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乃书中之宝”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苏州弹词名家张如君、刘韵若的新作《噱乃书中之宝》最近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张如君、刘韵若二位在策划这本书的时候,曾征询我的意见。我听到《噱乃书中之宝》这个书名后,不禁感叹爱评弹者所见毕竟略同,因为我也一直想搞一本这样的书,只是因为时间、精力所限,一直没有着手。所以他们邀我担任文学顾问,我欣然同意。
  在弹词主要表现手段中,“噱”的地位很重要,“噱乃书中之宝”也不是虚言,这是历代弹词艺人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噱头实际上就是一种笑料。“笑”不仅是弹词之宝,也是各种艺术之宝。如很多戏剧中就少不了喜剧人物、喜剧情节、喜剧动作。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就说过,“插科打诨,填词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观,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他认为,笑料可以调和节目冷热,也可调剂观剧人的精神,“乃看戏之人参汤也”(《闲情偶寄》)。
  笑还是人生之宝。人的生活里也缺少不了欢乐与笑声,笑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笑一笑,十年少”即为此之谓也。而在工作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青少年们更要多笑笑,既能调节自己的身心、缓解压力,也能助力和谐社会气氛的营造。所以我们大可以认为,要做到弹词接近青年,就得让他们通过弹词的“笑”来认识弹词的艺术效果。
  “噱”在评弹中不仅有招笑的功能,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书情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长篇弹词《三笑》中,唐伯虎、祝枝山、大踱、二刁等人物用“三约牡丹亭”“画观音”“姜拜”“王老虎抢亲”等喜剧色彩浓烈的段落穿起了整部书,让听众笑个不停,所以《三笑》也有“长脚笑话”的别称。《描金凤》也是一部喜剧色彩很浓的书,像钱笃笤、许媒婆等都是喜剧人物,“暖锅为媒”“玄都求雨”等也都是喜剧色彩非常浓烈的部分。再如新编的中篇评弹《春梦》,一位姑娘为了出国竟自愿成为出租新娘,整部书也是笑料迭出。
  还有一些作品,虽然整体有正剧甚至悲剧的风格,但其中仍然有喜剧因素穿插出现。有的是喜剧人物,如《双金锭》里的戚子卿家的小二,《白蛇传》中的阿喜;有的是喜剧段落,如《玉蜻蜓》中的“瞎子算命”“关亡”“沈方哭更”“骗上辕门”“双喜临门”“庵堂风波”等;有的是喜剧情节,如“三娘受屈”“净房绝食”中金大娘娘派众丫头抢救人的场面;有的干脆是以喜演悲,如《白蛇传》中的“捉白”,《秦香蓮》中的“迷功名”,《钱秀才》中的“颜大照镜”,《杨乃武》中的“孔方兄”等。这些喜剧因素的出现,不但挑松了剧情,让故事发展“张弛有度”,更松泛了听众的神经。
  《噱乃书中之宝》可以说是对评弹喜剧风格和噱头运用的一次集中展示。本书选编了十回“噱书”,如《白蛇传》的“投书”,《三笑》的“点秋香”,《描金凤》的“暖锅为媒”,《玉蜻蜓》的“庵堂风波”,《钱秀才》的“颜大照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目。“投书”中王永昌吃馄饨,一边吃一边暗暗在数只数,以至于数到十五时许仙问他婶母高寿,他也答曰“十五”,一个吝啬鬼的面目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如“暖锅为媒”中,钱笃笤面对汪宣的提亲,于玩世不恭中表现出“酒在肚里、事在心里”的沉练,而手指暖锅为媒,也刻画了他性格中狡黠的一面。后面钱笃笤到汪宣那里赖婚时用假钱笃笤的说辞,更是神来之笔,精美绝伦。“庵堂风波”也很精彩,为了消除人们对庵堂的质疑,老佛婆要大家到庵门口去“骂山门”,噱头也很性格化,大师太、二师太、小师太骂山门时有不同的口头禅。一个说“吾笃算啥个一出”,一个说“阿要试试看”,一个说“阿要好白相”,最后老佛婆自己来骂,竟然说漏了嘴,把“阿晓得伲三师太在海新做沙姆”也说出来了,最后抖响了包袱,令人捧腹。
