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80后与90后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构成了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两个群体。而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之间如何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健康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心理层面的分析,阐述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之策略。
【关键词】80后;90后;师生心理分析
80后与90后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构成了当今社会最受人关注的两个群体。着眼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值得每位90后教师高度重视。
一、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80后教师的“两面性”
在一些人眼中,80后是垮掉的一代,他们颠覆传统;而在另一些人眼中,80后是勇敢的一代,他们能迅速融入当今的信息社会,这种双重性格特征正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90后学生的性格与表现
从多数教师的视角出发,90后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表现为任性、个人主义严重、受挫力差、叛逆性格明显、沉迷网络。
(三)辩证看待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优点在于师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时代背景相似等。缺点则是80后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初期,90后学生则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制约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描述80后的许多语言中,总会被加上各种定语:叛逆、成功、自我、另类、轻狂等等。90后的学生由于接受教育的途径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因此,很多学生了解到一些教师未涉及的领域后,对教师产生了质疑,对教师尊重心理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心理因素
90后学生对家长、老师等权威有严重的反抗情绪。过早的升学竞争压力、特殊才艺对比等等造成了他们抗挫折能力弱、嫉妒心强、依赖网络等心理和行为问题,90后学生的这些特质和行为给80后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80后教师从教不久,在教育教学中难免受到学生的质疑,这严重影响其授课时的情绪、自信等。
(三)传统因素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 部分80后教师在学生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性,不能区分“主宰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区别,以管代教,以责骂代替教育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策略与措施
摆在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当80后教师遇上90后学生时,是融合还是冲突,是理解还是敌对?本文结合三个个案,浅谈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策略和措施。
(一)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成熟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根本
【个案一】特岗教师谭某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即担任初一班主任。年轻人刚毕业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无论她怎样软硬兼施,但她的学生总是跟她唱反调,她为班级管理的事哭了好几次,说再也不想当班主任了。
【思考】80后教师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
第一,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展现教学魅力;
第二,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第三,学会和科任教师、家长合作,培养得力班干部。
(二)善用真诚的心灵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个案二】某特岗教师陈某一毕业就担任了初一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整天调皮捣蛋的事情不断发生。于是,陈老师采用军事化管理的策略进行综合治理:学生犯了错误,轻则罚抄课文,重则棍棒相加,还经常请家长到校,把孩子训斥一顿,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月以后,再也没有学生敢犯错误了。但许多家长和学生联名上告,要求学校更换班主任。
【思考】 80后教师该如何体现民主平等对话,师生心灵相约?
首先,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和认知过程(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思维、记忆等的统一”,即所谓的情知教学论。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特定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
其次,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如果课间时,有一个大哥哥、大姐姐般的老师与他们做游戏、谈心、聊天,他们会很快的接纳你;如果举行比赛时,有一个同龄人般的老师与他们一起呐喊,一起悲喜,他们会把心交给你。
最后,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上。教师尤其要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鼓励,多关注,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三)广开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行之有效的手段
【个案三】 作为80后,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工作之余,登录到自己的班级博客和QQ群,把生活和工作的心情记录在上面,而学生经常会上去留言。看到学生们的留言,我感到自己和他们的心贴的很近,有时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通过这种心灵交流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开通半年来,我的班级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了5000人次了。
【思考】 如何巧用网络之舟闯出一条沟通渠道?
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个性都非常突出,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如果80后教师不能冷静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产生极端不良的负面效应。
80后教师除了利用约谈、约访、家长会等形式强化师生的情感交流与联络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架起师生交流的平台。当有些问题和矛盾无法解决当面解决时,教师或者可以借虚拟身份用善意的谎言来引导,或者可以把冷静后的思考与学生一起交流。这样,就能避免一些正面冲突和不良事态的发展,用冷处理解决一些问题,化解一些矛盾。
【关键词】80后;90后;师生心理分析
80后与90后由于其年龄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构成了当今社会最受人关注的两个群体。着眼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值得每位90后教师高度重视。
一、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80后教师的“两面性”
在一些人眼中,80后是垮掉的一代,他们颠覆传统;而在另一些人眼中,80后是勇敢的一代,他们能迅速融入当今的信息社会,这种双重性格特征正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90后学生的性格与表现
从多数教师的视角出发,90后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表现为任性、个人主义严重、受挫力差、叛逆性格明显、沉迷网络。
(三)辩证看待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优点在于师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时代背景相似等。缺点则是80后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初期,90后学生则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制约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描述80后的许多语言中,总会被加上各种定语:叛逆、成功、自我、另类、轻狂等等。90后的学生由于接受教育的途径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因此,很多学生了解到一些教师未涉及的领域后,对教师产生了质疑,对教师尊重心理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心理因素
90后学生对家长、老师等权威有严重的反抗情绪。过早的升学竞争压力、特殊才艺对比等等造成了他们抗挫折能力弱、嫉妒心强、依赖网络等心理和行为问题,90后学生的这些特质和行为给80后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80后教师从教不久,在教育教学中难免受到学生的质疑,这严重影响其授课时的情绪、自信等。
(三)传统因素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 部分80后教师在学生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性,不能区分“主宰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区别,以管代教,以责骂代替教育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策略与措施
摆在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当80后教师遇上90后学生时,是融合还是冲突,是理解还是敌对?本文结合三个个案,浅谈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策略和措施。
(一)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成熟的人格魅力是树立威信根本
【个案一】特岗教师谭某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即担任初一班主任。年轻人刚毕业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无论她怎样软硬兼施,但她的学生总是跟她唱反调,她为班级管理的事哭了好几次,说再也不想当班主任了。
【思考】80后教师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
第一,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展现教学魅力;
第二,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第三,学会和科任教师、家长合作,培养得力班干部。
(二)善用真诚的心灵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个案二】某特岗教师陈某一毕业就担任了初一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整天调皮捣蛋的事情不断发生。于是,陈老师采用军事化管理的策略进行综合治理:学生犯了错误,轻则罚抄课文,重则棍棒相加,还经常请家长到校,把孩子训斥一顿,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月以后,再也没有学生敢犯错误了。但许多家长和学生联名上告,要求学校更换班主任。
【思考】 80后教师该如何体现民主平等对话,师生心灵相约?
首先,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和认知过程(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思维、记忆等的统一”,即所谓的情知教学论。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特定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
其次,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如果课间时,有一个大哥哥、大姐姐般的老师与他们做游戏、谈心、聊天,他们会很快的接纳你;如果举行比赛时,有一个同龄人般的老师与他们一起呐喊,一起悲喜,他们会把心交给你。
最后,把真诚的心灵沟通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上。教师尤其要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鼓励,多关注,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三)广开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行之有效的手段
【个案三】 作为80后,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工作之余,登录到自己的班级博客和QQ群,把生活和工作的心情记录在上面,而学生经常会上去留言。看到学生们的留言,我感到自己和他们的心贴的很近,有时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通过这种心灵交流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开通半年来,我的班级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了5000人次了。
【思考】 如何巧用网络之舟闯出一条沟通渠道?
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个性都非常突出,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如果80后教师不能冷静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产生极端不良的负面效应。
80后教师除了利用约谈、约访、家长会等形式强化师生的情感交流与联络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架起师生交流的平台。当有些问题和矛盾无法解决当面解决时,教师或者可以借虚拟身份用善意的谎言来引导,或者可以把冷静后的思考与学生一起交流。这样,就能避免一些正面冲突和不良事态的发展,用冷处理解决一些问题,化解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