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不仅承担着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重要职责,也具有培养并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在接受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需要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应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内化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深入感受到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素养品质,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教学中,对学科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发展现状
(一)忽视基本知识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帮助,但在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下,若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的依赖性过重,未能科学平衡多元化授课方法的灵活运用,则很可能会对学科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与观察当前大部分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无论是课题资料的下载,还是学习任务的布置,部分教师都只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并未对内容进行详细的检验与考察等,这种片面性的运用形式不仅使得课堂阶段的授课效率大幅降低,也难以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导致其缺乏明确的学习思路,构建的知识脉络也十分混乱。由此可见,若是忽视对基本知识的重点讲解,让传统的授课流程完全被信息技术予以取代,学生不仅无法深入地了解并把握物理知识的来源,也无法熟练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点。
(二)缺少思维互动
物理教学不仅涵盖对课本上理论内容的讲解,还涉及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发与构建,这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如若一味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与分析,而未能在交流互动中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启迪,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重学生的疲累感与厌倦感,逐渐丧失对物理课程的新奇感与学习兴趣,甚至形成抵触与厌烦心理等。除此以外,仅仅依靠现代化教学设备演示教学内容,师生间没有形成紧密有效的互动沟通,也是缺少思维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学习需求以及问题困惑等予以全面了解,便无法做到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这一方面会致使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对整体授课进度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化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应注重信息技术与情境创设间的有机融合,打造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的教学课堂,与此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引导学生在内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物理观念,与学科的教学进度、学生的真实学情等紧密结合,借助于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将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定律内容等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对课堂教学实效起到有效的强化作用。学生物理观念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课本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不仅是物理学家智慧的结晶,也映射出物理学漫长的发展历程。因而,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学会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认识自然,了解以往科学家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艰苦付出,深入感受其为了科学刻苦奋斗、甘于献身的精神。物理不仅具备严谨的逻辑性,也拥有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渗透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便是要最大化发挥其在启发学生物理思维、塑造其物理观念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受到这种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感染,促使其内心受到激励,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树立起刻苦奋斗的学习观念,形成认真严谨、坚韧不报的态度与品格,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中,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学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优化物理建模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建模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物理教学单一化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关键点与难点等内容,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借助于对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获得更优质的呈现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也大有助益。通过分析与总结传统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可以发现,其普遍存在重知识、重结论的特点,导致学习过程与实践活动等受到一定忽视。新课改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还需将学科思维的塑造与培养放在关键位置。
(三)完善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完善对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验内容教学承担着培养并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职责,是渗透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物理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关键在于教师应掌握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方法,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力度,为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探究能力的加强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動时,应确保学生对相关的实验内容、理论基础等具备全面的了解,系统化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各个步骤以及具体流程等,这一部分的学习便涉及到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演示动态化的实验过程时,教师应重点把握其中包含的侧重点,针对具体操作细节、步骤顺序和注意事项等予以强调,让学生切实地全面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方法等,然后再引导其利用一系列的实验器材,开展自主探究,或小组式的实验研讨等,进一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水平。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正朝向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亦是契合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途径,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理实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255-256.
[2]阮秀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设计[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39.
[3]李高伟、王磊、徐传军.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8.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发展现状
(一)忽视基本知识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帮助,但在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下,若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的依赖性过重,未能科学平衡多元化授课方法的灵活运用,则很可能会对学科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与观察当前大部分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无论是课题资料的下载,还是学习任务的布置,部分教师都只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并未对内容进行详细的检验与考察等,这种片面性的运用形式不仅使得课堂阶段的授课效率大幅降低,也难以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导致其缺乏明确的学习思路,构建的知识脉络也十分混乱。由此可见,若是忽视对基本知识的重点讲解,让传统的授课流程完全被信息技术予以取代,学生不仅无法深入地了解并把握物理知识的来源,也无法熟练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点。
(二)缺少思维互动
物理教学不仅涵盖对课本上理论内容的讲解,还涉及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发与构建,这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如若一味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与分析,而未能在交流互动中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启迪,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重学生的疲累感与厌倦感,逐渐丧失对物理课程的新奇感与学习兴趣,甚至形成抵触与厌烦心理等。除此以外,仅仅依靠现代化教学设备演示教学内容,师生间没有形成紧密有效的互动沟通,也是缺少思维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未能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学习需求以及问题困惑等予以全面了解,便无法做到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这一方面会致使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对整体授课进度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化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应注重信息技术与情境创设间的有机融合,打造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的教学课堂,与此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引导学生在内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物理观念,与学科的教学进度、学生的真实学情等紧密结合,借助于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将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定律内容等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对课堂教学实效起到有效的强化作用。学生物理观念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课本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不仅是物理学家智慧的结晶,也映射出物理学漫长的发展历程。因而,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学会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认识自然,了解以往科学家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艰苦付出,深入感受其为了科学刻苦奋斗、甘于献身的精神。物理不仅具备严谨的逻辑性,也拥有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渗透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便是要最大化发挥其在启发学生物理思维、塑造其物理观念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受到这种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感染,促使其内心受到激励,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树立起刻苦奋斗的学习观念,形成认真严谨、坚韧不报的态度与品格,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中,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学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优化物理建模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建模中,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物理教学单一化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关键点与难点等内容,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借助于对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获得更优质的呈现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也大有助益。通过分析与总结传统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可以发现,其普遍存在重知识、重结论的特点,导致学习过程与实践活动等受到一定忽视。新课改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还需将学科思维的塑造与培养放在关键位置。
(三)完善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完善对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验内容教学承担着培养并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职责,是渗透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物理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关键在于教师应掌握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方法,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力度,为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探究能力的加强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動时,应确保学生对相关的实验内容、理论基础等具备全面的了解,系统化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各个步骤以及具体流程等,这一部分的学习便涉及到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演示动态化的实验过程时,教师应重点把握其中包含的侧重点,针对具体操作细节、步骤顺序和注意事项等予以强调,让学生切实地全面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方法等,然后再引导其利用一系列的实验器材,开展自主探究,或小组式的实验研讨等,进一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水平。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正朝向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亦是契合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途径,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理实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255-256.
[2]阮秀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设计[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39.
[3]李高伟、王磊、徐传军.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