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浙籍新移民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关于“地震”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颇具独到之处,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相互交织,展示了当代海外新移民作家在突破中西敘事传统、历史与现实等方面所作的探索,预示了海外华人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张翎 《余震》 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海外华人新移民作家群体成为国内文学研究和评论界越来越重视的命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群中不乏浙江籍作家的身影。作为浙江海外文学的传承者,浙籍海外新移民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浙江温州籍女作家张翎的小说创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作为新移民女性作家代表之一的加拿大华裔张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本文拟以《余震》这部中篇小说为例,试分析张翎作品中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相互交织的叙事手法在突破中西叙事传统、历史与现实等方面所作的探索。
二 时空的交错与情感的交织
《余震》这部小说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2007年第一期,曾入选2007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第七位。《余震》的创作契机缘于张翎偶然间看到的一本《唐山大地震亲历记》,“那本书三下两下抹去了三十年的时光和几千公里的距离,将一些往事直直地杵到了我眼前。我感觉到了痛。痛通常是我写作灵感萌动的预兆……我发觉我的灵感找到了一块歇脚的石头。孩子,和他们没有流出的眼泪。还有那些没有被提及的后来。”于是,《余震》就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女孩王小灯为主线展开了叙事。由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播,使得这部小说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余震》与电影《唐山大地震》不论从主题上还是叙事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事实上,《唐山大地震》只是借鉴了《余震》的故事框架,其重点在于大地震中亲情、恩情、民族精神的表达。而《余震》所关注的则是大地震后精神伤痛的愈合,即“心灵的余震”,重在发掘人的心理和情感等人性中最脆弱的层面。从叙事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采用的基本上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常规线性叙事手法,故事和情节大致遵循着时间的线性关系和顺序;而《余震》中小说文本的叙事显然打破了线性时间发展的线型模式,在时空双线的结构下交织着明显的情感主线,带给读者一种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
现代叙事学理论认为在一部作品中故事的时间顺序不等同于叙事的时间顺序,因此,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把故事时序与叙事时序之间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对解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和艺术魅力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张翎在《余震》中采用了时空双线结构,小说的情节不按照线性发展的顺序展开,而是频繁地更换时间和地点。不过细加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在时空双线的结构之下,其实还暗含着两个比较明显的情感主线:一是亲情的缺失;二是爱情的缺失。由此,《余震》不仅让读者沉浸在跌宕的故事情节中,同时也使读者被小说变化莫测的叙事手法所折服。
1 亲情的缺失
小说《余震》是以倒叙开篇,始于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疑问:“沃尔佛医生立刻知道,他碰上一个有点劲道的病例了”。读者禁不住猜想会是一个怎样“劲道”的病例呢?作者接着交待这是一个第三次自杀未果的女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小说对这位叫做王小灯的女人的心理苦难展开了探索。从这一节开始,小说的叙事就采用了现在时与过去时糅杂在一起的手法,以“现在时”的加拿大和“过去时”的唐山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主线。在这之后的十四节中,主人公王小灯不断在大幅度的时间与空间中跳跃。整部小说就像一本被打乱顺序的日记,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彼此却又是紧密相扣,就在这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片段中走完了主人公王小灯的心灵苦旅。
