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读完这则寓言,我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虽没有这么愚蠢的“渔夫”,却常常出现这么愚蠢的行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呢?这值得探索。
一、预案设计:“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要“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一砍多余环节。高效的课堂应是干净利落的。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我设计一个环节:当诸葛亮借箭成功之后,周瑜、诸葛亮、刘备各有什么反应呢?请你为诸葛亮写一份奏折、为刘备写一份嘉奖令、为周瑜写一则反思。这个环节的安排学生兴趣盎然,顿时妙笔成文。正是由于没有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留弹性区间。语文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如盛新凤老师在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引领学生欣赏:“和平年代中的狮子”与“战火中的狮子”这两部分的设计安排,同样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些狮子的心理活动,但落脚点不同,学生答案异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
三改线性设计。教师在设计预案时,只有将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如有位老师在《赤壁之战》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三个问题板块:1.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2.他的功劳簿里应该写下哪些内容?3.战争结束后,周瑜和曹操会对战争作怎样的总结?学生似是为剖开谜底,似是为心中的英雄歌功颂德,似是为自己的成功找理由……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发。
只有“删繁就简”才能带给课堂以神清气爽的舒畅。因为,有了删繁就简之三秋树,才会有标新立异之二月花!
二、动态生成: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1.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在阅读教学上,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孰重孰轻,如果我们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曾记得我校谢云老师在《鲁本的秘密》一课的试讲中,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质疑,事前教师也预设了多个问题,而课堂上始料未及的是学生提出:“鲁本为什么不把5美元作为贴补家庭所用呢?”谢老师当即抓住这个问题,大胆调整方案,引导学生探究:鲁本家庭的贫穷、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鲁本攒钱的艰辛。最后回归主题:那枚胸针仅仅是胸针吗?它隐藏着什么呢?整节课水到渠成,收到意外的效果。
2.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教师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之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时,作者睹物思情,述古情怀。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又有几人知?玩物丧志,信佛误国,南朝梁武,今日德宗,历史为何又一次重演呢?沉重的感叹,无奈的辛酸,也只得化作文字。这份情感、这份意蕴,学生能理解吗?补充教材阅读,丰厚历史知识,引入同题诗歌,寻找思想共鸣。于是,李商隐的《泊秦淮》唱出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乌衣巷》写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林升的《题临安邸》感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以此贴近心灵,以求情感合一。这样,预设目标就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3.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机“增删”
教学流程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教学却有随机生成,即时变化。如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当学生认可少年之智慧之际,引导学生找相关句子来体会,安排如下环节: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理由。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师: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思考):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2: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是否有效。
生3: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设置情境,三次导读):
1.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2.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3.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工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
上述教学环节的即时增补,更利于拓宽、深化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三、文本细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曾有人问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您的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怎样想出来的?”于老师说:“我是把80%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有时走着坐着都在想教材。凡是课文涉及的知识,我都尽量查清楚,即使上课时不一定用得着。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我专门把《中国近代史》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章节重温了一遍。有人课文还没读两遍就考虑教学方法,这样浅尝辄止不行。”
怎么才能具有“文本细读”的本领?至少有“课内”“课外”两样功夫要练。
先说“课内”功夫。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前应对文本作“地毯式”的细究与深读,达到“知根知底”的程度。这里的“课内”功夫是指围绕课文作搜索寻觅,却并非让教师只满足于读两本书(教本和教参)之意。实际上,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需要研读许多本书,否则,有些资料没谙熟,教学就有可能“卡壳”。孙双金老师当年执教杜甫的《春望》,就查阅了12本书。教学中,他补充了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一悲一喜、对比映衬,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氛围。课后,一位老专家感慨:“原来古诗也能上得这样精彩。”
再说“课外”功夫。陆游有教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学也同样如此。要真正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功夫也在“课外”。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曾说:“在课堂上,他们(名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此情此境,不少人认为是名师方法高明。其实不然,主要是名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语文教师的“课外”功夫,就是提升、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啊!我们听一些名师上课,常常感到特别“有料”。为什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名师对文本的掌握程度极深。倡导“诗意语文”的王崧舟老师上《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代表之作。而广东孙建锋老师上《最大的麦穗》,则以令人为之惊叹的“魔力对话”而成为“对话教学”的经典。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语文教师应该清楚, “文本细读”不但是语文教师的最重磅“必答题”,更堪称语文课堂最本原、最重要的预设,我们需要将之进行到底!