  除了这十回噱书,该书还精选了评弹的噱头以及流行的笑话一百则。如《白蛇传》里的“捉白”,白娘子被带到县衙,因为长得标致,一路上引得大家来看佳人,以至闹出许多笑话。徐绿霞年轻时被算命先生断定日后会“鹏程万里,吃着不愁”,而他被划为“右派”,送到新疆劳改后,每顿两只馒头一碗粥,春季发一身单衣,天冷换一身棉衣。对此他调侃说,这算命先生算得真准,我的确是“鹏程万里,吃着不愁”了。还有《描金凤》中的“换监”,禁班阿大、阿二只认衣衫不认人,以至把徐惠兰放出了监门。这些噱头、笑话大多带有荒谬悖理的特征,能引起一种滑稽的审美感受,能让人在忍俊不禁之时感受一份别样的机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本书还有两章节。“名家名段”选编了蒋月泉、刘天韵、徐云志、薛筱卿、张鉴庭、严雪亭、杨振雄等名家的开篇、选段。“繁花缤纷”记述、介绍了两代评弹从业者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成就。承上启下如苏似荫、华士亭、张如君、赵开生等;继往开来如陆建华、沈仁华、秦建国、徐惠新、黄嘉明、范林元、倪迎春、盛小云、袁小良、高博文、张建珍等。评论界对蒋月泉等前辈名家的研究和评论较多,但对“繁花缤纷”中的评弹从业者的关注相对较少。而此书将这两章并列,实际上列出了一条评弹艺术薪火相传、传承发展的脉络。
  《噱乃书中之宝》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对广大读者、听众来说,它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优秀读物;而对业内人士,特别是对中青年评弹演员而言,是一本很好的学习资料。
  所以我们应该对张刘二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他们虽然已经淡出书坛,年逾耄耋,还是心系评弹,把评弹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看待。早在2013年,他们就合作出版了《评弹艺人谈艺录》,2015年又出版《弦索春秋》,如今又推出新书《噱乃书中之宝》。正如周良先生在《噱乃书中之宝》一书的序中所写:“他们写过从艺经历的回忆录,写过他们的从艺经验,写过对自己说的书的认识、分析和评介,都是对研究评弹很有价值的史料和艺术见解。”短短几年里推出了三部著作,他们的毅力和执着很值得钦佩。我自己退休后也曾出过几本书,深知出书的辛苦,有时甚至有知难而退的想法。张如君、刘韵若二位却如此勤奋执着,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些年来,我先后参与了上海市整理、抢救优秀表演艺术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今评弹虽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但其保护、传承、发展仍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关键在于保护和传承弹词表演技艺和承载技艺的优秀传统书目。弹词的书目和说唱技艺传承以前主要是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这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传承的灵活性,但也会导致书目和技艺“活”在艺人们的身上,难以避免“人亡艺熄”的结果。而要把老艺术家拥有的珍宝——如丰富的学艺经历、亲历的弹词发展进程、对弹词未来发展的思考等保留下来,真实的记录是必不可少的。如张如君、刘韵若二位那样拿起笔来写回忆录,写艺术创作的感悟,写艺术经验的总结等,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老一辈弹词艺人写作有困难,评弹界可以组织力量,整理他们的口述。我乐于参与这其中的工作,张如君、刘韵若二位的三本书,我都参与了,第一本担任文字整理,后面两本担任文学顾问。我觉得老艺术家和搞评论的同志结合起来进行这项工作,效果会更好一些。这也是我读了《噱乃书中之宝》后生出的一个感想。
其他文献
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它在实施其规则时垄断着合法的人身强制。”①“国家在场”则是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②基础上衍生的一个已成为近一二十年间国内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在民间文化领域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对民间文化发展的介入与产生的影响。曲艺艺术是创造于民众日常生活中并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基本都是依赖民间自为的方式。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前奏音乐声中朗诵:  张玉滚,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八〇后青年。曾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9月,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鼓子头】  新春佳节万家乐,  感动中国喜事多,  领奖台上走来张玉滚,  他本是,山村教师时代楷模,  今夜他将感动中国!  【阴
期刊
