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談迁的信念是什么?(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2. 文中的厄运又指什么呢?(《国榷》原稿被偷)
  二、抓数字,体会“不易”
  1. 这是怎样的书稿,把它的被偷称为“厄运”呢?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一组组数据上,哪一组数据最触动你的心?(课件出示:“经过20多年……《国榷》。”)
  2. 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反复地读一读,展开想象,用心去体会,一定能读出数字背后的意思。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你的读书感受?
  预设:
  “20多年的奋斗”:(1) 一年365天,20年7300天,20多年,近万个日日夜夜呀!在这近万个日日夜夜里,谈迁是怎样奋斗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四处借书”和“一点史料”“一百多里路”来谈感受) (2) 近万个日日夜夜,在做同一件事,让你想到了哪些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6次修改”:(1) 每一次改400多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工作量大) (2) 每一次都反复核实、修改,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认真、仔细、不放过细节)
  “50多岁”:是啊,这样算来,谈迁是30多岁开始写书的,正值青壮年,大好时光全部放在寻访、查找、写书上。
  “400多万字”:一篇习作500字,400多万字相当于多少篇作文?何况谈迁是用毛笔一笔一笔书写出来的啊。可见——(书稿工程浩大)所以书中用了一个词——(鸿篇巨制)
  3. 这岂是数字的简单罗列,这些数据的背后饱含了多少酸甜苦辣,这些简单的数字本来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但当它们和谈迁联系在一起,和这部鸿篇巨制联系在一起时,就有了深刻的含义。
  4. 这是多么生动的数字呀!每一个数字都饱含着谈迁的心血、汗水和信念。通过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
  【设计意图】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却能让我们从中读出谈迁写书的决心与毅力。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字中去理解,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学生在对这些数字的阅读理解中,抓住了数字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走近这些数字就等于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感受《国榷》被偷后的“痛”
  1. 20多年磨一剑,终于磨出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一天夜里,《国榷》原稿却被小偷偷走了。
  2. 20多年的奋斗,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让我们去看看厄运中的谈迁吧!(课件出示:“他茶饭不思……不停流淌。”)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读这句话,用心体会这位年过半百、体弱多病的老人此刻的心情。
  3. 哪一个地方揪住了你的心?(生谈感受)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提问:他茶饭不思,思的是什么?他夜难安寝,想的又是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谈迁的热泪里流淌着的是什么?(恨、痛)
  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国榷》吗?谈迁63岁就去世了,小偷偷走的是谈迁三分之一的生命,20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这对谈迁来说就是一场厄运。
  4. 让我们把此时谈迁无比的恨、无比的痛读出来吧! (课件配乐,生齐读)谈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噫!吾力殚矣!”
  【设计意图】第2自然段的教学直扑重点句,一喜一悲,形成强烈对比,意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谈迁面对《国榷》被偷后的“痛”, 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厄运”对于谈迁来说就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为接下来体会“信念力量的强大”做好了铺垫。
  四、走近人物内心,体会坚定信念
  1. 面对厄运,有的人悲观消沉,再也站不起来了,有的人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谈迁在痛苦中、在绝望里又站起来了,他又拿起了笔,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2. 课文学到这,你最想问什么问题?生提问之后师归结:同学们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你们的问题都是在问:厄运为什么打不垮谈迁?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近谈迁吧!
  3.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抓“下决心”体会他的信念坚定。(1) 透过“下决心”这个词,我们仿佛听到了谈迁在说什么?(2) 你们真是谈迁的知音呀!听,谈迁也是这么说的:“吾手尚在,宁已乎。”
  4. 有了这么坚定的信念,谈迁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一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旁边写一写你的体会。(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5. 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你的读书感受?
