3学生心中的道德律约束力的弱化
人心的道德律是世间最美的造物,也因为美丽,所以才脆弱。我们的教育对象——面对现代社会如此纷繁现象和众多选择的孩子们——内心有没有一种道德律。如果没有,学校德育能赋予给他们吗?在学校校训如此同质化的今天,我仍对我们学校的校训充满敬意: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易经》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德高为范;《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高为师;《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首句是十年一个漫长打坐的止于至善的信念。出自《易经》《中庸》《大学》的这三个词组成了在我看来最美的字眼。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能同二千五百年前的古人产生心灵的共振,是因为有些东西是时空无法改变的、需要止于至善的追求。可我们的孩子罕有思考这些的自觉和机会。因为道德在他们心中的角色无足轻重。面对选择时,这种微弱的约束力自然就被眼前的利益而抹除。
在结束之后回学校的路上,老师问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在学校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道德水平为什么还不如一位‘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妇女’呢?我们教育学教了那么多技巧性知识,她从未受过这样的教育,难道说她讲的这样的一堂课不好吗?”我回答说:“可能,有些东西是对每个人都最珍贵的品质,这些品质不一定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在家庭中,在社会中偶然地习得了。”老师又问:“那我们的学校教育为这些人性中珍贵的品质都做了什么?”后来因为老师有事先离开了,留下了这个问题让我们吃饭时讨论。我的心很不平静。师范生,我们这些准教师们,应该用什么使将来学生的道德律更加坚定?
在河南师范大学早上六点半的中心花园,晴日里,总有五、六个诵读《大学》《论语》《学记》等的本科生,点缀在众多背诵英语的学生中间。7点左右,他们会一起诵读、交流。但,也仅仅只有五、六个。“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些声音一直响在我们耳际,教会我们师者的使命、何为君子、又何为孝,教会我们规范自己的言行。她给予我们精神上的给养是上大学以来支撑我灵魂的东西。也许,我们需要一种声音,强化学生心中的道德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华传统文化是教会学生修身的不竭源泉。
田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对她更加刮目相看:“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娘与娘之间的竞争。”其实,何尝不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呢?怀着对教育事业本能的热爱,我从当初只有单纯热诚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点理性的思考着的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工具理性僭越了价值理性。当我们失去了利用工具的理性和智慧,是不是离终结不远了呢?
历史会记住谁,谁又会记住我们?
作者简介:
苗双双,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