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我如何为孩子维权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不公平待遇,家长要么忍了,要么大闹一场——我们教给你更好的解决办法,要注意:孩子可是有样学样的啊,你不想让他窝囊吧?你也不想让他犯浑吧!
  
  为什么一次给孩子打了两针疫苗
  
  因为担心孩子受到老师的冷落,或受委屈,所以家长们总会将对幼儿园的种种意见压抑下来,敢怒而不敢言,息事宁人。
  这也曾经是我们的态度。做父母的,无法直跟在孩子身边,无法不眨眼地保护他。但是,有些时候事件会发展到我们忍受不下去的地步。渐渐,我们开始转变了,变得一旦权益受到伤害或威胁,便立即明确地做出反应。我们发现,只要处理得好,不仅孩子不会受到老师的“打击报复”,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而对对与错有更明确的认识。
  儿子在第一个幼儿园上小班的时候,对老师有不满意之处,妻子会找到园长,很委婉地提出来,同时说明,一个老师面对许多孩子,出现疏漏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园领导把意见转达给老师就可以了,不要过于为难老师。事实证明,充分讲究谈话技巧,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次自愿接种疫苗,儿子是幼儿园惟一交费接种两种疫苗的孩子。费用交了一个多月,幼儿园所属的研究院卫生站的人来了,两针一起给儿子打了进去。当天晚上,孩子的胳膊红肿,疼得直哭,夜里还哭醒过两次。
  第二天,妻子先带孩子去了医院,问同时注射两针疫苗是否有害,当班医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大人打两针还受不了呢,何况是不到4岁的孩子。”
  于是我写了前因后果的“控告信”,妻子送到了那个研究院,要求做出处理,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坦白而言,负责人的态度很不好,回避、搪塞,拖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是承认不应该在交费后拖一个多月再给孩子打针,但认为同时注射两针没有副作用,不是违章。
  那个幼儿园的园长一直很认真负责,我们对她的印象很好。这件事,我们开始就对她说,与幼儿园无关。但园长还是很重视,一个劲地道歉,说幼儿园和她本人还是有过错的,并且每天打电话问儿子的胳膊好些了吗。
  儿子的胳膊在第三天便彻底不再疼了,我们又查了有关疫苗注射知识,确认同时给儿子注射的两种疫苗确实不会有副作用,惟一的害处就是孩子会很疼痛。
  一方面考虑到幼儿园园长的诚恳态度,另一方面认为表达我们抗议的意义已经达到,孩子又没有什么事,所以虽然对研究院的作风很不满,我们还是没有对此事进步追究下去。
  
  儿子被抓伤,不能就这么忍了,要解决问题
  
  儿子小班时上的这个幼儿园,虽然是单位附属幼儿园,但因为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幼儿园,所以管理、教学还都是相当规范的,家长的意见也能够得到及时尊重。
  我们搬家后,儿子也转到离家很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强多了,地板、空调、高级玩具、各种游乐器材,孩子一进去就喜欢。这幼儿园属于个“幼稚集团”,在北京办有多家幼儿园和小学,还有自己的报纸,并常在国家级的幼儿报刊上推出整版介绍自己如何如何好的报道,收费也比以前的高出一倍多。按理说应该不错,但事实证明,软件上很不过关,远远无法与儿子上的第个幼儿园相比,我们与园方的交涉便也多了起未。
  先是儿子两次被同一个小朋友抓伤脸部,第一次因为不重,考虑到孩子之间打闹是难免的,我们便没有做出任何表态。第二次确实很重,皮肉都翻起来了,过了将近一年,脸上的疤痕才基本淡去。
  就在儿子第二次被抓伤的当天,我们写了措辞强硬但却也有理有节的信,转天,妻子给幼儿园和抓伤儿子的小朋友的家长各送一份。那封信(《关于我们的孩子被抓伤事件的备忘录》)全文如下:
  2003年1月24日下午,当我们去××幼稚集团××幼儿园中三班接儿子时,老师告知我们,当天一位小朋友将儿子的脸抓伤了。我们看到,儿子左侧面颊留有约一道将近5厘米长的伤口,皮已掉,露出红肉。被抓伤处距眼睛也仅有约5厘米。
  据老师讲,当时儿子淘气,无故将一位小朋友的拼图打乱在地,于是另一位与此事件无关的旁观小朋友伸手抓伤了儿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已是一个月内,儿子在幼儿园第二次被以同样的手法抓伤,他的右侧面颊至今仍隐约可见2002年12月被抓伤的更长的疤痕。
  而据儿子自己讲,两次都是被同一位小朋友刘××抓伤的(对此,需要老师的核实)。
  老师对此事的解释是:小孩子在一起打闹,这是难免的;儿子太淘气了;老师已同抓伤人的幼儿的家长讲过了。
  鉴于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而且,如果不加以重视,难保不再次出现。因此,就此事件我们特做如上备忘录,并做此观点澄清:
  一、我们认为幼儿园教师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幼儿园对入园儿童的人身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抓伤的不是面颊而是眼睛,不是轻伤而是重大伤残,将无法以“难免的”来推脱。
  二、我们认为抓伤儿童的家长同样有责任。我们不知道是否真如儿子所言,两次抓伤行为均是同一儿童所为;我们同样不知道在第一次抓伤之后,该儿童的家长是否得到了通报。如果以上二者均为肯定,我们认为家长至少没有成功地阻止自己的孩子再次实施同样行为。
  三、根据老师的讲述,实施抓伤行为的儿童本是旁观者,而非儿子淘气行为的对象,再加之同样的手法已第二次出现,我们认为该儿童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不给予充分重视,我们确信同样的事件还会重演,而下一次有可能就会导致抓伤眼睛之类的终生残疾。因此我们强烈要求幼儿园与家长均负起责任!
  四、如果同样事件再一次发生,无论受伤程度如何,我们都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最后声明:我们对幼儿园老师与儿童家长均无成见与恶意,只是希望共同努力,担起责任,避免更大事件发生,导致三方均不愿意看到的后果。当然,我们同时也会认真教育儿子,如何更好地与小朋友相处。
  此备忘录一式三份:幼儿园、实施抓伤行为儿童的家长、我们作为儿子家长各留一份。
  转天,我们收到了那位姓刘的小朋友家长的复信,认真道歉了。但是,幼儿园不仅没有做出任何正面回应,老师反而责怪妻子不应该将那样一封信交给对方幼儿的家长,又说了一通“孩子太多,老师看管不过来”之类的话。对此,妻子做出了明确的回应:“送孩子到幼儿园就是让老师看管的!”
  
