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关键词:数学;习惯;品质;培养
【分类号】G623.5
正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
一、课前准备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不要立即走出教室,要自觉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具: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整理好桌凳后走出教室。
二、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现在,一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能很好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效率下降,久而久之,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用眼睛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应当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和动作,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学生应该看着黑板,当某同学在发言或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教师要随时注意这些学生,及时提问,不能给他们“犯错”的机会,及时提醒他们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要独立思考问题,还敢于质疑问难,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会口述解题思路。
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作业本要整洁,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做作业要专心,不能边做作业边做其它的,并且做到自觉验算,先复习再做作业,看清楚题目要求,弄懂题意。
四、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孩子影响最多的,应该是每节课教师的课堂板书。要是老师能坚持美观、整洁的板书展示给大家,长此以往,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建立起书写的“模式”,产生“认真书写”的心理。其次,老师的规范批改也是很好的示范材料,一个老师能时时、事事注重细节,哪怕是优美的画勾,规范的批语,便让学生认为这是一位严谨的老师,我们也应该学习老师注重细节和完美,这样能给学生很好的榜样效应。
2、规范格式,认真书写。
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需要老师较长时间的细致引导和强化训练方能形成。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坐姿;其次向学生讲明作业书写的要求,例如: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題号对齐。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作业本保持整洁,少涂少擦等。尽管这样的要求时时在学生的耳旁提起,但每次批改作业中还是发现不按格式书写或出现错误或字迹不工整的现象,有时几天内做的比较好,过几天又出现了反复的现象,我都及时耐心地指出来,教育学生有错必纠,及时订正。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抓住难点理解题目的良好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因此,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还要养成验算的习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必须书写清楚规范,排列整齐,以便检查。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动脑钻研的习惯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勇于钻研,学会探索,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习惯;品质;培养
【分类号】G623.5
正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
一、课前准备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不要立即走出教室,要自觉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具: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整理好桌凳后走出教室。
二、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现在,一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能很好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效率下降,久而久之,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用眼睛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应当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和动作,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学生应该看着黑板,当某同学在发言或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教师要随时注意这些学生,及时提问,不能给他们“犯错”的机会,及时提醒他们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要独立思考问题,还敢于质疑问难,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会口述解题思路。
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作业本要整洁,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做作业要专心,不能边做作业边做其它的,并且做到自觉验算,先复习再做作业,看清楚题目要求,弄懂题意。
四、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孩子影响最多的,应该是每节课教师的课堂板书。要是老师能坚持美观、整洁的板书展示给大家,长此以往,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建立起书写的“模式”,产生“认真书写”的心理。其次,老师的规范批改也是很好的示范材料,一个老师能时时、事事注重细节,哪怕是优美的画勾,规范的批语,便让学生认为这是一位严谨的老师,我们也应该学习老师注重细节和完美,这样能给学生很好的榜样效应。
2、规范格式,认真书写。
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需要老师较长时间的细致引导和强化训练方能形成。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坐姿;其次向学生讲明作业书写的要求,例如: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題号对齐。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作业本保持整洁,少涂少擦等。尽管这样的要求时时在学生的耳旁提起,但每次批改作业中还是发现不按格式书写或出现错误或字迹不工整的现象,有时几天内做的比较好,过几天又出现了反复的现象,我都及时耐心地指出来,教育学生有错必纠,及时订正。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抓住难点理解题目的良好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因此,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还要养成验算的习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必须书写清楚规范,排列整齐,以便检查。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动脑钻研的习惯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勇于钻研,学会探索,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