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化教学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促学生“想”问,使学生“会”问。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堂讨论;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新课程提倡的是“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的是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程尤其注重诱发学生大胆地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应答的学习状态中。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二是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三是被动式学习模式。课程改革推动着课堂教学改革,迫切要求教师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那么如何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呢?
如何把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
一、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初中数学《角的特殊关系》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实际应用问题:“有两堵围墙,夹角大于90°。现在有人想测量在地面上墙所形成的角的大小,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内,只能站在围墙外,问应怎样测量?”看后,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去测量这个角度。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全班的汇报,得出了许多种测量的办法。①延长一边墙,测出延长线与另一边墙间的夹角a,用180°-a就得出所测量的角度。②把两边墙分别延长,测出两延长线间的夹角,即为所要测量的角度。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方法①中“为什么要用180°减去角a?”在此基础上引出补角的概念,此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若两墙间夹角小于90°,那将要怎样测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积极性很高。由此可以看出,设置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测量的方法,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给学生创设问的时空,促学生“想”问
“思维开始于惊奇和问题”课堂上要想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来越爱问。其次要预设想的时空。教师要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以形象、生动、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来激起学生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喜欢学,也才能学得好;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后的喜悦。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师:同学们,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推算出广平到北京的距离吗?生:利用地图册,先测量出地图上广平到北京的距离,然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师:他的办法同学们能理解吗?如果采用这个方法,我们将遇到一个没有学过的新知识——生(齐说):比例尺
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要问,什么是比例尺?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用途?
三、质疑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会”问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从小的具体方面引导学生,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可以将这些目标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数学探索活动的不同阶段,引導学生思考的问题是:⑴提出问题阶段: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⑵猜想阶段:这个问题可能与哪些知识有关?⑶构思阶段: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⑷验证阶段:在行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是否支持你的观点?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问问题了。
毋庸置疑,教师要想组织好学生讨论,就要在备课时多考虑学生,备好教案,并注意在课堂讨论前形成知识的梯度,注意讨论的时机性、适度性及全体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堂讨论;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新课程提倡的是“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的是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程尤其注重诱发学生大胆地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应答的学习状态中。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二是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三是被动式学习模式。课程改革推动着课堂教学改革,迫切要求教师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那么如何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呢?
如何把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
一、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初中数学《角的特殊关系》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实际应用问题:“有两堵围墙,夹角大于90°。现在有人想测量在地面上墙所形成的角的大小,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内,只能站在围墙外,问应怎样测量?”看后,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去测量这个角度。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全班的汇报,得出了许多种测量的办法。①延长一边墙,测出延长线与另一边墙间的夹角a,用180°-a就得出所测量的角度。②把两边墙分别延长,测出两延长线间的夹角,即为所要测量的角度。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方法①中“为什么要用180°减去角a?”在此基础上引出补角的概念,此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若两墙间夹角小于90°,那将要怎样测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积极性很高。由此可以看出,设置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测量的方法,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给学生创设问的时空,促学生“想”问
“思维开始于惊奇和问题”课堂上要想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来越爱问。其次要预设想的时空。教师要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以形象、生动、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来激起学生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喜欢学,也才能学得好;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后的喜悦。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师:同学们,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推算出广平到北京的距离吗?生:利用地图册,先测量出地图上广平到北京的距离,然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师:他的办法同学们能理解吗?如果采用这个方法,我们将遇到一个没有学过的新知识——生(齐说):比例尺
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要问,什么是比例尺?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用途?
三、质疑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会”问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从小的具体方面引导学生,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可以将这些目标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数学探索活动的不同阶段,引導学生思考的问题是:⑴提出问题阶段: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⑵猜想阶段:这个问题可能与哪些知识有关?⑶构思阶段: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⑷验证阶段:在行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是否支持你的观点?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问问题了。
毋庸置疑,教师要想组织好学生讨论,就要在备课时多考虑学生,备好教案,并注意在课堂讨论前形成知识的梯度,注意讨论的时机性、适度性及全体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