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考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2005年的改革是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从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及题目顺序的设置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一份问卷调查,探究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及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题型 问题 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四、六级)自1987年试行至今已有25年了,历经多次改革,在摸索中前进,而且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考试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发展[1]。过去的十几年是四、六级考试改革最频繁的时期:1997年,四、六级考试中开始使用“简略回答问题”、“翻译”、“复合式听写”等新题型;1998年,四级考试作文部分开始设最低分;1999年,四、六级考试开始设口语考试,笔试成绩优秀者可参加口语测试;2005年,四、六级考试实行710分制,报考六级的资格线为425分,但这一资格线并非恒定不变,而要视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还是沿用这一资格线。
  2005年的四、六级改革无论是从题型设置上还是答题时间、答题顺序上无疑都是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改革。听力分值比例从20%提高到35%,答题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增加到现在的35分钟,在所占分值比例和答题时间上都分别提高了将近一倍。再者,阅读部分增设了快速阅读题,而仔细阅读部分又增设了篇章词汇填空或短句回答等主观题,虽然分值所占比例减少了5%,但答题时间增加了5分钟。此外,作文题型没有太大改动,只是作文放在了卷首[2]。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SPSS11.5数据分析软件。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笔者对某师范大学10个学院18个专业的35名本科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此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四、六级考试的看法,试题的难易度及投入的时间,以及金钱等方面的内容。
  1.对四、六级考试的看法
  调查显示,关于“对待四、六级的态度”,37.6%的学生认为四、六级考试“尽量过”,60%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过”,只有2.4%的学生认为“考一次之后不通过就算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四级考试直接跟学位证书挂钩,如果考不过四级就意味着拿不到学位证书。
  2.备考的重点及薄弱环节
  此次调查还涉及“备考的重点及薄弱环节”,17.6%的学生认为“重点复习薄弱环节”,30.6%的认为“每种题型都复习”,还有34.1%的“重点复习分值高的部分”,只有17.6%的“随机复习”。关于“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40%的学生选择了“听力”,14.1%的学生选了“综合”。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备考的重点是每种题型和分值高的部分,说明了学生渴望取得好的成绩。40%的学生把“听力”选作“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可见听力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也就是最有可能失分的题型。
  3.备考四、六级用的时间和金钱
  从调查可以看出,89.4%的学生没有报名参加培训班,只有7.1%的学生参加培训班,其余的3.5%态度不明。63.5%的学生对四、六级考试只投入了不到一百元,可见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关于学习的时间,34.1%的学生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花费“一个小时”和“两个小时”学习英语的各占“25.9%”和“23.5%”。这些数据说明多数学生每天学英语的时间不太长,最多也就一两个小时。
  4.四、六级考试的难易度及最难的题型
  关于四、六级考试的难度,从调查可以看出,22.4%的学生选择“很难”,42.4%选了“有点难”,28.2%认为“一般”,只有7.1%认为“很容易”。接下来是“最难的题型”,44.7%学生选了“听力部分”,17.6%选的是“阅读部分”,12.9%选“综合部分”,24.7%选了“写作和翻译部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还是有点难的,最难的题型当属听力部分。可见学生的听力是不太好的,主要是缺少练习,花在听力上的时间不太多,所以就导致听力水平提高不了。
  5.四、六级的做题时间
  提到四、六级的做题时间,49.4%的学生选的是“勉强完成,还差一点”,32.9%的学生选了“时间很紧,完全不够用”,9.4%的认为“很充分”,8.2%的认为“刚好可以完成”。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觉得做题时间“很勉强,不够用”,有延长时间的需要。
  6.过四、六级的必要性及意义
  关于“考四、六级有没有必要”,52.9%的学生认为“非过不可”,36.5%的学生觉得“可有可无”,只有10.6%选择“没有必要”。可见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考四、六级还是很有必要的,足见广大学子对四、六级的重视程度。对于四、六级考试的意义,47.1%的学生选择了“掌握一门技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35.3%的学生认为“只是为了拿学位证书,对英语水平提高没什么意义”,这种情况说明了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而考四、六级的,而另一部分是为了拿到学位证书才参加四、六级考试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四、六级考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7.大学生对四、六级考试改机考的看法
  关于大学生对四、六级改机考的看法,从分析结果看,只有5.9%的学生对机考“非常了解”,38.8%的学生“了解一部分”,41.2%“仅仅听说过”,14.1%的学生“完全不清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四、六级改机考还是不太了解的。大部分学生希望碰不上四、六级改机考的时间,原因是对计算机的操作不太熟悉,还有不习惯新题型。总之,多数学生是不太希望四、六级改成机考的。
  四、研究启示
  1.关于听力部分
  从这份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部分是考试题型中最难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了这种看法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数学生不喜欢听听力,练习得少。毕竟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听力不够重视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还要在专业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花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就不多了。还有多数学生反映听力放一遍是不够的,建议放两遍,有关部门可以加以考虑。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练习得不够多。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加一门英语听力课,不过不要占太多课时。
  2.关于做题时间
  从这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多数学生认为考试时间是很紧的,基本都是勉强完成,有的学生还觉得完全不够用。可以看出多数人都觉得考试时间有点短,延长时间的呼声是很大的。应广大学子的要求,四、六级考试的时间有必要适当延长。
