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疲劳、教师实践指导效益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但可喜的是,绘本阅读教学成为了当下阅读的主流趋势。本文提出要开掘鲜活画面,创设鲜活语言;传递绘本画面,捕捉语言个性;关注图文交融,凸显表达魅力,从而借助绘本提升低年级学生表达的新体系。
【关键词】
语言鲜活 语言个性 绘本写话 全新体系
近年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疲劳、教师实践指导效益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但可喜的是,绘本阅读教学成为了当下阅读的主流趋势,如何让学生借助绘本阅读的潮流,为学生构建习作教学的全新课程呢?
一、开掘画面资源,创设鲜活语言
绘本的特色在将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融入在鲜活可感的画面中,借助画面展现的连续性来展开故事,从而将故事根植在学生的心目中。绘本阅读就要充分利用绘本每一处的图片资源,从封面到封底,准确感知、提取图片信息,了解故事,从而为之后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1.据图创编
有一类绘本,图片与文字平行呈现,语言并非是文字的揭示说明,图片也并非是文字的直观再现,彼此之间没有对应、直接的关联。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差异则为习作教学中想象创编提供了课堂教学的“留白”。
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不同空间的不同故事。其中,语言文字展现了爷爷为孙子缝制外套和背心的故事;而地下的故事则完全靠图片展现,并没有一个文字呈现。因此,在指导阅读这一绘本时,教师激活学生的想象创编意识,以自己的文字展现出地下故事,将学生的习作教学融入到感兴趣的绘本阅读中,一举两得。
2.以图解说
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形象思维,是读“图”的天才。为此,就出现了一种无字的绘本,编者完全依托绘本中的图片来呈现故事,这就为学生自己感知故事、表达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在读弗利克斯的《飞机》时,孩子们在14幅无字的图片中徜徉,表现出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引领学生分别运用一句话将14幅图配上文字,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在这种读图、分解、串联的过程中创作出来。学生发现原来写话就是如此简单有趣,其创作表达的激情就这样被完全被点燃。
二、传递绘本画面,捕捉语言个性
绘本中的文字与一般性文本语言不通,它会基于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在协同与调整中趋于紧缩与收敛,即使运用了排比等外在的修辞格式,就非常注重文字表达的效值和张力,从而以最简洁的文字呈现最丰富的内容。
1.关照句式,模仿表达
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而质变的过程。绘本就是要将一定的节奏作为图画书展开的手法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而适切的语言规律,对于孩子而言是宝贵的财富与资源。
例如,窦桂梅老师执教《我爸爸》时,就将两幅单列的图片与语言整合一句话: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窦老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核心句式框架“像……一样……,也像……一样……”引导学生实践仿写。
窦老师就是紧扣绘本中值得学生借鉴与仿造的典型句式,引导学生对同一个事物作出两种以上的比喻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表达能力。
2.集聚情感,创生表达
绘本以文字与画面的连续跳跃构成。故事情节是绘本的核心,优质的故事情节里总是蕴含着丰富的认知情感,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促发学生形成鲜活的认知,为自身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如《生气的亚瑟》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亚瑟生气之后产生的后果。而在绘本最后,作者直接反问读者:“你呢?”每个人都有与亚瑟相同的经历,作者的反问唤醒了学生的回忆,为自身经历的倾吐与情感的宣泄。于是,教师则顺势将学生阅读时产生的共鸣说出来,而学生也将平时难以说明白的生气状态以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出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图文交融,凸显表达魅力
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彼此之间表情达意的差异性,则是阅读绘本最大乐趣的来源。这种与一般性文本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绘本的阅读与写话不仅要关注图片与文字,更要关注两者之间形成的联系。
1.填充图片细节
绘本中的图片绘制经常性使用绘画技巧中的留白策略,使其产生无中生有,甚至是无中胜有的效益,而与之相匹配的文字也是在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这也就为学生围绕绘本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即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之意,甚至是未尽之意表达出来。
如在《要不然会更糟》一文中,作者就采用了“欲言又止”的表达策略——“但是,要不然会更糟”,但究竟会怎样糟、糟到什么程度,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而是借助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联系文字与插图,借助“我是幸运的,要不然我会( )”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如此设计,不仅检测了学生是否读懂了图片,更重要的是在图文互补的关系中历练了表达,提升了能力。
2.链接图片联系
绘本阅读时,不仅需要将断开的图片编制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能将静止的画面转为一个生动、有趣且完整的情节。
如《逃家小兔》一书对图片的处理就创意十足:全景的图片、彩色的跨页,并没有对白,而是浓烈的想象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支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描述的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从而在想象中将情节发展的细节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眼中有图片,心中有情感,学生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创作的愉悦体验也强烈鲜明。
总而言之,绘本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学生自主表达提供了绝佳的载体。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载体,为学生的习作创设全新的课程,在唤醒学生写作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近年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疲劳、教师实践指导效益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但可喜的是,绘本阅读教学成为了当下阅读的主流趋势。本文提出要开掘鲜活画面,创设鲜活语言;传递绘本画面,捕捉语言个性;关注图文交融,凸显表达魅力,从而借助绘本提升低年级学生表达的新体系。
【关键词】
语言鲜活 语言个性 绘本写话 全新体系
近年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疲劳、教师实践指导效益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但可喜的是,绘本阅读教学成为了当下阅读的主流趋势,如何让学生借助绘本阅读的潮流,为学生构建习作教学的全新课程呢?
