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行量未明显改变
自2004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正式推出之日起,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因为它相较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更适应投资人的个性化需求。2006、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前两年快速发展的势头,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逐年成倍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累计近6000只,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约占36.04%,同时产品的币种结构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迎来了由监管部门发起的大规模的调整和整顿,希望对出现问题的反思与监管将会使银行理财产品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从2008年前6个月产品发行的总体数量上看,尽管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但6个月总计发行1100只,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1048只的整体水平,说明我国理财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是不会逆转的。
2008年新春伊始,前两年处于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遭遇到发展过程中第一次严重挫折。银行理财产品中出现到期收益率为零(或负)的所谓“收益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从图1中不难看出,银监会的整顿清理工作对四五月份的产品发行影响较大,但6月份发行数量又迅速上升到193只,似乎说明银行理财市场已走出“收益门”事件的阴影。
产品结构在分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产品风险和收益结构基本符合风险和收益平衡的原则。就是说,风险大且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收益也较高,反之则收益较低。
按照风险调整收益评判,最好的是利率和汇率类产品,其次是股票、商品和指数类挂钩产品,最后是票据和信托类产品。从稳健发展的角度看,相较于其他两类产品,利率和汇率类产品竞争力最好,应该是下一阶段理财产品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产品来看,上半年共推出浮动收益型结构化产品(包括挂钩型产品和打新股类产品)233只,而同时期,固定收益性的普通型产品(主要包括存款类、债券类、票据类以及信托类产品)共发行867只,占总数的78.82%。
将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后我们会发现,结构型理财产品在比重上有着剧烈变化。相较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结构化理财产品更能适应客户和投资人的个性化需求,故该类产品比重的增加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其占比的下降说明目前市场还不足以支撑这一新生的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受股市低迷与监管加强的影响,今年已发行的43只打新股产品几乎全部都是第一季度发行的,第二季度仅为6只,而且还都是以诸如信托等方式来减缓风险。受同样因素的影响,同属结构性产品之下的190只挂钩型产品中,第一季度发行了124只,第二季度仅发行了66只,比第一季度几乎下降了50%。
从目前来看,银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结构雷同,理财产品同质化较为普遍,这源自于国内银行具备的“通道”功能基本上一致。
下半年预计将发1200只
基于对过去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对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状况回顾和反思,我们预计,2008年下半年,在进一步化解“收益门”事件的不利影响,经过有效整顿的理财市场在发行数量、融资规模和产品结构上都会好于上半年。
首先,在发行数量上,如果每月按照6月份发行规模,则下半年累计新增发行数量大致在1200只左右,略高于上半年。预计全年发行数量2300至2500只,低于2007年水平,但远远高于2006年水平。
其次,在产品结构上,从稳健发展和规避风险的角度,主要是以票据型、信托型和存款型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结构相对简单明晰,挂钩于利率和汇率的结构化产品亦将逐步回暖,成为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主流。预计全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将占70%市场份额,而浮动收益类产品为30%。这种比例结构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大致保持不变,这是由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水平决定的。
其三,在发行规模上,预计全年与2007年持平,接近10000亿元人民币。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2008年或许就是嬗变的前夕,昭示我国理财市场即将从目前产品导向的发展模式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性发展的康庄之路。
从本质上看,目前,市场上普通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只不过是银行争夺储蓄存款的手段而已,以获取利率管制条件下诱人的无风险套利价差。对于占据居民储蓄绝对份额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是守住市场份额的坚盾,对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抢夺储蓄市场份额的利矛。
至于结构型理财产品,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投资工具,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实质上都是承销或代销具有国际投资通道所发行的产品,平台较为类似,同质化在所难免。
银监会表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有效开展客户评估,产品风险揭示不足,未能建立完整信息披露机制,销售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以及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6个方面。
理财市场上出现诸如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营销服务等方面问题,既有制度创新方面的问题,亦有业务定位不清方面的原因。如何在保护商业机密与充分信息披露之间保持有效平衡,无论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是难题,这在成熟资本市场同样如此。
