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迪亚诺的《暗店街》以片段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失忆的人寻找自己过去的身份的故事。小说对于人的记忆的不确定性的强调传达的亦是现代人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个人身份的界定依托于他(她)的各类社会关系以及过往的经历,寻找身份的过程实则是一个重构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重塑其主体性的过程。
关键词:记忆 重构 主体 弥散
小说《暗店街》有四十三节是第一人称讲述的,这位前侦探助理对于自身过去的“解谜”过程,也是一个关于过去的诸多碎片打捞、重组的过程。余下的四节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与第一人称讲述的“解谜”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构成复调。“我”在探访自己过去的过程中,根据他人的讲述提供的线索,发挥自己职业侦探的特长,查考各类电话簿、档案、信件、出生证明,追踪、寻访相关当事人,一步一步地揭开“谜底”。然而,即便在所掌握的信息能够拼凑出一个清晰的轮廓的时候,“我”仍不能确认这是否就是自己的记忆,因而也不能确认自己确切的身份。全书47节由一个个类似记忆般的、碎片化的段落拼接而成,读者需充分调动自己的建构本领、整合上下文的相关信息,才能勾勒出这个大致的“寻找”过程。{1}
一
主人公的寻找过程依据他人的讲述(他人的记忆)、他人提供的文书档案以及本人寻访过去的地址展开,而真正唤起他本人回忆的是似曾相识的声音、气味、光影和感觉。似乎记忆自身也是有生命力的存在,似曾相识的感觉激活了一幕幕的记忆,使它活动起来,在人的脑海中重新走过。小说中“我”的记忆首次被召唤是发生在“我”听到口哨吹出曲调《阿拉维尔迪》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熟悉这首属于“欢乐的往昔”的旋律。真正切入过往记忆的节点发生在“我”造访“我”与妻子德尼兹逃难时曾居住过的一个房间里。在那里“我”产生了一种熟悉的“焦急和忧虑”的感觉,从窗户往外看,人迹稀少的街道和值勤者的阴影令“我”惊恐不安。这里现在的主人、房间的摆设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但是这种曾经有过的“焦急和忧虑”的感觉却在此处被激活、被真实地体认了。而悖谬的是,主人公的感觉一经聚焦就被解构,这个认领了记忆的“我”却怀疑起“我”自身来,也许“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些透过我的有时远而弱、有时近且强的振波所散播的回音,它们在空气中打转儿,然后聚集在一起,就成了我了”(参见《暗店街》第十五节)。至小说结尾处,连缀完这所有的这些线索,勾勒出一个大致成形的过去时,主人公也还在怀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的一生?还是关于另一个人的?而我却把它误认为是自己的一生了。”(《暗店街》第四十节)记忆可以如此生动地呈现完之后,让人反身自问记忆的主人:是自己的记忆,还是自己误领了他人的记忆,或他人的记忆借我的思维显影?{2}
寻找过去是为了抗拒被遗忘。莫迪亚诺认为,人重要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莫迪亚诺的写作暗合了法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回溯过去”的潮流,在那样一个时期,寻找过去成了一种社会症候,“仿佛冲向前途未卜的未来,只能靠回忆往事来进行……无论是参加抵抗运动的战士,还是乡下洗衣妇的孙女,无论是白皮肤的旺代人{3},还是退了休的火车司机,他们总是督促自己的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要他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参加到拯救一种救助性回忆的活动中去”{4}。过去,一经发生就成为与此在相隔离的存在,只能从他人的记忆,自己的记忆,传世的文书档案与残存的历史遗迹中去找寻。《暗店街》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有关过去的碎片的收集、甄别、整理过程。“我”寻访“我”的过去,他人的讲述,文书档案以及历史遗迹是主要的言说者,过去的“我”(失忆者)是缺席的,类似一个全新的人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查证相关资料、游历相关地点来叙述另一位已故人士的生平。米兰·昆德拉说:“忘,这是人的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自我丧失似的死亡。但这个自我是什么呢?它是我们所记得的一切的总和。因此,我们对死亡感到恐怖的不是丧失未来,而是丧失过去。遗忘是与生俱来的死亡形式。”{5}遗忘意味着死亡,而记忆是另一种形式的招魂术。随着记忆的显影成形,个体重新体认这段经历,吸纳进这部分复活的灵魂,将其整合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因而记忆过去又是一个自我更新、朝向未来的过程。