一、开掘画面资源,创设鲜活语言
绘本的特色在将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融入在鲜活可感的画面中,借助画面展现的连续性来展开故事,从而将故事根植在学生的心目中。绘本阅读就要充分利用绘本每一处的图片资源,从封面到封底,准确感知、提取图片信息,了解故事,从而为之后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1.据图创编
有一类绘本,图片与文字平行呈现,语言并非是文字的揭示说明,图片也并非是文字的直观再现,彼此之间没有对应、直接的关联。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差异则为习作教学中想象创编提供了课堂教学的“留白”。
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不同空间的不同故事。其中,语言文字展现了爷爷为孙子缝制外套和背心的故事;而地下的故事则完全靠图片展现,并没有一个文字呈现。因此,在指导阅读这一绘本时,教师激活学生的想象创编意识,以自己的文字展现出地下故事,将学生的习作教学融入到感兴趣的绘本阅读中,一举两得。
2.以图解说
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形象思维,是读“图”的天才。为此,就出现了一种无字的绘本,编者完全依托绘本中的图片来呈现故事,这就为学生自己感知故事、表达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在读弗利克斯的《飞机》时,孩子们在14幅无字的图片中徜徉,表现出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引领学生分别运用一句话将14幅图配上文字,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在这种读图、分解、串联的过程中创作出来。学生发现原来写话就是如此简单有趣,其创作表达的激情就这样被完全被点燃。
二、传递绘本画面,捕捉语言个性
绘本中的文字与一般性文本语言不通,它会基于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在协同与调整中趋于紧缩与收敛,即使运用了排比等外在的修辞格式,就非常注重文字表达的效值和张力,从而以最简洁的文字呈现最丰富的内容。
1.关照句式,模仿表达
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而质变的过程。绘本就是要将一定的节奏作为图画书展开的手法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而适切的语言规律,对于孩子而言是宝贵的财富与资源。
例如,窦桂梅老师执教《我爸爸》时,就将两幅单列的图片与语言整合一句话: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窦老师引导学生提炼出核心句式框架“像……一样……,也像……一样……”引导学生实践仿写。
窦老师就是紧扣绘本中值得学生借鉴与仿造的典型句式,引导学生对同一个事物作出两种以上的比喻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表达能力。
2.集聚情感,创生表达
绘本以文字与画面的连续跳跃构成。故事情节是绘本的核心,优质的故事情节里总是蕴含着丰富的认知情感,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促发学生形成鲜活的认知,为自身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如《生气的亚瑟》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亚瑟生气之后产生的后果。而在绘本最后,作者直接反问读者:“你呢?”每个人都有与亚瑟相同的经历,作者的反问唤醒了学生的回忆,为自身经历的倾吐与情感的宣泄。于是,教师则顺势将学生阅读时产生的共鸣说出来,而学生也将平时难以说明白的生气状态以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出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图文交融,凸显表达魅力
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彼此之间表情达意的差异性,则是阅读绘本最大乐趣的来源。这种与一般性文本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绘本的阅读与写话不仅要关注图片与文字,更要关注两者之间形成的联系。
1.填充图片细节
绘本中的图片绘制经常性使用绘画技巧中的留白策略,使其产生无中生有,甚至是无中胜有的效益,而与之相匹配的文字也是在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这也就为学生围绕绘本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即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之意,甚至是未尽之意表达出来。
如在《要不然会更糟》一文中,作者就采用了“欲言又止”的表达策略——“但是,要不然会更糟”,但究竟会怎样糟、糟到什么程度,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而是借助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联系文字与插图,借助“我是幸运的,要不然我会( )”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如此设计,不仅检测了学生是否读懂了图片,更重要的是在图文互补的关系中历练了表达,提升了能力。
2.链接图片联系
绘本阅读时,不仅需要将断开的图片编制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能将静止的画面转为一个生动、有趣且完整的情节。
如《逃家小兔》一书对图片的处理就创意十足:全景的图片、彩色的跨页,并没有对白,而是浓烈的想象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支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描述的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从而在想象中将情节发展的细节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眼中有图片,心中有情感,学生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创作的愉悦体验也强烈鲜明。
总而言之,绘本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学生自主表达提供了绝佳的载体。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载体,为学生的习作创设全新的课程,在唤醒学生写作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