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管激励问题源于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制度逐渐规范,国企高管的激励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探讨企业高管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高管薪酬 企业绩效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成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管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发展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合理确定高管激励水平,建立有效的国企高管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国企治理效率、提高经营业绩意义重大。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来说,确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成为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
针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管激励方式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提出对实证解释的各种假说。本文共引用文献17篇,主要为知名期刊与相关论文,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出发,对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对该问题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正文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经历了早起演绎推理的定性分析,到后来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关于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有的研究发现二者显著相关,有的则发现弱相关甚至不相关。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弱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
对此问题的研究,西方学术界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Taussings and Baker(1925)的合作研究。其主要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理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之后,直到二十世纪80、90年代之间的研究,大多得出的结论认为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微弱或不显著甚至不相关。
Jenson and Murphy(1990)根据1974-1986年1049家公司的数据做出的统计回归结果表明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两者之间的相关联系非常微弱,公司高管人员的薪资收入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无多大的联系。
Conyon(2000)等用三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三年来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一直是上升趋势,而公司绩效却是上下波动的,这种结果不得不令人怀疑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
Duffhues and kabir(2008)以荷兰1998-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绩效负相关,高管会运用权力自定薪酬,而与绩效不相关。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
Hall and Liebman(1998)通过分析400多家美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和股票市值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高管的收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得出随着高管被授予大量的股票期权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也随之增加的结论。这种强关联说明随着经营者报酬结构中股票期权比重的增大,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Lilling(2006)采用了更专业的统计学方法-一阶差分矩估计和系统矩估计,在消除企业内生性的影响后,发现CEO薪酬呈现出与企业市值更强烈的相关关系。
Arman and Giorgio(2008)在对1996-2002年的美国“新经济”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后得出与Lilling相同的结论。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受证券市场发展及相关数据信息披露不完备等影响,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针对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国内学者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弱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
魏刚(2000)以1998年家沪深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其所持股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等。
廖小菲(2006)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4年度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并且做了沪深两市的全样本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货币报酬和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都呈现出了显著弱相关关系的结论。
蒋建湘(2012)认为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仅追逐“经济人”单一的经济利益目标,而是综合追求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社会目标。国企高管薪酬的突出问题其实也并不在于薪酬水平本身的“高”,而在于薪酬产生的不合理,薪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绩效和高管的贡献。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
周仁俊等(2010)以我国上市公司 2005-2009 年公布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视角检验了管理层货币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结论证实,管理层货币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但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显著性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徐光伟(2012)以 2005-2010 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存续的 A 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得到 908 家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公司业绩 ROA 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已经建立起与业绩相挂钩的高管激励机制,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显著为正。
郭晋(2015)以 2006 年到 2013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国企董监高整个管理团队薪酬与公司绩效(ROA、ROE、Ln Profit)显著正相关,说明国企高管薪酬绩效有效性较高。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国企董监高薪酬与绩效的敏感性比民企的更高,表明国企高管团队的薪酬绩效有效性显著比民企的更好。 张军红,卜俊清(2015)以 2006-2013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模型检验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绩效的有效性,分别对不同国企如地方国企、省属国企和央企的高管薪酬绩效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绩效显著正相关。
三、总结与展望
(一)文献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从不同角度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进行了研究,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高管薪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薪酬理论、代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了大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但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业绩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且作为对我国国企高管激励机制做出参考的上述文献,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国外鲜有针对国企进行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体制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2.国内对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目前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仍缺乏客观认识,对有效的激励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加强。
3.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高管薪酬的考核数据难以获得,且数据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存在上市公司披露不足所导致的误差,各文献中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未来展望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在吸纳上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目前我国国企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对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创新对国企高管的薪酬激励模式,有效运用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2.减少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弱化行政干预,增强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设计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式。
3.完善外部治理规制,如媒体和社会监督,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强对高管的约束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内部治理和约束机制,如独立董事监督、信息披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03):32-39+64-80.
[2]张晖明,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2(04):29-37.
[3]廖小菲. 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4]李娟.关于国企股权激励机制的几个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4(02):141-142.
[5]高洁. 国企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6]刘仲文,刘迪.国企高管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文献分析及实证设想——基于央企相关股权激励与绩效数据的实证分析(上篇)[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4):96-98.
[7]何西迎.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8]謝小勇.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
[9]葛颖.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10]徐光伟. 政府管制下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1]冯俊芳,李俊霖.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合理构建[J].价值工程,2014,33(15):159-160.
