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是进行语言交流并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要本着“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方法,来实施英语有效阅读训练,精心设计训练方案,预测重点难点,点拨学习的方法技巧,依据文体特点寻找突破口,限时阅读培养快速捕捉信息能力,抓住信号词梳理作者思路,提纲挈领感悟文章大意,激发学生兴趣,实现高效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兴趣;习惯;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211-02
《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本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本着“授之以渔”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目标而不断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英语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精心设计训练方案
(一)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使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首先,材料的语言要质朴生动,再就是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尽力选择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的读物。同时要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阅读原则。如果篇幅适当,难易适中,生词量小且内涵丰富,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他们做好阅读理解的信心,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既能提高能力,又可以培养语感。
(二)拓宽阅读范围
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题材要广泛,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幽默笑话、新闻报道、社会政治经济、史地常识、科普文章、广告说明等。同时,所选文章的题材要多样,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以及新闻报道等文体,为将来的实用交际服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长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要注意,一边读文章一边记有关的重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时要使学生做到“手不动、口不动,心随眼动”。遇到生词时不要急于查字典,而要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以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会形成。
二、着眼提高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主线,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多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展现了丰富的中外文化。文章的语言纯正地道,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生词量符合对高中生的要求,难易程度适合。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一)限时阅读,捕捉主要信息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利用yes/no-question 或wh-question 检查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了解。也可准备几个能代表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泛读文章,找出正确答案。在阅读议论文、说明文、或新闻题材的文章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二)提纲挈领,理顺文章大义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要点归纳,讨论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观点态度,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三、预测阅读难点,点拨方法技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准确预测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一些必要的做题技巧。
(一)依据文体特点寻找突破口
一般来说,对记叙文要注意who、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问题;对描述类文章要注意主要情节;对说明文或议论文应注意主旨大意。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从语篇整体入手,找到文章的主旨,注意主旨大意对各段落中心的规定和限制。议论文的主题句就表明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大多数主题句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点明观点,引人入胜;有些主题句则放在段末,以总结句的形式出现,画龙点睛,概括全文;有的主题句出现在段落中间,承上启下。找出了主题句,阅读理解便完成了一半。
(二)抓住信号词梳理思路
信号词是语篇中语义传递的纽带,是使语句通顺、意义衔接的桥梁。信号词是篇章理解的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做阅读理解时应提醒学生善于寻找信号词所提供的线索。例如:表明转折关系的有but,however,although,on the other hand等;表明原因或结果的有because,since,as,for,so that,as a result of等;表示事件发生顺序的有first,second,before,after,when,while,finally,at last等。
(三)解读标题辨析内容
文章的标题是对文章言简意赅的概括,是文章的中心。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拿到一篇阅读材料时,首先应该研读一下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以及可能读到的内容,然后以标题为线索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思想的把握,又能激发阅读兴趣。
在给文章设置标题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分和把握论点和论据,注意遵循概括性原则,即标题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外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应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标题必须醒目,以唤起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四)培养猜测词义的技巧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遇到生词,有些生词并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完全可以跳过去。对另一类与理解文章相关的生词,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推测词义。
首先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看一看生词是不是平时熟悉的词汇通过合成、加前缀或后缀转化而生成的。
根据上下文的释义猜测词义。
例如:Semantics,the staudy of the meaning of words,is necessary if you are to speak and read intelligently.
划线词后的the staudy of the meaning of words(对词义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划线词的同位语,因此,可以猜出划线词是“语义学”。
四、体悟阅读教学的交际化
所谓阅读教学交际化,是指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阅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让学生在阅读后讨论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接受到的信息转变成实践的交际内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要求学生快速查找主要事实及文章主旨
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对所读材料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同时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读后解答,用以核实学生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偏差。这些问题应包括对文章大意、关键句子的理解、词义的猜测等。这一环节可采用小组或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信息,找出正确答案,实现阅读的交际化。
(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预测文中事件的影响,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阅读材料成为了交际材料,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对文章深层理解的能力。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不得等闲视之,“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概括与抽象、推理与判断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实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雪茹.“新时代下的英语教学”[J] .北京教育,2003,(1).
