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知识、技能、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走自我创新之路,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专业化。如此,我们语文教师才能化蛹为蝶,成就自我。
关键词:语文;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6
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有两点标准: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两者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即教师决定质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历程。语文教师的能力与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想。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知识、技能、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走自我创新之路,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专业化,从而化蛹为蝶,成就自我。
一、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首先,教师要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语言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激荡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练就标准的普通话,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之,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好字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上得独具特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有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要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语文教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地喜欢,甚至热爱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语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二、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语文学习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外,还应当关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哲学、美学、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只看教材,则会导致他们知识量的有限,视野的狭窄。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狭窄的知识面只会让自己在上课时举例单一、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氛围,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封闭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并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扎实地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三、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讲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思考,就没有专业素养的提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反思呢?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他人的课堂教学;可以是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是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会让我们对教学的认识从浅到深,使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也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和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某一教学理念的运用、某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等进行反思,使自己日有所得。自我反省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应将每堂课的成败、得失记录下来,实事求是,并将这些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慢慢分析。这些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无形中就会得到提高。
扎实开展自我反省还需要教师努力写教育论文,作为语文教师,既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近距离的状态,给学生以文化的魅力冲击。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扎实地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四、推进语文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语言是心志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为是思想的再现,语文教师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苦练语文的基本功、在实践中展示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探寻语文的规律、在实践中展示自我的语文风采。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占的比重最大,特别是写作,更可以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江苏某县为了选择新学期的高三教师,于是请高二教师参加“师生同考”,以求择优选择,结果作文分数公布后,许多教师甚至连最低评分标准都达不到。试想,语文教师自己都写不出来优美甚至是合格的文章,又如何去指导自己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呢?即便会指导,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具体、深入的指导。鉴于此,当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写作能力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被淘汰。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字表达优势,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先进人物和事迹、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利用我们标准的普通话主持学校文艺活动,表演朗诵等;利用我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参加各级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教师应抓住每次的机遇,积极地善待,认真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过程,使自身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素质得到肯定,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
总而言之,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教师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也才能让自己从平庸走向杰出,使自己化蛹为蝶,成就自我。
关键词:语文;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6
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有两点标准: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两者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即教师决定质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历程。语文教师的能力与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想。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知识、技能、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走自我创新之路,在实践和反思中走向专业化,从而化蛹为蝶,成就自我。
一、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首先,教师要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语言教学,“读”占鳌头。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激荡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练就标准的普通话,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之,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好字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上得独具特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有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要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语文教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地喜欢,甚至热爱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做一个提升语文基础素养的苦行者。
二、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语文学习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外,还应当关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哲学、美学、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只看教材,则会导致他们知识量的有限,视野的狭窄。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狭窄的知识面只会让自己在上课时举例单一、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氛围,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封闭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并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扎实地拓宽知识面,做一个文化知识丰富的博览者。
三、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讲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思考,就没有专业素养的提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反思呢?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他人的课堂教学;可以是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是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会让我们对教学的认识从浅到深,使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也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和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某一教学理念的运用、某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等进行反思,使自己日有所得。自我反省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应将每堂课的成败、得失记录下来,实事求是,并将这些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慢慢分析。这些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无形中就会得到提高。
扎实开展自我反省还需要教师努力写教育论文,作为语文教师,既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同时,教师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近距离的状态,给学生以文化的魅力冲击。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扎实地开展自我反省,做一个反思教学得失的思考者。
四、推进语文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语言是心志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为是思想的再现,语文教师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苦练语文的基本功、在实践中展示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探寻语文的规律、在实践中展示自我的语文风采。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占的比重最大,特别是写作,更可以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江苏某县为了选择新学期的高三教师,于是请高二教师参加“师生同考”,以求择优选择,结果作文分数公布后,许多教师甚至连最低评分标准都达不到。试想,语文教师自己都写不出来优美甚至是合格的文章,又如何去指导自己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呢?即便会指导,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具体、深入的指导。鉴于此,当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写作能力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被淘汰。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字表达优势,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先进人物和事迹、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利用我们标准的普通话主持学校文艺活动,表演朗诵等;利用我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参加各级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教师应抓住每次的机遇,积极地善待,认真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过程,使自身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素质得到肯定,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
总而言之,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教师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也才能让自己从平庸走向杰出,使自己化蛹为蝶,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