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三空间理论是当代思想界对于公共阅读空间的进一步认识,发展了公共空间理论的可达性和公共性特点,提出了具有人本精神的构建理念。本文从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分析社区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策略,以期引导一种公共阅读的新范式及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提供思路。
关键词:公共阅读空间 第三空间 城市书房 功能变迁 全民阅读
近年来,“全民阅读”概念风靡世界,公共图书馆体系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其功能和设计理念上发生了一定转变。我国部分城市地区打破传统图书馆阅览室定义,通过整合社会公共空间,推广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城市书房”,以此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激发人们的学习动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公共阅读空间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
“公共空间”概念最初是在环境建筑界形成并逐渐完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根据勒·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所提出的“少则多”“功能至上”“形式追随功能”等原则,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功能性划分和重构重建,高层建筑被绿地隔离开,构成独立而分隔的新社区。这样的规划方式虽然解决了战争后的人口激增所引起的城市居住过于拥挤的问题,但是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社区活力和城市肌理文化。因此,西方学者通过探讨功能主义和消费主义下的城市建设理念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公共空间的理论并关注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
在哲学层面,德国后现代思维家哈贝马斯于1960年提出“公共领域”理论。“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有别于私有空间的所在。公民间通过阅读和交流进行“公共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与交互性,主人感与参与感,让使用者充分释放自我心灵,获取知识。
在社会学层面,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针对美国城市规划逐渐引发的弊病,对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城市理念进行反思,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引入“公共空间”概念,提出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社会生活与社交的重要场所,有利于容纳社会各阶层差异性生活,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第三空间”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于他的著作《绝好的地方》中提出的。即在以家庭住所的第一空间、工作职场的第二空间之外,供市民交流、休息、进行知识共享的非正式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咖啡屋等。具有公益性、平等性等特点培养公共社交能力,提升公民幸福感。
早期的第三空间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如古希腊的广场、传统的天主教堂等开阔场所。工业革命后由于商业的发展,转化为咖啡馆、剧院等商业性开放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思潮和功能至上进行反拨,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第三空间”从大型公共空间向社区回归。
“第三空间”相较于“公共空间”概念,逐渐从关注群体心理、满足社群社会的公共需求,转为关注个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关注个人的发展成长的一系列需求。总结来说,“第三空间”的典型特征:一是功能多样性,二是信息密集性,三是共享公益性。
当代城市书房的现状和功能变迁
在21世纪初,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共识就已经提出,新型的图书馆体系下的阅览室应从单纯的借阅空间转化为信息交流空间、文化展示空间、思想聚集空间。而城市书房则是图书馆体系下传统阅览室的新模式,是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城市书房的现状。城市书房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大体量、标准化等特点,城市书房以其深入社区贴近居民,24小时经营,轻体量,散点状分布等特点,推动公共阅读空间生活化,成为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新血液。
城市书房的功能变迁。部分城市书房在传统阅览室的基础上进行简易的装饰和空间美化,如张贴海报、摆放绿植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另外城市书房增加了咖啡,饮料等消费空间,并开展一些讲座活动。但是大多城市书房也存在着传统单一的功能,缺乏文化氛围,并不能满足人们更高的心理审美性、精神性的需求。
城市书房存在的问题。城市书房的问题归纳为四点:一是统一装潢管理的城市书房(社区阅读空间)缺乏一定的个性和人文气息;二是并未有效体现城市书房的科技性和现代性,空间利用度不足;三是公共空间阅读宣传力度有限,使用效率不高;四是对公共阅读空间的多元化功能定位需要再更新理念。
第三空间理念下城市书房设计理念的更新
Airwear发明者克里斯·霍斯默在演讲中曾说,“好的设计,要藏起技术,露出人性。”国内外部分城市书房以及实体书店对于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思想逐渐从高度统一、理性化的现代主义思想转为重视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形成以读者为中心而非书籍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也从以实用功能主义为原则转向以情感设计和体验设计为原则。城市书房从属于公共知识空间的范畴,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应关注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融合关系,从而达到人与空间的和谐共处。
