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为什么,有些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往往特别相信文本,相信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字。也许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一个听话的学生,一个不敢随便提出自己疑问、困惑的学生。结果文本中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擦肩而过。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改编自《史记·循吏列传》,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内容看似浅显,细细品读却回味无穷,处处精彩。
“常识”之问一:为什么说“一直有鱼吃”?
文中就有一段公仪休对弟子子明说的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这是文本的核心片段。用心读一读,一个疑问也就来了,这里公仪休说自己“一直有鱼吃”,可前文中他却说:“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他还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显然,这是前后矛盾的地方,该怎么理解这里的“矛盾”呢?
我们不妨再联系公仪休所讲的“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里的“天天有鱼吃”和“一直有鱼吃”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天天有鱼吃”不用解释,而“一直有鱼吃”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这是相对于“犯了法,成了罪人”而言的,想一想因为收了别人的鱼而要违犯国家法纪,成为囚犯,连自己的自由都没有了,还能奢望吃什么呢?再想一想现在自己虽然不能天天吃得上鱼,可过一阵子还是能买来吃的,不也能算是“一直有鱼吃了吗?”这笔账,跟学生一算,自然容易理解公仪休朴实而又真实的想法。但,若是对这里“常识”性的矛盾熟视无睹,必然错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常识”之问二:为什么说一定“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
还是这段话中,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可前文却有这样的描述:
某大夫的管家提着两条大鲤鱼,满脸堆笑地对公仪休说:“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我们不妨以一直目睹事情发展的子明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位管家送鱼来只是说给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说让公仪休按他家那位大夫的意思办什么事呀?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算一个问题吗?人家怎么会平白无故送鱼给你呢?现在有人送东西给你,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求你——这不就是个“常识”嘛!的确,从成人角度来看这是个不用再问的问题。可我们别忘了,学习课文的是孩子,是十来岁左右的儿童,在他们纯洁、简单的世界里,收到一些别人送的礼物也许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再说,送东西的人还说得这么动听,哪里还会想到收了鱼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其实,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我在教学中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你们看,这位大夫送鱼时只是说让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提什么要求,为什么公仪休还是不能收下这鱼呢?
生:……(回答不出)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公仪休收下了鱼,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我想如果公仪休收了鱼,那么这位大夫可能就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如果公仪休收了鱼,这位大夫一定会想:这鱼可不能白送,一定要找他办事!
师:嗯!那么要是公仪休不答应大夫提出的要求,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这位大夫一定会告诉国王,公仪休收了他的鱼,让国王免了他的官职。
生:这位大夫还有可能会告诉全城的百姓,说公仪休收了别人的礼物,让他失去全国人民的信任,这样他的官还是做不下去。
你们看,从古到今,真正清正廉洁的人不仅要严于律己,同时还要勇于识破他人的险恶用心!抓住了这一问题,学生也就能够深度理解公仪休不收鱼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公仪休最后讲的那段话那么简单。看似平淡的一处“常识”,却成为学生走进人物心灵深处的一把钥匙。
“常识”之问三:为什么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公仪休对这位大夫送鱼的动机心知肚明,不想收、也不能收他的鱼,他该怎么说“不”呢?让我们来听听公仪休说的这番话:
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这位管家有没有听懂公仪休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妨也想象一下,当管家把这话转告给那位幕后的大夫,他一定彻底明白公仪休的态度了。此时,我们也可以假想一下公仪休和这位大夫进行了一次简洁明了的对话:
大夫:宰相大人,我有些事想请大人帮帮忙,这可能不符合一些法纪,但我可以送上这些您十分爱吃的鱼作为酬劳。
公仪休:一切按国家制度办事,你我都不例外!这些鱼就请你收回去吧!
公仪休当然可以把这位管家连同那位幕后的大夫一起训斥一顿,再叫管家把鱼提回去。可是公仪休没有这样说,他以“不能吃鱼”为借口,不仅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态度,也展示了作为一名宰相的气度与涵养。我们能读出什么呢?你们看,公仪休听出了别人甜言蜜语背后的险恶用心,同时也以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表明了态度。说话本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首先要学会“听”,不仅要听“话”,还要听“音”;还要学会“说”,有些话不好直说,就要想个办法变换一下方式智慧地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意思不好直接告诉对方,又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态度。很多人长大了也不会用合适的方式说“不”,结果要么一言不合,拍案而起;要么不明不白,委屈了自己。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读这一文本,这里潜藏着多少说话的艺术呢!
由这篇看似浅显的文本解读,我不由想起近期听到的一则新闻。在2012年全美SAT考试(是申请美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名校时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SAT分数不仅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利条件,更是申请美国大学奖学金的重要因素)中,参考的华人学生无论是总分,还是单项分数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唯独在批判性阅读这一项目上的得分却连平均分还没达到。显然,这与我们长期以来过于相信文本、依赖文本、崇拜文本不无关系。批判阅读,不妨就从多提几个“常识”问题开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改编自《史记·循吏列传》,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内容看似浅显,细细品读却回味无穷,处处精彩。
“常识”之问一:为什么说“一直有鱼吃”?
