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市仁爱中学的刘波老师可谓是阅读达人,一直以来光顾他的博客,得知最新教育动态,推出的新书及时购买,汲取正能量时刻伴随左右。当从博客中得知他的最新力作《教师阅读力》已上市,便立即购得,此书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和“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探寻教师阅读之道。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曾是对教师普遍的描述,但是,如果仅仅燃烧了自己,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本领恐慌”。闫学老师也曾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能到达的高度,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在‘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可见,阅读俨然成为了教师的“助燃剂”,加速自身成长。可是,不读书已是教师的一种常态,丧失了进取之心,也就没有了成功的渴望。
刘老师为何能在参加工作的10余年时间中,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海量的阅读是成长的关键因素。知道了阅读的功效,到底该读些什么呢?
刚开始,我也曾订阅学科类专业期刊,由于之前没有阅读基础,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刘老师指出:阅读要做到“营养均衡”。教师需循序渐进地阅读,逐步走向阅读的“澄明之境”。为了点燃心中的那股热情,我阅读了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教师成长的秘密》,刘祥的《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张万祥的《致青年班主任》……潺潺的教诲使迷茫的我醍醐灌顶,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教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可惜没能付诸行动,这是为何?询问了身边的老师,他们认为每天面对繁琐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难道真是如此吗?刘老师这样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阅读动机,坚持阅读便不是一件难事。对教师来说一天不过三四节课,两个半小时左右,那剩余的时间到哪儿去了呢?回忆自己工作之初,很多都是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缠身,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想起了阅读,大好的光阴早已在身边悄悄溜走。阅读应该成为内心的渴望,每天利用课余时间,不间断地读书,正如小溪经过长时间的流淌,必将流入广袤的江河。
我们如何利用时间用于阅读呢?魏书生老师曾提倡“用好残角边料的时间”,让在阅读大门外徘徊的我感悟颇深。李镇西老师在堵车之际,别人焦急如焚,而他却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有了这样的好榜样,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每当在教学之余,总有那么些时间能够让我静下心思慢慢品尝精神盛宴。
有了深厚的阅读底子,就能摆脱职称评审中缺乏论文的尴尬,为自己的文章找到好“婆家”。正如刘老师所言:“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撰写这些发表的文章,也没花多少时间,一点也不辛苦。”阅读更好地带动了写,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仅有小众化的阅读主体还远远不够,推动全体教师阅读才是价值所在。据我了解,很多学校都曾成立过读书社,可是在最初的热闹之后就归于沉寂,甚至成为了摆设。可刘老师所在的仁爱中学读书社却做得风风火火,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必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仁爱中学读书社成立之初,成员都是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并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读书种子”。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种子效应”,成为推动全校教师读书的“领头羊”。
有了“读书种子”的引领作用,这样就够了吗?没有建立一套长效机制,读书社的各种活动很难形成一定气候。仁爱中学的“三位一体”读书推动机制:党支部发动、教科室具体组织、工会颁奖,进一步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回想当初,学校读书社的活动只是由教科室具体组织的,没有联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使活动的推进陷入到了泥潭中,止步不前。如今看来,这是先天不足才导致的结果。
读书社开展活动,阅读的书籍都是“大统一”发书方式,让所有成员共同阅读,这样是最好的方法吗?仁爱中学引导教师“读自己喜爱的书”,走教师个性化阅读之路,鼓励其购买喜爱的书籍。有了兴趣作为前提,阅读的效果可见一斑。从细节入手,点滴关怀也能温暖每位成员。腾出一间空闲的教室,专供读书社成员使用,安排教师值周,免费提供茶水、咖啡,争取满足成员的需求;为每间教室设置“共享书架”,倡导教师“碎片化”学习;教师订阅专业刊物,学校补贴200元并在传达室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信箱,由专人投放教育刊物……种种贴心的服务,为的就是让教师走进阅读,不由自主地爱上它。
刘波老师已推开了阅读的大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各位教师,阅读,真是如此美妙。现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身体力行,就让我们一同出发吧!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曾是对教师普遍的描述,但是,如果仅仅燃烧了自己,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本领恐慌”。闫学老师也曾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能到达的高度,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在‘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可见,阅读俨然成为了教师的“助燃剂”,加速自身成长。可是,不读书已是教师的一种常态,丧失了进取之心,也就没有了成功的渴望。
刘老师为何能在参加工作的10余年时间中,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海量的阅读是成长的关键因素。知道了阅读的功效,到底该读些什么呢?
刚开始,我也曾订阅学科类专业期刊,由于之前没有阅读基础,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刘老师指出:阅读要做到“营养均衡”。教师需循序渐进地阅读,逐步走向阅读的“澄明之境”。为了点燃心中的那股热情,我阅读了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教师成长的秘密》,刘祥的《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汤勇的《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张万祥的《致青年班主任》……潺潺的教诲使迷茫的我醍醐灌顶,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教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可惜没能付诸行动,这是为何?询问了身边的老师,他们认为每天面对繁琐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难道真是如此吗?刘老师这样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阅读动机,坚持阅读便不是一件难事。对教师来说一天不过三四节课,两个半小时左右,那剩余的时间到哪儿去了呢?回忆自己工作之初,很多都是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缠身,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想起了阅读,大好的光阴早已在身边悄悄溜走。阅读应该成为内心的渴望,每天利用课余时间,不间断地读书,正如小溪经过长时间的流淌,必将流入广袤的江河。
我们如何利用时间用于阅读呢?魏书生老师曾提倡“用好残角边料的时间”,让在阅读大门外徘徊的我感悟颇深。李镇西老师在堵车之际,别人焦急如焚,而他却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有了这样的好榜样,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每当在教学之余,总有那么些时间能够让我静下心思慢慢品尝精神盛宴。
有了深厚的阅读底子,就能摆脱职称评审中缺乏论文的尴尬,为自己的文章找到好“婆家”。正如刘老师所言:“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撰写这些发表的文章,也没花多少时间,一点也不辛苦。”阅读更好地带动了写,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仅有小众化的阅读主体还远远不够,推动全体教师阅读才是价值所在。据我了解,很多学校都曾成立过读书社,可是在最初的热闹之后就归于沉寂,甚至成为了摆设。可刘老师所在的仁爱中学读书社却做得风风火火,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必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仁爱中学读书社成立之初,成员都是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并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读书种子”。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种子效应”,成为推动全校教师读书的“领头羊”。
有了“读书种子”的引领作用,这样就够了吗?没有建立一套长效机制,读书社的各种活动很难形成一定气候。仁爱中学的“三位一体”读书推动机制:党支部发动、教科室具体组织、工会颁奖,进一步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回想当初,学校读书社的活动只是由教科室具体组织的,没有联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使活动的推进陷入到了泥潭中,止步不前。如今看来,这是先天不足才导致的结果。
读书社开展活动,阅读的书籍都是“大统一”发书方式,让所有成员共同阅读,这样是最好的方法吗?仁爱中学引导教师“读自己喜爱的书”,走教师个性化阅读之路,鼓励其购买喜爱的书籍。有了兴趣作为前提,阅读的效果可见一斑。从细节入手,点滴关怀也能温暖每位成员。腾出一间空闲的教室,专供读书社成员使用,安排教师值周,免费提供茶水、咖啡,争取满足成员的需求;为每间教室设置“共享书架”,倡导教师“碎片化”学习;教师订阅专业刊物,学校补贴200元并在传达室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信箱,由专人投放教育刊物……种种贴心的服务,为的就是让教师走进阅读,不由自主地爱上它。
刘波老师已推开了阅读的大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各位教师,阅读,真是如此美妙。现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身体力行,就让我们一同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