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结合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对“低情境”文化和“高情境”文化特点的分析,指出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类型及其背后的价值观的同时,要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上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而改善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低情境”文化 “高情境”文化 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 职业竞争力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凭借其相对规范的管理、较高的薪资待遇、全球化的经营和较大的员工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许国彬也指出,目前人才流动出现了新动向,即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本文结合纽约大学Sana Reynolds和埃莫里大学Deborah Valentine对“低情境”文化和“高情境”文化特点的分析,指出外资企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职员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基于这些不同点,大学生应该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上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竞争力。
一、外资企业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文化专家爱德华·霍尔把文化的社会框架区分为“低情境”和“高情境”。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则对这两种类型的文化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他们指出:“低情境的文化不太强调沟通的情境(例如,隐含的含义或是非言语的信息);它们所依赖的是明确的言语沟通。与此同时,高情境的文化强调了沟通所在的情景;它们非常注意含糊的、非言语的信息。”[2]30来自亚洲、中东、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受到“高情境”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韩国、日本、土耳其、阿联酋等;而来自美国、西欧、北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则主要受到“低情境”文化的影响,比如德国、瑞士等。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又进一步审视了来自这两种文化情境的人们所具有的沟通特性,为我们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提供帮助。以下,我们将关注这两种情境文化在两方面的主要区别:
(一)个人主动VS集体和谐
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们从小就注重个性的培养,注重独立思考和自立。比如美国人在与人沟通时,往往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自己的观点新颖独特。因此,在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们创办的外资企业面试或工作时,大学生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让对方看到自己独立思考和办事的能力。
相反,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重视集体的和谐与统一。他们认为集体的和谐才能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才有利于职员的团结与统一。因此,在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创办的外资企业工作时,比如日资企业,大学生要善于合作,将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分子。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也指出,在这类企业中,“自我膨胀是不受欢迎的,而且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某人要‘单干’的话,他甚至还要冒失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的风险。” [2]30
(二)言语沟通VS非言语沟通
在低情境文化中长大的人,往往更多地倾向于言语沟通,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比较直白地告诉对方。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对方的异议甚至批评,对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是尊重他们的一种表现。相反,如果对方一味地沉默或者微笑无语,反而显示了对他们的轻蔑。
然而,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则非常注重非言语沟通。尽管非言语沟通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有重要的沟通作用,但是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对其更加依赖。与欧美国家不同,来自亚洲、阿拉伯地区的人们对沉默有着另一种理解。中国古话讲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便将沉默提高到一种境界。它是双方彼此了解、达成默契后的共识。另外,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也非常注重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显示尊重对方。
二、 成功的跨文化沟通
通过分析上述两种文化的特点,大学生便可意识到企业中职员的多元文化给沟通带来的挑战。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如何应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老板,如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与异域文化的同事成功交际,这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跨文化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者都承载着人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因此,作者将通过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来论述成功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要素。
(一)言语沟通
在中国大部分的外资企业中,英语是主要的工作语言。一位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通常学习英语已经长达10年左右(包括中学6年及大学4年),大多数已通过大学英语4级(CET4)。大学英语4级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要求词汇量达到4000-5000个。而一般的英语语言交流中,常用词汇也就是3000-4000个。因此,只要准确使用这些词汇,便可完成沟通的任务。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了解某些语言表达(尤其是俚语)的隐含意义,因此在言语沟通时,要有效并敏感地注重英语的使用,并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简单、含义明确的词汇。在外资企业中,和我们沟通的老板和同事也并非都以英语作为母语,因此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熟悉英语中所有的表达,了解并掌握一个单词的所有含义。鉴于此,我们在言语沟通中必须使用普通词,避免不常见的词以及俚语表达,一来符合我们自身对英语的掌握状况,二来也使双方的沟通变得简单明了。比如你在面试时想告诉老板你若能得到这份工作,今后定将非常努力。你可以非常简单地说:“If I get the job, I will work hard.” 这样的表达使交际双方都能立刻明白言语的含义。但如果你使用俚语表达说“I will bust my balls if I get the job.”那么如果对方并非以英语作为母语,可能很难理解“bust one’s balls”有表示“努力工作”的意思;而来自英美国家的人也会对此表达非常反感,因为“balls”可表示睾丸,所以这类言语表达不够礼貌。
