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应发挥课后作业的四种功能——引导学生复习、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功能;引导学生消化课堂内容功能;预防、纠正错误功能以及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功能。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对课后作业功能的论述,配以物理作业的具体布置案例,旨在说明如何通过有效布置课后作业,使课后作业的三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后作业;功能;有效布置
课后作业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对于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课后作业的功能,除了反馈课堂教学情况外,笔者认为若从学生角度出发,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应具备以下四种重要功能。
一、引导复习、总结课堂内容功能
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脑对新事物的遗忘遵循“遗忘曲线”规律——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如果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及时复习,非常容易遗忘。作业的布置首先应当让学生有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巩固授课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回顾了课堂内容,在接下来的作业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有的老师会在课后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知识,将其写在作业本上上交,这就是发挥了作业的此项功能。将“复习”作为一项口头要求和作为一项具体的作业要求,效果是不同的。
教师在布置这一类型作业的时候,应设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单说一句“复习本节课内容”,尽量做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系统地回顾出来,然后复习课堂上的重点、易错点内容,这样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复习课堂内容构建知识网络的习惯。
笔者认为,具有复习功能的作业量不能太多,作业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左右较为合理。如果学生光复习就要花大量时间,则教师要考虑一节课的容量是否太大或这节课的难点是否过多。
例如,在“受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的作业中,笔者在具体的作业之前,写了二十个字的口诀——“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列出方程、找出关系、求出答案”,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复习、总结课堂上所学习的解题方法。
二、引导消化课堂内容功能
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但学生对知识的当堂消化程度存在差异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方法和技巧,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练习,不容易熟练掌握,从而无法达到迁移应用的层次。由于课时时间的限制,有时候教师无法顾及课堂上每一位学生,必然导致某些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不良”,而通过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可以引导学生消化课堂上尚未充分掌握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在课后作业中得到延伸。
课后作业的这个功能容易被忽视。往往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成为单纯重复课堂内容的练习,从而出现学会了的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得好,而课堂“消化不良”的学生,课后作业依然不会的现象。已经学会的学生将时间浪费在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课堂上没学会的学生,则无法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提升,这样的课后作业是欠缺有效性的。
教师应抓住当天课程的重点内容,充分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消化不良”,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逐步引导学生消化课堂上还没来得及消化的内容。
例如,在上“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这节课的时候,需采用“二分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很多学生原本对实验就存在掌握困难,一碰到数据处理更是举手无措,对于“二分法”更是印象模糊。针对此现象,笔者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详见附录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一道题做完,对于“二分法”的应用也就了然于胸,而笔者在作业最后,会再加上一句鼓励的话,点明本道作业题的意义。
三、预防、纠正错误功能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理解的偏差或者知识接收的缺漏,从而产生错误。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学习——产生错误——反馈——再产生错误——再反馈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预见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者及时对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反馈出来的大面积的错误做出反应。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此类型的作业进行预防或纠正。
例如,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一课中,许多学生对于式子△s=aT2中的△s理解错误。本人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即要求学生将纸带的前后两段相减,并明确说明这两段相减即为△s。学生做完此题,即明白自己的错误何在。
四、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功能
据笔者观察,预习环节往往不受重视。教师通常只是口头布置,指明预习某一章节内容。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又缺乏明确的预习指导,有的学生对预习作业置之不理,有的则只能将教科书或参考书浏览一遍,预习效果不佳。
如果教师多花一点心思,将预习内容巧妙地融进课后作业中去,则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一课中,对于两计数点之间的“间隔时间”这个考试热点内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为此本人设计了一道简单的课后作业题(详见附录二),学生在一步一步完成该题作业之后,不知不觉已经预习了该项内容。
结语:
高中的学生,每天要学习多门学科,课后有大量作业。如果在课后作业中没有良好的引导,只是让其一头扎进题海中,其所取得的效果必定与所投入的时间不成正比。
因此,教师应当确实将“作业布置”当做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题海中提炼出精华,针对学情有效布置,充分發挥作业功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也使课后作业在“课堂有效教学”上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附录一:
如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打出的纸带。
(1)量出每两点之间的距离s1、s2、s3和s4
(2)计算△s=(s3+s4)-(s1+s2)的值
(3)计算计数点2到计数点4所用的时间T
(4)根据△s=aT2,计算出a的值。
恭喜你,以上所用方法即为传说中的“二分法”,你已经掌握!