二
如果说过去形塑了现在的我,那么寻访过去就是解释现在的唯一路径。过去一经发生,就已存在于另一重时空。隔着这一重时空,此在的我们能打捞到的只是过去的断简残片。如果说每个人的过去是自发演过的一出情节剧,有主角、配角、场景、道具与情节,那么此在的我们能竭力捕捉到的只能是这出情节剧的一些浮光掠影。事实需要重新认定,情节链也需要重新构建,可以说,寻找过去既是一种发掘,也是一种创造。到底有哪些人物在过往的生活中穿梭过,到底有哪些场景亲历过,又到底有哪些道具曾经使用过?这些都是需要重新考量的。这是一个新的创作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永远不可能达致一个原样的过去。
在寻找过去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的主体不是静止不变的,此在的“我”无时无刻不在叠加飞逝的过往,寻找过去的过程本身也变成“过去”的一部分,转而对此在的“我”施加影响。如果说每一轮对过去的寻找有一个起止节点,那么,在起初时与在结尾时,寻找的主体,也不是同一个。小说中随着“我”对“过去”的寻找,“我”先后体认自己是弗雷迪、彼得罗、麦克沃伊,根据不同的身份“我”甚至构想出了不同版本的童年、恋爱经历,如“我”在体认弗雷迪就是自己时,“我”真切地回味起自己与嘉·奥尔罗夫(其实是弗雷迪的女友)的恋爱与交往场景。而这些认识又无不对“我”的判断施加了影响,“我”不断地在调整这个关于“过去”的讲述的框架。
连缀过去的材料——那些旁人的回忆、传世的文书档案以及遗留的历史遗迹,也并非一成不变。文书档案之类的文本材料处在一个互文网络当中,文本的含义关乎文本所在的场域,场域的变化亦影响材料的解读,而历史遗迹本身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次改换过面貌。至于记忆,其本身就是选择性的,小说开始,失忆的“我”凭直觉指认出斯蒂奥巴(一位“我”过去的旧相识),而记忆正常的他却早已遗忘了我。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情节点的记忆亦不同——所谓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主体意识决定阐释的不同;同一个人对于同一情节点的讲述也因时因地而异,其记忆亦处在一个不断改写与修正的过程。如“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到自称熟悉“我”过去的人,她称“我”为“彼得罗·麦克沃伊”,身份是多米尼加的外交官,“我”此前寻找回的记忆至此发生了微妙的迁移,我“忽然想起”我曾在某个南美国家的公使馆做过一个领事的工作,“我”当时每天忧心忡忡地往返于公使馆和旅馆之间。(参见《暗店街》第二十五节) 记忆不是一个有形可触的东西,清理、鉴定完毕之后就可以完整呈现;相反,它更像是某种气流一样的东西,聚在一处,便似有了形;散在各处,便只是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如同散落各处、有待拾掇的材料,经加工、整理成形,便构成一个完整的讲述,而当它们分散在各处时,便也只是些分子式的存在。《暗店街》中的“我”试图唤醒、勾连起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来重新界定“我”自身,恢复我作为一个个体与世界的深层联系。如同“我”的记忆的飘忽不定,“我”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也是困惑不已,往往是刚刚捕捉到一个定位点,旋即又开始自我否定。
三
《暗店街》中的“我”始终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与“我”过去相关的各种蛛丝马迹,找寻自我的身份。每个人的身份定位关乎他的社会关系,而牢固、显要的关系似乎比个体本身更能维系其定位,如“我”的好友弗雷迪每次被提及时,都被称作是“约翰·吉尔伯特(著名演员)的心腹侍者”。同样,“我”定位过去的最重要的线索是“我”的妻子德尼兹及我的好友弗雷迪,“我”本人则更像是一个有待填充的空位。莫迪亚诺笔下那些“海滩人”{6}式的主人公们注定是无法以内化角色的方式重新进入社会组织的。“海滩人”的人生轨迹随生随灭——海浪不过容他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他们只是别人生命中模糊的过客,点缀了别人的假日休闲时光,有朝一日消失了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句话,海滩人是飘忽的影子、无根无底的人。如果说,“行动者是以一种能够强化自我概念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拉尔夫·特纳){7},那么,属于海滩人的自我概念便是“寻找”,因为过往的痕迹是如此易逝,因而海滩人只能借不断的“寻找”来界定自己的一生,一如流亡者嘉·奥尔罗夫(弗雷迪的妻子),不断地强迫症似的要取得一个国家的国籍——获得身份。如此,寻找中的人也总处在一个飘忽的状态,不知何处是终点,执着的寻找只是一个空洞的手势,主人公到最后也觉得人的一生不过如此——虽然寻找还要继续下去。
