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篇好的文章,大都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分析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所运用的拟人、反复、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对文章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秋雨 修辞手法 效果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内容丰富多彩,文字优美抒情,语言富有诗意,谴词含蓄有味,层次清晰分明。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们在品味美文佳句的同时,不难看出此文的一大表达特色——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运用反复加强语气,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运用排比使语句更加紧凑……
总之,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我认为修辞手法的运用功不可没。
一、拟人手法的运用
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大量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自始至终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如“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大门只有人才能打开,这里把秋雨人格化了,赋予它鲜活的生命,把它当作了一个人来写。“趁你没留意”表明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临的。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只有人才能给,这里把大自然当作一个人来写,银杏叶变黄,枫叶变红,田野变金黄,果树变橙红,这些景色的转变是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自然而然的景色变化,但在作者看来是秋雨“给”的颜料染成的,染出了秋景的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这个“人”不光能发给各种颜料染秋天的植物,还能用神奇的“扇子”扇走炎热的夏天,用神奇的“邮局”邮来凉爽的秋天,它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你挤我碰”“争着”的拟人手法的运用,表明累累秋果挂满枝头的喜人。好一派丰收的迷人景象!好一幅壮美的醉人画卷!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仙子一般指俊俏、艳丽的少女。菊花不是美女,也不会点头,这里把菊花当作一位穿着打扮入时的美少女来写,表现了菊花缤纷的色彩和在秋雨中的动态情状。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只有人才能又躲又藏,香味怎么能躲藏呢?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被秋雨滋润后的各种果实散发出的气味弥漫在空气里的诱人情景。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香味怎么能把脚勾住呢?作者把看不见、摸不到的香味当作了诱惑力极大的人来写,表现了小朋友一闻到成熟秋果的香味,就情不自禁地驻足,垂涎三尺,一心想吃的心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喇叭都是由人来操作,秋天的雨不是人怎么会吹、能告诉呢?这里把秋雨人格化,写出了秋天的到来,离冬天就不远了,提醒动物们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就要储藏好自己过冬的食物,以免挨饿。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人盖的叫房子,人吃的叫饭菜,喜鹊搭的应叫窝,松鼠吃的应叫食物。“加紧”是描写人的词,小青蛙无须“加紧”“不加紧”,这是青蛙随着季节的变化一种无意识的表现。这里把喜鹊、松鼠、青蛙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秋天里各种小动物的不同的动作表现和它们的可爱有趣。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穿衣裳毫无疑问是指人,松柏哪有什么衣裳?这里指松柏繁茂、浓厚的叶子。只有人才把自己的母亲叫妈妈,叶子哪有妈妈?这里把叶子当作了孩子,把杨树、柳树当作了叶子的妈妈。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季节的变换给各种树木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秋天最甚。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不管是什么歌都是人唱的,秋雨是不会唱歌的,这里把秋雨当作一位歌唱家,突出了秋天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和给小朋友带来的欢乐。
二、反复手法的运用
全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用“秋天的雨”开头,通过间隔反复,加强了语气,突出了重点,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句话通过“轻轻地,轻轻地,”的连续反复,表明秋天的到来是在无声无息中到来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例如,比喻手法的运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这里用打比方的方法将秋雨比作一把钥匙,说明秋天的来临,天气的转凉是秋雨促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嘛。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这三个比喻句把银杏叶比作小扇子,写出了银杏叶的形状;把枫叶比作邮票,写出了枫叶的精美;把田野比作海洋,写出了田野的辽阔。秋雨把植物打扮得五光十色,艳丽无比,突出说明了秋天独有的特点,象征着凉爽的秋天到了。
三、排比手法的运用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这里用排比的手法,列举了菊花的种类多,颜色多,突出了菊花在秋天欣然怒放,给大地带来的姹紫嫣红的美丽图景。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这组排比句说明了秋天来临,各种小动物为了能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季,在秋天里而做的准备工作。
