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课堂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空间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气氛。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调控教学,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呢?下面我就备课和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备课是教师执教的基础。任何一堂课,倘若没有充足的准备,教师就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备课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是教学知识点的准备:包括这堂课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重、难点,解决方案是什么,课堂采用怎样的学习模式等。
教师作为准备的主体,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情境是任课教师备课的基础。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落实好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技术不仅是技术,更是独特的艺术。课前准备时要关注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当好导演,布置好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如:在进行数据库系统教学中,我事先设计了一个竞赛程序,故意在试题中埋下错误,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题目有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修改试题的念头,从而步入知识点的序列教学之中。
其次,准备的案例在陈述性知识扩展之上,即案例中不仅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更要体现出“为什么”,进而促进学生去研究本质。如:在网页制作教学时,我增加了组件字幕。学生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顺利完成动态字幕的任务,效果也不错。教学中我试着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字幕上下滚动。这个问题在课堂中激起了千层浪花。我试图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达出来,通过层层设疑揭开了HTML语言的神奇面纱。学生不仅学会了字幕的基本操作,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HTML的作用,使网页设计制作的实现更加多元化。
再次,任务设置有梯度且具有一定的整合性。要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知识获得是快乐的,所以必须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尽量设置由浅入深的梯度,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使学生有乐趣,愿意探索。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技术。很多教师对有关梯度的案例研究得相当深入,在这里我就任务设计的整合性谈谈自己的做法。在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前,我主动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重在指导学生将不同的程序整合起来完成作品。如:为了复习Flash和Photoshop,我设计了如下的任务目标。
(1)“背景.jpg”将作为Flash舞台的背景图片,但是该图片的亮度不足,有多余的信息,请你利用Photoshop处理“背景.jpg”后,将“背景.jpg”导入到Flash中,新建图层并改名为“背景”,将“背景.jpg”作为舞台的背景,水平垂直且居中对齐。
设计意图:利用Photoshop请学生修改图片的亮度、对比度、图像的大小;掌握裁切工具的用法等。
(2)“手.png”图像包含多余的信息,请将图片下方的信息去除;手的外侧是黑色的,如果直接制作动画效果不理想,你有哪些方法使手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去除多余的黑色?
设计意图:对图像的简单处理既可以在Photoshop中,也可以在Flash中完成。请学生利用Photoshop魔棒工具对指定的区域进行修改,并提示学生哪些格式的文件可以制作背景色为透明的文件,扩大学生对图片格式的认识。如果利用Flash对导入的图片进行修改,就必须将图片打散,有利于学生对Flash知识点的学习。
经过上述操作,学生有机地将Flash和Photoshop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地来理解动画和图像,有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软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教师心理的准备。
主要体现在课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这个沟通不一定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更多地来自于教师多个渠道了解学生,可以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口述中认识到任教班级的特点,从自己课堂教学中感受这个受众的特征,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在教案中增加班级特色的任务和目标。比如:活跃度较高的班级适合在课堂中安排竞赛、讨论、小组合作等;对于沉默的班级学生,教师要依靠亲和力循循善诱,展现完美的执教能力。如在进行《多媒体信息编码》的教学中,我需要在教学中对采集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现场处理。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在课堂中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参加演出,这样我的教学就能够顺利地展开。实际教学中,遇到气氛活跃、善于表现自我的班级学生,我就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有的班级学生相对内向,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我就在课前把愿意表现却不敢表现的学生声音录制下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再把他的声音播放出来,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导入。
第三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机房机器和网络环境特点。
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要求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教学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学生多、电脑少的特殊情况,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主动与学生交流,尽量要让学生理解困难,并明确给学生一个承诺,让学生从内心觉得老师并没有忽略自己,这也是师生沟通非常有效的方式。特殊的课程内容对网络的要求也有不同,此时要求教师事先要深入机房,了解局域网特点,设置好服务器教师机特殊参数,务必事先调试过,以免出现学生等着上课而网络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教师只有很好地了解软硬件环境,才能为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是帮助系统的准备。
每一堂课都会有很多细分的知识点,每个小细节都代表了特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分析时仅仅操作或演示一次,这样,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还会困惑,前面的界面还没有充分理解就跳入了一个新的知识面,而且频繁地打断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建议准备阶段制作帮助系统,这个帮助系统可以是很小的文本文件,也可以是重要屏幕的截屏画面,有条件的机房还建议提供视频录制后的帮助文件。在制作这个帮助系统时,尽量把操作细分,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文件,以方便广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
一堂精彩的课要从备课开始,途经课堂教学的展开和高潮,它的着力点就在评价阶段。评价阶段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课堂中展开,也可以在课后完成,成为下一节课的开始。如何更好地实施评价,为教学服务呢?