  五、结论
  从这次改革来看,听力和阅读的难度加大,从题目的分值所占比例、答题时间及难度来看听力改革似乎动作过大,而作文依然保持“八股”模式,似乎动作太小[1]。由这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多数考生反映听力听一遍是不够的,建议多放一遍。还有做题时间的问题,大部分考生觉得做题的时间是不太充足的,所以延长考试时间也是势在必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项通用的英语教学水平考试,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才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4]。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只有考试才会调动广大学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它对大学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柳.从一份问卷调查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济研究导刊,2009,7.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试点考试样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6.
  [3]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成效与启示.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10.
  [4]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武夷学院学报,2009,8.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考察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情况,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D学院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考察,得到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该学院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均比广东省高。本科生就业率略高于专科生,各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工学。(2)学院所在地东莞是吸收该院毕业生的主阵地。(3)该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岗位薪酬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生源地、学历和学科毕业生薪酬
建院十年来,我院一直把学科竞赛作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落实在学科竞赛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并建立学科竞赛工作的保障制度,出台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  一、规范制度,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  1.出台学科竞赛文件,保障竞赛可持续发展。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不断修订和完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语文学习的生命才由稚嫩走向成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所谓“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没有积累的奠基,语文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  积累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自己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有的老师则切断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职业院校只有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
摘 要: 蒲宁是俄罗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包含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理性探究。通过对蒲宁作品的深度解读,发现造成其笔下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就内因而言,主要是主人公自身固有的人性弊端。此外,还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人的命运的相遇和离别。本文从人性本身的脆弱及外在命运的影响两个因素切入,探究蒲宁短篇小说中的悲剧美。  关键词: 人性 命运 悲剧美  伊
摘 要: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乃至学术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同层次的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的,作者重点关注民办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质量评价体系  1.引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以下简称《2012专业目录》,对我国
偶然之间,阅读到霍健康先生的文集《千山寻梦》,散淡的文字与随意的结构之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与教育感悟,便爱不释手,想为霍先生这本大书写一些心得。然而无常的世间事,凡人终归无从准确把握,于是在生活与工作的忘我追逐中,我忙里偷闲地读完了整本书,却将写些文字的事搁置了下来。国庆长假闭门在家,再次重温霍先生那些或语重心长、或汪洋恣肆、或温文尔雅、或激情似火的文字,我的心再次被强烈地震撼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走
摘 要: 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活化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和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其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增强理解感知。围绕生活化教学理念,突出教学过程开放,为学生创设自由、自然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感知。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对活跃课堂学习情境氛围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觉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情境 生活化 开放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以讲解模式为主,单纯要求学
摘 要: 本文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运用有效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作 交流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做善于合作交流的人,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摘 要: 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红歌的多方面教育功能,从红歌融入课堂的可行性和实践途径等方面阐述了“红歌融入”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红歌 教育功能 实践途径  红歌原意为红军歌曲,即在红军中广为流传的歌曲。后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