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为主打开教改突破口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教师讲析为主”,对此尽管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权衡,它确实存在着若干弊端,这些弊端最直接地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整个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当前的多数语文课来看,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来,虽然有些语文课增加了一些课堂练习,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解答、阅读评点等等,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可惜的是这只是表现为少数,而大多数仍然是教师讲析占据课堂,上述这些“提问”“讨论”“阅读”只占少量时间,有些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教师滔滔不绝讲析的一种“点缀”,实际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仍是被教师的讲析所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行“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打开语文教改的一个突破口。
  一、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或说基本的语文运用能力(或称技能),而且要达到基本过关的要求,以便适应将来到高校学习或到社会上工作的需求,而这种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单靠“讲析”是绝对不行的,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训练。中学阶段要打下一个基础,要学会使用语文的基本技能,这个任务,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
  二、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及目的任务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特点是“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单靠“讲析”是不行的,必须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排除“以教师讲析为主”,实现“以学生训练为主”,才能正确地体现语文课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三、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体现。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是从学生出发,归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处于听教师讲析的位置,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几年来大面积的改革实验证明,“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认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不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题方法的传授,更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的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语文课教学中提及情感往往让人又爱又恨,对年轻教师更是如此。爱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方面的升华正是一节课的亮点所在,是出彩的地方。可又恨它难以把握,要么很肤浅要么
期刊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逐渐养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列举两例。  1.榜样激趣法。古语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教师本身
期刊
道德品质修养是人的立身之本,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从古至今,凡有作为者,在品德方面也都是值得称道的。长期以来,德育也一直被放在教育的首位。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国学诵读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学诵读的内容处处体现着对学生道德修养的要求。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是说人不但要有仁
期刊
散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头戏,一般是四道题,共22分。且难度较大,失分率较高,所以它也就成为广大考生望而生畏的难题之一。大家都在关注它、研究它,并且有了一些好的方法,且行之有效。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学生依旧不能很好地突破高考大阅读这个难点,我能感到这大概是因为有一些方法从理论上探讨的多,具体做题实用性较差,也就是说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学生不好掌握,所以学生做现代文大阅读的效果不理想。  针
期刊
1.导入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语可简可繁,简的两三句话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也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学内容的过度衔接,也可以是入情入理的诱导引发,如讲授《过万重山漫想》,可设计这样的导语:“长江三峡号称‘山水画廊’,那两岸的奇美景秀,曾引起古今中外无数文人骚客的向往与颂扬,同学们,如果你有机会去游三峡,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以此来诱发同学们的想象,让
期刊
班主任工作一直都是让人很畏惧的,因为班主任工作很多时候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刚担任班主任时,我总是很担心,怕自己做不好,不够自信。因为我知道虽然现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已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教育越来越偏向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音体美综合素质的教学。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家长还是认为要考试的科目才重要,他们仍然对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只在乎成绩。有的家长甚至在听说是新
期刊
一、协调调动智力因素    1.要始终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而听说读写的关键是语感。所以,语文教学要始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发展速度,引导学生发展语言的质感、美感、和幽默感。说话、写话、作文,表达的意思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词语搭配要得当,有感情,有艺术,耐人寻味等,这是语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能力要把握的。如果课文的语句读不懂,别人说的话听不明白
期刊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口语交际具有交往沟通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的限制,但口语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又有实效,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  2.口语交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开放,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入
期刊
一、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多发挥想象力,多思考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又处于叛逆期,心智初开,对很多问题都开始感兴趣,但又对很多问题感到困惑,这时的他们,不会像小学生一样全盘接受老师和大人们的观点,总是努力试着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高中阶段的教师,如果不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是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
期刊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