其一,评价要及时、客观、有针对性。学生作业上交后,教师切忌不闻不问,要凭经验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论。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教师传递信息。有的学生偶尔一次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教师要及时、耐心地询问原因,教师通过咨询,及时分析原因,有助于顺利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其二,作业质量是教学漏洞的缩影。教师可以从作业中捕获在教学中是否存在着教学误区,如果有问题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例如网页制作中,我建议学生在桌面新建名为“406××”的文件夹,index.htm和分页面都放置在该文件夹中,图片文件放置在images文件夹内。作品发布前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统一上传到服务器中,学生通过URL浏览自己和他人的网页,学习兴趣顿时猛增。也有学生由于多次压缩、解压缩导致自己建立的站点结构混乱,最后导致不能通过统一地址被访问。这时我就以此为契机,告诉学生站点的压缩就和礼物包装一样,只要在礼物的外侧加一层薄薄的包装纸就够了;解压就如同解开礼物包装纸,你收到的礼品就在礼品盒内。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浅显地明白压缩、解压的道理,避免错误再度发生。
其三,坚决杜绝作业的“拷贝”。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就请身边的同学代交一份改了名字的作业以搪塞教师。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定要把这个容易扩散的苗头熄灭在萌芽状态,并且要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老师是非常认真地在改你们的作业,请你们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并且保护好自己的版权信息,不要通过“非法”的途径去“帮助”别人或自己。这样的处理既体现出教学的针对性,又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需要一线的任课教师积极实践和摸索。对教师执教能力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通过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在于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意自己去探索知识;更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四明中学)
备课是教师执教的基础。任何一堂课,倘若没有充足的准备,教师就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备课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是教学知识点的准备:包括这堂课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重、难点,解决方案是什么,课堂采用怎样的学习模式等。
教师作为准备的主体,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情境是任课教师备课的基础。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落实好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技术不仅是技术,更是独特的艺术。课前准备时要关注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当好导演,布置好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如:在进行数据库系统教学中,我事先设计了一个竞赛程序,故意在试题中埋下错误,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题目有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修改试题的念头,从而步入知识点的序列教学之中。
其次,准备的案例在陈述性知识扩展之上,即案例中不仅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更要体现出“为什么”,进而促进学生去研究本质。如:在网页制作教学时,我增加了组件字幕。学生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顺利完成动态字幕的任务,效果也不错。教学中我试着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字幕上下滚动。这个问题在课堂中激起了千层浪花。我试图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达出来,通过层层设疑揭开了HTML语言的神奇面纱。学生不仅学会了字幕的基本操作,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HTML的作用,使网页设计制作的实现更加多元化。
再次,任务设置有梯度且具有一定的整合性。要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知识获得是快乐的,所以必须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尽量设置由浅入深的梯度,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使学生有乐趣,愿意探索。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技术。很多教师对有关梯度的案例研究得相当深入,在这里我就任务设计的整合性谈谈自己的做法。在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前,我主动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重在指导学生将不同的程序整合起来完成作品。如:为了复习Flash和Photoshop,我设计了如下的任务目标。
(1)“背景.jpg”将作为Flash舞台的背景图片,但是该图片的亮度不足,有多余的信息,请你利用Photoshop处理“背景.jpg”后,将“背景.jpg”导入到Flash中,新建图层并改名为“背景”,将“背景.jpg”作为舞台的背景,水平垂直且居中对齐。
设计意图:利用Photoshop请学生修改图片的亮度、对比度、图像的大小;掌握裁切工具的用法等。
(2)“手.png”图像包含多余的信息,请将图片下方的信息去除;手的外侧是黑色的,如果直接制作动画效果不理想,你有哪些方法使手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去除多余的黑色?
