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个性教育是当代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而个性教育研究则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对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个性和个性教育的理解,探讨个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个性教育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教育目的应当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把它们割裂,更不能使它们对立。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
个性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不同学科对个性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着从哲学角度给人的个性下了十余种定义,其中哲学色彩较强的一种定义是: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别区别于其它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1]。人的个性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但又能表现于外。因此,心理学是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定义个性的。前一方面有影响的见解是将个性看成是“个人的心理面貌”,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后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是把个性理解为“个体特有的物质模式及其行为倾向的统一体”。[3]“所有社会学的个性定义的特点是他们否认个性的自定属性。个性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被看作社会背景的反映或依赖于社会背景”。[4]
哲学的定义启发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个性与共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学说等作为理解个性真正含义的科学理论基础。社会学提醒我们,个性应包括人在社会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和具有的独特地位。心理学则从心理和行为角度,对个性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个性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材料。严格地说,上述对个性的每一种理解或表述,都不一定是完整、全面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对完整个性的某一方面的揭示。由于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为直接地为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心理依据。在研究和探讨个性教育时,我们应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个性或理解个性。
二
“个性教育”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中国192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收录了“个性教育”这一词条。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其有多种解释,主要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性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5]“个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6]“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7]“个性教育的含义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个性的潜能、天赋,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特征,扭转或矫正不良心理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8]
为深入地把握个性教育的实质,更好地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厘清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必要。培养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个性教育实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总是要落实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上,不可能有脱离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与个体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意义上,个性就是个体,反之亦然。从这点出发,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个体上,若离开了活生生的个体,就没有素质教育可言;同样,个体的发展,也必须落实到素质上,离开了素质的发展,就无所谓个性教育。
三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发展个性的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从制度层面入手开展个性教育,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是有效途径。
首先,精减课程,留下足够的空间开设选修课。现行课程门类众多、内容繁杂,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人学习时间。课本配套的阅读教材、同步练习、达标训练等就是教师手里的一根绳子,学生被这根绳子牵着,向一个方向齐步前进。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得了一天七八节课,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开设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其特长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给他自由自主地发展个性和素质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改变班级构建模式。在我国班级构建模式中有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分快慢班现象”。分快慢班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结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分在快班的学生,容易造成二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自己是优等生而趾高气扬,甚至骄傲自满;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日以继夜地紧张学习,背负着深重的包袱。而分在慢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暴自弃。因此,取消快慢班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构建模式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改进管理模式。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职责就在于对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发展智慧能力。处在现代社会的学校和教师应改进其管理模式,除上述职责外,教师还负有促进与指导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从管理的角度,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要因为学生难管或犯了点错误就使他们受到批评和责难。当然教师也要应用教育机智对学生的所犯错误进行正面、合理的批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一个负责的教师,只有从心理的角度理解每一个学生,才会时时处处地注意对学生采取宽容而又爱护的态度。
四
我国八十年代后半期在理论上对个性教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在实践中,个性教育一直是被忽视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处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辅差培优是在渗透个性教育的同时,外引内掘,扬长补短,即顺应学生的个性专长,创设适宜的条件,适当引导,使专长更进一步发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收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艺.国内哲学界对个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哲学,1993,(3).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5:289.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1:270.
[4]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8.
[5]李晖.个性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实施[J].教育评论,1993,(3).
[6]俞啸云.对立与统一!坚持人的个性发展的辩证观[J].科技导报,1991,(2).
[7]王少华.中学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评论,2003,(3).
[8]卢秀岳等.小学生个性教育初探[J].山东教育科研,1995,(1).
[9]廖嗣德.当代个性教育问题的几点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关键词: 个性教育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教育目的应当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把它们割裂,更不能使它们对立。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
个性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不同学科对个性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着从哲学角度给人的个性下了十余种定义,其中哲学色彩较强的一种定义是: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别区别于其它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1]。人的个性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但又能表现于外。因此,心理学是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定义个性的。前一方面有影响的见解是将个性看成是“个人的心理面貌”,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后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是把个性理解为“个体特有的物质模式及其行为倾向的统一体”。[3]“所有社会学的个性定义的特点是他们否认个性的自定属性。个性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被看作社会背景的反映或依赖于社会背景”。[4]
哲学的定义启发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个性与共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学说等作为理解个性真正含义的科学理论基础。社会学提醒我们,个性应包括人在社会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和具有的独特地位。心理学则从心理和行为角度,对个性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个性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材料。严格地说,上述对个性的每一种理解或表述,都不一定是完整、全面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对完整个性的某一方面的揭示。由于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为直接地为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心理依据。在研究和探讨个性教育时,我们应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个性或理解个性。
二
“个性教育”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中国192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收录了“个性教育”这一词条。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其有多种解释,主要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性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5]“个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6]“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7]“个性教育的含义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个性的潜能、天赋,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特征,扭转或矫正不良心理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8]
为深入地把握个性教育的实质,更好地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厘清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必要。培养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个性教育实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总是要落实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上,不可能有脱离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与个体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意义上,个性就是个体,反之亦然。从这点出发,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个体上,若离开了活生生的个体,就没有素质教育可言;同样,个体的发展,也必须落实到素质上,离开了素质的发展,就无所谓个性教育。
三
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发展个性的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从制度层面入手开展个性教育,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是有效途径。
首先,精减课程,留下足够的空间开设选修课。现行课程门类众多、内容繁杂,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人学习时间。课本配套的阅读教材、同步练习、达标训练等就是教师手里的一根绳子,学生被这根绳子牵着,向一个方向齐步前进。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得了一天七八节课,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开设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其特长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给他自由自主地发展个性和素质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改变班级构建模式。在我国班级构建模式中有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分快慢班现象”。分快慢班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结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分在快班的学生,容易造成二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自己是优等生而趾高气扬,甚至骄傲自满;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日以继夜地紧张学习,背负着深重的包袱。而分在慢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暴自弃。因此,取消快慢班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级构建模式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改进管理模式。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职责就在于对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发展智慧能力。处在现代社会的学校和教师应改进其管理模式,除上述职责外,教师还负有促进与指导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从管理的角度,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要因为学生难管或犯了点错误就使他们受到批评和责难。当然教师也要应用教育机智对学生的所犯错误进行正面、合理的批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一个负责的教师,只有从心理的角度理解每一个学生,才会时时处处地注意对学生采取宽容而又爱护的态度。
四
我国八十年代后半期在理论上对个性教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在实践中,个性教育一直是被忽视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处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辅差培优是在渗透个性教育的同时,外引内掘,扬长补短,即顺应学生的个性专长,创设适宜的条件,适当引导,使专长更进一步发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收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艺.国内哲学界对个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哲学,1993,(3).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5:289.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1:270.
[4]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8.
[5]李晖.个性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实施[J].教育评论,1993,(3).
[6]俞啸云.对立与统一!坚持人的个性发展的辩证观[J].科技导报,1991,(2).
[7]王少华.中学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评论,2003,(3).
[8]卢秀岳等.小学生个性教育初探[J].山东教育科研,1995,(1).
[9]廖嗣德.当代个性教育问题的几点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