正如卡夫卡所言,这是“一个外界决断已经变得如此不可抗拒,以致内心冲动已经无足轻重的世界”{8},个体的主体性实在是无所依附,有的只是臣属于各种关系、各种结构网中的角色定位。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小说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消失。作为主体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唤醒,从神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尔后,不过几百年,资本主义又将人一步步降格为社会结构的分子,分配以日益严密的社会功能角色。几乎所有的人物都难逃形式化的命运。反观小说,人物被一步步抽空了它的主体性之后,只剩一个面目模糊的躯壳,正如新小说派主将娜塔里·萨洛特说:“在全盛时代(巴尔扎克时代),小说人物真是享有一切荣华富贵,得到各种各样的供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什么都不缺,从短裤上的银扣一直到鼻尖上出现微血管的肉瘤。现在,他逐步失去了一切:他的祖宗、他精心建造的房子、他的租契证券、衣着、身躯、容貌。特别严重的是他失去了其中最宝贵的一项:只属于他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有时连他的名字都荡然无存了。”{9}无名的个体实则是文学创作对条块分明的现代社会的角色定位的反拨。在现代西方文学的人物谱系中,有一条清晰的个人反叛角色定位的线索,那是试图从整严有序的社会网络中逃逸的一类人:从多余的人,到迷惘的一代,到局外人{10},个体以隔绝自我、拒绝角色期待的方式,置身于社会体系之外。在这个脉络之下看,《暗店街》中“海滩人”式的主人公实则是一类“集大成”的反叛者,以执着寻找的姿态反身消解了角色定位。
{1} 本文所有关于莫迪亚诺小说《暗店街》的引用皆参考薛立华译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 莫迪亚诺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的写作初衷时说,他只能“写下这些文字,就像别人草拟一份笔录或者一份履历一样,以文件的方式来写,当然是为了却那一段不属于我的生活”。参见洛朗斯·利邦:《莫迪亚诺访谈录》,李照女译,载《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第162-168页。
{3} 旺代是法国西部的一个相对闭塞的省份,当地居民偏于保守。此地曾发生过反对大革命的“旺代叛乱”。
{4} 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法国文化史》IV,吴模信、潘丽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第375页。
{5} 参见李凤亮、李艳编:《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525页。
{6} 《暗店街》第八节详细解说了“海滩人”“……这人叫‘海滩人’。他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度过了四十个春秋。嘻嘻哈哈地同避暑者和无所事事的富翁们聊大天。在成千张假日照片的角落或背景上,总可以看到他穿着游泳衣,混杂在欢乐的人群中,但是没有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待在那里。因而当他有一天从这些照片上消失了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关于“海滩人”的形象解读参考张丽丽:《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暨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
{7}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8}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唐晓渡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9} 转引自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10} 参见张世君:《欧美小说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作 者:杨林玉,副编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记忆 重构 主体 弥散
