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数学教学的灵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重大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就是去探求,发现还没有出现过的观念事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现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我上数学课时,总是在导入环节时就开始注意激趣,课程导入方法很多,有故事、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小游戏等,这样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了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数学天堂。如在教学乘加、乘减中的例5“有四个盘子,其中三个盘子里放3个桃子,一个盘子里放2个桃子,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时,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小组讨论操作,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使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讨论时,教师及时给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在师生互动学习中探讨多种解题策略。有的说“3个3相加再加2”,有的说“3乘3再加2”,还有的说“3乘4减1”。我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假设每盘放3个桃,4个盘共放12个,用3乘4计算就多了一个桃,所以应从3乘4中去掉一个。”清晰的思路,响亮的声音,多么大胆的想象!我及时给予表扬。依托教材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知识面,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学数学的兴趣就会更浓一些。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的说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不强求一致的标准,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答”,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意见不横加指责,更不能嘲笑,而应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取得成功,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将答案全盘托出,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加强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创新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思维过程中探索创新。例如: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具体的步骤可这样进行: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米尺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学生动手操作,很快做出了课桌的周长的正确答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办法
  
  (一)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学生养成了只会学教材、机械记忆的惰性,为了让他们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我常常用几节课讲一点问题,先是在教师指导下读题、审题、找条件、换条件、画图列式,我常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让他们独立摸爬滚打,再后来学生一看题,就知道怎么下手,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答。他们解题方法的创新令许多教师刮目相看;我还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提出问题,看谁提得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拿到课上比一比,并让其他同学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同学们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点拨和引领。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再创造,所谓“再创造就不是第一次了”,我经常让同学们进行算式,文字及应用题的改编,例如换条件问题、换符号、加括号等学生能由一道题延伸出许多,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新“点子”,为了鼓励他们,教师可以奖励他们一支笔、一颗星、一句话,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三)让学生建立一个“错题库”,把错误的原因记下来,随时拿出来看看,反思过去学习中的失败之处。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自己的查漏补缺,学习必定会取得很大进步。
  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困难的事情,但这也正是我们在新世纪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其他文献
[摘要]遵循《新课程标准》,创设“故事”场景、“练习”场景、“问题”场景、“游戏”场景,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让体育教学焕发活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体能发展,陶治情操,最终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创设场景;场景教学;体育活力;激发;展现;分享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遵守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在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要创设情境
期刊
【摘要】 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
期刊
人们把数学看成是思维的体操。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最佳时节”。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新的课程改革,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
期刊
【摘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给学生参加的机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主建构知识,参与小结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积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使小组合作收到实效,我校连续两个学期数学课堂研究的主题都是“小组合作”,经过大家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反思,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整理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小组合作前,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前,一定要明确提出合作目的、要求和方法等,可以是教师以语言的形式或文字的形式直接提出来,也可以师生交流、大家互相补充形成
期刊
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
期刊
进入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由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初高中数学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让学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形成?学生的思维决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教师下达思维指令,就能发展的。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认为立足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尝试实践,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探究、自主学习,并加强情感和个性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一、立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在学习过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会学”,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谈点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新知引入中,提供积极参与机会     计算是小学数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通过例题教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