2、 遵守基本的语法规则。遵循语法规则,有利于沟通的对方准确理解说话人的含义,避免误解,同时也使沟通过程更加顺畅,减少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而引起的对句子含义的猜测。一旦沟通简单顺畅,交流的双方便愿意增加交流的机会与内容,从而增进与老板和同事的关系。
(二)非言语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手段并不仅限于言语语言。非言语语言,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说话人的距离、身体的接触等都在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 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也指出:“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理解了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指在不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意义的沟通。据研究者估计,在全部的沟通中,有85%都是非言语沟通。”
1、 目光接触/眼神。目光接触/眼神在英文中被称为eye contact,将传递出重要的信息。“在北美和北欧文化中,目光接触展现了开放、可信和正直。”因此,在与欧美国家的老板或同事沟通时,我们应该保持直接的目光接触,从而向对方显示自信和真诚。Iris Varner和Linda Beamer指出“阿拉伯国家更加喜欢强烈的目光接触,并且会通过眼球的运动来读懂真正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男性之间如果相互长时间凝视,却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另外,一般的非洲和亚洲国家,比如韩国、日本等,则较少使用直接的目光接触,这会被认为是冒犯,或者侵犯隐私。因此在与日韩职员交流时,要尽量避免尖锐而又直接的目光接触。
2、 面部表情。微笑是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一个表情。美国和部分欧洲人通常喜欢微笑,从而显示出友好和开放,这种微笑可以比较灿烂,甚至是大笑,尤其是美国人,这显示了他们开放的一面。但是许多亚洲人在公共场合微笑却受到不少约束,比如日本妇女当众微笑时就不能露出牙齿,韩国成年人当众微笑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此,在不同的外企进行面试和工作时,要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Iris Varner和Linda Beamer还指出,“对于许多东亚国家而言,很多时候微笑并不表示高兴,反而表示尴尬。”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年代,跨文化沟通能力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为他们的上司、同事、下属或者客户都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因此,“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成功的因素远远超过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在当今大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强化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书本、网络,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向来自不同文化的同事请教,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进而增强在外企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许国彬.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大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2] Sana Reynolds,Deborah Valentine著,张微,译.跨文化沟通指南[M].
[3] 张文.论口译所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C].
【关键词】“低情境”文化 “高情境”文化 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 职业竞争力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凭借其相对规范的管理、较高的薪资待遇、全球化的经营和较大的员工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许国彬也指出,目前人才流动出现了新动向,即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本文结合纽约大学Sana Reynolds和埃莫里大学Deborah Valentine对“低情境”文化和“高情境”文化特点的分析,指出外资企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职员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基于这些不同点,大学生应该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上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竞争力。
一、外资企业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文化专家爱德华·霍尔把文化的社会框架区分为“低情境”和“高情境”。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则对这两种类型的文化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他们指出:“低情境的文化不太强调沟通的情境(例如,隐含的含义或是非言语的信息);它们所依赖的是明确的言语沟通。与此同时,高情境的文化强调了沟通所在的情景;它们非常注意含糊的、非言语的信息。”[2]30来自亚洲、中东、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受到“高情境”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韩国、日本、土耳其、阿联酋等;而来自美国、西欧、北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则主要受到“低情境”文化的影响,比如德国、瑞士等。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又进一步审视了来自这两种文化情境的人们所具有的沟通特性,为我们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提供帮助。以下,我们将关注这两种情境文化在两方面的主要区别:
(一)个人主动VS集体和谐
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们从小就注重个性的培养,注重独立思考和自立。比如美国人在与人沟通时,往往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自己的观点新颖独特。因此,在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们创办的外资企业面试或工作时,大学生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让对方看到自己独立思考和办事的能力。
相反,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重视集体的和谐与统一。他们认为集体的和谐才能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才有利于职员的团结与统一。因此,在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创办的外资企业工作时,比如日资企业,大学生要善于合作,将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分子。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也指出,在这类企业中,“自我膨胀是不受欢迎的,而且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某人要‘单干’的话,他甚至还要冒失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的风险。” [2]30
