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独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求异性、跨越性、多向性,思考的独立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7-02
1.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独立进行思考。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应该注重于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文章贵在出新,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多提出“愚公移山新传”、“班门弄斧又何妨”、“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这些新颖的讨论题目或者作文题目,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用逆向思维来提炼观点。还可以自己提出新观点,树立起新观念。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思考、审视,那么也就能够得出多样化的结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多角度思考,还是运用逆向思维,都切忌不能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务必要合乎客观规律。
3.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语文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体,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对于语文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语文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同时,对于语文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创新的翅膀来源于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指引知识不断进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准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将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皇帝的新装》时,我就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用想象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皇帝知道了自己上了两个骗子的当,全国的老百姓都看了他的笑话,他会怎么办?”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些同学认为:皇帝比较尴尬,也就想不再去提及这个事情。有些同学则认为:皇帝将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杀掉,然后疑神疑鬼,对他怀疑的人都杀掉,最后被老百姓推翻。还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皇帝吸取了教训,好好反思,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
5.大力开展语文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语文活动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给师生更多自主实践和创新的空间,从而全面推进情感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例如某学校就于近日开展了语文文化周,以“同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以“全员参与、以校为基、辐射家庭”的基本思路,活动形式可谓别具匠心,精彩纷呈。为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书香校园建设,“让读书成为习惯”,尤其是为了营造激发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该校在本届语文文化周主体活动开展三周前就发放了《创建“书香家庭”活动的倡议书》。倡议家长与学生“大手牵小手,同读一本书”,并附有各个年级推荐书目。同时还发放一份学生、家长阅读情况的反馈调查,并开展了“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该项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响应,许多家长反馈调查中都写到“活动很有意义,学校应该多开展这样的阅读活动”。此外,一时间,阅读课上,课间休息,在教室、在花园小径随处都能看见同学们捧着书籍,津津有味阅读的身影。除此之外,本届语文周活动各个年级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文化推介和学科比赛活动。借助这次语文文化周的开展,引领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生化”的学习理念。
6.结语
总之,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做、敢写、敢说、敢想,能够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力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求异性、跨越性、多向性,思考的独立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袁焕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4):133-136.
[2]赵艳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J]. 辽宁高职学报. 2007(06):178-180.
[3]谢兆丰.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102-105.
[4]俞雄辉.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林业教育. 2004(02):145-147.
[5]韩亮.论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创新教育[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11):130-13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7-02
1.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独立进行思考。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应该注重于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文章贵在出新,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多提出“愚公移山新传”、“班门弄斧又何妨”、“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这些新颖的讨论题目或者作文题目,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用逆向思维来提炼观点。还可以自己提出新观点,树立起新观念。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思考、审视,那么也就能够得出多样化的结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多角度思考,还是运用逆向思维,都切忌不能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务必要合乎客观规律。
3.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语文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体,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对于语文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语文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同时,对于语文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创新的翅膀来源于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指引知识不断进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准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将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皇帝的新装》时,我就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用想象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皇帝知道了自己上了两个骗子的当,全国的老百姓都看了他的笑话,他会怎么办?”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些同学认为:皇帝比较尴尬,也就想不再去提及这个事情。有些同学则认为:皇帝将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杀掉,然后疑神疑鬼,对他怀疑的人都杀掉,最后被老百姓推翻。还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皇帝吸取了教训,好好反思,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
5.大力开展语文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语文活动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给师生更多自主实践和创新的空间,从而全面推进情感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例如某学校就于近日开展了语文文化周,以“同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以“全员参与、以校为基、辐射家庭”的基本思路,活动形式可谓别具匠心,精彩纷呈。为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书香校园建设,“让读书成为习惯”,尤其是为了营造激发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该校在本届语文文化周主体活动开展三周前就发放了《创建“书香家庭”活动的倡议书》。倡议家长与学生“大手牵小手,同读一本书”,并附有各个年级推荐书目。同时还发放一份学生、家长阅读情况的反馈调查,并开展了“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该项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响应,许多家长反馈调查中都写到“活动很有意义,学校应该多开展这样的阅读活动”。此外,一时间,阅读课上,课间休息,在教室、在花园小径随处都能看见同学们捧着书籍,津津有味阅读的身影。除此之外,本届语文周活动各个年级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文化推介和学科比赛活动。借助这次语文文化周的开展,引领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生化”的学习理念。
6.结语
总之,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做、敢写、敢说、敢想,能够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力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求异性、跨越性、多向性,思考的独立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袁焕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4):133-136.
[2]赵艳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J]. 辽宁高职学报. 2007(06):178-180.
[3]谢兆丰.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102-105.
[4]俞雄辉.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林业教育. 2004(02):145-147.
[5]韩亮.论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创新教育[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1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