小说的前六节意在追寻小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由医生治疗王小灯不会流泪的病症引发了一系列回忆,因此小说的第二、三节直接将时间和空间从2006年的多伦多跳转到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的王小灯还只有七岁,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把她和双胞胎弟弟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一个两难的选择。母亲那句石破天惊的“小……达”对劫后余生的小灯来说不啻于一场强烈的余震,击垮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也摧毁了她对亲情的信念。正如作者所说:“我想,这个叫王小灯的女人若死在1976年,她就会定格在一个单纯快乐渴望上学的七岁女孩形象上。可是,她却活了下来。天灾把生存推入了极限,在这样的极限中一个七岁的灵魂过早地看见了人生的狐狸尾巴。见识了真相之后的王小灯,再也没有能力去正常地拥有世上一切正常的感情。”等到小灯苏醒过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命撕扯着父亲买回来给姐弟俩上小学用的书包,然后像扔皮球一样狠命地扔了出去。这个举动只能意味着她对过去的决裂、对亲情的绝望、对命运的愤怒,从此这个女孩再也不会流泪了。
寻找到小灯心理疾病的根源,小说的第四节突然又转到2005年多伦多的圣诞节,“可是今年的圣诞和往年不一样。因为今年他们没有苏西。苏西是小灯和杨阳的女儿。苏西昨天出走了。”短短几行字,道出了小灯心中刺骨的痛:当年的她被母亲无奈地抛弃了,而现在的她却又被女儿无情地抛弃了。事情源于她偷看13岁女儿的聊天记录而被女儿发现,女儿一气之下愤然离去。与她有着亲密血缘的两个人都弃她而去,“靠不住啊,这世上没有一样狗东西是靠得住的。小灯恨恨地想。她知道,这个圣诞节她只能是一个人过了”。亲情的缺失再一次将小灯推入无底的深渊之中,她不明白为什么被抛弃的人总是她呢?如果说地震使得她不得不被母亲抛弃,而被她呵护备至的女儿为什么也要躲开她呢?当丈夫杨阳与她争论女儿出走的事情随口说到:“她还没到十三岁,别忘了咱们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小灯的反应却异常的激烈,“小灯被戳着了痛处,弹簧一样地跳了起来,眼睛似乎要爆出眼眶”。小灯为什么对青春期的女儿如此关注、如此敏感?在这里,作者为下一步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小说的第五、六节再一次跳转到了1976年的大连和唐山,交待了地震后小灯一家骨肉分离的悲惨情景。弟弟小达虽然被救出来了,却失去了右臂,与母亲李元妮相依为命;父親万师傅在一家招待所里身亡;小灯却被解放军战士救活了。在小说第六节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小灯总是执拗地认为她的右手断了,“突然紧紧拽住右手,说手断了,我的手断了”。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骨伤。后来战士让她用右手剪纸,她却坚持说她的手断了。从表面上看,双胞胎弟弟小达失去了右手,姐姐小灯也许就有了心灵感应,实际上,作者意在强调小灯心里亲情的断裂和缺失,一种无形的决裂与缺憾占据了她幼小的心灵。这一节的末尾交待了小灯被一对王姓夫妇收养了,小灯的那句“你就是,我的娘了”让王家的女人欢喜地哭了,那么小灯能否得到亲情的温暖呢?
2 爱情的缺失
带着这样的疑问,小说却又一次跳转回了2006年2月14日的多伦多。这一天是情人节,在一个如此重要的日子里,正如第四节中的圣诞节一样,小灯又是一个人度过了。由此看来,小灯失去的不仅是亲情,连爱情也丢了。她只能无奈地感慨:“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用。亨利,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你能留得住的。”从这节开始,小说的情感主线转向了爱情的缺失,在接下来的第八、九节里细致描写了小灯与杨阳相识相恋的过程。小灯在大地震中的遭遇让杨阳颇为震惊,顿时对小灯产生了强烈的怜爱之情,由此也促成了两人的爱情与婚姻。这么美好浪漫的爱情为何却变成了一段伤痕累累的婚姻呢?其中有两个细节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一是上大学的时候杨阳发现了小灯把养父寄来的钱一笔一笔地记在了账本上;二是结婚后杨阳发现小灯把筹备婚礼的钱马上拿去还给了养父,并说:“我一天也不想等,就想还了他,就什么也不欠他了。”接着小说突然跳回到了1982年的石家庄,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在小灯十三岁的时候养母生病亡故了,没想到却又遭到了养父的猥亵。由此可知,第四节中当杨阳说“别忘了咱们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小灯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激烈,也就是这个原因了。亲情的缺失与扭曲使她过早洞悉了人生的磨难和人性的罪恶,以至于今后的她再也不能以正常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了。爱情不仅没能弥补亲情带给小灯的重创,反而也被她弄丢了,小灯终于彻底绝望了。小灯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吗?小说突然转到了1994年春天,详细交代了地震之后李元妮母子两人的经历。失去右臂的小达在高中毕业后去南方打工了,并且发了大财,还娶了一位在大学教书的老师,居然和小时候的小灯长得很像。母亲李元妮一直留守在原地守着丈夫、女儿的亡灵,不肯随儿子远行。这种种细节其实正在暗示着他们与小灯千丝万缕的牵连,也为小说的结尾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两节小说描述了小灯一家移居到多伦多的生活,剖析了小灯失去爱情与婚姻的原因。心灵的余震使得小灯越来越多疑,竭力想控制住身边的人,却使丈夫与女儿离她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女儿离家出走、丈夫与她分居的局面,万念俱灰的小灯终于下定决心放手。