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尺。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激发兴趣、读写结合、积累素材等途径,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在快乐中步入作文的大门,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作文 练习 兴趣 情境 阅读 改成 观察 素材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老师要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作文教学,并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爱动笔的习惯。”为此,我根据学生年龄小、习作基础差、知识面窄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人手,激发作文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步入作文的大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
片断练习是初写作文的学生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它是介于写话和写篇之间的作文训练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年级学生恰恰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教中年级学生写好片断练习,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或把一篇文章的重点段落顺序打乱,让学生整理。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提高,片断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创造情境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叙述逼真外,还要感情自然流露,情感表达真切才能感动读者。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时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我首先就地取材,丰富学生生活。比如新学期开始,同学们满怀信心地来到学校,我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新学期,新打算》《我的心愿》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作文里,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结果学生们纷纷动笔,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课后,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评,选出优秀作文在班上范读,并贴到墙报栏中展示,鼓励学生积极练笔,写真实的事,抒真实的情。
三、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1 培养学生多阅读,养成摘录的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使学生写作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在阅读上下一番工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古人读书写作的宝贵经验,给了我许多的启示。首先,我把每篇课文的“说干就干”与“作文指导”密切联系起来,让课文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通过口头提问、重点词句讲解、编写段意和归纳中心等活动,联系作文的立意、选材、剪裁,编拟写作提纲,让学生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其次,要求学生每上一节课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读得有感情,有些重点段落、精彩章节还要背诵,细细品味。这样,写作时,一些生动的语言便能从心底涌出。另外,针对农村学生课外读物比较少的情况,我帮他们集体订阅快报,还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一些《优秀作文选》《小学时代》等刊物让他们阅读,并鼓励他们做摘抄,学期末进行比赛,看谁摘抄得多,看谁运用得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春天到了,我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秋风起了,我引着学生在田间小径,饱尝丰收的喜悦。劳动中,我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每写一篇作文,我不是题目一出就让学生闭门造车。如写《记一次锄草劳动》,我就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同学的动作、神态以及自己心理的感受和当时的感人画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流水账”式的东西,而是具体、生动的作文了。
3 指导学生多记日记和读书笔记。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经常练笔。只读不写、不练不好,也同样写不出好文章。一学期8篇作文,平均两周写一篇,实在是太少了。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练笔机会,我就让他们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思想感受写出来。内容、形式、长短不限。只要坚持经常,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四、留心观察,猎取素材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学生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要留意校园花坛里植物的颜色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五、传授技巧,写好文章
学生的写作技巧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靠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慢慢探索;二是靠教师予以指导。作文一方面虽然靠丰富的知识积累,令另一方面也要靠教师写作方法的指导,否则写不出好文章来。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以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要求学生字迹工整,使人赏心悦目;忌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也要正确使用。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途径很多,许多教师都有较成功的经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宗旨,多给学生以鼓励,鼓励他们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教师在写作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 作文 练习 兴趣 情境 阅读 改成 观察 素材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老师要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作文教学,并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爱动笔的习惯。”为此,我根据学生年龄小、习作基础差、知识面窄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人手,激发作文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步入作文的大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
片断练习是初写作文的学生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它是介于写话和写篇之间的作文训练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年级学生恰恰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教中年级学生写好片断练习,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或把一篇文章的重点段落顺序打乱,让学生整理。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提高,片断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创造情境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叙述逼真外,还要感情自然流露,情感表达真切才能感动读者。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时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我首先就地取材,丰富学生生活。比如新学期开始,同学们满怀信心地来到学校,我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新学期,新打算》《我的心愿》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作文里,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结果学生们纷纷动笔,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课后,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评,选出优秀作文在班上范读,并贴到墙报栏中展示,鼓励学生积极练笔,写真实的事,抒真实的情。
三、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1 培养学生多阅读,养成摘录的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使学生写作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在阅读上下一番工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古人读书写作的宝贵经验,给了我许多的启示。首先,我把每篇课文的“说干就干”与“作文指导”密切联系起来,让课文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通过口头提问、重点词句讲解、编写段意和归纳中心等活动,联系作文的立意、选材、剪裁,编拟写作提纲,让学生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其次,要求学生每上一节课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读得有感情,有些重点段落、精彩章节还要背诵,细细品味。这样,写作时,一些生动的语言便能从心底涌出。另外,针对农村学生课外读物比较少的情况,我帮他们集体订阅快报,还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一些《优秀作文选》《小学时代》等刊物让他们阅读,并鼓励他们做摘抄,学期末进行比赛,看谁摘抄得多,看谁运用得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春天到了,我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秋风起了,我引着学生在田间小径,饱尝丰收的喜悦。劳动中,我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每写一篇作文,我不是题目一出就让学生闭门造车。如写《记一次锄草劳动》,我就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每一个同学的动作、神态以及自己心理的感受和当时的感人画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流水账”式的东西,而是具体、生动的作文了。
3 指导学生多记日记和读书笔记。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经常练笔。只读不写、不练不好,也同样写不出好文章。一学期8篇作文,平均两周写一篇,实在是太少了。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练笔机会,我就让他们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思想感受写出来。内容、形式、长短不限。只要坚持经常,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四、留心观察,猎取素材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学生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要留意校园花坛里植物的颜色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五、传授技巧,写好文章
学生的写作技巧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靠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慢慢探索;二是靠教师予以指导。作文一方面虽然靠丰富的知识积累,令另一方面也要靠教师写作方法的指导,否则写不出好文章来。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以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要求学生字迹工整,使人赏心悦目;忌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也要正确使用。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途径很多,许多教师都有较成功的经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宗旨,多给学生以鼓励,鼓励他们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教师在写作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