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个性阅读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s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规律证明:兴趣是一种情感专著的求知欲望,是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上语文课时,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切入点,创新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新颖性,为学生搭建个性阅读平台,努力提高语文课在学生中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关键词:文本;创新;个性阅读;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了解和发现知识,自觉总结语文学习的经验和自主归纳语文系列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师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理念。并且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以《锦瑟》教学为例,谈谈实践这一基本理念的做法。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诗歌。虽然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但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可谓“一篇《锦瑟》解人难”。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就连金代大诗人元好问,也不禁慨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但不易讲解绝不等于不要讲解,《锦瑟》是传统教学篇目,无论是旧教材,还是各课改区的必修教材都选用了此诗。因此,如何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探索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但如何创新呢?李商隐的诗是最难理解的,若真脱离了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理解吗?在仔细钻研教材后,我发现:正因为李诗晦涩难懂,所以教材上作了详细的注解,学生对照注释已完全能够读懂此诗了,教师再讲解必要性不大。至于本诗的旨意,本来就如谜一样,莫衷一是。既然如此,那何不放手让学生做一回文学评论家,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呢?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主鉴赏评析并完成一篇鉴赏文章。具体做法是:
  课前,并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避免学生因收集有关诗人资料,阅读品析文章而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目的是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品味、鉴赏。上课时,由教师简单介绍诗人的相关情况,并强调“可待”、“只是”的特殊含义后,再让学生品读诗作,初步感悟诗情,理解诗意。然后进入本课最主要的学习活动,请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首诗歌作者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完成一篇赏析文章,并选派代表上台汇报。
  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然后各小组兴致勃勃地商讨交流起来,我边巡视边指导。因为这样的学习过程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创造空间,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有细化的要求作导向,所以,学生的学习既主动、热烈又井然有序,大家都沉浸在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之中。
  到了汇报阶段,各组选派的代表先后上台讲述本组(或自己)的研究成果,中间不时有高潮掀起,气氛欢快热烈。现摘录几个小组的发言及习作:
  一、“追忆说”——琴声悠悠寄思情
  我们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已逝美好事物的感伤之情。
  习作:五十根弦,无意弹指间,丝丝切切,凝聚一桩桩年华往事,回顾往昔,曾记否,周公与蝶迷恋相逢,醒来又是一场美梦,还一个物我混同的世界。
  啼声凄婉,暮春而鸣,杜鹃伤心,恰似一幅枝头对爱的别离。
  沧海有落泪成珠,蓝田有消逝云烟。
  此情此景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何必今朝苦回首。苦回首,难思忆,枝头盼春似寒冬伏日,美好往事如泉水断流。过去的,就过去了,一切又怎可偷回?
  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么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但终究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罢了。
  二、“伤国说”——杜鹃声声触感伤
  《锦瑟》是李商隐借以表达对盛唐已逝的感慨之作。
  习作:蝶绕花间,花香随风飘散在天地间;花开花落,仅在一瞬间。庄子化蝶纷飞于花草间的景象,犹如一场完美的迎春景。望帝临死前的哀鸣,似有怨要吐,有冤要诉,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春去花凋,见满目疮痍,只能含恨而去。一缕青魂不灭,载着哀与怨,幻化成杜鹃,凄凄哀鸣,飞荡于亡国之上。
  如今,弦声依旧,而时间已匆匆流去。李商隐醉卧床上,那繁荣的都城,那喧闹的盛世,那蓬勃的盛唐,此刻离他是多么遥远。他应该是羡慕李白的吧?羡慕李白,斗酒诗百篇;羡慕李白,潇洒遍天下;更羡慕李白,身处盛世乐逍遥!可自己只能思念过去,而无缘相逢盛唐!虽盛世大唐已如过眼云烟般灰飞烟灭,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满腹忧悲之情,满腔报国之意”付诸东流,即使他要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三、“自伤说”——鲛人洒泪抒己哀
  我们对此诗的理解是:诗人曾有过如庄生梦蝶般的美梦,并为之如痴如狂,而此时年华已逝却功业未就。
  习作:琴瑟音如杜鹃哀鸣,抒壮志未酬之情;五十弦丝丝缕缕,追溯无数悲欢记忆。希望能像庄生那样去和斑蝶纷飞,说明他厌世弃俗;听到他那如望帝般的唉声叹气,看出他一腔爱国之情。晚唐,唐将亡,此时此刻,他还能做些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只有天际月光,穿越了无数风雨,还依旧照在他身上,映着他的衣襟。他,颓然倒地,风雨渐渐停歇,尘土悄悄掩没,那具身躯,眼看着就要没入这苍凉的世界,渐于无声……
  四、“失意说”——壮志消歇水中月
  这首诗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习作:“古瑟声声诉我心,弦弦柱柱思年华”。
  听着悠悠古瑟之声,回忆着曾经美好的青春年华。那是一个可以物我相融的世界,那是少年无忧无虑的心境。然而初时美好的梦想,被年华磨得可望而不可即了,已经有心无力了。年少时无畏的性情已经变成回忆了吗?是的,那份情已经回不来了,年老时的哀叹,只是因為年少时的迷茫罢了。虽然夜空依然美丽、炫耀,但我们都始终无法触摸到那绚丽的星河与那耀眼的星星。这就像我内心的美好愿望,它永远只能埋藏于我内心深处不能实现,只因有一道宽阔的星河阻碍了我梦想的实现!曾经年少之时,已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而今,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之遗沧海,唯见月明。   五、“悼亡说”——旧情难忘如隔世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到了李商隐对年少那一段青涩懵懂的逝去爱情的怀念。
  习作:锦瑟五十弦,弦弦声声思。每一根琴弦都代表着我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追忆,每当琴声响起时,思绪就会飘飞……思念着春日里和你一起散步的甜蜜,思念着你发丝似青草般清香,思念着那个被风吹过的夏日,你的笑靥如荷般绽放在我心间……“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枝头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是啊,往事历历在目,可眨眼间就物是人非,往昔的一切都随风而逝,但这场美好的错过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一年一年不曾磨灭,时时刻刻不在想念。但只是思念却并不悲伤,因为我懂得“过去已经过去,留下且当珍惜。”当情已逝,人已走,那份情感只能如被蚌放在壳里的珍珠一样,把它珍藏在心中。如同曾经的十指相扣,是一种缠绕的温柔,但此时手中还残留了你的温度。