小说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温馨而又有点俗套的结局:小灯回国取离婚资料,来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唐山,看到了母亲与小达的双胞胎儿女扫地的场景。当小灯听到母亲的那句“闺女,你找谁”时,她的嘴唇颤抖了,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脸上一阵麻痒:小灯会流泪了。小说就在小灯发给沃尔佛医生的那句传真“我终于,推开了那扇窗”中结束了。看似小灯又回到了痛苦的发源地,找到了曾经失去的亲情,可是她是否还能回到起点去找回失去的爱情呢?心灵的余震能否在那扇窗打开之后彻底消褪,让小灯有能力去正常地拥有世上一切正常的感情呢?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结尾处小灯千里寻亲的情节是我忍不住丢给自己的止疼片,是作不得准的”。这个略显牵强的结局表明了心灵的余震是很难彻底消除的,作者之所以开出这样的药方恰是因为她太了解人性的脆弱与缺憾,而这正是小说题名“余震”的寓意所在了。
三 结语
《余震》这部小说的叙事手法采用了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并行的方式,不断地设置疑问,再一步步地揭开谜底。作家张翎不但精心构架叙事的时空转换与跨越,而且还专注于对人物思想、情感、命运的思索,重在发掘人的心理和情感等人性中最脆弱、最隐蔽的层面。从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来看,西方现代文学叙事传统对张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然而她同样糅合了东方的文学传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写作在语言叙事手法等审美形式方面的实践刷新了移民文学偏重内容、忽略形式的历史”,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海外华人新移民写作谱写了华美的乐章。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当代浙籍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研究”,立项编号:Y201120437。
参考文献:
[1] 陈瑞琳:《风雨故人交错彼岸——论张翎的长篇新作〈交错的彼岸〉》,《华文文学》,2001年第3期。
[2] 张翎:《地震、孤儿、以及一些没有提及的后果》,《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2期。
[3] [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张翎:《余震》,《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2期。
[5] 饶芃子、蒲若茜:《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韩晓亚,女,1975—,山东滕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张翎 《余震》 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海外华人新移民作家群体成为国内文学研究和评论界越来越重视的命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群中不乏浙江籍作家的身影。作为浙江海外文学的传承者,浙籍海外新移民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浙江温州籍女作家张翎的小说创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作为新移民女性作家代表之一的加拿大华裔张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本文拟以《余震》这部中篇小说为例,试分析张翎作品中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相互交织的叙事手法在突破中西叙事传统、历史与现实等方面所作的探索。
二 时空的交错与情感的交织
《余震》这部小说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2007年第一期,曾入选2007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第七位。《余震》的创作契机缘于张翎偶然间看到的一本《唐山大地震亲历记》,“那本书三下两下抹去了三十年的时光和几千公里的距离,将一些往事直直地杵到了我眼前。我感觉到了痛。痛通常是我写作灵感萌动的预兆……我发觉我的灵感找到了一块歇脚的石头。孩子,和他们没有流出的眼泪。还有那些没有被提及的后来。”于是,《余震》就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女孩王小灯为主线展开了叙事。由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播,使得这部小说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余震》与电影《唐山大地震》不论从主题上还是叙事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事实上,《唐山大地震》只是借鉴了《余震》的故事框架,其重点在于大地震中亲情、恩情、民族精神的表达。而《余震》所关注的则是大地震后精神伤痛的愈合,即“心灵的余震”,重在发掘人的心理和情感等人性中最脆弱的层面。从叙事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采用的基本上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常规线性叙事手法,故事和情节大致遵循着时间的线性关系和顺序;而《余震》中小说文本的叙事显然打破了线性时间发展的线型模式,在时空双线的结构下交织着明显的情感主线,带给读者一种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
