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羽镇相关传说探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话传说的艺术生命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便捷的沟通。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与凤羽镇有关的神话非常有趣。很多老者认为,“老人不讲古,年轻人没有谱”“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而讲故事就是“劝人”的“书”。当地人使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和内容劝人、教导人、影响人和塑造人。神话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凤羽镇,人们经常讲述神话故事,节日是最佳时间。因此,本文研究了凤羽镇的相关传说,以便人们深入了解相关神话的特征和意义,了解凤羽镇的起源。
  一、凤羽镇相关传说
  (一)关于凤羽镇起源的神话传说
  传說,观世音菩萨看到生活在凤羽山区的人们苦苦挣扎,化身为名叫博巴的艄公来到凤羽,帮助人们排泄湖水。风雨龙王听说后,想搬大山阻挡(此山存于凤羽北端铁甲村和雪梨村中间)。大黑天神居于赫林山上,利用鸡鸣吓走了龙王,龙王的阴谋没有得逞。凤羽大坝泄水后,人们特别感谢大黑天神和观世音菩萨,在许多地方供奉他们。这便是凤羽镇流传至今的传说。
  (二)凤羽名号的由来
  经过调查和考究,“凤羽”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但无一例外都与凤凰有关。其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凤羽原本是一个大湖。有一天,一对美丽的凤凰从天空飞过,碰巧它的羽毛掉进风雨湖。片刻之间,浩瀚无边的大湖消失了,风雨大坝被群山环绕。从那时起,住在湖边山区的先民就到坝区开发和生产,过着桃花源一样的生活。
  凤羽镇与凤凰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凤羽镇名字的由来还是有关凤羽镇的传说,无一例外都与凤凰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接下来,笔者将更加深层次地对凤羽镇相关传说进行研究。
  二、有关凤凰的历史记载
  (一)凤凰的起源
  1.凤凰的产生
  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最初是东夷的图腾。东夷人崇拜鸟,东夷各个部落的鸟图腾各不一样,凤凰是其中最大部落的图腾。而在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文明图腾是龙,合并统一后,龙凤都成为中国的图腾,被称为“龙凤呈祥”。
  2.凤凰的种类
  《山海经》记载,凤凰包括鸾鸟、皇鸟和凤鸟。《山海经·西山经》曰:“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山脉西南三百里是女床山,南坡产红铜,北坡则产可用作染料的黑石,野兽多是老虎、豹子、犀牛。山里还生活着一种禽鸟,长得像一种长尾巴的山鸡,羽毛却色彩斑斓,名叫鸾鸟。鸾鸟是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神鸟,分雌雄,雄的叫鸾,雌的叫和,叫声十分动听。周代有种大备法车,车上常缀有大铃,好像鸾鸟的鸣叫声,后世所称“銮车”即由此得名。
  (二)凤凰的寓意
  《人物龙凤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创作于战国时期,表现的是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左侧是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凤鸟是凤凰的一种,而凤凰被人们视为神鸟,寓意高贵、吉祥。凤鸟姿态美丽,象征女性。战国时期已经有为死者绘制肖像以招魂的风俗,《人物龙凤图》的创作目的是使墓主人能被引领升天或在阴间继续阳间繁华的生活。
  (三)历史研究中凤凰的神话传说
  1.百鸟朝凤的神话传说
  历史上,关于百鸟和凤凰,有很多记载。大理洱源罗平山有百鸟凤凰的相关传说。《水经注》记载:“叶羽北鸟吊山,凤死于此。”因此,它也被称为鸟吊山。另外,《唐书》记载:“武德九年,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又曰:太宗时,莒州凤皇二见,群鸟随之。其声若八音之奏。”
  2.《山海经》中有关凤凰的记载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再往东边五百里是丹穴山,山上有一种鸟,形似鸡,羽毛五颜六色,名为“凤皇”。头部图案呈“德”字样,翅膀图案呈“义”字样,背面图案呈“礼”字样,胸部图案呈“仁”字样,腹部图案呈“信”字样。饮食自然从容,常常自唱自舞,一旦出现,天下便会太平。相传在黄帝时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黄帝便穿黄袍,系黄带,戴黄帽,立于大殿祈祷,而这时凤凰便遮天蔽日地飞来,于大殿之上盘旋,黄帝再叩首,凤凰便栖息于东园的梧桐之上,久久不愿离去。
  (四)凤羽镇与凤凰的关系
  凤凰在凤羽镇的地位非常高,该镇又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得名。凤凰是凤羽镇的象征,使凤羽镇居民生活安定。当地人特别喜欢用凤凰来命名,山有为凤羽山、凤凰山、凤川山,河有凤羽河、凤山河、风水河,村镇有凤河村、凤翔镇等。街、桥、学校甚至人名都必须有“凤凰”字眼。人们认为,凤凰可以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使人身体安康。
  古籍中有关凤凰的传说和记载很多,凤凰起源于上古时期,凤凰种类较多,寓意祥瑞。研究发现,凤凰的历史地位很高,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与凤羽镇渊源极深,凤凰文化早已渗入凤羽镇人的血脉中。
  三、结语
  凤羽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有关凤羽镇的传说大多包含宗教元素,神话色彩浓郁,很多记载充满想象与夸张成分,却将文学与宗教、艺术与神话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刘璐(199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艺术。
其他文献
戏剧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这样的发源时间可谓极早了。从上古至五代,戏剧一直处于发展中,但为何没有像楚辞、汉赋、唐诗那样早早地成为一代之文学呢?每一代之文学,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土壤,而戏曲之所以能在宋元时期发展兴盛,跟它所在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一代文学终将衰落,清中叶的戏剧创作陷入衰退状态,其原因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探究了戏曲盛衰的原因。  一、戏曲在元大盛的原因  戏曲
