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与能力:①简述七七事变的背景、经过,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了解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史实,知道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②了解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到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的英勇抗战的事迹,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通过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1)“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更是中国军民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关键点。(2)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的实现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地位毋庸质疑,如何激发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对抗日战争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比较深刻的正确认识,是值得在教学中思索的难点。
教学方法:①教法:讲解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②学法:讨论、探究、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一)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歌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向来讲求“礼仪、仁爱”的中国人民发出如此愤慨的吼声?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来重温这一段悲壮而又感人的历史。
(幻灯片二)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幻灯片三)卢沟桥图片
(过渡)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却经历着一场血雨腥风—七七事变(点击幻灯片),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见证!
((幻灯片4)动动脑: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幻灯片5)《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生)阅读课本第107页,结合《卢沟桥事变示意图》思考并回答:卢沟桥为什么成为日军进攻的首站?
(师):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演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幻灯片6)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学生看书自己总结。提示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注意七七事变在整个抗战史中的作用。
(幻灯片7)卢沟桥事变(视频)
链接回(幻灯片6),请学生回答七七事变的结果。
(师)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同学们请看课本108页《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对照图例结合课文,分析一下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日军侵占了我国那些地区呢?
(幻灯片8)《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
(生):分析形势图,得出结论。
(师)七七事变后,随着日本侵华的规模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军民的反抗也不断的扩大。
(幻灯片9)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故事。
(生)阅读课文,回答:佟麟阁、赵登禹
(幻灯片10)佟麟阁、赵登禹图片(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8页佟麟阁、赵登禹生平)
(多媒体显示)“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学生扮演角色朗读)
(师)爱国将士英勇抗战的故事,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不甘屈服的民族,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欣赏卢沟晓月的那份宁静,他们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这种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称颂和学习的。
(过渡)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朝野上下,海内外同胞发出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的激情,中国儿女在危机中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幻灯片11)共赴国难
(师)国共两党在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表明了各自抗战的立场。
(幻灯片12)中共抗日通电(学生读)
(幻灯片13)国民党庐山讲话(学生读)
(师)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并积极实施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在1937年8月,根据两党协议,国民党政府同意红军改编。
(幻灯片14)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幻灯片15)八路军改编情况(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9页八路军资料)
(幻灯片16)新四军改编情况(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9页新四军资料)
(幻灯片17)《国共合作宣言》图片
(师)至此,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御外辱。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幻灯片18)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回答)
(幻灯片19)各抒己见: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实现全民族抗战?
(生)自由结组,讨论并回答
(过渡)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攻入山西,企图夺取太原,国民党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协助友军作战,并在平型关取得大捷。
(幻灯片20)平型关大捷图片
(生)观察图片,说出平型关的险峻地形
(幻灯片21)视频—平型关大捷
(提示:看的过程中注意找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中国军队及意义)
(幻灯片22)时间、中国军队、作用
1937.9 八路军115师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课本110页最后)
(幻灯片23)结束语: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自此,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为洗雪民族耻辱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幻灯片24)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的英勇抗战的事迹,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通过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1)“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更是中国军民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关键点。(2)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的实现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地位毋庸质疑,如何激发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对抗日战争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比较深刻的正确认识,是值得在教学中思索的难点。
教学方法:①教法:讲解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②学法:讨论、探究、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一)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歌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向来讲求“礼仪、仁爱”的中国人民发出如此愤慨的吼声?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来重温这一段悲壮而又感人的历史。
(幻灯片二)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幻灯片三)卢沟桥图片
(过渡)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却经历着一场血雨腥风—七七事变(点击幻灯片),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见证!
((幻灯片4)动动脑: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幻灯片5)《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生)阅读课本第107页,结合《卢沟桥事变示意图》思考并回答:卢沟桥为什么成为日军进攻的首站?
(师):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演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幻灯片6)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学生看书自己总结。提示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注意七七事变在整个抗战史中的作用。
(幻灯片7)卢沟桥事变(视频)
链接回(幻灯片6),请学生回答七七事变的结果。
(师)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同学们请看课本108页《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对照图例结合课文,分析一下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日军侵占了我国那些地区呢?
(幻灯片8)《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
(生):分析形势图,得出结论。
(师)七七事变后,随着日本侵华的规模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军民的反抗也不断的扩大。
(幻灯片9)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故事。
(生)阅读课文,回答:佟麟阁、赵登禹
(幻灯片10)佟麟阁、赵登禹图片(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8页佟麟阁、赵登禹生平)
(多媒体显示)“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学生扮演角色朗读)
(师)爱国将士英勇抗战的故事,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不甘屈服的民族,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欣赏卢沟晓月的那份宁静,他们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这种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称颂和学习的。
(过渡)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朝野上下,海内外同胞发出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的激情,中国儿女在危机中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幻灯片11)共赴国难
(师)国共两党在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表明了各自抗战的立场。
(幻灯片12)中共抗日通电(学生读)
(幻灯片13)国民党庐山讲话(学生读)
(师)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并积极实施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在1937年8月,根据两党协议,国民党政府同意红军改编。
(幻灯片14)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幻灯片15)八路军改编情况(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9页八路军资料)
(幻灯片16)新四军改编情况(战地播报员朗读课本109页新四军资料)
(幻灯片17)《国共合作宣言》图片
(师)至此,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御外辱。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幻灯片18)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回答)
(幻灯片19)各抒己见: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实现全民族抗战?
(生)自由结组,讨论并回答
(过渡)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攻入山西,企图夺取太原,国民党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协助友军作战,并在平型关取得大捷。
(幻灯片20)平型关大捷图片
(生)观察图片,说出平型关的险峻地形
(幻灯片21)视频—平型关大捷
(提示:看的过程中注意找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中国军队及意义)
(幻灯片22)时间、中国军队、作用
1937.9 八路军115师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课本110页最后)
(幻灯片23)结束语: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自此,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为洗雪民族耻辱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幻灯片24)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