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史学经典著作对《中国史学史》教学的提升作用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ause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史学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言委员会便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将经典引入课堂教学,旨在到2025年,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历史、热爱历史,并且自觉将历史经典进行传承与弘扬,最终实现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对此,高校《中国史学史》更要积极发挥阅读带头作用,将史学经典与史学史相结合,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中国史学史》课程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中国史学史》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会产生积极效果。21世纪以来,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教育形势的变革使得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以《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为例,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融合,难以发挥知识效用。在实际历史学习中仍存在阅读能力较弱,阅读知识面较为狭窄,阅读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史学史的理解与认知。
  阅读氛围不够浓厚。当前高校《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之举。部分高校历史专业教师醉心科研,对历史课堂教学放置的精力不够多,致使历史课堂存在呆板僵硬的问题,无暇开展经典史学阅读活动。而且部分高校功利性现象较为严重,以量化的科研指标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科研要求限制了教师教学创新,使得经典史学阅读活动开展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学生阅读兴趣不够浓厚。当前大多学生对历史相关著作既无心阅读,也无时间阅读,他们将主要精力都置于各种考试中,种种原因使得校园史学阅读氛围不够浓厚。
  阅读方式较为单一。高校史学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具有文化积淀、学贯古今的综合型人才,这不仅是时代对史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史学专业对人才的教育要求。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史学专业中,传统教条形式仍然占据教学主要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阅读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方式较少,也未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多项史学阅读活动,致使《中国史学史》课堂教学僵化单一现象较为明显。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未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运用不足,也与其他课程结合较少,更加使得该课程阅读方式不够多元丰富。
  阅读范围较为狭窄。从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当前高校教育任务应是顺应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指示,培养既有扎实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既要扎实学生史学基础,又要拓展其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对阅读史学经典著作方式运用程度不够深入,只是挑选几篇著作要求学生阅读,涉及内容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史学视野的拓宽。而且部分教师在教授史学经典著作阅读时,不了解学生实际阅读情况,片面给学生安排教材中较难或过于简单的阅读篇目,致使学生难以从阅读中掌握史学教学内容,极大限制了学生史学阅读范围。
  阅读史学经典著作对《中国史学史》教学的提升作用
  《中国史学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上至远古时期,下至当下时代,主要教学任务是向学生展示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史学发展历程中的特点及各种成果。而在该课程教学中借助阅读史学经典方法能够有效契合教学目标要求,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水平、创新教学形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也具有极大助力意义。由此可见,阅读史学经典著作在该课程中能够起到全方位提升作用。
  首先,有助于提升學生史学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史学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将阅读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能够极大帮助学生提升史学素养。一方面学生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以正确思想和辩证角度看待历史事件,从而构建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还能从历史事件中以古证今,用历史思维思考现代问题,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有助于创新史学教学形式。长期以来,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探寻创新教学形式之路,借助阅读史学经典著作的方式能够创新史学教学形式,改变灌输式史学课堂教学,真正以培养史学人才为出发点,实现史学教学育人目标。教师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不仅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史学经典故事,要求学生分角色阅读,而且还能借助校园图书馆等资源,与学生共同在课堂上阅读史学经典篇目,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史学经典阅读环境,丰富阅读形式。
  再次,有助于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当前众多高校史学教育过程中,开展阅读史学经典著作活动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对史学研究兴趣,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一方面,《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含有较多经典史学篇目,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适当推荐课程中的少许篇目,并要求其进行略读、泛读、精读,如此反复阅读,能够加深学生记忆,满足学生史学阅读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共同阅读史学经典篇目时,及时点评学生对阅读频率、阅读语气、阅读角色的把握,满足学生史学阅读情感需求。
  最后,有助于促进史学教学改革。为有效应对社会形势变革,高校一直在寻求教学改革之路,而阅读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方式为教改之路指明了方向。对于《中国史学史》课程而言,其理论性内容较多且十分繁杂,其中许多史学内容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方能理解和记忆,而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熟练掌握事件脉络,厘清人物关系,完成教学任务。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史学专业学生做到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而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能够增加学生阅读量,使其对历史有清晰的定位,进而推陈出新,成为有思想的史学人才。因此,开展阅读史学经典著作活动能够促进史学教学改革。
  结合史学经典著作阅读对《中国史学史》教学提升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中国史学史》作为高校历史专业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如今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环境下,迫切需要寻求教学改革创新之路,以丰富学生史学知识,提升学生史学素养。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提出结合阅读经典著作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政策目标。因此,高校可以以此为基础,在《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中融入史学经典阅读活动,构建多元阅读方式,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扩大阅读范围,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条件,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史学经典著作阅读效果。
