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有效朗读英语三策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z1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小学生学习好英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范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要优化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以听、说、读、写为教学指导。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以及思维局限,教师面临着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难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在听、说、读、写四方面中,选择以“读”为教学指导,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
  一、利用范读,形成朗读习惯
  在示范性朗读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单词发音、朗读节奏以及文本感情三方面准确化。对于前两者的准确化而言,教师可采取录音机、多媒体视频等方法来高度准确。但是,文本感情的准确化只有通过前两者巩固才能掌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升文本情感的认识,从而到达教师所要求的朗读三大准确,而这三大准确,恰恰能养成良好朗读习惯,并且能培养学生朗读的水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面临着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相对匮乏的现象。所以,学生不具备一种有效乃至高效的朗读思维,常常把整体文本拆成个体句子,把个体句子拆成个别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句子入手,从句意中熟记单词,从句意中抓住文本节奏,从而以节奏化朗读把握整体文本,培养高效朗读的习惯。
  二、优化活动,调动朗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老师,教师若以兴趣带动课堂节奏,会让课堂进程更加有效,乃至高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兴趣来带动学生朗读,并实现朗读课堂的高效化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知道朗读材料必然是单一而且乏味的,所以应该优化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并且带着热情以及兴趣去朗读。而优化教学的形式往往是表演、游戏以及口语交际。这三个活动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乐趣。
  1.朗读和表演相结合。在教学中,文本场景的重现是一个较难的教学环节,但学生往往对文本场景抱有憧憬。所以,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学生可以在朗读中获得技巧以及感情的升华。可见,这样优化活动形式是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甚至是实现高效化课堂。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3A Unit2 一课中,同学们都很关心“父亲”这个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与父亲的对话,并要求学生一人饰两角,同学们在表演以及朗读父亲这个角色的同时,也要表演朗读自己的部分。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积极参加这个表演,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表演可谓是高效化教学成果。
  2.朗读和游戏相结合。游戏中进行学习,以游戏带动学习进程,正是现在小学教学所提倡的。但是,教师又将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关于“听与读”的游戏,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的单词以及词汇。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于单词记忆。所以,教师会采取一些游戏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以及记忆单词。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击鼓传花”游戏,来让学生大声朗读单词。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读出准确的单词,从而夯实了朗读的基础。
  3.朗读和口语交际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说”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回归到朗读的根本目的——“说”。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模拟一对一式的口语交际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从而使学生能实现口语的流利。在朗读文本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一些有关联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教师可以在口语交际中,帮助学生巩固朗读中知识以及朗读的技巧。这样一来,教师长期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口语交际。这样的交际实现了英语中“说”的能力培养。
  三、有效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在朗读之后,教师应该以巩固为主,进行一些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说”能力上的提高。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英语3B Unit4 Time 一课时,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朗读了文本的段落。接着,学生也已渐渐掌握到句型A:What’s the time, ...?B:It’s seven o’clock.的对话。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谈谈朗读中Time的概念,让学生说说Time是如何理解的。最后,教师可以总结一些学生的对于Time的想法,并且给以相对正确的解释。朗读教学是启蒙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把朗读视为小学英语课堂的相对重要的环节。这样一来,学生能在启蒙阶段得到一些帮助,在日后的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以及学习英语的长期动力。
  责任编辑 王凌燕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断改进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如何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为了处理互联网上大量独立于模式不规则的、零散的XML文档,提出了一种通过扫描XML文档转换为XML文档树,再对文档树进行深度遍历算法把节点映射到数据库的算法,并与其他算法做了
[摘 要]数学知识已渗透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体现出其广泛的应用性。教师通过在课堂实践中常常运用的几种教学方法,阐述数学无法比拟的魅力,使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魅力;创设情境;数学价值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现实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尝试突破传统的
为了增强地中集热器的换热效果,从强化传热的角度对不同的集热器进行了计算说明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减小管径可以增强地中集热器的换热效果;从地中集热器的
[摘 要]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由具体到抽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学习上的“困难期”。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低年级数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关键词]数学;初高中;教材;衔接;过渡  一、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环境与心理的原因。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小学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训练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动机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为了将空心阴极效应更好地应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烧结,采用不锈钢粉末压坯作为圆筒和平行平板空心阴极。进行了空心阴极放电的点燃条件以及阴极空腔宽度、气压、电压和温度等因
结合对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一文的分析,对张文"以人为本"是本体论的基本命题的观点提出了商榷,认为本体论与价值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简单地把本体论中的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