(二)言语沟通VS非言语沟通
在低情境文化中长大的人,往往更多地倾向于言语沟通,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比较直白地告诉对方。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对方的异议甚至批评,对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是尊重他们的一种表现。相反,如果对方一味地沉默或者微笑无语,反而显示了对他们的轻蔑。
然而,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则非常注重非言语沟通。尽管非言语沟通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有重要的沟通作用,但是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对其更加依赖。与欧美国家不同,来自亚洲、阿拉伯地区的人们对沉默有着另一种理解。中国古话讲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便将沉默提高到一种境界。它是双方彼此了解、达成默契后的共识。另外,来自“高情境”文化的人们也非常注重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显示尊重对方。
二、 成功的跨文化沟通
通过分析上述两种文化的特点,大学生便可意识到企业中职员的多元文化给沟通带来的挑战。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如何应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老板,如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与异域文化的同事成功交际,这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跨文化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者都承载着人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因此,作者将通过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来论述成功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要素。
(一)言语沟通
在中国大部分的外资企业中,英语是主要的工作语言。一位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通常学习英语已经长达10年左右(包括中学6年及大学4年),大多数已通过大学英语4级(CET4)。大学英语4级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要求词汇量达到4000-5000个。而一般的英语语言交流中,常用词汇也就是3000-4000个。因此,只要准确使用这些词汇,便可完成沟通的任务。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了解某些语言表达(尤其是俚语)的隐含意义,因此在言语沟通时,要有效并敏感地注重英语的使用,并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简单、含义明确的词汇。在外资企业中,和我们沟通的老板和同事也并非都以英语作为母语,因此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熟悉英语中所有的表达,了解并掌握一个单词的所有含义。鉴于此,我们在言语沟通中必须使用普通词,避免不常见的词以及俚语表达,一来符合我们自身对英语的掌握状况,二来也使双方的沟通变得简单明了。比如你在面试时想告诉老板你若能得到这份工作,今后定将非常努力。你可以非常简单地说:“If I get the job, I will work hard.” 这样的表达使交际双方都能立刻明白言语的含义。但如果你使用俚语表达说“I will bust my balls if I get the job.”那么如果对方并非以英语作为母语,可能很难理解“bust one’s balls”有表示“努力工作”的意思;而来自英美国家的人也会对此表达非常反感,因为“balls”可表示睾丸,所以这类言语表达不够礼貌。
2、 遵守基本的语法规则。遵循语法规则,有利于沟通的对方准确理解说话人的含义,避免误解,同时也使沟通过程更加顺畅,减少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而引起的对句子含义的猜测。一旦沟通简单顺畅,交流的双方便愿意增加交流的机会与内容,从而增进与老板和同事的关系。
(二)非言语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手段并不仅限于言语语言。非言语语言,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说话人的距离、身体的接触等都在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 Sana Reynolds和Deborah Valentine也指出:“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理解了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指在不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意义的沟通。据研究者估计,在全部的沟通中,有85%都是非言语沟通。”
1、 目光接触/眼神。目光接触/眼神在英文中被称为eye contact,将传递出重要的信息。“在北美和北欧文化中,目光接触展现了开放、可信和正直。”因此,在与欧美国家的老板或同事沟通时,我们应该保持直接的目光接触,从而向对方显示自信和真诚。Iris Varner和Linda Beamer指出“阿拉伯国家更加喜欢强烈的目光接触,并且会通过眼球的运动来读懂真正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男性之间如果相互长时间凝视,却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另外,一般的非洲和亚洲国家,比如韩国、日本等,则较少使用直接的目光接触,这会被认为是冒犯,或者侵犯隐私。因此在与日韩职员交流时,要尽量避免尖锐而又直接的目光接触。
2、 面部表情。微笑是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一个表情。美国和部分欧洲人通常喜欢微笑,从而显示出友好和开放,这种微笑可以比较灿烂,甚至是大笑,尤其是美国人,这显示了他们开放的一面。但是许多亚洲人在公共场合微笑却受到不少约束,比如日本妇女当众微笑时就不能露出牙齿,韩国成年人当众微笑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此,在不同的外企进行面试和工作时,要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Iris Varner和Linda Beamer还指出,“对于许多东亚国家而言,很多时候微笑并不表示高兴,反而表示尴尬。”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年代,跨文化沟通能力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为他们的上司、同事、下属或者客户都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因此,“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成功的因素远远超过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在当今大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强化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书本、网络,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向来自不同文化的同事请教,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进而增强在外企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许国彬.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大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2] Sana Reynolds,Deborah Valentine著,张微,译.跨文化沟通指南[M].
[3] 张文.论口译所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