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能够“好之,乐之”,学习达到快乐的地步,就会轻松,就会长进。快乐和兴趣并存,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因此,有经验的老师会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不厌不倦地投入到学习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新颖有趣的开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寻知识、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因而在开讲时,总是力图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生求知得能、探奇觅胜的强烈愿望,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如在讲读《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开讲的:
  师:现在,我让大家猜个谜语,看谁猜得最快。谜面是“千年老屋”,打一作家名。
  生:(踊跃发言)老舍。
  这个开讲用谜语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熟悉课文作者,进而到理解课文上来了。
  2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最高、最理想的效益,教师的“教”就应灵活多样。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跟学生学”,“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如对于小说戏剧题材的文章,可要求学生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讨论、分析。诗歌、散文等采取自己欣赏的形式,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趣味”绝不是庸俗级或故弄玄虚,“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如何使课堂有“趣”呢?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并施以适宜的“阳光”和“养料”,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乃至爆发自身求知潜能。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言而喻。
  3师生变换身份
  让学生变听课为讲课,转换角色,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对课文内容简单介绍、作补充说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动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秋天》这课时,我只讲析了第一节,后两节请两个学生当“小老师”完成。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讲解出现了个别知识性错误,但是教师的纠正给他们,乃至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听,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让学生当“小老师”讲,别出心裁,会使学生为之一振。学生羡慕老师,尊重老师,渴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老师。让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为自己能够和老师一样进行教学,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强化了他们学习中学语文的兴趣。没有当上“小老师”的学生,羡慕那些小老师,会产生一种争取当小老师的欲望,这种欲望,刺激他们关注语文课,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学习好语文。
  4引进竞赛机制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生理、年龄等特点决定了他们争强好胜、不甘人后、喜欢参加竞赛活动的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常常能够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到极致。教《古代诗歌五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布置预习时,我让学生去搜集古诗词中有“风”“花”“雪”“月”等字的诗句。在课堂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三组,各派成员轮流说出这些诗句、作者、出处和诗句的意思,最后评出优胜组,对优胜者给予掌声鼓励。学生为了获得优胜奖,把小学学过的诗都回忆了一遍,甚至未学过的也能搜集到一些,比预期效果还要好。这样做,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无须赞扬,只要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就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快乐。
  5优化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压轴戏”。尽管接近“尾声”,但也必须精心组织,精彩表演。在课堂总结中,我运用了衔接过渡式、联系媒体式、延伸探究式。
  5.1衔接过渡式就是总结上文,联系下文,设下悬念,如《捕蛇者说》,第一课时讨论了前三段,我是这样总结的,“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永州的蛇很毒,致使蒋氏三代深受其害,那么当蒋氏听到作者说:‘更苦役,复若赋’时,心情怎样?他愿意更换这份差使吗?好,下一节,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5.2联系媒体式,就是联合现代传媒,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情。如教学《藤野先生》时,我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本文主要追忆了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的四件事,赞扬了藤野先生热爱科学,治学严谨,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那么文中作者从东京到仙台最后回到祖国,这是源于什么呢?”学生齐呼:“爱国”,“爱国,这使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都是中国心’,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是《我的中国心》”,“大家会唱吗?”“会”,好,下面我们来一齐唱一遍,于是,在铿锵有力的唱声中结束这一课。我想这个结尾一定激起学生巨大的爱国热情,产生了无穷的学习动力。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做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兴趣。
  5.3延伸探究式,就是选择课文中的生发点,设置得当的作业,理解文章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背影》,我是这样总结的:“本文主要回忆了车站买橘时父亲给自己留下了难忘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文中抓住买橘这一细节进行了细致描绘,“背影”就显得尤为传神、感人。这样以小见大,升华感情,突出中心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下去以后,大家运用细节刻画的方法,以《妈妈的背》为题进行细节描写,看谁写得好。”就这样结束了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的还有《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大胆地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当然,这些活动应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还不能够脱离本校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只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而弱化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的文学源远流长,浩瀚而深邃。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21世纪社会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经受着许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在这个国家的文化进入较之以前更为丰富更为多元的时代,作为身负教育学生,传经解惑的现代教师,又改如何与时俱进的提升自己的兼容性和创新思维呢?这同样应该成为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兼容性 创新思维    中国是一个代表着神秘神圣的国家,她的神秘不仅仅表现
期刊
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结论轻过程,有活动无激情,有思维无智慧,很多知识只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学生的记忆中,始终无法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真切体验是问题的结症所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变间接学习为体验学习,让课堂因体验而精彩,让学生的学习因体验而
期刊
叶圣陶先生早年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而且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生命),不能不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对语文教育中人文内容的解读和吸纳,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1要解读教材的人文内涵,注重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学生  语文是生命之声,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成绩较前有所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旧教材知识系统化,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而新教材知识零散,版面活泼,淡化知识点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创新。这就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认为生物是副课,且知识有的比较抽象,思想不重视有畏难情绪,基于以上状况,我经过认真讨论,结合这次学校开展的小课题研究,首先从课堂上开始,培养学生通过科学记忆法提
期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引导思维训练,初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1以趣引思,激活思维  兴趣是启迪思维、引导主动探索学习的最活跃因素。因此,教师要以精湛的教学技巧激发兴趣,以趣引思,启迪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1精心导
期刊
我们常说,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就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巴尔扎克也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借用到我们教师备课上,也可以这样说,一种有思想的备课才是一种成功的备课。什么是有思想的备课?  1备课的概念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备课泛指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新课程下的备课还可以用“教师搭台
期刊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而且还应发现与创建“新知识”。“中学生的创造活动同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有很大不同,只要有点新意思、新观念、新思想、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学生数学方面的创造性往往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应从点滴入手,由浅入深,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在教学上应重视归纳,概括、猜测、设想、证明等,也要注意逆
期刊
【摘 要】 2007年我校正式引入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博导的“自然分材教学研究”。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习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旨在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最大可能的持续发展,对学生而言,合作探究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在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中实现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最高价值,凸显了自主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关键的一门功课。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较大,具有与城市学生完全不一样的“野”性,这种野性如果引导得当,将是教育教学的不懈动力。而怎样改变这种“野”性,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当前的一大课题,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1严爱并举,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学生“信其道”。农村学生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试说明》对学生应达到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②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③既理解字母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④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