设计意图:对图像的简单处理既可以在Photoshop中,也可以在Flash中完成。请学生利用Photoshop魔棒工具对指定的区域进行修改,并提示学生哪些格式的文件可以制作背景色为透明的文件,扩大学生对图片格式的认识。如果利用Flash对导入的图片进行修改,就必须将图片打散,有利于学生对Flash知识点的学习。
经过上述操作,学生有机地将Flash和Photoshop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地来理解动画和图像,有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软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教师心理的准备。
主要体现在课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这个沟通不一定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更多地来自于教师多个渠道了解学生,可以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口述中认识到任教班级的特点,从自己课堂教学中感受这个受众的特征,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在教案中增加班级特色的任务和目标。比如:活跃度较高的班级适合在课堂中安排竞赛、讨论、小组合作等;对于沉默的班级学生,教师要依靠亲和力循循善诱,展现完美的执教能力。如在进行《多媒体信息编码》的教学中,我需要在教学中对采集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现场处理。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在课堂中有学生会主动举手参加演出,这样我的教学就能够顺利地展开。实际教学中,遇到气氛活跃、善于表现自我的班级学生,我就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有的班级学生相对内向,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我就在课前把愿意表现却不敢表现的学生声音录制下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再把他的声音播放出来,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导入。
第三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机房机器和网络环境特点。
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要求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教学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学生多、电脑少的特殊情况,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主动与学生交流,尽量要让学生理解困难,并明确给学生一个承诺,让学生从内心觉得老师并没有忽略自己,这也是师生沟通非常有效的方式。特殊的课程内容对网络的要求也有不同,此时要求教师事先要深入机房,了解局域网特点,设置好服务器教师机特殊参数,务必事先调试过,以免出现学生等着上课而网络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教师只有很好地了解软硬件环境,才能为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是帮助系统的准备。
每一堂课都会有很多细分的知识点,每个小细节都代表了特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分析时仅仅操作或演示一次,这样,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还会困惑,前面的界面还没有充分理解就跳入了一个新的知识面,而且频繁地打断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建议准备阶段制作帮助系统,这个帮助系统可以是很小的文本文件,也可以是重要屏幕的截屏画面,有条件的机房还建议提供视频录制后的帮助文件。在制作这个帮助系统时,尽量把操作细分,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文件,以方便广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
一堂精彩的课要从备课开始,途经课堂教学的展开和高潮,它的着力点就在评价阶段。评价阶段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课堂中展开,也可以在课后完成,成为下一节课的开始。如何更好地实施评价,为教学服务呢?
其一,评价要及时、客观、有针对性。学生作业上交后,教师切忌不闻不问,要凭经验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论。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教师传递信息。有的学生偶尔一次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教师要及时、耐心地询问原因,教师通过咨询,及时分析原因,有助于顺利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其二,作业质量是教学漏洞的缩影。教师可以从作业中捕获在教学中是否存在着教学误区,如果有问题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例如网页制作中,我建议学生在桌面新建名为“406××”的文件夹,index.htm和分页面都放置在该文件夹中,图片文件放置在images文件夹内。作品发布前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统一上传到服务器中,学生通过URL浏览自己和他人的网页,学习兴趣顿时猛增。也有学生由于多次压缩、解压缩导致自己建立的站点结构混乱,最后导致不能通过统一地址被访问。这时我就以此为契机,告诉学生站点的压缩就和礼物包装一样,只要在礼物的外侧加一层薄薄的包装纸就够了;解压就如同解开礼物包装纸,你收到的礼品就在礼品盒内。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浅显地明白压缩、解压的道理,避免错误再度发生。
其三,坚决杜绝作业的“拷贝”。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就请身边的同学代交一份改了名字的作业以搪塞教师。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定要把这个容易扩散的苗头熄灭在萌芽状态,并且要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老师是非常认真地在改你们的作业,请你们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并且保护好自己的版权信息,不要通过“非法”的途径去“帮助”别人或自己。这样的处理既体现出教学的针对性,又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需要一线的任课教师积极实践和摸索。对教师执教能力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通过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在于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意自己去探索知识;更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四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