我们的母亲刘韵若是上海评弹团演员, 1937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毛家弄1号,学名刘丽雅,家中小名丽珍。母亲的祖父原籍山东淄博,曾参加过北洋水师,甲午战败后随舰队移防江苏,娶妻后落户在江南丝绸重镇盛泽镇,育有两子,长子即我的外公刘新声,次子则是我们的叔外祖刘天韵。  我外公学裁缝手艺谋生,他年少时家中便早早收养镇郊农户人家陈姓女孩为童养媳,后成我们的外婆。外公外婆生育9个子女,夭折3个,
期刊
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5月21日和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  议程标定了起跑线,报告打响了发令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参加本次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发扬民主、增进团结的主旋律,汇聚决战疫情防控、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锚定使命任务,在精准建言资政、助力决战决胜
期刊
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就是上海滑稽的创作和演出。好时代给了我一个好舞台,好观众给了我一点好名声,我感觉却之不恭,但受之有愧。所以就总想着除了自己的这些本事外,还能给上海滑稽、给中国曲艺留下什么。  艺术要发展,关键在人。所以我很感激中国曲协能选我参加“名师带高徒”项目①。担着一个“名师”的称号,我就得认认真真把我的一点艺术成就传下去。往大说,这是我为保证曲艺艺术活态传承所作的一点贡献;往小说,这是
期刊
第十一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在江苏扬州举办  2019年11月17日至22日,第十一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在江苏扬州举办。本期高硏班继续坚持“以作品入班”的原则,围绕“发掘人才、鼓励创新、学研并举、打造精品”的宗旨,发掘打造了一批观照人民生活、奏响时代强音、反映新中国发展历程、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当代审美风尚的优秀曲艺作品。(曲讯)  黑龙江曲协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9年11月26
期刊
一个人被铭记,是因为他事业有成、人品出众。  一个演员被铭记,是因为他艺能配名、德行可赞。  评书表演艺术家杨田荣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德艺双馨,有口皆碑。  今年适逢他百年诞辰,抚今忆昔,陈年记忆似实似幻地接连而出,自然构成了一幅往事再现的温馨图景。天津初识 风华正茂  1956年我16岁时,在天津河北小王庄史家书场听书学艺,父亲演中场,杨田荣先生演晚场。每天他们接换场时我总能见到杨先生。他时年
期刊
笔者作为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曲艺工作者协会的一名会员,在了解观海卫镇的曲艺工作者协会,对照基层曲协组织活动的现象,梳理曲艺工作的思绪后,书写了一份基层曲协工作随想分享给全国的曲艺界同仁。一、曲艺的“地气”  曲艺是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曲艺是深接“地气”的表演艺术,广受观众喜爱。观海卫镇曲协就是在这样恢宏的“地气”中,发挥着基层曲协组织的力量。二、小镇曲
期刊
在昭昭汗青所载正史之外,深刻反映民间社会心灵史、心态史和生活史的民间文艺亦不容忽视。而通俗文学与曲艺作品则是民间文艺的两翼。我们现今耳熟能详的经典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均有相对应的曲艺原型—— 《平话三国志》《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武王伐纣书》。而依经典通俗小说或者热门民间故事而生的曲艺作品更是不少,如京韵大鼓《闹江州》、河南坠子《李逵夺鱼》、山东快书《鲁达除霸》均出自《水浒
期刊
针对“曲艺如何就青年”的问题,近年来曲艺界观点颇多。但归纳起来,焦点约有三个:强化代入感、增加辨识度、提升引导力。  曲艺之所以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因为这样创演出的作品才能让群众有代入感,才能真正引发群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就此而言,曲艺就青年的重点之一是要强化“青年向”曲艺作品的代入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认为,“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