[3]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J].中学英语课堂组织艺术与调控技巧.
关键词:兴趣;习惯;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211-02
《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本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本着“授之以渔”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目标而不断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英语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精心设计训练方案
(一)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使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首先,材料的语言要质朴生动,再就是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要尽力选择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的读物。同时要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阅读原则。如果篇幅适当,难易适中,生词量小且内涵丰富,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他们做好阅读理解的信心,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既能提高能力,又可以培养语感。
(二)拓宽阅读范围
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题材要广泛,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幽默笑话、新闻报道、社会政治经济、史地常识、科普文章、广告说明等。同时,所选文章的题材要多样,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以及新闻报道等文体,为将来的实用交际服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长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要注意,一边读文章一边记有关的重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时要使学生做到“手不动、口不动,心随眼动”。遇到生词时不要急于查字典,而要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以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会形成。
二、着眼提高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主线,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多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展现了丰富的中外文化。文章的语言纯正地道,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生词量符合对高中生的要求,难易程度适合。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一)限时阅读,捕捉主要信息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利用yes/no-question 或wh-question 检查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了解。也可准备几个能代表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泛读文章,找出正确答案。在阅读议论文、说明文、或新闻题材的文章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二)提纲挈领,理顺文章大义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要点归纳,讨论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观点态度,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三、预测阅读难点,点拨方法技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准确预测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一些必要的做题技巧。
(一)依据文体特点寻找突破口
一般来说,对记叙文要注意who、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问题;对描述类文章要注意主要情节;对说明文或议论文应注意主旨大意。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从语篇整体入手,找到文章的主旨,注意主旨大意对各段落中心的规定和限制。议论文的主题句就表明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大多数主题句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点明观点,引人入胜;有些主题句则放在段末,以总结句的形式出现,画龙点睛,概括全文;有的主题句出现在段落中间,承上启下。找出了主题句,阅读理解便完成了一半。
(二)抓住信号词梳理思路
信号词是语篇中语义传递的纽带,是使语句通顺、意义衔接的桥梁。信号词是篇章理解的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做阅读理解时应提醒学生善于寻找信号词所提供的线索。例如:表明转折关系的有but,however,although,on the other hand等;表明原因或结果的有because,since,as,for,so that,as a result of等;表示事件发生顺序的有first,second,before,after,when,while,finally,at last等。
(三)解读标题辨析内容
文章的标题是对文章言简意赅的概括,是文章的中心。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拿到一篇阅读材料时,首先应该研读一下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以及可能读到的内容,然后以标题为线索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思想的把握,又能激发阅读兴趣。
在给文章设置标题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分和把握论点和论据,注意遵循概括性原则,即标题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外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应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标题必须醒目,以唤起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四)培养猜测词义的技巧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遇到生词,有些生词并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完全可以跳过去。对另一类与理解文章相关的生词,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推测词义。
首先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看一看生词是不是平时熟悉的词汇通过合成、加前缀或后缀转化而生成的。
根据上下文的释义猜测词义。
例如:Semantics,the staudy of the meaning of words,is necessary if you are to speak and read intelligently.
划线词后的the staudy of the meaning of words(对词义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划线词的同位语,因此,可以猜出划线词是“语义学”。
四、体悟阅读教学的交际化
所谓阅读教学交际化,是指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阅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让学生在阅读后讨论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接受到的信息转变成实践的交际内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要求学生快速查找主要事实及文章主旨
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对所读材料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同时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读后解答,用以核实学生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偏差。这些问题应包括对文章大意、关键句子的理解、词义的猜测等。这一环节可采用小组或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信息,找出正确答案,实现阅读的交际化。
(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预测文中事件的影响,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阅读材料成为了交际材料,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对文章深层理解的能力。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不得等闲视之,“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概括与抽象、推理与判断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实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雪茹.“新时代下的英语教学”[J] .北京教育,2003,(1).
[3]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J].中学英语课堂组织艺术与调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