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摇摆”设计到教学逻辑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44623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兵卫与葫芦》这部小说是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小说在情节的“摇摆”和“延迟”中,通过讲述清兵卫热衷葫芦、购买葫芦、没收葫芦、砸碎葫芦、放弃葫芦、改变爱好的故事中,在情节的因果关系中批判了家庭的专制、世俗的观念和学校的保守对天才的扼杀。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暗示了伪教育是如何把人毁灭的。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感受“呼唤人道主义”、“尊重孩子的天性”的主题之外,更需要探究小说故事讲述的方式,即“如何写”,培养学生身临其境式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可供借鉴的阅读规律。
  关键词:人道主义 尊重天性 摇摆 讲述方式
  一、从选材的普遍与个性中关注教学的起落点
  《清兵卫与葫芦》这篇小说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短篇小说》第五单元, 是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语言简练、自然。这篇小说向人们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化的解放,呼唤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后人对志贺直哉的评价,充分肯定了他在现代小说研究领域上的突破和成就,尊其为“小说之神”。同时他的小说作品中体现了反战思想,追求并始终坚守人道主义的精神。
  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因考试制度的制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强调标准思考、标准解读、标准答案。从文本到教学,其思维模式主要围绕考试这个固有的中心。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选修)前言中提到,“这是一种语文教科书,而不是一般的小说选本,更不是用于讲授外国小说史的资料选编”“世上道理,高中生还无法领会的大概已不太多。关键不在道理的深浅,而在讲述这些道理的方式”。因而,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不论是为了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方向,还是为了教学,都必须构建并应用好课文文本与教学过程的逻辑思维关系,才能提升学习主体——学生的文本认知和文本构建方法的能力。
  《清兵卫与葫芦》故事起源自于志贺直哉在1912年11月前往四国的轮船上所听到的故事以及他在尾道的经历,他在《创作余谈》中提到:“这篇小说的创作源于自己不服父亲对他所撰写小说的不满,小说是他们父子关于自己的人生进路发生了意见冲突时,结合自己的耳闻素材并迭加艺术构思才能完成。”小说所要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一位名叫清兵卫的小学生虽然对葫芦十分热衷,但是在他的父亲和长辈以及教师的强烈反对下,只好放弃喜爱的葫芦。艺术源于生活,这个孩子的爱好和家庭、学校之间的矛盾,在所有学生的生活经历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是选题的普遍性。而清兵卫的喜好,又和大多数孩子喜欢的绘画、弹琴、玩耍、手工、干家务等普遍性爱好不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周正的葫芦”,这就是个性。作者选题源自生活,具有普遍的生活热门话题,作者选题又有独特的个性,从葫芦破题出新,表明这个故事与功利无关,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从文本内在逻辑思维来看,这个短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富有生活情趣,结构简练便于把握,内容浅显容易为读者接受。从高中语文教学的逻辑思维来看,文本内容的知识性好把握,但文本背后的方法论并不容易掌握。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作者简介、小说背景、文本内容都比较好理解。但如何在选材的普遍中突出个性,是小说文本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学生在文本阅读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方法。志贺直哉选择了一种对立的而又统一的方式,来推动主题的突破,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那就是清兵卫的爱好——“葫芦”,这是当地富人的雅玩爱好,难以存在于普通人家。父亲和客人对葫芦的品鉴仅局限于“名”和“利”这两个标准,认为“马琴”的葫芦就很“出色”,而清兵卫对葫芦的喜欢完全出于一种天性。小说在选题上突出了孩子的天性和世俗的标准之间的碰撞,为矛盾的冲突指引好了方向。在教学中,对于“呼唤人性自由”和“尊重孩子的天性”的主题其实并不难理解,重点不是“写了什么内容”,教学的关键在于文本是“怎么写”,而这种方法与思维,是在教学中应重点向学生引导的文本思维。教学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的同时,将专业知识嵌入教学,体会情节与细节的关系,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解读,增强在阅读鉴赏中对文本细节的敏锐感,进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从情节“摇摆”的突变中分析“如何写”
  小说情节的“摇摆”,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在一个战争小说中,即使它的故事开端和最终结局都很简单,作者绝不会因为可能让这个主要角色或者其他一个人物自己本身选择了一条捷径从而一口气就把它当成跑路走到底的,而是必须一定要做到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让他能够真正到达美国取得战争胜利的高潮彼岸。所以,摇摆就可能意味着这部短篇小说在正常身体运行的任何时候,不是毅然决定地朝着原来的写作方式向前奔突,而是希望能够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仍然表现得超出一种犹豫不定的状态。”①不论是“摇摆”,还是“戏剧论”,指向的都是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运行方式。“一部不能把它编成好戏的短篇故事并不因此而非良好的短篇故事;然而,却从未有一个好戏而无法被改写为一部好书。”故事情节作为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对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循环式展开。