作者简介:
潘文静(199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
关键词: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高管薪酬 企业绩效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成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管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发展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合理确定高管激励水平,建立有效的国企高管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国企治理效率、提高经营业绩意义重大。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来说,确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成为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
针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管激励方式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提出对实证解释的各种假说。本文共引用文献17篇,主要为知名期刊与相关论文,从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出发,对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对该问题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正文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经历了早起演绎推理的定性分析,到后来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关于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有的研究发现二者显著相关,有的则发现弱相关甚至不相关。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弱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
对此问题的研究,西方学术界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Taussings and Baker(1925)的合作研究。其主要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理报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之后,直到二十世纪80、90年代之间的研究,大多得出的结论认为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微弱或不显著甚至不相关。
Jenson and Murphy(1990)根据1974-1986年1049家公司的数据做出的统计回归结果表明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两者之间的相关联系非常微弱,公司高管人员的薪资收入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无多大的联系。
Conyon(2000)等用三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三年来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一直是上升趋势,而公司绩效却是上下波动的,这种结果不得不令人怀疑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
Duffhues and kabir(2008)以荷兰1998-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绩效负相关,高管会运用权力自定薪酬,而与绩效不相关。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
Hall and Liebman(1998)通过分析400多家美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和股票市值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高管的收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得出随着高管被授予大量的股票期权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也随之增加的结论。这种强关联说明随着经营者报酬结构中股票期权比重的增大,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Lilling(2006)采用了更专业的统计学方法-一阶差分矩估计和系统矩估计,在消除企业内生性的影响后,发现CEO薪酬呈现出与企业市值更强烈的相关关系。
Arman and Giorgio(2008)在对1996-2002年的美国“新经济”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后得出与Lilling相同的结论。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受证券市场发展及相关数据信息披露不完备等影响,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针对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国内学者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弱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
魏刚(2000)以1998年家沪深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其所持股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等。
廖小菲(2006)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4年度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并且做了沪深两市的全样本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货币报酬和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都呈现出了显著弱相关关系的结论。
蒋建湘(2012)认为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仅追逐“经济人”单一的经济利益目标,而是综合追求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社会目标。国企高管薪酬的突出问题其实也并不在于薪酬水平本身的“高”,而在于薪酬产生的不合理,薪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绩效和高管的贡献。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
周仁俊等(2010)以我国上市公司 2005-2009 年公布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视角检验了管理层货币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结论证实,管理层货币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但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显著性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徐光伟(2012)以 2005-2010 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存续的 A 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得到 908 家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公司业绩 ROA 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已经建立起与业绩相挂钩的高管激励机制,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显著为正。
郭晋(2015)以 2006 年到 2013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国企董监高整个管理团队薪酬与公司绩效(ROA、ROE、Ln Profit)显著正相关,说明国企高管薪酬绩效有效性较高。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国企董监高薪酬与绩效的敏感性比民企的更高,表明国企高管团队的薪酬绩效有效性显著比民企的更好。 张军红,卜俊清(2015)以 2006-2013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模型检验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绩效的有效性,分别对不同国企如地方国企、省属国企和央企的高管薪酬绩效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绩效显著正相关。
三、总结与展望
(一)文献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从不同角度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进行了研究,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高管薪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薪酬理论、代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了大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但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业绩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且作为对我国国企高管激励机制做出参考的上述文献,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国外鲜有针对国企进行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体制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2.国内对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目前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仍缺乏客观认识,对有效的激励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加强。
3.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高管薪酬的考核数据难以获得,且数据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存在上市公司披露不足所导致的误差,各文献中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未来展望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在吸纳上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目前我国国企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对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创新对国企高管的薪酬激励模式,有效运用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2.减少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弱化行政干预,增强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性,设计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模式。
3.完善外部治理规制,如媒体和社会监督,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强对高管的约束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内部治理和约束机制,如独立董事监督、信息披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03):32-39+64-80.
[2]张晖明,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2(04):29-37.
[3]廖小菲. 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4]李娟.关于国企股权激励机制的几个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4(02):141-142.
[5]高洁. 国企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6]刘仲文,刘迪.国企高管层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文献分析及实证设想——基于央企相关股权激励与绩效数据的实证分析(上篇)[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4):96-98.
[7]何西迎.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8]謝小勇.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
[9]葛颖.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10]徐光伟. 政府管制下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1]冯俊芳,李俊霖.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合理构建[J].价值工程,2014,33(15):159-160.
作者简介:
潘文静(199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