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总结,剖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对高校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为高校实施诚信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探讨
诚信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品质,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他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教育是立言、立行的行为规范,是塑造良好的人格,享有信用资源的敲门砖。近年来,由于网络资源爆炸、外来文化的侵袭,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作风浮夸、急功近利、躁动不安;莘莘学子们伪诚信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简历学历造假、论文抄袭、借贷不还、学术不端等,这些现象充斥于学生日常生活,影响了教学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如何走出一条规范化、道德化的道路,摆在大学生教育的面前,甚至有人呼吁加强大学生道德诚信教育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诚信教育决定着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而且对于学校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现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道德的坚守的重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诚信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诚信习惯和诚信意识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大学教育是要为社会各界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大学生要想适应本岗位的需求,胜任各个岗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水平。大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诚信的优秀品质,奠定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在各个岗位有所建树,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必须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让大学教育利用大学的平台发挥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少了德育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也是不完美的教育。大学生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面对日益纷杂的社会环境,往往不能正视某些社会现象,使很多大学生被利益的浮躁心理所驱使,诚信的品质逐渐淡化,极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大学诚信教育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深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大学生是担当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诚信与否,关系到社会形态、社会价值的去向。诚信作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出发点,只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才能使大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展抱负。不讲诚信的人,虽然可能一时得势,但不能长久的立足于社会发展下去。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成功的垫脚石,是通向社会的通行证,如果没有诚信的通行证,则大学生在社会上会处处碰壁,为社会所淘汰。
(三)诚信是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本。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诚信作为中国图案冲道德文化的范畴,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诚信教育、倡导言行一致、讲究恪守诚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脉传承者,要毫不犹豫的坚定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弘扬诚实守信的精神。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考试作弊屡见不鲜,学术不端见诸报端,履历造假欺骗单位,信用不足欺骗国家,这些问题笔者均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诚信环境的恶化是影响诚信的外部原因。
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诚信的外部原因。然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时代,社會上不讲诚信之风盛行,在多个领域存在。在政治上,行贿受贿、谎报政绩;在经济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在学术上,剽窃他人论文,学术不端;在人际交往上,言而无信、互相猜忌;在人格上,急功近利、吃里扒外。这些社会上大环境的恶劣蒙蔽了一些自制力不强,辨析洞察能力不高的大学生的视野,成为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教育诚信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很多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及格率、考研率等智力教育,对道德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在诚信道德建设上,很多高校都流于形式,在表面上做文章,诚信教育不能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使诚信之树难以在教育的土壤上生根落地。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以分数论英雄,以填鸭式的思想教育替代道德行为实践等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低下,诚信度严重不足。
(三)教师素质不高及家庭教育不足是诱因。
不可否认,高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足,诚信教育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教师,只将文化知识进行传授,忽视了诚信教育,甚至对学生的造假行为进行包庇,对就业证明造假进行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都造成了学生诚信意识不足。在家庭教育上,由于绝大部分学生远离家庭,不能及时的接受家庭诚信教育,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都是大学生诚信不足的重要诱因。
(四)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是内在因素。
大学生自身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充斥的文化中,不能辨别良好的价值取向,不能对自身行为进行自律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些大学生由于是非观念淡薄。,意志薄弱,缺乏自我约束,容易迷失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在诚信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对各种不守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却又“身体力行”,这种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行为是诚信教育的难点。 三、对大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从以下幾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
大学诚信课堂教育必须纳入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而言,课堂教育是最直接的传授诚信道德教育的手段。在课堂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诚信文化的启发、熏陶和教育。在课堂教育中,不仅要将诚信教育贯穿于道德教育课堂中,而且在其他课程,甚至是专业课程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适时进行教育补充,让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得到言传身教,完善自己的诚信意识。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诚信评价体系在国际上是评价个人信用等级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尚未普及。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就是要通过规章制度及赏罚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积分或综合测评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考察。通过评分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报送、信用贷款等程序。对每一个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对其在校期间的经历和成绩进行客观记载,并倡议进行社会认同,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档案记录。在国外发达国家,这一体系收到了用人单位及银行系统的广泛好评。通过诚信体系的评价管理,实现学生自律与社会他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学生行为得到约束,使诚信文化得到广泛弘扬。
(三)加强师德教育与家庭互动。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教师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以诚信为本,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楷模。高校作为教育工作的载体,要指导教师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对进行感召。此外,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必不可少。在小长假期间,邀请学生家长进入校园,对学生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解。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晚会,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与学校进行双重管理,这些均可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
总之,诚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基。高等教育必须把诚信教育当做大事来抓,通过良好的诚信校园文化的建立,使大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蔡景华.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
[2]陈长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应对策略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6(3).