  在《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中,清兵卫的兴趣与众不同,“异常专心”,“呆呆”,居然把一个年迈的老人秃脑袋地看成了葫芦,并随后层层铺垫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进而引出得到一个心仪的葫芦时忘乎所以,以致忍不住在课堂玩耍从而激发与教员之间的矛盾。作为清兵卫的施教者,一个武士道精神的忠实追随者,随着教员的家访,教员的专制和对清兵卫爱好的反对最终导致了父亲对清兵卫爱好的粗暴践踏。其实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摇摆”,小说文本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通过平常生活式细节进行推动,展现出生活中的因果常态,但是在生活常态的发展中,又隐藏着突变的根源,那就是精神与物质、儿童与成人思维的不同。有这些对立的"因",终究发展到冲突爆发的“变”。
  首先,围绕着“什么样的葫芦是好的”这一话题,通过对话写出清兵卫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与审美对立,构成对话式的“摇摆”,构成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三人彼此的对话中暗流汹涌,频生波瀾。以客人的否定句式话语和父亲的附和、不满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态度中,文本不仅通过语言的双重否定、倒装、省略句式的运用,同时在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天赋和独特的鉴赏力在世俗的环境中举步维艰。   其次,围绕“校役向古董店老板卖葫芦”的这一创作主题中,通过对古董店老板耐人寻味的言语、动作的描写,如从“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再到对作品故作漫不经心,神情冷淡,展现出一个精明狡诈的商人形象。文本对葫芦价值的反复强调和校役和老板之间拉据式的金钱交易中反衬出清兵卫独特的审美眼光,形成“拉回来又荡出去”式的摇摆,展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狡黠。
  其三,小说在教员来访时,情节达到高潮,重点描述了父亲“发现葫芦”到“逐个砸葫芦”,展现出伏笔式的大“摇摆”,“一个一个砸碎”毁灭的不光光是清兵卫的葫芦,还有孩子的个性爱好与自由。
  在引导学生在对细节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教材对“摇摆”的知识进行了精简和省略。如毛刚飞所说:“进入语文课程的‘短篇小说基础知识’必须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在接受语文科学教育中对其实际活动应用的掌握能力及对其语文教学素养的全面认识提升。”②在课堂教学脉络中,小说情节发展的教学一直都是作为重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本的情节的起承转合,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如何实现情节发展的方式就比较难以掌握。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该对情节展开方式进行重点分析,需要对本单元的话题——情节进行深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和分析,进行“个性化阅读”,形成对文本解读的“身临其境”,理解作者“摇摆”叙述方式的巧妙运用,找出文本案例中作者隐藏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而达到理通文通,为小说文本的广泛阅读提供可以借鉴的阅读规律。
  三 从结局的闭合回环中展现悲剧的命运本质
  《伊势贞丈家训》中说道,“纵然丈夫如何无理,作为子女,不能对父亲表示不满和反抗,此天下大法也。”作为一位木匠,他希望儿子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哪怕随波逐流,也好过整天摆弄那些“没出息”的东西,所以最终以极其粗暴、专制的方式制止了儿子的独特爱好。孩子珍贵的天赋在成人世界显得不堪一击。教员的简单粗暴,母亲的哭泣和父亲的暴怒,古董店老板和校役买卖的拉锯战导致校役的隐瞒到底,清兵卫茫然不知自己喜爱的葫芦竟然是一件珍品。葫芦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其实暗含对清兵卫爱好的肯定以及对教育和父亲等形象的辛辣讽刺。所有人都没有发现清兵卫独特的审美鉴赏能力,他的天赋就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小说中对母亲的形象描述很少,在教员来访只会“哭”和“怨”,母亲软弱到父亲暴打清兵卫时,也未能及时阻止。夫权一手遮天,女性完全依附于男人,“不需要有主见和智慧,不需要话语权和存在感”。③文本最后两个段落描述了在清兵卫抛弃了他的爱好葫芦之后,虽然换取了父亲表面上的和平,但是对绘画的爱好依旧面临着被他父亲强烈反对的遭遇,如同他那种热爱葫芦的行为一样,他的新兴趣爱好在他父亲眼里依旧是不务正业,上不了台面。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結局,结尾既出乎意料,又是处于情理之中。
  故事的结局批判了家庭的专制、世俗的观念和学校的保守对天才的扼杀。教育本应该培养人才,但是本文却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如何以爱的名义毁灭人才,甚至将这种毁灭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无知的教育者却掌握着教育的权力,掌控着受教育者的喜好。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暗示了无知、专横的伪教育是如何把人毁灭的,体现出作者对独立意识的重视,肯定自由的“自我本位”思想和个人主义的觉醒。
  参考文献
  ①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②毛刚飞《从语文课程层层审视〈外国小说欣赏〉的“小说知识”》,《语文教研》,2008.5.
  ③岳倩.从《女大学》看日本近世女性的理想像[J],文学教育(中),2011,2.
