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手工:顾会长,您好!福建工艺美术行业门类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请您谈谈其产业现状和特点。
顾正:福建是中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其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技艺精湛,生产规模大。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巍峨的武夷山脉,使之与外部隔断,成为偏安一隅,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原战乱频繁,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迁徙于此,所以文化、艺术、手工艺在这优良环境中传承延续,没有断绝,故称“海滨邹鲁”。福建的手工艺门类较多,有13大类,120多个品种,一些品种,诸如脱胎漆器、寿山石雕、青石雕、软木画、龙眼木雕、漆线雕、瓷塑等,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工艺品美轮美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华手工:据了解,2012年福建工艺美术全行业总产值800多亿元人民币,产值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同业第四位。福建的木雕、玉雕和古典工艺家具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占中国同业首位。福建工艺美术行业取得如此成就,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顾正:福建省2012年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800多亿元,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因为主要是统计了规模以上的企业和各地行业管理部门报的数字。大量民间艺人的生产销售情况根本无法统计(没有工商登记),产值和出口额排在全国第三或第四也是不准确的,因为统计范围和口径都不完全一致,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但福建石雕、木雕、漆艺等品种的产量在全国可以排在前几位。福州寿山石雕和漆艺,莆田石雕、惠安石雕、德化陶瓷、泉州民间工艺、泉州树脂工艺品、仙游红木家具、厦门漆线雕等,都已成为“地方名片”。
福建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健康发展,与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是密切相关的。这支队伍里有30多位的国家级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近千人,名艺人和能工巧匠则数以万计。我们打造人才队伍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鼓励师徒传承,各地名师带徒都有一定的奖励政策;二是靠专业院校来培养,省内有十余个大专院校专门或设专业培养高层次工艺美术设计人才。
中华手工:今年8月,福建泉州从西安、杭州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唯一当选城市。您觉得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泉州成为“东亚文化之都”的底气何在?
顾正:泉州是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早在宋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其传统文化传承得非常好,诸如“南音”、“提线木偶”和一些民间手工艺,至今仍薪火相传,还有一些古建筑,如开元寺、清真寺、洛阳桥等保护得很好,所以被评上“东亚文化之都”也是不足为奇的。
中华手工:福建省地方政府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举措来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
顾正:福建工艺美术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省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办法。福州、莆田、泉州等市都制定了一些扶持工艺美术行业的优惠政策,打造十几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如莆田工艺美术城、仙游宝泉工艺美术产业园、武夷根雕城等。设立大师带徒津贴,大师工作室给予补助,企业外出参展也给予补助,福州市还对国大师给予享受二级医疗保健待遇,这在全国是没有的。
中华手工:福建工艺美术是海峡两岸文虎交往的重要媒介,在各省份中第一个在台湾举办博览会。这些年来,福建省如何拓展与台湾工艺美术的交流?
顾正:台湾工艺美术与大陆是一脉相承的,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的确是第一个在台湾举办博览会的省份,那是2005年首届两岸(福建)优良家庭用品礼品博览会,被台湾各界誉为“破冰之展”。
我们也充分发挥血缘、文缘、商缘优势,拓展两岸交流,搭建起一个两岸工艺美术产业合作平台——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为海峡两岸的工艺品生产企业和全国全球工艺品买家搭建起交易、展示、发布和收集信息的平台。
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是目前大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以海峡两岸为重心的工艺品专业展会。由两岸工艺美术行业共同合作的《海峡工艺美术》杂志也在2011年创刊发行。杂志宗旨是“以工艺美术为桥,让两岸都得益”,为了方便交流,也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现在由我担任《海峡工艺美术》的总编。
中华手工:顾会长,您是工艺美术行业的老人,您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坚守呢?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只有福建工美协会全称是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多了一个玩具,为什么呢?