[3]李平.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6).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探讨
诚信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品质,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他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教育是立言、立行的行为规范,是塑造良好的人格,享有信用资源的敲门砖。近年来,由于网络资源爆炸、外来文化的侵袭,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作风浮夸、急功近利、躁动不安;莘莘学子们伪诚信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简历学历造假、论文抄袭、借贷不还、学术不端等,这些现象充斥于学生日常生活,影响了教学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如何走出一条规范化、道德化的道路,摆在大学生教育的面前,甚至有人呼吁加强大学生道德诚信教育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诚信教育决定着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而且对于学校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现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道德的坚守的重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诚信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诚信习惯和诚信意识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大学教育是要为社会各界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大学生要想适应本岗位的需求,胜任各个岗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水平。大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诚信的优秀品质,奠定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在各个岗位有所建树,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必须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让大学教育利用大学的平台发挥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少了德育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也是不完美的教育。大学生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面对日益纷杂的社会环境,往往不能正视某些社会现象,使很多大学生被利益的浮躁心理所驱使,诚信的品质逐渐淡化,极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大学诚信教育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深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大学生是担当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诚信与否,关系到社会形态、社会价值的去向。诚信作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出发点,只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才能使大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展抱负。不讲诚信的人,虽然可能一时得势,但不能长久的立足于社会发展下去。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成功的垫脚石,是通向社会的通行证,如果没有诚信的通行证,则大学生在社会上会处处碰壁,为社会所淘汰。
(三)诚信是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本。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诚信作为中国图案冲道德文化的范畴,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诚信教育、倡导言行一致、讲究恪守诚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脉传承者,要毫不犹豫的坚定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弘扬诚实守信的精神。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考试作弊屡见不鲜,学术不端见诸报端,履历造假欺骗单位,信用不足欺骗国家,这些问题笔者均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诚信环境的恶化是影响诚信的外部原因。
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诚信的外部原因。然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时代,社會上不讲诚信之风盛行,在多个领域存在。在政治上,行贿受贿、谎报政绩;在经济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在学术上,剽窃他人论文,学术不端;在人际交往上,言而无信、互相猜忌;在人格上,急功近利、吃里扒外。这些社会上大环境的恶劣蒙蔽了一些自制力不强,辨析洞察能力不高的大学生的视野,成为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教育诚信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很多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及格率、考研率等智力教育,对道德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在诚信道德建设上,很多高校都流于形式,在表面上做文章,诚信教育不能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使诚信之树难以在教育的土壤上生根落地。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以分数论英雄,以填鸭式的思想教育替代道德行为实践等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低下,诚信度严重不足。
(三)教师素质不高及家庭教育不足是诱因。
不可否认,高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足,诚信教育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教师,只将文化知识进行传授,忽视了诚信教育,甚至对学生的造假行为进行包庇,对就业证明造假进行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都造成了学生诚信意识不足。在家庭教育上,由于绝大部分学生远离家庭,不能及时的接受家庭诚信教育,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都是大学生诚信不足的重要诱因。
(四)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是内在因素。
大学生自身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充斥的文化中,不能辨别良好的价值取向,不能对自身行为进行自律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些大学生由于是非观念淡薄。,意志薄弱,缺乏自我约束,容易迷失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在诚信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对各种不守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却又“身体力行”,这种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行为是诚信教育的难点。 三、对大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从以下幾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
大学诚信课堂教育必须纳入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而言,课堂教育是最直接的传授诚信道德教育的手段。在课堂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诚信文化的启发、熏陶和教育。在课堂教育中,不仅要将诚信教育贯穿于道德教育课堂中,而且在其他课程,甚至是专业课程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适时进行教育补充,让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得到言传身教,完善自己的诚信意识。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诚信评价体系在国际上是评价个人信用等级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尚未普及。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就是要通过规章制度及赏罚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积分或综合测评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考察。通过评分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报送、信用贷款等程序。对每一个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对其在校期间的经历和成绩进行客观记载,并倡议进行社会认同,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档案记录。在国外发达国家,这一体系收到了用人单位及银行系统的广泛好评。通过诚信体系的评价管理,实现学生自律与社会他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学生行为得到约束,使诚信文化得到广泛弘扬。
(三)加强师德教育与家庭互动。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教师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以诚信为本,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楷模。高校作为教育工作的载体,要指导教师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对进行感召。此外,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必不可少。在小长假期间,邀请学生家长进入校园,对学生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解。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晚会,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与学校进行双重管理,这些均可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
总之,诚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基。高等教育必须把诚信教育当做大事来抓,通过良好的诚信校园文化的建立,使大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蔡景华.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
[2]陈长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应对策略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6(3).
[3]李平.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