现代叙事学理论认为在一部作品中故事的时间顺序不等同于叙事的时间顺序,因此,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把故事时序与叙事时序之间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对解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和艺术魅力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张翎在《余震》中采用了时空双线结构,小说的情节不按照线性发展的顺序展开,而是频繁地更换时间和地点。不过细加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在时空双线的结构之下,其实还暗含着两个比较明显的情感主线:一是亲情的缺失;二是爱情的缺失。由此,《余震》不仅让读者沉浸在跌宕的故事情节中,同时也使读者被小说变化莫测的叙事手法所折服。
1 亲情的缺失
小说《余震》是以倒叙开篇,始于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疑问:“沃尔佛医生立刻知道,他碰上一个有点劲道的病例了”。读者禁不住猜想会是一个怎样“劲道”的病例呢?作者接着交待这是一个第三次自杀未果的女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小说对这位叫做王小灯的女人的心理苦难展开了探索。从这一节开始,小说的叙事就采用了现在时与过去时糅杂在一起的手法,以“现在时”的加拿大和“过去时”的唐山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主线。在这之后的十四节中,主人公王小灯不断在大幅度的时间与空间中跳跃。整部小说就像一本被打乱顺序的日记,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彼此却又是紧密相扣,就在这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片段中走完了主人公王小灯的心灵苦旅。
小说的前六节意在追寻小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由医生治疗王小灯不会流泪的病症引发了一系列回忆,因此小说的第二、三节直接将时间和空间从2006年的多伦多跳转到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的王小灯还只有七岁,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把她和双胞胎弟弟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一个两难的选择。母亲那句石破天惊的“小……达”对劫后余生的小灯来说不啻于一场强烈的余震,击垮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也摧毁了她对亲情的信念。正如作者所说:“我想,这个叫王小灯的女人若死在1976年,她就会定格在一个单纯快乐渴望上学的七岁女孩形象上。可是,她却活了下来。天灾把生存推入了极限,在这样的极限中一个七岁的灵魂过早地看见了人生的狐狸尾巴。见识了真相之后的王小灯,再也没有能力去正常地拥有世上一切正常的感情。”等到小灯苏醒过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命撕扯着父亲买回来给姐弟俩上小学用的书包,然后像扔皮球一样狠命地扔了出去。这个举动只能意味着她对过去的决裂、对亲情的绝望、对命运的愤怒,从此这个女孩再也不会流泪了。
寻找到小灯心理疾病的根源,小说的第四节突然又转到2005年多伦多的圣诞节,“可是今年的圣诞和往年不一样。因为今年他们没有苏西。苏西是小灯和杨阳的女儿。苏西昨天出走了。”短短几行字,道出了小灯心中刺骨的痛:当年的她被母亲无奈地抛弃了,而现在的她却又被女儿无情地抛弃了。事情源于她偷看13岁女儿的聊天记录而被女儿发现,女儿一气之下愤然离去。与她有着亲密血缘的两个人都弃她而去,“靠不住啊,这世上没有一样狗东西是靠得住的。小灯恨恨地想。她知道,这个圣诞节她只能是一个人过了”。亲情的缺失再一次将小灯推入无底的深渊之中,她不明白为什么被抛弃的人总是她呢?如果说地震使得她不得不被母亲抛弃,而被她呵护备至的女儿为什么也要躲开她呢?当丈夫杨阳与她争论女儿出走的事情随口说到:“她还没到十三岁,别忘了咱们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小灯的反应却异常的激烈,“小灯被戳着了痛处,弹簧一样地跳了起来,眼睛似乎要爆出眼眶”。小灯为什么对青春期的女儿如此关注、如此敏感?在这里,作者为下一步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小说的第五、六节再一次跳转到了1976年的大连和唐山,交待了地震后小灯一家骨肉分离的悲惨情景。弟弟小达虽然被救出来了,却失去了右臂,与母亲李元妮相依为命;父親万师傅在一家招待所里身亡;小灯却被解放军战士救活了。在小说第六节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小灯总是执拗地认为她的右手断了,“突然紧紧拽住右手,说手断了,我的手断了”。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骨伤。后来战士让她用右手剪纸,她却坚持说她的手断了。从表面上看,双胞胎弟弟小达失去了右手,姐姐小灯也许就有了心灵感应,实际上,作者意在强调小灯心里亲情的断裂和缺失,一种无形的决裂与缺憾占据了她幼小的心灵。这一节的末尾交待了小灯被一对王姓夫妇收养了,小灯的那句“你就是,我的娘了”让王家的女人欢喜地哭了,那么小灯能否得到亲情的温暖呢?