  预设: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历史的遗迹”:师引导学生抓“四处寻访”体会谈迁写书的严谨认真。(1) 从“四处寻访”你体会到了什么?(累、苦和艰辛) (2) 从谈迁那59岁还四处寻访的身影,你感受到什么?(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一袭破衫……风沙中”:师引导学生抓“一袭破衫”体会穷,从“终日奔波”体会谈迁的苦。(1) 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也许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一个风沙肆虐的傍晚,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一个滂沱大雨的晚上,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__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狂风吹不倒他,大雪压不垮他,他不屈不挠,那是因为要完成《国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信念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面对孤灯……时间已经不多”:师引导学生体会“奋笔疾书”。(1) “奋笔疾书”的“奋”在这里指的是挥动,“疾”在字典里有以下几个义项:① 病。② 痛恨。③ 快,急速。④ 猛烈。“奋笔疾书”的“疾”应选哪一个义项?为什么?(2) 谈迁老先生,您为什么要奋笔疾书啊?(采访学生)
  6. 在谈迁从北京返回家乡的时候,唯有“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1)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里,生活那样贫苦,那样艰辛,他怎么还能这样高兴呢? (2) 正是因为要完成《国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所以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内心却是快乐的、满足的,这真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尝试着让学生真正走近谈迁的内心,去感受他的想法,去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真正感受和体会到信念力量的强大。
  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信念力量的强大”展开,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时,最后都回归到谈迁“信念力量的强大”,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所以“厄运打不垮谈迁”。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谈迁信念的坚定,感受到信念力量的强大,从而去理解谈迁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五、读写结合,总结升华
  1.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课件出示《国榷》前后两次编写的数据对比)这4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降临后,重新开始写成的,如果你站在图书馆里,亲眼看到这部充满泪水和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生练笔、交流)
  2. 让谈迁名垂青史的仅仅是《国榷》吗?还有什么?(他与厄运抗争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永远载入史册)
  3. 同学们,在你们今后的人生路上,当你碰上困难时,你想对自己说什么?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设计意图】随文练笔,既加深了对谈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碰到任何困难都不怕,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让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了很大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3        我已经是具有二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了,在语文课堂上,总觉得文言文最难教,学生也最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授  1. 开火车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哥儿俩 捡到 奶酪  帮助 不匀 剩下 整块  嚷 笑了笑 瞧了瞧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梗概,谁能利用上面两行词语简单讲讲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讲了小熊 ,不知道怎么分。狐狸 ,却总是 ,最后 。狐狸留给我们什么印象?(板书:狡猾)  【设计意图】借助词语回顾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来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听力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41    一、引言  听是人类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是人们获得信息及感受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ly曾在相关研究
一、检查预习,读好生词,突出难读易错字  师:预习得怎么样?老师检查一下。(投影出示词串)看屏幕,这四个词语会读吗?  生:海鸥、货轮、森林、救护机。  师:(指“森”)这是什么音?  生:前鼻音。森林。  师:“鸥”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笔顺哪个同学会说?  生:横、撇、点、竖折。  生:(继续读词串)迅速救援、挺佩服、谈得高兴、问个究竟。  师:有些字音他读得不够准啊!我来考考大家,你们说“竟”
期刊
摘要:化归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思维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模式。在高中数学中,很多学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般的解决方法问题会很困难,但是只要将这个问题稍微转化一下,归归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关键词:化归思想;高中数学教学;渗透  【中国分类法】:G633.6    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无处不在,其实质就是将比较生疏的问题熟悉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
摘 要:本文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短时记忆能力、心理状态及外部环境、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的运用。在六个方面提出了扫除听力障碍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分类号】H31  英语听力理解是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非常薄弱的方面。笔者在和学生的交流和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发现听力理解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是因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语言知识  语
一、情境导入,聚焦春联  1. (滚动播放贴春联、写春联的图片,配乐为《春节序曲》)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珍宝,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贴春联、品春联。春联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课文去揣摩春联。  二、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1. 复习春联,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 相机评价,总结春联的读法。  3. 问题引领,自主圈画。(1) 春联就是这么种类繁多、
期刊
一、在归纳中突出“事”  1. 昨天,我們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少年王冕》。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王冕七岁到十七八岁的哪两件事情?(放牛、学画)  2. 结合这两件事,说说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说,并板书:孝顺、懂事、善解人意、好学、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善于观察、省吃俭用……)  【设计意图】通过浏览课文,让学生自然建立前后勾连,形成对两件事情的整体感知,并以此来整体认识王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