显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在习作时多多使用修辞,以便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更精彩。
[关键词] 秋雨 修辞手法 效果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内容丰富多彩,文字优美抒情,语言富有诗意,谴词含蓄有味,层次清晰分明。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们在品味美文佳句的同时,不难看出此文的一大表达特色——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运用反复加强语气,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运用排比使语句更加紧凑……
总之,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我认为修辞手法的运用功不可没。
一、拟人手法的运用
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大量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自始至终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如“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大门只有人才能打开,这里把秋雨人格化了,赋予它鲜活的生命,把它当作了一个人来写。“趁你没留意”表明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临的。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只有人才能给,这里把大自然当作一个人来写,银杏叶变黄,枫叶变红,田野变金黄,果树变橙红,这些景色的转变是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自然而然的景色变化,但在作者看来是秋雨“给”的颜料染成的,染出了秋景的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这个“人”不光能发给各种颜料染秋天的植物,还能用神奇的“扇子”扇走炎热的夏天,用神奇的“邮局”邮来凉爽的秋天,它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你挤我碰”“争着”的拟人手法的运用,表明累累秋果挂满枝头的喜人。好一派丰收的迷人景象!好一幅壮美的醉人画卷!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仙子一般指俊俏、艳丽的少女。菊花不是美女,也不会点头,这里把菊花当作一位穿着打扮入时的美少女来写,表现了菊花缤纷的色彩和在秋雨中的动态情状。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只有人才能又躲又藏,香味怎么能躲藏呢?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被秋雨滋润后的各种果实散发出的气味弥漫在空气里的诱人情景。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香味怎么能把脚勾住呢?作者把看不见、摸不到的香味当作了诱惑力极大的人来写,表现了小朋友一闻到成熟秋果的香味,就情不自禁地驻足,垂涎三尺,一心想吃的心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喇叭都是由人来操作,秋天的雨不是人怎么会吹、能告诉呢?这里把秋雨人格化,写出了秋天的到来,离冬天就不远了,提醒动物们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就要储藏好自己过冬的食物,以免挨饿。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人盖的叫房子,人吃的叫饭菜,喜鹊搭的应叫窝,松鼠吃的应叫食物。“加紧”是描写人的词,小青蛙无须“加紧”“不加紧”,这是青蛙随着季节的变化一种无意识的表现。这里把喜鹊、松鼠、青蛙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秋天里各种小动物的不同的动作表现和它们的可爱有趣。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穿衣裳毫无疑问是指人,松柏哪有什么衣裳?这里指松柏繁茂、浓厚的叶子。只有人才把自己的母亲叫妈妈,叶子哪有妈妈?这里把叶子当作了孩子,把杨树、柳树当作了叶子的妈妈。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季节的变换给各种树木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秋天最甚。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不管是什么歌都是人唱的,秋雨是不会唱歌的,这里把秋雨当作一位歌唱家,突出了秋天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和给小朋友带来的欢乐。
二、反复手法的运用
全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用“秋天的雨”开头,通过间隔反复,加强了语气,突出了重点,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句话通过“轻轻地,轻轻地,”的连续反复,表明秋天的到来是在无声无息中到来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例如,比喻手法的运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这里用打比方的方法将秋雨比作一把钥匙,说明秋天的来临,天气的转凉是秋雨促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嘛。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这三个比喻句把银杏叶比作小扇子,写出了银杏叶的形状;把枫叶比作邮票,写出了枫叶的精美;把田野比作海洋,写出了田野的辽阔。秋雨把植物打扮得五光十色,艳丽无比,突出说明了秋天独有的特点,象征着凉爽的秋天到了。
三、排比手法的运用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这里用排比的手法,列举了菊花的种类多,颜色多,突出了菊花在秋天欣然怒放,给大地带来的姹紫嫣红的美丽图景。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这组排比句说明了秋天来临,各种小动物为了能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季,在秋天里而做的准备工作。
显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在习作时多多使用修辞,以便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