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化教学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促学生“想”问,使学生“会”问。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堂讨论;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新课程提倡的是“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的是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程尤其注重诱发学生大胆地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应答的学习状态中。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二是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三是被动式学习模式。课程改革推动着课堂教学改革,迫切要求教师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那么如何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呢?
  如何把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向深入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
  一、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初中数学《角的特殊关系》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实际应用问题:“有两堵围墙,夹角大于90°。现在有人想测量在地面上墙所形成的角的大小,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内,只能站在围墙外,问应怎样测量?”看后,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去测量这个角度。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全班的汇报,得出了许多种测量的办法。①延长一边墙,测出延长线与另一边墙间的夹角a,用180°-a就得出所测量的角度。②把两边墙分别延长,测出两延长线间的夹角,即为所要测量的角度。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方法①中“为什么要用180°减去角a?”在此基础上引出补角的概念,此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若两墙间夹角小于90°,那将要怎样测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积极性很高。由此可以看出,设置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测量的方法,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给学生创设问的时空,促学生“想”问
  “思维开始于惊奇和问题”课堂上要想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来越爱问。其次要预设想的时空。教师要把教材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以形象、生动、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来激起学生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喜欢学,也才能学得好;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后的喜悦。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师:同学们,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推算出广平到北京的距离吗?生:利用地图册,先测量出地图上广平到北京的距离,然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师:他的办法同学们能理解吗?如果采用这个方法,我们将遇到一个没有学过的新知识——生(齐说):比例尺
  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要问,什么是比例尺?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用途?
  三、质疑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会”问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从小的具体方面引导学生,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可以将这些目标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数学探索活动的不同阶段,引導学生思考的问题是:⑴提出问题阶段: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⑵猜想阶段:这个问题可能与哪些知识有关?⑶构思阶段: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⑷验证阶段:在行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是否支持你的观点?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问问题了。
  毋庸置疑,教师要想组织好学生讨论,就要在备课时多考虑学生,备好教案,并注意在课堂讨论前形成知识的梯度,注意讨论的时机性、适度性及全体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
期刊
摘要: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一节公共课分析课文教学的层次选择并作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文教学;层次选择;思考    这是我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七上第三单元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我们刚学过他的一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那么,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他
期刊
摘要:游记是一种记叙、抒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图文结合;实践运用    游记是一种记叙、抒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类文章在小学教材中占的比重较大,有的描绘名山大川,
期刊
摘要:本文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何为赏识教育入手,谈及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全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赏识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在学生工作实施中赏识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等问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校    一、何为赏识教育  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和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大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含义为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因无法面对挫折而自闭、退学、甚至自杀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更以女大学生为主。本文从挫折的定义、目前女大学生抗挫折的现状、受挫后的表现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挫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抗挫折能力低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当代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解决方法    一、当代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由于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包含情境化(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还包含去情境化的过程,只有重视并研究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才能使学生经过抽象概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产生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境化;去情境化    有研究表明,情境的引入能帮助儿
期刊
摘要:地方课程是一门在素质教育为背景的课改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崭新学科。它着眼于中小学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内容,“为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本土精神资源”。我认为学习地方课程,不能浅尝辄止,而应重在深入了解,更应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课程;提升;情感    《锦绣金华》作为金华市7~9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
期刊
摘要:教师本身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创新教学思路,稳步变更教学模式,教师应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信息素养;实践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
期刊
摘要:每年的高考题尤其是作文命题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预测和应试策略展开叙述。  关键词:高考作文;预测;应试策略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在紧紧围绕“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生”这个主题的同时,有越来越开放的趋势。这不禁让我们深深思考: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走向哪里?  一、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1.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分析200
期刊
摘要:本文通過具体的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阅读材料”在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希能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七年级;阅读材料;地理课堂;教材资源    义教阶段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我们该如何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