附录二: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即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本节课已知内容),试想,如果计数点A和计数点B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则计数点A和计数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解决方法:1、将未画出来的点补充完整;2、观察间隔数n;3、计算时间间隔t=0.02n。
关键词:课后作业;功能;有效布置
课后作业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对于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课后作业的功能,除了反馈课堂教学情况外,笔者认为若从学生角度出发,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应具备以下四种重要功能。
一、引导复习、总结课堂内容功能
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脑对新事物的遗忘遵循“遗忘曲线”规律——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如果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及时复习,非常容易遗忘。作业的布置首先应当让学生有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巩固授课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回顾了课堂内容,在接下来的作业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有的老师会在课后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知识,将其写在作业本上上交,这就是发挥了作业的此项功能。将“复习”作为一项口头要求和作为一项具体的作业要求,效果是不同的。
教师在布置这一类型作业的时候,应设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单说一句“复习本节课内容”,尽量做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系统地回顾出来,然后复习课堂上的重点、易错点内容,这样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复习课堂内容构建知识网络的习惯。
笔者认为,具有复习功能的作业量不能太多,作业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左右较为合理。如果学生光复习就要花大量时间,则教师要考虑一节课的容量是否太大或这节课的难点是否过多。
例如,在“受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的作业中,笔者在具体的作业之前,写了二十个字的口诀——“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列出方程、找出关系、求出答案”,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复习、总结课堂上所学习的解题方法。
二、引导消化课堂内容功能
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但学生对知识的当堂消化程度存在差异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方法和技巧,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练习,不容易熟练掌握,从而无法达到迁移应用的层次。由于课时时间的限制,有时候教师无法顾及课堂上每一位学生,必然导致某些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不良”,而通过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可以引导学生消化课堂上尚未充分掌握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在课后作业中得到延伸。
课后作业的这个功能容易被忽视。往往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成为单纯重复课堂内容的练习,从而出现学会了的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得好,而课堂“消化不良”的学生,课后作业依然不会的现象。已经学会的学生将时间浪费在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课堂上没学会的学生,则无法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提升,这样的课后作业是欠缺有效性的。
教师应抓住当天课程的重点内容,充分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消化不良”,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逐步引导学生消化课堂上还没来得及消化的内容。
例如,在上“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这节课的时候,需采用“二分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很多学生原本对实验就存在掌握困难,一碰到数据处理更是举手无措,对于“二分法”更是印象模糊。针对此现象,笔者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详见附录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一道题做完,对于“二分法”的应用也就了然于胸,而笔者在作业最后,会再加上一句鼓励的话,点明本道作业题的意义。
三、预防、纠正错误功能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理解的偏差或者知识接收的缺漏,从而产生错误。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学习——产生错误——反馈——再产生错误——再反馈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预见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者及时对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反馈出来的大面积的错误做出反应。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此类型的作业进行预防或纠正。
例如,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一课中,许多学生对于式子△s=aT2中的△s理解错误。本人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即要求学生将纸带的前后两段相减,并明确说明这两段相减即为△s。学生做完此题,即明白自己的错误何在。
四、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功能
据笔者观察,预习环节往往不受重视。教师通常只是口头布置,指明预习某一章节内容。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又缺乏明确的预习指导,有的学生对预习作业置之不理,有的则只能将教科书或参考书浏览一遍,预习效果不佳。
如果教师多花一点心思,将预习内容巧妙地融进课后作业中去,则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加速度”一课中,对于两计数点之间的“间隔时间”这个考试热点内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为此本人设计了一道简单的课后作业题(详见附录二),学生在一步一步完成该题作业之后,不知不觉已经预习了该项内容。
结语:
高中的学生,每天要学习多门学科,课后有大量作业。如果在课后作业中没有良好的引导,只是让其一头扎进题海中,其所取得的效果必定与所投入的时间不成正比。
因此,教师应当确实将“作业布置”当做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题海中提炼出精华,针对学情有效布置,充分發挥作业功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也使课后作业在“课堂有效教学”上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附录一:
如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打出的纸带。
(1)量出每两点之间的距离s1、s2、s3和s4
(2)计算△s=(s3+s4)-(s1+s2)的值
(3)计算计数点2到计数点4所用的时间T
(4)根据△s=aT2,计算出a的值。
恭喜你,以上所用方法即为传说中的“二分法”,你已经掌握!
附录二: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即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本节课已知内容),试想,如果计数点A和计数点B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则计数点A和计数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解决方法:1、将未画出来的点补充完整;2、观察间隔数n;3、计算时间间隔t=0.0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