  营造良好史学阅读氛围。高校要想在《中国史学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经典著作阅读方式,需为学生营造良好史学阅读氛围。高校可定期组织史学经典阅读周、阅读月文化活动,让学生以讲故事、做游戏、说相声等方式分享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史学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史学阅读的主动性。
  构建多元史学阅读方式。高校教师在开展阅读史学经典著作活动时,需构建多元化史学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将教材内容与阅读著作相结合,在《中国史学史》讲授中,适当穿插经典著作中的历史故事,进而引申出这一经典著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课下主动阅读著作。教师还可在史学经典阅读课堂中,要求学生以阅读为主线,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再现历史场景,强化学生阅读感受。教师还可将其他科目与史学阅读教学相结合,增强阅读课堂趣味性,比如将体育与历史相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古代体育项目的开展方式,并将其引入现实课堂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扩大史学经典阅读范围。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史学素养,需扩大史学经典阅读范围。一方面,高校教师可根据《中国史学史》课程中所推荐的阅读篇目为中心,扩大经典篇目搜索范围,向学生推荐多种类型、多种特点的书目,丰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与情感需求,还可向学生推荐现代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评价著作,从多个阅读视角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根据图书馆史学馆藏资源,为学生推荐难易程度适中的经典著作,丰富学生阅读内容。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
  本文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8年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一流课程项目“《中国史学史》课程”(编号:2018xjg0203)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0—3岁处于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向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为3—8岁阅读发展的关键期建立良好的前期经验准备。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和托育机构为婴幼儿生活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及照护服务,并能为家庭亲子阅读的开展提供科学支持与指导。  0—3岁婴幼儿阅读活动的核心目的与意义  面向3岁以前婴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识字,还是为今后的
期刊
阅读作为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活动途径,能够启迪智慧,净化灵魂,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的高尚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进行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和重要载体,通过与知识信息服务部门的深度合作,凭借其强大的权威性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坚实后盾。基层图书馆作为与人民大众接触度最高的阅读场所,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肩负着重大的时代责
期刊
2019年3月20日下午,成都劳动人民文化宫梦想剧场,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成立大会在此隆重举行。  剧场外春风荡漾,剧场内欢声不绝。  成立大会由成都市总工会副主席徐锐主持。中共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吴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四川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武晓鹏,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天府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四川省杜甫研究会副
期刊
阅读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智障儿童而言,他们对于阅读教学,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据最新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先天与后天疾病的影响,我国有1300万左右智力缺陷的儿童,智障儿童的数量不可小觑,而如何引导智障儿童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如何让智障儿童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当中,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帮助他们获得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智障儿童发展主课题下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也
期刊
在21世纪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教学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和数字化的紧密结合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之一,是我国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英语语言的学习大体涵盖“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而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更是影响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
期刊
近年来,早期亲子阅读已不是新鲜事儿,许多家长都认识到早期亲子阅读的重要性。2017年8月,笔者通过问卷星对广东省2253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其中90.77%的家长与孩子开展了亲子阅读;在这些家长中,76.48%的家长在孩子3岁之前已经开始进行亲子阅读,部分家长在孩子刚出生后,甚至怀孕期间,已开始亲子阅读。  如何更好地进行早期亲子阅读,特别是0—3岁的亲子阅读,这是令不少家长非常困扰的事情
期刊
摘要:第三空间理论是当代思想界对于公共阅读空间的进一步认识,发展了公共空间理论的可达性和公共性特点,提出了具有人本精神的构建理念。本文从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分析社区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策略,以期引导一种公共阅读的新范式及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提供思路。  关键词:公共阅读空间 第三空间 城市书房 功能变迁 全民阅读  近年来,“全民阅读”概念风靡世界,公共图书馆体系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
期刊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困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徜徉于书的海洋里,对于教师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丰富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自己的求知路点燃的一盏明灯。从教的这么多年里,努力和孩子们一起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在一篇篇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章里,一起获得了美的享受
期刊
A~B  爱书人 [1]77  安波舜口述 [12]13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7]37  澳门美食散文 [11]72   身份认同 [11]72   乡土情结 [11]72  BIBF童书(北京)论坛 [11]6  《巴黎圣母院》 [5]69  巴陵石化职工书屋 [7]15  《把一切献给党》 [9]50  《白鹿原》 [9]68  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0版 [8]6  百度 [4]
期刊
“九佬十八匠”是中国传统手艺人的统称,也是中国各种古老技艺的传承群体。传统手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自信,新时代人们开拓创新提供精神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分工越来越细,老一辈匠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悄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加强对这些古老技艺的研究与传承,对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坚守民族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价值。令人欣喜的是,一些非遗项目越来越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