总之,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案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案也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在生成中走向完善。这样,教案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我们的课堂也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和创新。
读完这则寓言,我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虽没有这么愚蠢的“渔夫”,却常常出现这么愚蠢的行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呢?这值得探索。
一、预案设计:“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要“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一砍多余环节。高效的课堂应是干净利落的。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我设计一个环节:当诸葛亮借箭成功之后,周瑜、诸葛亮、刘备各有什么反应呢?请你为诸葛亮写一份奏折、为刘备写一份嘉奖令、为周瑜写一则反思。这个环节的安排学生兴趣盎然,顿时妙笔成文。正是由于没有多余的环节,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留弹性区间。语文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在预案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如盛新凤老师在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引领学生欣赏:“和平年代中的狮子”与“战火中的狮子”这两部分的设计安排,同样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些狮子的心理活动,但落脚点不同,学生答案异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
三改线性设计。教师在设计预案时,只有将线性设计柔化为弹性设计,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从而运转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如有位老师在《赤壁之战》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三个问题板块:1.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2.他的功劳簿里应该写下哪些内容?3.战争结束后,周瑜和曹操会对战争作怎样的总结?学生似是为剖开谜底,似是为心中的英雄歌功颂德,似是为自己的成功找理由……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发。
只有“删繁就简”才能带给课堂以神清气爽的舒畅。因为,有了删繁就简之三秋树,才会有标新立异之二月花!
二、动态生成: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1.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在阅读教学上,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孰重孰轻,如果我们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曾记得我校谢云老师在《鲁本的秘密》一课的试讲中,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质疑,事前教师也预设了多个问题,而课堂上始料未及的是学生提出:“鲁本为什么不把5美元作为贴补家庭所用呢?”谢老师当即抓住这个问题,大胆调整方案,引导学生探究:鲁本家庭的贫穷、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鲁本攒钱的艰辛。最后回归主题:那枚胸针仅仅是胸针吗?它隐藏着什么呢?整节课水到渠成,收到意外的效果。
2.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教师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之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时,作者睹物思情,述古情怀。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又有几人知?玩物丧志,信佛误国,南朝梁武,今日德宗,历史为何又一次重演呢?沉重的感叹,无奈的辛酸,也只得化作文字。这份情感、这份意蕴,学生能理解吗?补充教材阅读,丰厚历史知识,引入同题诗歌,寻找思想共鸣。于是,李商隐的《泊秦淮》唱出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乌衣巷》写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林升的《题临安邸》感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以此贴近心灵,以求情感合一。这样,预设目标就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3.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机“增删”
教学流程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教学却有随机生成,即时变化。如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当学生认可少年之智慧之际,引导学生找相关句子来体会,安排如下环节:
师: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理由。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师: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思考):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2: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是否有效。
生3: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设置情境,三次导读):
1.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2.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3.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工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
上述教学环节的即时增补,更利于拓宽、深化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三、文本细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曾有人问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您的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怎样想出来的?”于老师说:“我是把80%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有时走着坐着都在想教材。凡是课文涉及的知识,我都尽量查清楚,即使上课时不一定用得着。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我专门把《中国近代史》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章节重温了一遍。有人课文还没读两遍就考虑教学方法,这样浅尝辄止不行。”
怎么才能具有“文本细读”的本领?至少有“课内”“课外”两样功夫要练。
先说“课内”功夫。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前应对文本作“地毯式”的细究与深读,达到“知根知底”的程度。这里的“课内”功夫是指围绕课文作搜索寻觅,却并非让教师只满足于读两本书(教本和教参)之意。实际上,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需要研读许多本书,否则,有些资料没谙熟,教学就有可能“卡壳”。孙双金老师当年执教杜甫的《春望》,就查阅了12本书。教学中,他补充了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一悲一喜、对比映衬,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氛围。课后,一位老专家感慨:“原来古诗也能上得这样精彩。”
再说“课外”功夫。陆游有教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学也同样如此。要真正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功夫也在“课外”。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曾说:“在课堂上,他们(名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此情此境,不少人认为是名师方法高明。其实不然,主要是名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语文教师的“课外”功夫,就是提升、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啊!我们听一些名师上课,常常感到特别“有料”。为什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名师对文本的掌握程度极深。倡导“诗意语文”的王崧舟老师上《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代表之作。而广东孙建锋老师上《最大的麦穗》,则以令人为之惊叹的“魔力对话”而成为“对话教学”的经典。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语文教师应该清楚, “文本细读”不但是语文教师的最重磅“必答题”,更堪称语文课堂最本原、最重要的预设,我们需要将之进行到底!
总之,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案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案也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在生成中走向完善。这样,教案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我们的课堂也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