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个艺术的提问,可以引起较强的课堂反应,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一个直板枯燥的提问,会令学生不感兴趣,造成课堂沉闷,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导"好一节课,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意识,需要注意"课堂导入、知识讲解、提问交流、习题训练、多媒体的运用等"各种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期中课堂提问交流环节是师生交流、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就要针对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合理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投入数学活动的多种机会,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较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应在以下几个点上加以重点关注。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般有两大类:或侧重检测、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或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和发展。教师设计什么类型的问题,取决于教学需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入阶段和小结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记忆型或判断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而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启发性、探究性和思想性,可以适当的设计推理型或发散型问题,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去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善于把一个复杂的、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境设计,层次分明,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符合学生的实际。(一)问题设计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使问题有梯度,分层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活动中的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问题的难以梯度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不同问题具有的不同难度,也可以是同一问题具有的不同难度。教师需要根据思维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个性与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自的探索、分析而有所收获,循序渐进。(二)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向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时,研究的问
三、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合理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指向,有利于学生开展议论并理解教学。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度,符合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既有思考性又有可行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习冲突。再者,教师的设问要问在实处,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本质; 要问在疑出,有利于区分和辨析知识;要问在深处,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提一个问题:"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吗?"通过实践,学生基本弄清三角形的分类问题,这比教师直接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能有一个钝角有效得多。探究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师要求很高,在备课中要充分预料学生可能考虑到的角度及学生探究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究的结果也要进行预设。
四、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其次是"情境", 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引疑激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有趣味性、新鲜感。通过常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联系实际。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打折销售、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设问的目的是为思维点火,"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输的容器,而是一支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教学能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进行自然组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及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生存环境。创设问题情境要巧设悬念。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求知动机;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五、问题呈现形式多样化
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设计"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就要针对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合理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投入数学活动的多种机会,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较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应在以下几个点上加以重点关注。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般有两大类:或侧重检测、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或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和发展。教师设计什么类型的问题,取决于教学需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入阶段和小结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记忆型或判断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而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启发性、探究性和思想性,可以适当的设计推理型或发散型问题,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去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善于把一个复杂的、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境设计,层次分明,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符合学生的实际。(一)问题设计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使问题有梯度,分层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活动中的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问题的难以梯度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不同问题具有的不同难度,也可以是同一问题具有的不同难度。教师需要根据思维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个性与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自的探索、分析而有所收获,循序渐进。(二)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向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时,研究的问
三、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合理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指向,有利于学生开展议论并理解教学。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度,符合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既有思考性又有可行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习冲突。再者,教师的设问要问在实处,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本质; 要问在疑出,有利于区分和辨析知识;要问在深处,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提一个问题:"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吗?"通过实践,学生基本弄清三角形的分类问题,这比教师直接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能有一个钝角有效得多。探究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师要求很高,在备课中要充分预料学生可能考虑到的角度及学生探究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究的结果也要进行预设。
四、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其次是"情境", 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引疑激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有趣味性、新鲜感。通过常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联系实际。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打折销售、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设问的目的是为思维点火,"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输的容器,而是一支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教学能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进行自然组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及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生存环境。创设问题情境要巧设悬念。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求知动机;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五、问题呈现形式多样化
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设计"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