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依托。学生要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从而习得英语。教师通过活动呈现知识、通过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英语课堂活动的质量对于师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一、注重实际是英语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前提
(1)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是确定活动目标的依据之一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教学理念的一个根本转变;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体现学生需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活动将会是生动活泼的。
1.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设计出能够反映他们思想和感受的课堂活动,将诱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
2.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英语学习特点等。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设计那些有思维能力的,有挑战意义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
3.分析学生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如掌握了哪些相关的学习内容,具备了什么学习能力,掌握了什么学习技能,存在着什么问题等。
4.整合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清楚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利用学生的层次性差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思维方式和速度肯定会有所不同,要真正达到教育全体的目的。不要出现紧张的活动气氛只适用于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又或者只适用于为数不多的思维慢阻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却显得无聊和懒散,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兼顾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另外,设计的教学活动还应当有利于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反过来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关注教学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现行英语教材语言输入量比较大,提供信息量比较多,至于哪些教材必须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哪些教材需要整合,需要二度开发。这就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全面地掌握教材,合理地取舍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真正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语言训练的实际需要适当补足语言输入
为了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输入量。克拉申的假设理论提出:当语言学习者处在一定量的第二语言输入中,并且语言难度比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与能力高一层次时,才能有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所以没有语言输入是不可能取得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语言学习为主,但它不能排除语言的习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不能只是本堂课中要学习的语言内容、课本中的语言内容。
二、注重灵活巧妙是英语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关键
(1)关注教学活动灵活的多向互动。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双向互动才会引发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情感的共融。
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给予学生较宽的理解和思维空间,把本节课的重点语言项目的结构、规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操练,使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结合。活动中既要教师积极准备,充分动员,课堂指导,又要学生开动脑筋,富于想象,踊跃参加,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合作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生生互动属于交际性活动,交际性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其语言交际能力发挥达到高潮,课堂气氛的活跃达到顶点。《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应该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在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输出的实践活动。而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学习。因为生生互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信息输入→输出循环转换的过程。
(2)关注教学活动设计的巧妙性。
1.巧妙设计开放性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困惑:有些学生能流利背诵课文,却不会灵活运用语言;有些学生默写单词、句子几乎不错,但是在实际交流时,却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中缺少参与、体验、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而开放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载体。在设计开放式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时,我们应走出教材的局限性,走进学生的生活,将课内外知识的融合,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相互渗透、融合,打开学科与学科的墙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地思考、解决问题,这也是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2.巧妙关注生成性资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习是每个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由于学习时每个学生从知识到动机再到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在实施确定的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生成性资源,这也就是课堂中的不确定性。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去选择和升华基础性生成资源,巧妙地将其服务于确定的教学目标。
3.巧妙设计多元化练习
小學英语课堂教学要以视听说为主,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但一定的读写训练也应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而逐步跟上。但综观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少老师对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的“写”的活动设计有所忽视。特别在作公开教学时,大多数老师还是以听说为主,学生用英语初步“写”的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用英语初步“写”的能力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事实上,无论在口头的训练过程中,还是在书面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语言知识尽量地充实交流内容,使他们的交流显得丰满而富有生活气息。实践也证明,学生的潜能不可限量,他们的语言能力将在他们运用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创生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具有增长点和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切人口。让我们的课堂活动逐步由“单一”走向“综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由“常式”走向“灵动”,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参考文献
一、注重实际是英语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前提
(1)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是确定活动目标的依据之一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教学理念的一个根本转变;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体现学生需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活动将会是生动活泼的。
1.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设计出能够反映他们思想和感受的课堂活动,将诱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
2.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英语学习特点等。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设计那些有思维能力的,有挑战意义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
3.分析学生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如掌握了哪些相关的学习内容,具备了什么学习能力,掌握了什么学习技能,存在着什么问题等。
4.整合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清楚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利用学生的层次性差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思维方式和速度肯定会有所不同,要真正达到教育全体的目的。不要出现紧张的活动气氛只适用于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又或者只适用于为数不多的思维慢阻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却显得无聊和懒散,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兼顾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另外,设计的教学活动还应当有利于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反过来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关注教学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现行英语教材语言输入量比较大,提供信息量比较多,至于哪些教材必须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哪些教材需要整合,需要二度开发。这就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全面地掌握教材,合理地取舍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真正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语言训练的实际需要适当补足语言输入
为了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输入量。克拉申的假设理论提出:当语言学习者处在一定量的第二语言输入中,并且语言难度比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与能力高一层次时,才能有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所以没有语言输入是不可能取得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语言学习为主,但它不能排除语言的习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不能只是本堂课中要学习的语言内容、课本中的语言内容。
二、注重灵活巧妙是英语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关键
(1)关注教学活动灵活的多向互动。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双向互动才会引发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情感的共融。
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给予学生较宽的理解和思维空间,把本节课的重点语言项目的结构、规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操练,使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结合。活动中既要教师积极准备,充分动员,课堂指导,又要学生开动脑筋,富于想象,踊跃参加,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合作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生生互动属于交际性活动,交际性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其语言交际能力发挥达到高潮,课堂气氛的活跃达到顶点。《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应该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在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输出的实践活动。而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学习。因为生生互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信息输入→输出循环转换的过程。
(2)关注教学活动设计的巧妙性。
1.巧妙设计开放性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困惑:有些学生能流利背诵课文,却不会灵活运用语言;有些学生默写单词、句子几乎不错,但是在实际交流时,却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中缺少参与、体验、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而开放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载体。在设计开放式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时,我们应走出教材的局限性,走进学生的生活,将课内外知识的融合,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相互渗透、融合,打开学科与学科的墙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地思考、解决问题,这也是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2.巧妙关注生成性资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习是每个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由于学习时每个学生从知识到动机再到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在实施确定的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生成性资源,这也就是课堂中的不确定性。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去选择和升华基础性生成资源,巧妙地将其服务于确定的教学目标。
3.巧妙设计多元化练习
小學英语课堂教学要以视听说为主,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但一定的读写训练也应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而逐步跟上。但综观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少老师对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的“写”的活动设计有所忽视。特别在作公开教学时,大多数老师还是以听说为主,学生用英语初步“写”的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用英语初步“写”的能力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事实上,无论在口头的训练过程中,还是在书面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语言知识尽量地充实交流内容,使他们的交流显得丰满而富有生活气息。实践也证明,学生的潜能不可限量,他们的语言能力将在他们运用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创生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具有增长点和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切人口。让我们的课堂活动逐步由“单一”走向“综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由“常式”走向“灵动”,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叶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外语教育展望.左焕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