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的素质和品德都未养成,如果数学老师能够有效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必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德育渗透对小学生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现状并不乐观,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数学老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通过深层次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等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的素材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一般有四个方面:正确学习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热爱科学教育以及热爱祖国教育。当前在数学课本的例题和课后练习中有很多有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教育素材,而很多数学老师并未对这些教育素材加以重视,还有部门数学老师,只是针对一些有着明显教育意义的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大部分数学老师都是追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以学生会计算为主要教学目的,其余的则没有投入更多的心思。
(二)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符
小学生还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很多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数学老师在德育渗透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当前存在一些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符。
(三)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将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为人师表,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正面力量带给学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上好这堂数学课,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合理整洁的板书设计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看到积极面对生活工作的正能量,对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善于挖掘数学教程中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1]。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课外活动强调以自读、自学为主,讨论、释疑为辅,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为浓重的色彩,无疑对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并讓他们画出表格,学生对来自身边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热心地调查,称体重。同时,他们从收集到亲手称一称到的体重中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他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饮食要合理分配,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学完“时、分、秒”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方案,这样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珍惜劳动成果,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2]。
(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定律是要学生们理解记忆的,这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完成的,学生要理解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并且应用。教师的枯燥的讲解既不能吸引学生,又达不到学生掌握理解的目的,这时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思考、一起讨论、总结归纳,获得知识。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组内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还有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中所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认真书写作业记笔记,善于归纳总结重点知识。
结论:
简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3]。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德育渗透对小学生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现状并不乐观,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数学老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通过深层次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等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的素材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一般有四个方面:正确学习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热爱科学教育以及热爱祖国教育。当前在数学课本的例题和课后练习中有很多有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教育素材,而很多数学老师并未对这些教育素材加以重视,还有部门数学老师,只是针对一些有着明显教育意义的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大部分数学老师都是追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以学生会计算为主要教学目的,其余的则没有投入更多的心思。
(二)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符
小学生还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很多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数学老师在德育渗透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当前存在一些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符。
(三)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将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为人师表,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正面力量带给学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上好这堂数学课,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合理整洁的板书设计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看到积极面对生活工作的正能量,对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善于挖掘数学教程中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1]。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课外活动强调以自读、自学为主,讨论、释疑为辅,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为浓重的色彩,无疑对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并讓他们画出表格,学生对来自身边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热心地调查,称体重。同时,他们从收集到亲手称一称到的体重中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他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饮食要合理分配,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学完“时、分、秒”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方案,这样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珍惜劳动成果,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2]。
(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定律是要学生们理解记忆的,这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完成的,学生要理解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并且应用。教师的枯燥的讲解既不能吸引学生,又达不到学生掌握理解的目的,这时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思考、一起讨论、总结归纳,获得知识。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组内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还有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中所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认真书写作业记笔记,善于归纳总结重点知识。
结论:
简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3]。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