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生机,同时,也给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对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的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课堂导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學生体会生物这一自然学科应用价值的起始阶段,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生物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只是以教材中的知识为导向,展开“灌输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从而逐渐的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与思维的发展进程。因此,教师应完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并不是将知识只停留在书本表象的层面上,而是将其深入理解,产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以初中生物为切入点,从“精彩的课堂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个方面对有效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内部机制,也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对有效教学的展开至关重要,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将教材内容以刻板的方式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并以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评判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途径,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素。
笔者在进行“单细胞生物”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基于学生对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具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出示一张图片:“一滴河水在绿色激光笔的照射下呈现出的生物”,伴随着问题的提出:“我们看到的微小物体是不是生物呢?在自然界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呢?”,这一图片所呈现的现象和伴随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针对草履虫这一单细胞生物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课堂导入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也是教学是否达到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学生建立理性认知的前提,也是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基本保障,但学生往往面对抽象性的生物概念时,思维意识只是停留在二维的表象认识上,而学生想要深入理解知识时,思维总是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信息技术手段为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功能,也是衔接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存的有力工具,同时,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笔者在进行“开花和结果”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认识花的结构,并了解开花授粉的过程,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桃花经历的开花,授粉,以及子房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对于植物的开花这一过程产生表象的认知,并建立感性认识,此外,通过这一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将二维静态的概念知识转化为三维动态的过程,给学生直观化的视觉冲击,还促进了学生对这一开花过程的深刻性认识,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理性思维,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作为现代教育观所强调的学生需具备的能力之一,在生物教学中,是教师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教师往往只是重视生物教学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通过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将其解决,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应用能力。
笔者在进行“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教学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合理营养的理解,并学会运用合理营养等相关知识设计健康的食谱,设置两个生活化的实践作业,提出第一个作业要求:“记录长辈的饮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份合理营养的食谱”,随之提出第二个作业要求:“去超市观察每一类食品,观察并判断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具有绿色食品的标志等”,于是,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别开展这两项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帮助了学生通过自我调查等方式,提高了其自身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开展受到多个环节的影响,每一环节的精心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以精彩的课堂导入为起始环节,使学生的注意力落实到学习目标中,并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多媒体手段具象化的呈现出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使学生亲自从实践过程中体会生物知识的价值,并增强其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36):111-111.
[2]王西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C]//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2018.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课堂导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學生体会生物这一自然学科应用价值的起始阶段,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生物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只是以教材中的知识为导向,展开“灌输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从而逐渐的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与思维的发展进程。因此,教师应完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并不是将知识只停留在书本表象的层面上,而是将其深入理解,产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以初中生物为切入点,从“精彩的课堂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个方面对有效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内部机制,也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对有效教学的展开至关重要,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将教材内容以刻板的方式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并以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评判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途径,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素。
笔者在进行“单细胞生物”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基于学生对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具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出示一张图片:“一滴河水在绿色激光笔的照射下呈现出的生物”,伴随着问题的提出:“我们看到的微小物体是不是生物呢?在自然界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呢?”,这一图片所呈现的现象和伴随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针对草履虫这一单细胞生物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课堂导入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也是教学是否达到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学生建立理性认知的前提,也是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基本保障,但学生往往面对抽象性的生物概念时,思维意识只是停留在二维的表象认识上,而学生想要深入理解知识时,思维总是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信息技术手段为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功能,也是衔接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存的有力工具,同时,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笔者在进行“开花和结果”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认识花的结构,并了解开花授粉的过程,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桃花经历的开花,授粉,以及子房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对于植物的开花这一过程产生表象的认知,并建立感性认识,此外,通过这一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将二维静态的概念知识转化为三维动态的过程,给学生直观化的视觉冲击,还促进了学生对这一开花过程的深刻性认识,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理性思维,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作为现代教育观所强调的学生需具备的能力之一,在生物教学中,是教师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教师往往只是重视生物教学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通过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将其解决,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应用能力。
笔者在进行“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教学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合理营养的理解,并学会运用合理营养等相关知识设计健康的食谱,设置两个生活化的实践作业,提出第一个作业要求:“记录长辈的饮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份合理营养的食谱”,随之提出第二个作业要求:“去超市观察每一类食品,观察并判断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具有绿色食品的标志等”,于是,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别开展这两项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帮助了学生通过自我调查等方式,提高了其自身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开展受到多个环节的影响,每一环节的精心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以精彩的课堂导入为起始环节,使学生的注意力落实到学习目标中,并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多媒体手段具象化的呈现出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使学生亲自从实践过程中体会生物知识的价值,并增强其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36):111-111.
[2]王西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C]//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