自2004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正式推出之日起,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因为它相较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更适应投资人的个性化需求。2006、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前两年快速发展的势头,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逐年成倍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累计近6000只,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约占36.04%,同时产品的币种结构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迎来了由监管部门发起的大规模的调整和整顿,希望对出现问题的反思与监管将会使银行理财产品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从2008年前6个月产品发行的总体数量上看,尽管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但6个月总计发行1100只,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1048只的整体水平,说明我国理财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是不会逆转的。
2008年新春伊始,前两年处于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遭遇到发展过程中第一次严重挫折。银行理财产品中出现到期收益率为零(或负)的所谓“收益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从图1中不难看出,银监会的整顿清理工作对四五月份的产品发行影响较大,但6月份发行数量又迅速上升到193只,似乎说明银行理财市场已走出“收益门”事件的阴影。
产品结构在分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产品风险和收益结构基本符合风险和收益平衡的原则。就是说,风险大且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收益也较高,反之则收益较低。
按照风险调整收益评判,最好的是利率和汇率类产品,其次是股票、商品和指数类挂钩产品,最后是票据和信托类产品。从稳健发展的角度看,相较于其他两类产品,利率和汇率类产品竞争力最好,应该是下一阶段理财产品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产品来看,上半年共推出浮动收益型结构化产品(包括挂钩型产品和打新股类产品)233只,而同时期,固定收益性的普通型产品(主要包括存款类、债券类、票据类以及信托类产品)共发行867只,占总数的78.82%。
将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后我们会发现,结构型理财产品在比重上有着剧烈变化。相较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结构化理财产品更能适应客户和投资人的个性化需求,故该类产品比重的增加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其占比的下降说明目前市场还不足以支撑这一新生的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受股市低迷与监管加强的影响,今年已发行的43只打新股产品几乎全部都是第一季度发行的,第二季度仅为6只,而且还都是以诸如信托等方式来减缓风险。受同样因素的影响,同属结构性产品之下的190只挂钩型产品中,第一季度发行了124只,第二季度仅发行了66只,比第一季度几乎下降了50%。
从目前来看,银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结构雷同,理财产品同质化较为普遍,这源自于国内银行具备的“通道”功能基本上一致。
下半年预计将发1200只
基于对过去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对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状况回顾和反思,我们预计,2008年下半年,在进一步化解“收益门”事件的不利影响,经过有效整顿的理财市场在发行数量、融资规模和产品结构上都会好于上半年。
首先,在发行数量上,如果每月按照6月份发行规模,则下半年累计新增发行数量大致在1200只左右,略高于上半年。预计全年发行数量2300至2500只,低于2007年水平,但远远高于2006年水平。
其次,在产品结构上,从稳健发展和规避风险的角度,主要是以票据型、信托型和存款型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结构相对简单明晰,挂钩于利率和汇率的结构化产品亦将逐步回暖,成为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主流。预计全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将占70%市场份额,而浮动收益类产品为30%。这种比例结构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大致保持不变,这是由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水平决定的。
其三,在发行规模上,预计全年与2007年持平,接近10000亿元人民币。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2008年或许就是嬗变的前夕,昭示我国理财市场即将从目前产品导向的发展模式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性发展的康庄之路。
从本质上看,目前,市场上普通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只不过是银行争夺储蓄存款的手段而已,以获取利率管制条件下诱人的无风险套利价差。对于占据居民储蓄绝对份额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是守住市场份额的坚盾,对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抢夺储蓄市场份额的利矛。
至于结构型理财产品,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投资工具,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实质上都是承销或代销具有国际投资通道所发行的产品,平台较为类似,同质化在所难免。
银监会表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未有效开展客户评估,产品风险揭示不足,未能建立完整信息披露机制,销售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以及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6个方面。
理财市场上出现诸如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营销服务等方面问题,既有制度创新方面的问题,亦有业务定位不清方面的原因。如何在保护商业机密与充分信息披露之间保持有效平衡,无论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是难题,这在成熟资本市场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