期刊
近日天气转凉,天上的乌云盘旋着,好像它们把什么东西落在地上似的。我望着被风抽打着的树枝与摇摇欲坠的树叶,不禁想起了外公家的银杏树。  银杏树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记得是外婆还健在的那年夏天。一家人忙里忙外,但路过它的时候,只是向上望一眼就匆匆地走了,可能是因为它来到这个院子的时间太久了。据我外公说,在我妈妈小的时候,村里的生产队让每家每户都抽一根树苗,所以现在的家里便有了唯一的绿色。  虽然我没看到
期刊
陆小曼和徐志摩恋爱时的身份是有夫之妇。当时,社会舆论主要对准的是小曼,指责徐志摩的声音却不多。那段恋情和婚姻,即使放在这个时代,社会大众说不定依旧会把指责的对象指向陆小曼,因为她是有夫之妇,还因为小曼是一个女人。虽然那时已经是五四时期,但社会价值观的主流依然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哪怕是提倡婚恋自由的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还是会习惯性认为这一切都是小曼的错,更何况那么久远的年代呢?因为徐志摩是才子,而才子本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久发展的基础。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新时代中国梦引导下大发展的中国面对时代发展、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的新境际,必须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以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意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化转换的背景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新语境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核  (一
期刊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因而能够深刻地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超时空性、超地域性而源远流长。正如帕尔默所说:“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本文从汉字中蕴含的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两个大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婚姻文化
期刊
汉字是古老的自源文字中的表意文字,它不但直接与汉语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高度一致。文化帮助人们理解汉字,汉字又记录着中华文化。本文从先秦时期的建筑文化入手,旨在通过汉字构形分析,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建筑文化,探究汉字所承载的建筑文化信息,加深对汉字与文化“互证关系”的理解。  一、汉字与建筑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览  除了史料记载以外,汉字形体也蕴含丰富的建筑文化信息。透过一
期刊
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动力,是民族凝聚力的源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当前,国家逐渐重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怎样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高效利用文化馆这一渠道进行有益尝试,是近些年来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将文化覆盖范围扩大,是本文要进行的课题探索。  新时代,我国要不
期刊
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基本的原因。通俗地讲,任何一件文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了作品所产生时代环境的方方面面。列宁曾经称赞“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作为资产阶级贵族身份的托尔斯泰曾经和长兄共赴高加索参加战役,在多次的战役中,他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
期刊
节日狂欢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暂时超越。当今中国的节日可以分为传统中国节日、外来节日(西方节日)与新兴节日(人造节日)。本文主要阐述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内涵,从非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今中国的表现入手,通过揭示此类节日所具有的仪式化、狂欢化、情感化与生命感,引申出非传统节日的审美价值与影响。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正确把握节日的审美内涵,从中汲取美好感悟与积极力量。  一、中国非传统节日在当今中国的表现  (一
期刊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在音乐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篇章,而唱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多年以前,古人就对唱论所处年代的声乐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出了许多在现代音乐演唱过程中仍传承发扬的重要声乐理论。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文献中,和古典声乐理论有关的论著有很多,这些带有真正效用的音乐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很多理论一直影响着现代音乐理念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