2 爱情的缺失
带着这样的疑问,小说却又一次跳转回了2006年2月14日的多伦多。这一天是情人节,在一个如此重要的日子里,正如第四节中的圣诞节一样,小灯又是一个人度过了。由此看来,小灯失去的不仅是亲情,连爱情也丢了。她只能无奈地感慨:“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用。亨利,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你能留得住的。”从这节开始,小说的情感主线转向了爱情的缺失,在接下来的第八、九节里细致描写了小灯与杨阳相识相恋的过程。小灯在大地震中的遭遇让杨阳颇为震惊,顿时对小灯产生了强烈的怜爱之情,由此也促成了两人的爱情与婚姻。这么美好浪漫的爱情为何却变成了一段伤痕累累的婚姻呢?其中有两个细节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一是上大学的时候杨阳发现了小灯把养父寄来的钱一笔一笔地记在了账本上;二是结婚后杨阳发现小灯把筹备婚礼的钱马上拿去还给了养父,并说:“我一天也不想等,就想还了他,就什么也不欠他了。”接着小说突然跳回到了1982年的石家庄,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在小灯十三岁的时候养母生病亡故了,没想到却又遭到了养父的猥亵。由此可知,第四节中当杨阳说“别忘了咱们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小灯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激烈,也就是这个原因了。亲情的缺失与扭曲使她过早洞悉了人生的磨难和人性的罪恶,以至于今后的她再也不能以正常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了。爱情不仅没能弥补亲情带给小灯的重创,反而也被她弄丢了,小灯终于彻底绝望了。小灯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吗?小说突然转到了1994年春天,详细交代了地震之后李元妮母子两人的经历。失去右臂的小达在高中毕业后去南方打工了,并且发了大财,还娶了一位在大学教书的老师,居然和小时候的小灯长得很像。母亲李元妮一直留守在原地守着丈夫、女儿的亡灵,不肯随儿子远行。这种种细节其实正在暗示着他们与小灯千丝万缕的牵连,也为小说的结尾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两节小说描述了小灯一家移居到多伦多的生活,剖析了小灯失去爱情与婚姻的原因。心灵的余震使得小灯越来越多疑,竭力想控制住身边的人,却使丈夫与女儿离她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女儿离家出走、丈夫与她分居的局面,万念俱灰的小灯终于下定决心放手。小说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温馨而又有点俗套的结局:小灯回国取离婚资料,来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唐山,看到了母亲与小达的双胞胎儿女扫地的场景。当小灯听到母亲的那句“闺女,你找谁”时,她的嘴唇颤抖了,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脸上一阵麻痒:小灯会流泪了。小说就在小灯发给沃尔佛医生的那句传真“我终于,推开了那扇窗”中结束了。看似小灯又回到了痛苦的发源地,找到了曾经失去的亲情,可是她是否还能回到起点去找回失去的爱情呢?心灵的余震能否在那扇窗打开之后彻底消褪,让小灯有能力去正常地拥有世上一切正常的感情呢?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结尾处小灯千里寻亲的情节是我忍不住丢给自己的止疼片,是作不得准的”。这个略显牵强的结局表明了心灵的余震是很难彻底消除的,作者之所以开出这样的药方恰是因为她太了解人性的脆弱与缺憾,而这正是小说题名“余震”的寓意所在了。
三 结语
《余震》这部小说的叙事手法采用了时空主线与情感主线并行的方式,不断地设置疑问,再一步步地揭开谜底。作家张翎不但精心构架叙事的时空转换与跨越,而且还专注于对人物思想、情感、命运的思索,重在发掘人的心理和情感等人性中最脆弱、最隐蔽的层面。从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来看,西方现代文学叙事传统对张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然而她同样糅合了东方的文学传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写作在语言叙事手法等审美形式方面的实践刷新了移民文学偏重内容、忽略形式的历史”,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海外华人新移民写作谱写了华美的乐章。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当代浙籍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研究”,立项编号:Y201120437。
参考文献:
[1] 陈瑞琳:《风雨故人交错彼岸——论张翎的长篇新作〈交错的彼岸〉》,《华文文学》,2001年第3期。
[2] 张翎:《地震、孤儿、以及一些没有提及的后果》,《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2期。
[3] [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张翎:《余震》,《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2期。
[5] 饶芃子、蒲若茜:《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韩晓亚,女,1975—,山东滕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