小说《暗店街》有四十三节是第一人称讲述的,这位前侦探助理对于自身过去的“解谜”过程,也是一个关于过去的诸多碎片打捞、重组的过程。余下的四节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与第一人称讲述的“解谜”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构成复调。“我”在探访自己过去的过程中,根据他人的讲述提供的线索,发挥自己职业侦探的特长,查考各类电话簿、档案、信件、出生证明,追踪、寻访相关当事人,一步一步地揭开“谜底”。然而,即便在所掌握的信息能够拼凑出一个清晰的轮廓的时候,“我”仍不能确认这是否就是自己的记忆,因而也不能确认自己确切的身份。全书47节由一个个类似记忆般的、碎片化的段落拼接而成,读者需充分调动自己的建构本领、整合上下文的相关信息,才能勾勒出这个大致的“寻找”过程。{1}
一
主人公的寻找过程依据他人的讲述(他人的记忆)、他人提供的文书档案以及本人寻访过去的地址展开,而真正唤起他本人回忆的是似曾相识的声音、气味、光影和感觉。似乎记忆自身也是有生命力的存在,似曾相识的感觉激活了一幕幕的记忆,使它活动起来,在人的脑海中重新走过。小说中“我”的记忆首次被召唤是发生在“我”听到口哨吹出曲调《阿拉维尔迪》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熟悉这首属于“欢乐的往昔”的旋律。真正切入过往记忆的节点发生在“我”造访“我”与妻子德尼兹逃难时曾居住过的一个房间里。在那里“我”产生了一种熟悉的“焦急和忧虑”的感觉,从窗户往外看,人迹稀少的街道和值勤者的阴影令“我”惊恐不安。这里现在的主人、房间的摆设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但是这种曾经有过的“焦急和忧虑”的感觉却在此处被激活、被真实地体认了。而悖谬的是,主人公的感觉一经聚焦就被解构,这个认领了记忆的“我”却怀疑起“我”自身来,也许“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些透过我的有时远而弱、有时近且强的振波所散播的回音,它们在空气中打转儿,然后聚集在一起,就成了我了”(参见《暗店街》第十五节)。至小说结尾处,连缀完这所有的这些线索,勾勒出一个大致成形的过去时,主人公也还在怀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的一生?还是关于另一个人的?而我却把它误认为是自己的一生了。”(《暗店街》第四十节)记忆可以如此生动地呈现完之后,让人反身自问记忆的主人:是自己的记忆,还是自己误领了他人的记忆,或他人的记忆借我的思维显影?{2}
寻找过去是为了抗拒被遗忘。莫迪亚诺认为,人重要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莫迪亚诺的写作暗合了法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回溯过去”的潮流,在那样一个时期,寻找过去成了一种社会症候,“仿佛冲向前途未卜的未来,只能靠回忆往事来进行……无论是参加抵抗运动的战士,还是乡下洗衣妇的孙女,无论是白皮肤的旺代人{3},还是退了休的火车司机,他们总是督促自己的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要他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参加到拯救一种救助性回忆的活动中去”{4}。过去,一经发生就成为与此在相隔离的存在,只能从他人的记忆,自己的记忆,传世的文书档案与残存的历史遗迹中去找寻。《暗店街》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有关过去的碎片的收集、甄别、整理过程。“我”寻访“我”的过去,他人的讲述,文书档案以及历史遗迹是主要的言说者,过去的“我”(失忆者)是缺席的,类似一个全新的人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查证相关资料、游历相关地点来叙述另一位已故人士的生平。米兰·昆德拉说:“忘,这是人的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自我丧失似的死亡。但这个自我是什么呢?它是我们所记得的一切的总和。因此,我们对死亡感到恐怖的不是丧失未来,而是丧失过去。遗忘是与生俱来的死亡形式。”{5}遗忘意味着死亡,而记忆是另一种形式的招魂术。随着记忆的显影成形,个体重新体认这段经历,吸纳进这部分复活的灵魂,将其整合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因而记忆过去又是一个自我更新、朝向未来的过程。
