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标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传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而活动式的英语课堂能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那么,建构活动式的英语课堂,就需要英语教师的随机应变,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模式,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以下几点,也从中体会“随变”学好英语的乐趣。
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变身”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变化主要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科技的进步,只有教师才知道答案,学生跟着教师而不断重复答案以应付考试的时代已经结束。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弥补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观念的不足,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者,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精讲的形式而展开,一切课堂活动,一切教学目标,一切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等都完全由教师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
语言学家们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随着教学活动及教学目的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要起着相应的变化。
1.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变成课堂教学的主持人。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组织、安排丰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作用依然不可忽视,而导入新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所以,教师要担当教学重任,充分扮演好教书育人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在双重活动教学法中的导入过程中,教师成为支持人的角色定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在教学输入(in-put)过程中,教师应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信息的咨询者。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和情感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教师应重视学生意志、兴趣和人际合作、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课堂活动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能作为学生所需信息的来源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3.在教学过程(practice)中,教师应是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创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的活动参与给予肯定和赞许,帮助学生产生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
二、课堂教学形式的“蜕变”
英语教学是一个传递信息,接受信息和信息转换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一个交际过程。要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几个转变: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变检查知识为相互交流,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而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双重活动教学法”是进行“听,说,读,写”课教学的一种理想方法,因为“双重活动教学法”着眼于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博取各种教学法的合理因素,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双重活动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要求、六个原则、五个步骤”。三个要求是:转变教学方式、培养交际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六个原则是:教学双目的、教学双主体、外语双信息、输入双渠道、输出双个环境和交际双层次。五个步骤是:引入(lead in)、启动(elicitation)、输入(Input)、加工(practice)和输出(Output)。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景,诱发悬念,启迪思维,激励思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体验、实践(practice)、讨论(out-put)、合作、探究,变“学答”为“学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课堂的多变性 ,这样子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说,学生是处于主动状态,课堂充满活力,而不是“为学而学”。
总之,通过多种变化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多变性、创造性、趣味性,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并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形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使学生能轻松而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变身”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变化主要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科技的进步,只有教师才知道答案,学生跟着教师而不断重复答案以应付考试的时代已经结束。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弥补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观念的不足,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者,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精讲的形式而展开,一切课堂活动,一切教学目标,一切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等都完全由教师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
语言学家们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随着教学活动及教学目的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要起着相应的变化。
1.导入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变成课堂教学的主持人。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组织、安排丰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作用依然不可忽视,而导入新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所以,教师要担当教学重任,充分扮演好教书育人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在双重活动教学法中的导入过程中,教师成为支持人的角色定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在教学输入(in-put)过程中,教师应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信息的咨询者。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和情感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教师应重视学生意志、兴趣和人际合作、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课堂活动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能作为学生所需信息的来源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3.在教学过程(practice)中,教师应是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创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的活动参与给予肯定和赞许,帮助学生产生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
二、课堂教学形式的“蜕变”
英语教学是一个传递信息,接受信息和信息转换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一个交际过程。要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几个转变: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变检查知识为相互交流,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而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双重活动教学法”是进行“听,说,读,写”课教学的一种理想方法,因为“双重活动教学法”着眼于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博取各种教学法的合理因素,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双重活动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要求、六个原则、五个步骤”。三个要求是:转变教学方式、培养交际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六个原则是:教学双目的、教学双主体、外语双信息、输入双渠道、输出双个环境和交际双层次。五个步骤是:引入(lead in)、启动(elicitation)、输入(Input)、加工(practice)和输出(Output)。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景,诱发悬念,启迪思维,激励思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体验、实践(practice)、讨论(out-put)、合作、探究,变“学答”为“学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课堂的多变性 ,这样子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说,学生是处于主动状态,课堂充满活力,而不是“为学而学”。
总之,通过多种变化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多变性、创造性、趣味性,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并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形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使学生能轻松而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