文中就有一段公仪休对弟子子明说的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这是文本的核心片段。用心读一读,一个疑问也就来了,这里公仪休说自己“一直有鱼吃”,可前文中他却说:“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他还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显然,这是前后矛盾的地方,该怎么理解这里的“矛盾”呢?
我们不妨再联系公仪休所讲的“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里的“天天有鱼吃”和“一直有鱼吃”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天天有鱼吃”不用解释,而“一直有鱼吃”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这是相对于“犯了法,成了罪人”而言的,想一想因为收了别人的鱼而要违犯国家法纪,成为囚犯,连自己的自由都没有了,还能奢望吃什么呢?再想一想现在自己虽然不能天天吃得上鱼,可过一阵子还是能买来吃的,不也能算是“一直有鱼吃了吗?”这笔账,跟学生一算,自然容易理解公仪休朴实而又真实的想法。但,若是对这里“常识”性的矛盾熟视无睹,必然错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常识”之问二:为什么说一定“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
还是这段话中,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可前文却有这样的描述:
某大夫的管家提着两条大鲤鱼,满脸堆笑地对公仪休说:“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我们不妨以一直目睹事情发展的子明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位管家送鱼来只是说给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说让公仪休按他家那位大夫的意思办什么事呀?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算一个问题吗?人家怎么会平白无故送鱼给你呢?现在有人送东西给你,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求你——这不就是个“常识”嘛!的确,从成人角度来看这是个不用再问的问题。可我们别忘了,学习课文的是孩子,是十来岁左右的儿童,在他们纯洁、简单的世界里,收到一些别人送的礼物也许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再说,送东西的人还说得这么动听,哪里还会想到收了鱼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其实,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我在教学中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你们看,这位大夫送鱼时只是说让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提什么要求,为什么公仪休还是不能收下这鱼呢?
生:……(回答不出)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公仪休收下了鱼,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我想如果公仪休收了鱼,那么这位大夫可能就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如果公仪休收了鱼,这位大夫一定会想:这鱼可不能白送,一定要找他办事!
师:嗯!那么要是公仪休不答应大夫提出的要求,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这位大夫一定会告诉国王,公仪休收了他的鱼,让国王免了他的官职。
生:这位大夫还有可能会告诉全城的百姓,说公仪休收了别人的礼物,让他失去全国人民的信任,这样他的官还是做不下去。
你们看,从古到今,真正清正廉洁的人不仅要严于律己,同时还要勇于识破他人的险恶用心!抓住了这一问题,学生也就能够深度理解公仪休不收鱼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公仪休最后讲的那段话那么简单。看似平淡的一处“常识”,却成为学生走进人物心灵深处的一把钥匙。
“常识”之问三:为什么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公仪休对这位大夫送鱼的动机心知肚明,不想收、也不能收他的鱼,他该怎么说“不”呢?让我们来听听公仪休说的这番话:
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这位管家有没有听懂公仪休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妨也想象一下,当管家把这话转告给那位幕后的大夫,他一定彻底明白公仪休的态度了。此时,我们也可以假想一下公仪休和这位大夫进行了一次简洁明了的对话:
大夫:宰相大人,我有些事想请大人帮帮忙,这可能不符合一些法纪,但我可以送上这些您十分爱吃的鱼作为酬劳。
公仪休:一切按国家制度办事,你我都不例外!这些鱼就请你收回去吧!
公仪休当然可以把这位管家连同那位幕后的大夫一起训斥一顿,再叫管家把鱼提回去。可是公仪休没有这样说,他以“不能吃鱼”为借口,不仅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态度,也展示了作为一名宰相的气度与涵养。我们能读出什么呢?你们看,公仪休听出了别人甜言蜜语背后的险恶用心,同时也以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表明了态度。说话本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首先要学会“听”,不仅要听“话”,还要听“音”;还要学会“说”,有些话不好直说,就要想个办法变换一下方式智慧地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意思不好直接告诉对方,又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态度。很多人长大了也不会用合适的方式说“不”,结果要么一言不合,拍案而起;要么不明不白,委屈了自己。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读这一文本,这里潜藏着多少说话的艺术呢!
由这篇看似浅显的文本解读,我不由想起近期听到的一则新闻。在2012年全美SAT考试(是申请美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名校时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SAT分数不仅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利条件,更是申请美国大学奖学金的重要因素)中,参考的华人学生无论是总分,还是单项分数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唯独在批判性阅读这一项目上的得分却连平均分还没达到。显然,这与我们长期以来过于相信文本、依赖文本、崇拜文本不无关系。批判阅读,不妨就从多提几个“常识”问题开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