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与秦朝工匠的心灵对话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震的工作任务是给秦始皇墓葬中的兵马俑拍摄身份证件照,目前已完成兵马俑一号坑862 尊陶俑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他与一尊兵马俑唇上的指纹不期而遇,他说:“这枚指纹是秦朝工匠在制作兵马俑时留下的,这枚指纹连同其创造的兵马俑奇迹,在岁月光照下熠熠生辉,一起成为国家宝藏。”

少年立志,缘定“最棒的工作”


  赵震出生于1976年,是陕西西安人,父亲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兵马俑的故事。父亲告诉他:“秦朝时,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死后会用奴隶殉葬。后来,改为兵马俑作为殉葬品。”赵震对兵马俑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寒暑假期间,赵震常常跟着父亲去上班,他总喜欢趴在一号坑的栏杆上,看气势磅礴的秦俑军阵。一次,赵震要求跟父亲一起去坑里看看。父亲没有同意:“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宝藏,不是一般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他很羡慕父亲能够在这么神圣的地方工作,于是问父亲:“我长大后,可以来这里工作吗?”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当然可以。”赵震记住了父亲的话,努力学习,研读历史,只为能早日和父亲一样,可以亲近兵马俑。

  赵震1997 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队队员,终于有机会来到日思夜想的兵马俑坑,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精彩瞬间。他白天在秦陵工作,晚上常常带着妻子绕着秦陵遛弯,他非常自豪地跟妻子说:“我很庆幸,拥有了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大展秦风,为兵马俑办身份证


  在赵震眼里,兵马俑不是普普通通的陶俑,而是有感情、有血脉延续的,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第一次给兵马俑拍照时,他透过镜头看着他们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十大古墓之一,为了再现大秦风貌,赵震的工作便是给秦始皇陵兵马俑拍摄高清身份照片,建立电子档案。它像一个户口本,家里有人口变动就要进行更新,每一尊俑的现状及其变化都要有详细记录。如果有出馆巡展任务,也要记录在册。年代久远的黑白胶片、像素不高的图片,需要进行信息更新。赵震说:“这项工作跟国家人口普查差不多,就是为每一个秦俑办理身份证。”兵马俑的身份证同样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公民身份证号等几项内容。
  为了能专注拍照,赵震每次下俑坑前一小时就停止进食,沐浴更衣,穿上最软的鞋、最贴身的衣服,戴着护具,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秉持保护为先的原则,赵震进俑坑时不带相机包,贴身保管电池。冬天再冷,他也只穿贴身的衣服,然后在腰上贴一圈暖宝宝取暖。夏天,俑坑里温度达到40℃,一个夏天下来,赵震会瘦十几斤。

  兵马俑不能摸、不能碰,赵震站着、蹲着、跪着或趴着,不断变换姿势,根据俑的站位、俑与俑之间的距离、不同时段的采光等因素,找寻每一尊俑最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有的俑离墙只有10公分,人进不去,只能用高像素的手机语音识别拍摄,一天要喊几千次“拍照”。每次进俑坑工作四到六个小时,赵震回到家倒头便睡。
  目前已经出土的兵马俑有1300尊,每一尊兵马俑都有自己的考古编号、库藏编号以及状况介绍等。为保证兵马俑三证齐全、身份信息完整,赵震在给每一尊陶俑拍照前,都会认真查阅其前期资料,为其拍正面照、侧面照、发髻、鞋子……所有能拍到的角度和部位都拍摄到位。一尊陶俑至少要拍三四十张照片,多的有一百多张,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秦始皇陵博物馆开馆四十年来,几乎没有闭过馆,为了不影响观众参观,赵震拍摄的时间不固定,大多是零零碎碎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闭馆的一个多月,赵震抓紧拍摄,完成了一号坑862 尊陶俑的拍摄任务。有了这些照片,专家们只要调阅电子档案,就能查到相应兵马俑的各项信息,进行相关的研究。普通观众也能从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等各个方面,了解秦人的风貌。
  赵震已经在博物院工作二十四年,他知道,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还会有更多的拍摄任务等待着他。