其他文献
弁言  千年以来,中国汉字的书写材料由刀刻龟骨,到后来以“笔”“纸”为工具来记录文字,汉字形态获得飞速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纸笔的改良和完善,使书法风格也在无意识的发生着变化,每个朝代皆有其独特的书法风尚。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有一段论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法”和“意”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风尚,宋代的文人如何会突破“唐尚法”的藩篱,从而做到“意随心使”呢?  一、唐
期刊
谁架起一道长虹,让丝绸走向苍穹。  ——题记  梦回,我轻吟在大漠孤烟深处,那声声如诉的驼铃静静敲击我激荡的心绪。轻铺宣纸,踏漫漫黄沙于丝绸之路,我雄雄绘制那锦绣中华。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文人墨客皆称奇。是富饶路,盘丝白瓷,锦绣玲珑;是历史路,胡风呼啸,黄沙漫天。便是丝绸之路,大汉兴邦之路,华夏睦邻之路。  千年过往,回眸,是张骞。他意气风发,手持汉节,探寻一方又一方的千里沃野
期刊
摘要:中世纪等级贵族时期(12-14世纪)的贵族儿童教育,7岁可看做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儿童能享受到童年的乐趣。但只要过了7岁,男童们就紧锣密鼓的离家接受成为一名合格骑士的教育,大多数女童也会在修道院或者上级贵族家庭中接受相应的教育。总体来看,虽然他们的童年似乎有12年或15年的光阴,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无忧无虑童年勉强只有七年,后面的时光都是围绕成人前的训练进行。即使男女不同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接受
期刊
摘要:从四十年代走来的陈书良先生身上,最为可贵的是历经多半个世纪的沉浮与沧桑后,仍旧拥有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家国情怀。陈书良先生总是身穿一深色外套,留着偏分的短发,看上去温文尔雅,他一贯带着点微笑,虽已年逾古稀,却不见半点疲态,一双明亮的眼睛折射出温暖而亲切的力量。  关键词:知识分子 文化传承 时代使命  一、“对于错误的纠正,每一个文化人都有责任”。  陈书良先生的身世十分坎坷,父亲陈暄是国军将领
期刊
摘要:《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是佤族女作家董秀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艺术地再现了阿佤山解放前后马桑部落祖母孙三代女人的不同命运,凸显了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佤族妇女命运的重要转折,为了更好的解读出其中蕴含的女性声音,本文将从女性批评主义的视角,分析马桑部落三代女人的悲剧命运,即从性别的视角去重新解读和建构文本。  关键词:女性批评主义;女性;悲剧  引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期刊
摘要:肖邦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波兰民族正处于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民族矛盾日益严重。为争取民族解放,在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波兰人民用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土地,在此期间也诞生了无数值得人民歌颂与赞扬的民族英雄。动荡的时代,激发了爱国音乐家肖邦的满腔热情,从而诞生了许许多多富含着浓郁爱国主义情怀的钢琴作品。本文以肖邦著名钢琴作品《波兰舞曲》为例,浅析肖邦音乐创作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1997年,四川省川剧院推出了它的戏剧作品——由魏明伦编剧、谢平安执导的川剧《变脸》登台献映,引发了戏剧届的“震动”。本文将以川剧《变脸》的文化涵盖为总的分析目标,力图从戏剧创作者的多维视角管见本剧的文化意义的深度与广度,从本剧思想内涵的指向性分析中管见此中“追问”。  关键词:川剧;《变脸》;魏明伦;文化涵盖;  20世纪末期,经济改制频繁,所有的指向性市场变化都朝着新世纪的美好愿景快步向
期刊
【摘要】敦煌写本,S.1477写卷《祭驴文》是敦煌文献中的俗赋精品,亦是敦煌祭文中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一篇,学界对此都有所论及。敦煌所藏的祭文,从祭祀对象上分,有祭神文、祭圣文、祭人文、祭畜文四类。本文所述的《祭驴文》即属祭畜文一类。这一类祭文填补了我国文学文体学研究的空白,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祭驴文》研究 综述  2009至2019的十年间,学术界对于《祭驴文》的研究并不多,尚未出
期刊
摘要:在纯文学领域成长起来的“80后”山西女作家孙频是当下最为活跃的新锐女作家之一。在形式上,她善用意象和修辞,延续了张爱玲苍凉的语体风格,展示出强劲的新人之姿。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为张爱玲作品生命力的现代传承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对张爱玲经典性的语言传统进行再确认;另外,探索“新女性寫作”对于现代文学语体传统的继承,以焕发当下青年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的活力,更好地诉说女性体验、表达女性故事。  关键
期刊
摘要:口頭叙事在非裔美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及其关注黑人文化传统在剧中的作用,他的戏剧《藩篱》将口头叙事这一传统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口头叙述;特洛伊;《藩篱》  一、威尔逊与口头叙事传统  口头叙事在非裔美国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非裔奴隶叙事作为美国非裔文学的早期形式,其定义就是由曾身为奴隶的美国黑人书写或口述的自传性叙事。伊莱姆(Ela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