二
如果说过去形塑了现在的我,那么寻访过去就是解释现在的唯一路径。过去一经发生,就已存在于另一重时空。隔着这一重时空,此在的我们能打捞到的只是过去的断简残片。如果说每个人的过去是自发演过的一出情节剧,有主角、配角、场景、道具与情节,那么此在的我们能竭力捕捉到的只能是这出情节剧的一些浮光掠影。事实需要重新认定,情节链也需要重新构建,可以说,寻找过去既是一种发掘,也是一种创造。到底有哪些人物在过往的生活中穿梭过,到底有哪些场景亲历过,又到底有哪些道具曾经使用过?这些都是需要重新考量的。这是一个新的创作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永远不可能达致一个原样的过去。
在寻找过去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的主体不是静止不变的,此在的“我”无时无刻不在叠加飞逝的过往,寻找过去的过程本身也变成“过去”的一部分,转而对此在的“我”施加影响。如果说每一轮对过去的寻找有一个起止节点,那么,在起初时与在结尾时,寻找的主体,也不是同一个。小说中随着“我”对“过去”的寻找,“我”先后体认自己是弗雷迪、彼得罗、麦克沃伊,根据不同的身份“我”甚至构想出了不同版本的童年、恋爱经历,如“我”在体认弗雷迪就是自己时,“我”真切地回味起自己与嘉·奥尔罗夫(其实是弗雷迪的女友)的恋爱与交往场景。而这些认识又无不对“我”的判断施加了影响,“我”不断地在调整这个关于“过去”的讲述的框架。
连缀过去的材料——那些旁人的回忆、传世的文书档案以及遗留的历史遗迹,也并非一成不变。文书档案之类的文本材料处在一个互文网络当中,文本的含义关乎文本所在的场域,场域的变化亦影响材料的解读,而历史遗迹本身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次改换过面貌。至于记忆,其本身就是选择性的,小说开始,失忆的“我”凭直觉指认出斯蒂奥巴(一位“我”过去的旧相识),而记忆正常的他却早已遗忘了我。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情节点的记忆亦不同——所谓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主体意识决定阐释的不同;同一个人对于同一情节点的讲述也因时因地而异,其记忆亦处在一个不断改写与修正的过程。如“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遇到自称熟悉“我”过去的人,她称“我”为“彼得罗·麦克沃伊”,身份是多米尼加的外交官,“我”此前寻找回的记忆至此发生了微妙的迁移,我“忽然想起”我曾在某个南美国家的公使馆做过一个领事的工作,“我”当时每天忧心忡忡地往返于公使馆和旅馆之间。(参见《暗店街》第二十五节) 记忆不是一个有形可触的东西,清理、鉴定完毕之后就可以完整呈现;相反,它更像是某种气流一样的东西,聚在一处,便似有了形;散在各处,便只是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如同散落各处、有待拾掇的材料,经加工、整理成形,便构成一个完整的讲述,而当它们分散在各处时,便也只是些分子式的存在。《暗店街》中的“我”试图唤醒、勾连起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来重新界定“我”自身,恢复我作为一个个体与世界的深层联系。如同“我”的记忆的飘忽不定,“我”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也是困惑不已,往往是刚刚捕捉到一个定位点,旋即又开始自我否定。
三
《暗店街》中的“我”始终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与“我”过去相关的各种蛛丝马迹,找寻自我的身份。每个人的身份定位关乎他的社会关系,而牢固、显要的关系似乎比个体本身更能维系其定位,如“我”的好友弗雷迪每次被提及时,都被称作是“约翰·吉尔伯特(著名演员)的心腹侍者”。同样,“我”定位过去的最重要的线索是“我”的妻子德尼兹及我的好友弗雷迪,“我”本人则更像是一个有待填充的空位。莫迪亚诺笔下那些“海滩人”{6}式的主人公们注定是无法以内化角色的方式重新进入社会组织的。“海滩人”的人生轨迹随生随灭——海浪不过容他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他们只是别人生命中模糊的过客,点缀了别人的假日休闲时光,有朝一日消失了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句话,海滩人是飘忽的影子、无根无底的人。如果说,“行动者是以一种能够强化自我概念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拉尔夫·特纳){7},那么,属于海滩人的自我概念便是“寻找”,因为过往的痕迹是如此易逝,因而海滩人只能借不断的“寻找”来界定自己的一生,一如流亡者嘉·奥尔罗夫(弗雷迪的妻子),不断地强迫症似的要取得一个国家的国籍——获得身份。如此,寻找中的人也总处在一个飘忽的状态,不知何处是终点,执着的寻找只是一个空洞的手势,主人公到最后也觉得人的一生不过如此——虽然寻找还要继续下去。