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


  在俑坑里拍照,不允许用闪光灯,只能利用自然光线拍摄。光线的角度、强弱使得拍摄效果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铅灰色的。通过多年摸索,赵震发现平常会有太阳光洒进俑坑,每年冬至前后,自然光影效果最为神奇。阳光以很低的角度照进兵马俑坑,掠过兵马俑的脸和身体,点亮灰色兵马俑世界,这支沉默的军队“复活”了。他们的脸型“田、由、中、用、目、甲、申、风”八种相貌都有,形态各异,血肉丰沛,目光坚定,在太阳的余晖下,一如当年大秦帝国威武之师,十分震撼。
  因为无限热爱,所以执着专注。有一次,赵震花40 天的时间,用镜头记录专家清理俑头的过程。每天,文保专家们用手术刀,一毫米一毫米地清理包裹在兵马俑身上的泥土。当泥土被慢慢拂去,俑头渐渐露出来,脸是白里透红的粉色。第一次亲眼目睹彩绘俑头的清理过程,赵震激动得心怦怦跳,请求专家们给他两分钟,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下来。兵马俑英俊硬朗的五官,配上鲜活的颜色,赵震说这是当时华夏20岁男人的脸。
  一天,赵震给一尊兵马俑拍完照,无意间发现兵马俑的嘴唇上有一枚指纹,瞬间被惊呆了。这枚指纹无疑是两千年前工匠制作兵马俑时所留。
  工匠指纹仿佛打开了时空传输门,历史与现实在此交融,赵震像是看到秦朝工匠一寸一寸地雕刻完成這尊俑,心满意足地端详自己得意之作的样子。赵震很想亲手触摸一下工匠指纹,但理智告诉他不可以。赵震和制作兵马俑的工匠,通过俑唇边的指纹实现了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心灵对话。他说:“两千年前的秦人已经消失,他们变成了泥土,成为支撑我们站立的大地。但他们从未远离过我们,他们那个时代造就的血脉,依旧在我们的身体里奔流着。”
其他文献
团圆意为团聚、圆满,一直是“中国感情”的一个标签、一种幸福,春节仿佛就是为此量身定做的。这不仅是中国式感情,也是东方智慧:家好,世界就好。  中国人关于幸福的主语,通常是“我们”,就是族群、亲人,是大团圆。这种幸福更有温度与广度,为此,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因为我们重情,月亮成了中国人的诗篇;因为我们重情,发明了万家团圆的春节。那些安稳的岁月,那些代代相托的感情,那些围起来的美好,那些愈久弥香
期刊
2020年秋天,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青稞又迎来了丰收,但选育高产青稞的尼玛扎西却再也看不到了。9月5日,尼玛扎西在西藏阿里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终年55岁的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农牧民,献给了他钟爱的青稞事业。放弃高薪回家种青稞  1966年4月25日,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扎唐镇杂玉村一个农牧民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他从小放羊,每次放羊都把羊群赶到很远的山对面,因为那里有所学校。7岁的小
期刊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再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的《抗战家书》,丁进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土生土长于南京的他,即使在成年之后,每每路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中仍有梗塞压抑之感。  时至今日,在南京保卫战遗址调查保护这条路上,丁进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缘起
期刊
在南京有这样一个她,巾帼不让须眉,以缝纫针为“武器”,肯吃苦,能钻研,在高质量生产军警制服的路上,书写出女性坚韧、慧雅的匠心故事。她就是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公司服装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零起点的“首席技师”  二十年前,谢秀荣是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的改变得益于公司以人为本的好环境。公司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形式,实施合同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同保险同福利、同培养同
期刊
他带领团队研制了全球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1号”,能效达传统芯片百倍,被国际某权威杂志刊文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先驱”和“引领者”。他的基础研究成果大规模用于多种智能手机和智能服务器中,为我国“智能+”產业核心芯片研发探索出一条新道路。他叫陈云霁,曾荣膺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和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爱打游戏的“天才少年”  9岁上中学,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期刊
感染母子同病区住院  郭昌磊是武汉市一家国企的技术人员,母亲张红娟退休后,一直和郭昌磊一家生活在一起。  2020年1月底,郭昌磊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张红娟也被感染。医院没有床位,张红娟被确诊后,只能在输液厅里输完液再回家。  2月5日,郭昌磊接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电话,该院腾出来一个床位。郭昌磊立即开车带母亲赶往该院住院部,在24病区住了下来。2月6日,郭昌磊也得到该病区的一张床位。  郭
期刊
“亲测有效”“太好看了”“太好吃了”……在朋友圈里,这种对某种商品或服务体验的分享几乎天天可见。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被分享的过程就是接受了一种另类广告,这种广告依靠良好的口碑和相互的信任为基础,利用人际互动,进行更亲密、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因而催生了一种崭新的走货模式——“种草”。意见领袖兜售生活方式  如今,“种草”已经把日常消费和网络社交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新的消费形态。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种草”
期刊
爱好摩托车骑行的叶小权怎么都没有想到,命运会在他最幸福的时候打开厄运之门。但是,妻子却用爱从死神手里为他夺回了一张生命回程票。享受骑行的快乐  叶小权1982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之后就走上社会。精明能干的他先后拜师学会做咖啡、理发和文身等技能,也賺得第一桶金。2002年,不再为生存发愁的叶小权买了人生第一辆重型摩托车。每每骑上心爱的摩托车,他都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那一年,
期刊
“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总会想起东方齐洛瓦。”上世纪80年代,这句广告语广为流传。电视画面上,烈日当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正在艰难跋涉,衣衫褴褛,汗流浃背。不幸的是,他的水壶已经干了。正当他陷入绝望时,一台冰箱忽然出现在前方。旅行者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绿洲,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打开冰箱,捧起饮料开怀痛饮,这时画外音响起……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广告并无特别之处,在当时却让人耳目一新,
期刊
携手探究传统文化  2008年,乔巍本科毕业后去美国东北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机械自动化。在异国他乡留学的日子,乔巍发现自己在许多事情的认知上和西方同学持有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0年,已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五年的李妍赴美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成为乔巍的校友。在联谊派对上,两人相识,渐渐走到了一起。  李妍热爱中医,受其影响,乔巍经常和她一起学习、讨论中医理论。中医学中包含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