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比较视野下的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之争”的讨论是法学学术界近来的一大热点,这是一场关法学研究范式的争论,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界定法学这门学科。各方学者你来我往的探讨后,各自的主张与反对已经比较明确,不过问题似乎还是没有解决。本文拟以更加宏观的视角——学科比较,跳出法学本身来看社科法学、法教义学及它们之间的争论,试给出不一样的解读。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社科法学;法教义学
  一、法学的学科特点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中,人们出于交流、学习、讨论、教学、研究、传播等应用目的,总是想把它们分门别类。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是经验,所有的神学和形而上学假设对科学毫无贡献,必须予以抛弃,而通向真理的惟一道路是科学。在他看来,有6种基礎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在第7种或最后的道德科学中达到顶点。在这个科学“等级制度”或阶梯。N.麦克斯韦的五元分类(或六元分类)是这样的:数学、统计学和逻辑关注改善形式的、先验的或分析的知识;物理科学关注关于物理宇宙各个方面的知识;生物科学关注改善关于生命的知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关注改善关于人的生活的各种社会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技术科学关注改善关于为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实际的社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此类划分和论述不可胜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本文的主旨不是对这些分类进行探讨,所以采用最为简洁同行的分类——自然科学(一般经称“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一般而言,自然科学是实验科学或曰经验科学,也就是说它是基于经验的。凡是不能用实验检验的理论,都不能算是科学理论。正像自然科学是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一样,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其目标在于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并尽可能找出它们的之间的关联。哈耶克说:‘牡会科学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它研究人的行为,它的目的是解释许多人的行为所带来的无意的或未经设计的结果。"[1]社会科學的所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现象的规律,它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发现它,不能改变它;另一类是社会现象的规范性,它是人们约定的产物,由人创造和改变,如道德律令、宗教规范。政令法律等。通常认为法学属于社会科学,而且这两类对象都属于法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学科是关于人和人的特殊性的学科群,主要研究人本身或与个体精神直接相关的信仰、情感、心态、理想、道德、审美、意义、价值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很明显法的价值是法理学的重要内容。虽然把人类知识划分为三大部类,但是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严格的,是重叠和交叉的。
  法学好像横跨两个领域,兼具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像经济学只是在一定基本假设的基础下对人类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解释》中说,经济学只进行事实判断,只有经济学家才会做价值判断。而对法学而言,规范性研究是其重中之重。法学与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这样的纯人文学科也不同,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无法脱离正义、善恶等价值判断。所以法学最大的特点是其既进行规律性研究也进行规范性研究,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事实也包括价值。
  二、学科比较下的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
  众所周知近代最先成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物理学与生物学。17世纪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影响力不仅仅在物理学领域,奥古斯特·孔德明显是受到经验科学的影响创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奠定了他的社会学创始人的基础。可以看出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有自然科学移植到社会科学中的。最明显的就是社会学与经济学,我们知道社科法学最主要的分支是法社会学和经济法学。社会科学可以说是在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法的基础上走向成熟的,同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始终无法规避法律现象的规律性研究,而在此时法社会学就应运而生。
  社科法学是针对一切与法律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既包括法律制度研究、立法和立法效果研究,也包括法教义学关注的法律适用和解释,主张运用一切有解释力且简明的经验研究方法,集中关注专业领域的问题(内在视角),同时注意利用其他可获得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也包括常识(外在视角)。社科法学关注的法律适用者或解释者不局限于法官,常常也包括一切相关案例或纠纷的裁断者,有法院,也有其他适用解释法律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构决策者,如证监会、银监会、专利局、反垄断部门、环保局等。
  而社科法学在研究对象上面不仅仅研究法律文本、规范分析本身,而是把法律现象来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在法理学的层面上,法具有三种效力:第一个层面的效力是规范效力;第二个层面的效力是道德效力;第三个层面的效力叫作实然效力,也就是法的实效。第一个层面所谓的法的规范效力,指的是立法者制定这样一个法律规范,这一规范作为立法者的命令,体现了一种应然的效力,这是对法学的一种规范分析的层面。对于法的道德效力,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信仰效力,即从道德、伦理、意识形态、政治哲学等其他层面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信其为法,这可能更多的是法哲学上的东西,是在法的道德效力上面。第三个层面是法的实效,法的实效也就是说法律文本这样说了,但是它实际上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法的实效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可能跟法的应然效力南辕北辙。而社科法学研究范围很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角度,这都是对法的实效的一种分析。