正如卡夫卡所言,这是“一个外界决断已经变得如此不可抗拒,以致内心冲动已经无足轻重的世界”{8},个体的主体性实在是无所依附,有的只是臣属于各种关系、各种结构网中的角色定位。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小说昭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消失。作为主体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唤醒,从神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尔后,不过几百年,资本主义又将人一步步降格为社会结构的分子,分配以日益严密的社会功能角色。几乎所有的人物都难逃形式化的命运。反观小说,人物被一步步抽空了它的主体性之后,只剩一个面目模糊的躯壳,正如新小说派主将娜塔里·萨洛特说:“在全盛时代(巴尔扎克时代),小说人物真是享有一切荣华富贵,得到各种各样的供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什么都不缺,从短裤上的银扣一直到鼻尖上出现微血管的肉瘤。现在,他逐步失去了一切:他的祖宗、他精心建造的房子、他的租契证券、衣着、身躯、容貌。特别严重的是他失去了其中最宝贵的一项:只属于他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有时连他的名字都荡然无存了。”{9}无名的个体实则是文学创作对条块分明的现代社会的角色定位的反拨。在现代西方文学的人物谱系中,有一条清晰的个人反叛角色定位的线索,那是试图从整严有序的社会网络中逃逸的一类人:从多余的人,到迷惘的一代,到局外人{10},个体以隔绝自我、拒绝角色期待的方式,置身于社会体系之外。在这个脉络之下看,《暗店街》中“海滩人”式的主人公实则是一类“集大成”的反叛者,以执着寻找的姿态反身消解了角色定位。
{1} 本文所有关于莫迪亚诺小说《暗店街》的引用皆参考薛立华译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 莫迪亚诺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的写作初衷时说,他只能“写下这些文字,就像别人草拟一份笔录或者一份履历一样,以文件的方式来写,当然是为了却那一段不属于我的生活”。参见洛朗斯·利邦:《莫迪亚诺访谈录》,李照女译,载《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第162-168页。
{3} 旺代是法国西部的一个相对闭塞的省份,当地居民偏于保守。此地曾发生过反对大革命的“旺代叛乱”。
{4} 让—皮埃尔·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法国文化史》IV,吴模信、潘丽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页,第375页。
{5} 参见李凤亮、李艳编:《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525页。
{6} 《暗店街》第八节详细解说了“海滩人”“……这人叫‘海滩人’。他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度过了四十个春秋。嘻嘻哈哈地同避暑者和无所事事的富翁们聊大天。在成千张假日照片的角落或背景上,总可以看到他穿着游泳衣,混杂在欢乐的人群中,但是没有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待在那里。因而当他有一天从这些照片上消失了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关于“海滩人”的形象解读参考张丽丽:《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暨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
{7}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8}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唐晓渡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9} 转引自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10} 参见张世君:《欧美小说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作 者:杨林玉,副编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