城市书房要遵循情感设计原则。唐纳德·诺曼所著的《设计心理学》中通过分析知觉心理学,指出情感设计是通过产品的功能、使用者与产品的交互行为等刺激用户产生情感体验以及情绪上的认同,最后形成特定的产品定位认知。诺曼教授从人的三个行为层次提出情感化设计的三个要素,即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
情感设计与第三空间的关联。“第三空间”概念下的设计理念应是从读者视角出发,关注使用者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情感和体验的人文主义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容纳丰富多元的空間设计要素,考虑到安全性、舒适性、秩序性、私密性、文化性等多方面需求,在直观视觉上带来审美体验的同时,要以其内涵触动读者,形成自身鲜明特征。
情感设计原则在城市书房中的实践运用
前期调查研究,明确空间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与阅览室,城市书房更贴近社区,贴近人民生活。确定书房的地理位置,基础空间形态,根据合理的区域定位确定城市书房的服务辐射范围,从而确定使用读者人群。因此前期对使用人群的进行调研分析,具体细分需求,以此构成风格定位。如明确人群需求,把握使用者在城市书房中的行为活动;细分群体需求,寻找相关规律,构成设计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重构空间布局,构造复合空间。复合型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将多元功能通过系统性建构,融入同一空间中,满足人群的实用性需求。如协调静态阅读和动态阅读空间的组合串联和分隔,儿童需求的是动态的阅读,注重寓教于乐;青少年注重学习的专注性和提升学习效率,所需求的是静态的阅读。
提升舒适度和体验感。城市书房,作为“轻”空间,具有更为积极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化特点,设计需以读“书”的动作为出发点,注重体验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五感上给人以舒适良好的空间体验。场所的尺度、采光设计、声音设计、视觉环境、陈设布置等细节进行规划设计,吸引市民自主自由地走进城市书房,参与社会阅读活动,提升社会价值。
探求人文诉求,构造主题空间。城市书房作为“区域名片”,应在共性的需求下探寻所属区域个性,体现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以形成“地方创生”,形成品牌效应,带来全新可持续的人文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 多视角下的空间: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演进的几个观念[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6).
[2] 陈竹,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2009(3).
[3] 段小虎,张梅,熊伟.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 图书与情报,2013(5).
关键词:公共阅读空间 第三空间 城市书房 功能变迁 全民阅读
近年来,“全民阅读”概念风靡世界,公共图书馆体系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其功能和设计理念上发生了一定转变。我国部分城市地区打破传统图书馆阅览室定义,通过整合社会公共空间,推广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城市书房”,以此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激发人们的学习动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公共阅读空间理论和第三空间理论
“公共空间”概念最初是在环境建筑界形成并逐渐完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根据勒·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所提出的“少则多”“功能至上”“形式追随功能”等原则,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功能性划分和重构重建,高层建筑被绿地隔离开,构成独立而分隔的新社区。这样的规划方式虽然解决了战争后的人口激增所引起的城市居住过于拥挤的问题,但是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社区活力和城市肌理文化。因此,西方学者通过探讨功能主义和消费主义下的城市建设理念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公共空间的理论并关注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
在哲学层面,德国后现代思维家哈贝马斯于1960年提出“公共领域”理论。“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有别于私有空间的所在。公民间通过阅读和交流进行“公共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与交互性,主人感与参与感,让使用者充分释放自我心灵,获取知识。
在社会学层面,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针对美国城市规划逐渐引发的弊病,对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城市理念进行反思,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引入“公共空间”概念,提出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社会生活与社交的重要场所,有利于容纳社会各阶层差异性生活,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第三空间”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于他的著作《绝好的地方》中提出的。即在以家庭住所的第一空间、工作职场的第二空间之外,供市民交流、休息、进行知识共享的非正式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咖啡屋等。具有公益性、平等性等特点培养公共社交能力,提升公民幸福感。