顾正:我担任福建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会长已经十余年,我热爱工艺美术。不过现在我已改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学会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人才、推动创新创意等,也组织一些会展活动和人才评价活动,比如今年我们开展评选“福建漆艺大师”活动。至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的名称问题,有一个历史原因:过去福建省的工艺美术协会和玩具协会各自是独立的。后来政府部门整顿协会,将兩个协会合并了,因此有了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名称。对此,两个行业的人都表示不满,所以三年前协会换届时,已经将名称变更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而玩具协会不复存在了,很是可惜。
顾正:福建是中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其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技艺精湛,生产规模大。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巍峨的武夷山脉,使之与外部隔断,成为偏安一隅,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原战乱频繁,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迁徙于此,所以文化、艺术、手工艺在这优良环境中传承延续,没有断绝,故称“海滨邹鲁”。福建的手工艺门类较多,有13大类,120多个品种,一些品种,诸如脱胎漆器、寿山石雕、青石雕、软木画、龙眼木雕、漆线雕、瓷塑等,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工艺品美轮美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华手工:据了解,2012年福建工艺美术全行业总产值800多亿元人民币,产值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同业第四位。福建的木雕、玉雕和古典工艺家具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占中国同业首位。福建工艺美术行业取得如此成就,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顾正:福建省2012年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800多亿元,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因为主要是统计了规模以上的企业和各地行业管理部门报的数字。大量民间艺人的生产销售情况根本无法统计(没有工商登记),产值和出口额排在全国第三或第四也是不准确的,因为统计范围和口径都不完全一致,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但福建石雕、木雕、漆艺等品种的产量在全国可以排在前几位。福州寿山石雕和漆艺,莆田石雕、惠安石雕、德化陶瓷、泉州民间工艺、泉州树脂工艺品、仙游红木家具、厦门漆线雕等,都已成为“地方名片”。
福建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健康发展,与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是密切相关的。这支队伍里有30多位的国家级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近千人,名艺人和能工巧匠则数以万计。我们打造人才队伍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鼓励师徒传承,各地名师带徒都有一定的奖励政策;二是靠专业院校来培养,省内有十余个大专院校专门或设专业培养高层次工艺美术设计人才。
中华手工:今年8月,福建泉州从西安、杭州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唯一当选城市。您觉得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泉州成为“东亚文化之都”的底气何在?
顾正:泉州是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早在宋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其传统文化传承得非常好,诸如“南音”、“提线木偶”和一些民间手工艺,至今仍薪火相传,还有一些古建筑,如开元寺、清真寺、洛阳桥等保护得很好,所以被评上“东亚文化之都”也是不足为奇的。
中华手工:福建省地方政府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举措来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
顾正:福建工艺美术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省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办法。福州、莆田、泉州等市都制定了一些扶持工艺美术行业的优惠政策,打造十几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如莆田工艺美术城、仙游宝泉工艺美术产业园、武夷根雕城等。设立大师带徒津贴,大师工作室给予补助,企业外出参展也给予补助,福州市还对国大师给予享受二级医疗保健待遇,这在全国是没有的。
中华手工:福建工艺美术是海峡两岸文虎交往的重要媒介,在各省份中第一个在台湾举办博览会。这些年来,福建省如何拓展与台湾工艺美术的交流?
顾正:台湾工艺美术与大陆是一脉相承的,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的确是第一个在台湾举办博览会的省份,那是2005年首届两岸(福建)优良家庭用品礼品博览会,被台湾各界誉为“破冰之展”。
我们也充分发挥血缘、文缘、商缘优势,拓展两岸交流,搭建起一个两岸工艺美术产业合作平台——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为海峡两岸的工艺品生产企业和全国全球工艺品买家搭建起交易、展示、发布和收集信息的平台。
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是目前大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以海峡两岸为重心的工艺品专业展会。由两岸工艺美术行业共同合作的《海峡工艺美术》杂志也在2011年创刊发行。杂志宗旨是“以工艺美术为桥,让两岸都得益”,为了方便交流,也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现在由我担任《海峡工艺美术》的总编。
中华手工:顾会长,您是工艺美术行业的老人,您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坚守呢?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只有福建工美协会全称是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多了一个玩具,为什么呢?
顾正:我担任福建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会长已经十余年,我热爱工艺美术。不过现在我已改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学会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人才、推动创新创意等,也组织一些会展活动和人才评价活动,比如今年我们开展评选“福建漆艺大师”活动。至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的名称问题,有一个历史原因:过去福建省的工艺美术协会和玩具协会各自是独立的。后来政府部门整顿协会,将兩个协会合并了,因此有了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名称。对此,两个行业的人都表示不满,所以三年前协会换届时,已经将名称变更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而玩具协会不复存在了,很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