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欣赏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阐述为主要切入点,从营造良好氛围、有层次的选择欣赏内容、运用视听结合教学方式、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唤起孩子们听觉神经的策略,并且通过小学音乐欣赏课成功教学案例的分析来实现欣赏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为一线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欣赏课 小学音乐 听觉
  一、欣赏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使得学生在音乐作品的聆听、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鉴赏能力的强化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作者将自身的情感理念寓于音乐作品之中,经过人为的创造之后可以影响聆听者的身心发展,在具体功能的实现中重新塑造学生的听觉形象,促使学生更为深层次的理解音乐美感内涵;另一方面,音乐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还会帮助学生重构美感框架,在听觉感知能力逐步强化的过程中形成音乐美感[1]。由此可见,在音乐相互作用的影响之下,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听觉朝着完美、优质、美感的方向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使得学生在明确作品情感、意蕴的基础上,适当性的融入自己的所感所悟,实现作品二次创作的目的,这对学生音乐感悟力的提升、自主创造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在聆听某个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音乐作品的虚拟环境中,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通過这种情感与情感之间的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迸发创造灵感,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通过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音乐作品欣赏方法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来形成对生理功能的有效调节,善于利用音乐来调节学生的自我情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对个体的大脑形成有效的平衡控制[2]。其中,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等内容均可以有效刺激集体的神经系统,并且通过大脑神经中枢系统的带动来促使个体处于兴奋良好的状态,从而实现人体机能效果的最大化。
  二、如何唤起孩子们听觉的神经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优质良好、宽松和谐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以保持注意力持久性的高度集中,但是却对新鲜事物保有浓厚兴趣。换言之,学生会对自身感兴趣的知识点投入全部的精力。
  (二)有层次的选择,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在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选择音乐作品,使得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在欣赏课堂中充分吧自己的耳朵“叫醒”,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对此,教师要构建分层教学模式,科学选择音乐欣赏课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选择与之相承接的欣赏内容,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升、鉴赏能力的强化具有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三)运用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辅助性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为学生呈现具体的作品视频,使得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下最大限度的调动自身多种感官,从而培养自身的音乐感悟力、理解力和领悟力。对此,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磁带或者录音的同时,通过具体视频、图片等资料的展示来促使学生将作品中的抽象思维转换为具体场景,更好的体会作品中作者所想传递的思想主旨。
  (四)健全教学评价,全面总结欣赏课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对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并将此作为下一堂课或者下一阶段欣赏课教学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从而完成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对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客观点评,对于学生表现良好的地方要提出表扬,对于学生存在的错误或者不足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但是值得说明的是,点评方式应以鼓励性为主,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效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学习热情,并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指出。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成功案例分析——以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牧歌》为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聆听歌曲,了解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并且感受民歌的表现力;2.过程与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感受、体验歌曲中所呈现的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1.教学难点:感受《牧歌》歌曲表现的意境;2.教学重点:掌握并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深入理解《牧歌》的歌曲特点及风格。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1)师:同学们,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2)老师为学生播放歌曲《天堂》,并就这一个歌曲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加以提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就这一民族的相关内容进行交流讨论。(3)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段视频资料,我们大家来一起看一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为学生播放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视频)(4)师:在观看完视频以后,同学们可以不可以说一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阐述)
  2.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意境美。(1)教师为学生演唱《牧歌》,并通过大屏幕为学生出示歌曲的歌谱及歌词。(2)师: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吗?你们觉得这首歌怎样?(3)教师带动学生轻哼《牧歌》旋律,熟读歌词,并且分析上句歌词与下句歌词之间的联系。
  3.欣赏舞蹈《牧歌》,深入理解歌曲内涵(略)。4.学生自主创作,表达情感(略)。5.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音乐欣赏课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领悟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理解作品内在情感、明确音乐作品形式题材、鉴赏音乐流派及作品风格。
其他文献
德育目标:《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子女对长辈的敬爱、长辈对儿孙的疼爱、中华传统美德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最能打动人心。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单元教学主体,我将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创造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创造亲情的情感。另外,通过品味揣摩文本中能体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宠物单词和描述宠物特征的形容词。2.能够读懂描述宠物的样子,颜色等外貌特征的寻宠物启事,并根据描述把宠物找出来。3.培养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积极参与12xue平台上抢答,随机等各种活动,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与他人讨论合作的乐趣,体会分享的快乐,热爱自己身边的小宠物。
期刊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通过猜练字主角的方法了解“月”字的演化过程;2、学习“月”字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带“月”的字的写法;3、能根据字的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合理布局,做到匀称合理;4、通过赏字评字,使学生懂得欣赏美,有创造美的欲望。5、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其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激趣 观察 指导 练习 赏评  一、导入:  师:又到了练字的时间了,按照惯例咱们先来活动
期刊
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因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本课内容丰富生动,贴
期刊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会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跑的姿势,体会快速反应、自然放松跑的感觉;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协调、速度素质,增强下肢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后蹬有力,积极摆臂。  教学难点:摆臂姿势与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器材:报纸若干、希沃白板、电视机、音响、哨子、秒表、小蜜蜂。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期刊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促进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拓展教学的选择空间;提供便捷的教学手段;改善参与条件;扩大共享范围。同时,资源库和网络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双翼。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教学中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
期刊
活动目标:1、巩固复习1——5的点数,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2、能听清指令,进行逆向思维,选择“安全蘑菇屋”;3、在游戏中与同伴一起寻找安全的蘑菇屋,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1——5,并说出总数。活动难点:能听清指令,进行逆向思维,选择正确的“安全蘑菇屋”。活动准备:兔子、大灰狼的头饰,场景布置,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
期刊
【内容摘要】广西省蕴藏着丰富的本土乐器资源,但是在中学音乐课堂的利用率不高,本土乐器的传承缺少文化土壤,继承人流失是造成本土乐器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发广西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本土乐器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内在驱动,做好高中音乐教学的本土乐器资源开发需要从现实角度出发,树立学生名族文化意识,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乐器素养,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实现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与音乐教育有机统一。  【关键
期刊
设计思路:《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數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等)作为量具进行直接测量。活动是通过自然测量把数和量密切结合,加深儿
期刊
“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数学教学既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也是当代社会生活对数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因此,要力求做到让生活的影子融入数学教学中。  一、内容的设计,注意贴近生活经验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这是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的一句话。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习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处理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