  最后,这节课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经过这篇课文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思考、想象、研讨、写作、演讲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成果让我满意,甚至他们有的成果让我惊叹!他们用自己的心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鼓励质疑问难,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有道是,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因为前者是前提,也是基础。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问,敢问说明好学,善问说明会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遇到新的知识时能够大胆质疑,大胆探究,独立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正如宋人朱熹所说:“读书无遗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二)创设自由环境,设置探究氛圍
  《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教是为了不教。这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努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的探求中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从而获得新知识,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很难想象,一个中学生在一定既定思想的束缚下,在时常提防批评受猜疑的环境中,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展创造性的思维。
  (三)启迪多元思维,体验探究乐趣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立足课堂,打好坚实基础,拓展课外,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构建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格局,启迪学生多元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思考、探究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上教师越俎代庖,才能张扬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标。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内容,解决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为学生增添了“生命的底色”。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国,古诗词作为古典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意境深远、形象具体、语言精练、表现方式独特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深刻内涵,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最佳素材。然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而提高
期刊
摘要:新材料作文”时期的高考作文对师生而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一直处于探讨状态,而学生的写作也呈现出低龄化、说教化、模式化的状态。縱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对考生在“材料”的阅读能力,在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思辨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力度特别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最核心的能力。而学生的写作现状也反映出:准确全面的审题、正确合理的立意才能在考场作
期刊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商店游戏等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因此角色游戏是以“满足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发展幼儿的认知、丰富幼儿的经验”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  关键词:角色游戏;指导方式;游戏评价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
期刊
摘要:时至今日,对徐光耀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多侧重于《小兵张嘎》单部作品,而缺乏对其另一部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冷暖灾星》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试图以语言风格为切入点,探索徐光耀作为冀中作家,其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经历时间的洗涤后仍然既受儿童欢迎又受成人喜爱的原因,以期对当代战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徐光耀儿童战争题材小说的语言风格浸润着顽童的游戏精神的同时又具有两方面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展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是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进行质量的建议,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模仿阅读;读写结合;生活化  阅读是语文教学基础,学习和理解一篇文章时我们通常从阅读开始,在传统的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室们
期刊
一、读什么和怎么读  (一)读什么  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一群学生,他们酷爱读书,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课下看、上课偷着看,回到家里连夜看。仅仅在初中阶段,他们读书的数量就达到了数百本。可是,他们不仅其它学科成绩很差,而且语文学科的成绩也很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做了一番调查后,我发现他们读的书不对。他们阅读的书籍大多是当下流行的“玄幻小说”与“校园青春小说”。玄幻的情节、懵懂的小情感甚或是暴力
期刊
摘要: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数字化、符号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既是连接地理核心素养的通道,也是搭建地理知识的工具。本文以美国区域发展阶段为主题,探讨了如何用图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区域发展阶段中的发展特点,以达到方法技巧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应用。  关键词:图表信息;区域发展阶段;空间结构;产业变化  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它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置身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凸显语文“工具性”。所以语文教学既要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发散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  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是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训练,尤其在阅读课中,教师的教学重
期刊
摘要:写作是语文初中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要求较高的教学板块,在学习难度上比较高,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学习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无论是初中语文教学还是其他,都需要在教学上做出改变,推进应试教育模式往素质综合教育方向转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希望对相关教育者起到部分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探讨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重点论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紧密的联系,叙述了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阅读方面的语感,还要吸取一些传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就能有一个更大程度地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实践;思考  写作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作文来练习学生的写作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功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