早期的第三空间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如古希腊的广场、传统的天主教堂等开阔场所。工业革命后由于商业的发展,转化为咖啡馆、剧院等商业性开放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思潮和功能至上进行反拨,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第三空间”从大型公共空间向社区回归。
“第三空间”相较于“公共空间”概念,逐渐从关注群体心理、满足社群社会的公共需求,转为关注个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关注个人的发展成长的一系列需求。总结来说,“第三空间”的典型特征:一是功能多样性,二是信息密集性,三是共享公益性。
当代城市书房的现状和功能变迁
在21世纪初,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共识就已经提出,新型的图书馆体系下的阅览室应从单纯的借阅空间转化为信息交流空间、文化展示空间、思想聚集空间。而城市书房则是图书馆体系下传统阅览室的新模式,是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城市书房的现状。城市书房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大体量、标准化等特点,城市书房以其深入社区贴近居民,24小时经营,轻体量,散点状分布等特点,推动公共阅读空间生活化,成为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新血液。
城市书房的功能变迁。部分城市书房在传统阅览室的基础上进行简易的装饰和空间美化,如张贴海报、摆放绿植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另外城市书房增加了咖啡,饮料等消费空间,并开展一些讲座活动。但是大多城市书房也存在着传统单一的功能,缺乏文化氛围,并不能满足人们更高的心理审美性、精神性的需求。
城市书房存在的问题。城市书房的问题归纳为四点:一是统一装潢管理的城市书房(社区阅读空间)缺乏一定的个性和人文气息;二是并未有效体现城市书房的科技性和现代性,空间利用度不足;三是公共空间阅读宣传力度有限,使用效率不高;四是对公共阅读空间的多元化功能定位需要再更新理念。
第三空间理念下城市书房设计理念的更新
Airwear发明者克里斯·霍斯默在演讲中曾说,“好的设计,要藏起技术,露出人性。”国内外部分城市书房以及实体书店对于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思想逐渐从高度统一、理性化的现代主义思想转为重视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形成以读者为中心而非书籍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也从以实用功能主义为原则转向以情感设计和体验设计为原则。城市书房从属于公共知识空间的范畴,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应关注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融合关系,从而达到人与空间的和谐共处。
城市书房要遵循情感设计原则。唐纳德·诺曼所著的《设计心理学》中通过分析知觉心理学,指出情感设计是通过产品的功能、使用者与产品的交互行为等刺激用户产生情感体验以及情绪上的认同,最后形成特定的产品定位认知。诺曼教授从人的三个行为层次提出情感化设计的三个要素,即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
情感设计与第三空间的关联。“第三空间”概念下的设计理念应是从读者视角出发,关注使用者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情感和体验的人文主义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容纳丰富多元的空間设计要素,考虑到安全性、舒适性、秩序性、私密性、文化性等多方面需求,在直观视觉上带来审美体验的同时,要以其内涵触动读者,形成自身鲜明特征。
情感设计原则在城市书房中的实践运用
前期调查研究,明确空间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与阅览室,城市书房更贴近社区,贴近人民生活。确定书房的地理位置,基础空间形态,根据合理的区域定位确定城市书房的服务辐射范围,从而确定使用读者人群。因此前期对使用人群的进行调研分析,具体细分需求,以此构成风格定位。如明确人群需求,把握使用者在城市书房中的行为活动;细分群体需求,寻找相关规律,构成设计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重构空间布局,构造复合空间。复合型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将多元功能通过系统性建构,融入同一空间中,满足人群的实用性需求。如协调静态阅读和动态阅读空间的组合串联和分隔,儿童需求的是动态的阅读,注重寓教于乐;青少年注重学习的专注性和提升学习效率,所需求的是静态的阅读。
提升舒适度和体验感。城市书房,作为“轻”空间,具有更为积极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化特点,设计需以读“书”的动作为出发点,注重体验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五感上给人以舒适良好的空间体验。场所的尺度、采光设计、声音设计、视觉环境、陈设布置等细节进行规划设计,吸引市民自主自由地走进城市书房,参与社会阅读活动,提升社会价值。
探求人文诉求,构造主题空间。城市书房作为“区域名片”,应在共性的需求下探寻所属区域个性,体现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以形成“地方创生”,形成品牌效应,带来全新可持续的人文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 多视角下的空间: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演进的几个观念[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6).
[2] 陈竹,叶珉.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国际城市规划,2009(3).
[3] 段小虎,张梅,熊伟.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 图书与情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