  虽然本文讨论的是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但是以法学的学科特征来讨论这个问题,更加合理的是先讨论一下自然法学派。事实与价值,规律与规范是典型的对立范畴,不管是神学自然法派、古典理性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其核心问题是都解决“什么样的法律是正义的?”。法律的正当性问题很容易让人想到政治哲学,事实上它们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洛克、卢梭、罗尔斯等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以他们的政治哲学思想出名。
  那么法教义学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又如何认识呢?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现行《婚姻法》第 25 条就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赋予了与婚生子女平等的法律保护,但没有规定关于父母子女身份确认的原则和方法。直到 2011 年 8 月,随着《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实现了以亲子鉴定推定确认亲子关系的可能,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启动的难处,这就需要我国建立完善的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将保护非婚生子女权益的规定都细化到条文,最终才能实现对其保护目的。  【关键词】:非
期刊
一、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发展背景及现状  1、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政策依据  依法治国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也成为我们未来构建法治体系的行动指南。会议明确“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创举之一。会议强调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
期刊
【摘要】:论文通过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策略,力求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状;策略;研究  一、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高速成长掩盖了管理上的缺陷,经济下行管理缺陷频出  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企业,三位数的成长速度几乎只能在中小企业里面听到,而且,在经营管理上,中小企业因为决策灵活机动,对
期刊
【摘要】: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及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课程,这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当前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能够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 问题及对策  一、
期刊
【摘要】:良好医药广告宣传能够传递给受众及消费者正确的医药产品信息,使受众和消费者达到对症下药治疗的效果,从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起到了营销的目的。但是,非法制药商以及私人诊所、医院等为了谋求更多的个人利益,无视监管部门,无视广告法规管理的规定,肆意的进行广告违法宣传以及虚假信息的传播。医药广告活动主体的职业道德有待于提高,意识相对淡泊,怀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因此导致了钻法律空子的不法行为现象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法律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拉兹从实践理性的立场出发,对法律是一套权威性的行为规则体系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无借鉴。本文旨在以拉兹的法律权威思想为视角,探讨我国法治建设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拉兹;法律权威;法治  法律的权威最终来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当
期刊
【摘要】:艺术设计看上去与大众消费没有直接的关系,普通百姓也很少购买艺术品,但是艺术设计在商品中的,附加值却不可小觑,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商品的造型,包装等。本文通过对大众消费心理和审美心理的研究,来阐述在消费过程中艺术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  【关键词】:商品;艺术附加值;消费行为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领域涉及很多方面:它研究個体
期刊
199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大会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妇女和女童的权利是普遍人权不可剥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一级、地区一级和国际一级上确保妇女平等、充分地全面参与政治、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根除一切基于性别的歧视是国际社会的首要目标”。当今,妇女人权作为一项特殊的人权种类,在普遍人权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女性人权保护是人权保障的重要课题,是世
期刊
【摘要】:这些年我国环境群体事件不断增多,原因是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决定缺乏公开性,尤其是涉及重大环境项目或专项规划项目许可时,环境行政机关做出决定更是缺乏透明性。而听证制度早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行政程序中一项比较普遍适用的制度,是民族制度在行政中的体现,是公众参与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我国频发的环境群体事件,在环境行政程序中引入听证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宪法;行政听证;环境保护
期刊
一、虚假诉讼的概念界定  随着虚假诉讼案件的逐年增多,我国越来越重视对虚假诉讼问题的研究。虚假诉讼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和郑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的“虚假(恶意)民事诉讼”研讨会。[1]该研讨会对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手段、目的等要素作出明确规定,是对司法实践中的虚假诉讼情况的高度总结,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体现虚假诉讼的本质特征——恶意串通性,将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等同,有概念混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