  教学不到位,我也要与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因为对该园的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种种意见,反映过又没有得到解决,与上封信同时,我们还送出了另一封意见信——《关于××幼稚集团幼儿园英语与美术教学的看法》
  尊敬的××幼稚集团负责人、尊敬的××幼稚集团××幼儿园负责人:   我们的孩子正在贵集团下属幼儿园入托,入托一个学期以来,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我们也明显地感到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英语教学与美术教学。
  我们可以感受到贵集团是十分注重形象工程,以及长远发展的,本着对贵集团有益、对幼儿负责的态度,我们愿意在此坦诚地提出我们的看法。
  我们相信,许多情况贵集团与幼儿园领导是并不知情的,我们乐于提供这些信息,以便你们做出最佳选择。
  关于英语教学:
  
  一、选用教材不合理。选用的是国外教材,国内买不到,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复习。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去年12月份幼儿园借给我们教材进行了复印,但多数家长的问题并未解决,因为据说英语老师认为复印侵犯版权,不让复印。幼儿园虽然在家长的建议下,将每周讲授的单词与句型抄贴在布告栏中供家长抄录,但幼儿教学中图文并茂的优势丧失了。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通过上观摩课我们发现,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极少,不是直接辅导每个孩子发音,而主要是让孩子听磁带,而磁带又是翻录的,录音效果极差,颇多杂音。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都听不清楚,更不用说幼儿了。
  三、教学效果极差。有英语课的日子,我们晚上回来问孩子学了什么,他都说不上来;一学期下来,孩子的单词量无明显增长。而此前我们在一个机关幼儿园读小班的时候,英语课后孩子都可以清楚地陈述当天学过什么,一学期下来记住了很多单词。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贵集团聘请的英语教师有问题。我们希望贵集团认真考虑这一情况,以免长期下去使贵集团在幼教方面的声誉受损。我们建议改为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来进行英语教学。
  关于美术教学:
  孩子讲:“所有小朋友的画都是老师画的。”老师讲授之后,幼儿画不好,老师便亲自去画。这些画就这样陈列出来,给人美术教学效果很好的假象。
  在我们的接触中,许多家长都谈到,孩子在家中画的画,与幼儿园里“画”的画有着天壤之别。课上的画在线条等处,明显可以看出是成人所为。
  我们认为美术教学贵在培养幼儿兴趣,使他们内在的性情自由发挥,而不是追求“艺术成果”。现在美术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一种误导。长久下去,不仅幼儿对艺术的先天感觉会被破坏,贵集团的教学声誉也会受损。
  我们同样建议更换更懂得幼儿美术教学特点的教师来执教。
  最后,我们做如下说明:
  一、在我们与其他家长的接触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以上问题不仅仅是我们的个别看法,而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感觉。但是为了避免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绝大多数家长敢怒而不敢言,表面上还不得不说各种好听的话以使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
  我们相信贵集团与我们一样清楚,这种表面的歌舞升平,必将使我们双方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让我们尽早清醒过来,以更好地对集团与孩子的未来负责。
  二、一些幼儿的家长选择了不上幼儿园的美术课,而在周末带孩子另外去上课。这实际上已不利于贵集团的声誉,不要小看个别家长的这种选择,这将形成一种舆论的扩散效应。
  三、选择不上美术课的幼儿,在别的孩子上课时会被安排到卧室自己玩耍,而没有老师陪伴。我们认为这存在着因打闹而造成伤害的隐患,因此,对于这些幼儿建议有老师陪伴。
  以上种种善意的建议,希望得到贵集团与幼儿园的重视与考虑。
  
  书面沟通无效,“短兵相接”吧
  
  我们如此诚恳的意见信,却没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复。妻子送信去集团时,一位负责人接待了她,不承认有任何问题,只是忙于辩驳。
  对这封信的惟一回复是园长来过一个电话,明为听取意见,但讲话很不客气,软中带硬,妻子都做了适度的回应。
  园长说:“你们的孩子是不是很淘气呀?”
  妻子说:“小孩子都淘气,不淘气就不是孩子了。”
  谈话中,妻子提到,我们付费送孩子去幼儿园,就是消费者,就应该得以相应的对待。园长当即冷冷地说:“消费者也有选择不消费的权利呀,想入我们园的孩子排着队呢,我很奇怪当初怎么会接收你们孩子进来。”
  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们知道,已经没有办法再同她谈了,除了再次转园,已别无选择。
  第一次转园时儿子在短期内存在“社交问题”,但很快便和大家打成一片了,所以我们一点不担心转园会对孩子不利,反而认为可以锻炼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增长更多的见识。妻子到邻近的几个幼儿园打听,都要等到9月份新学期开始才接收新生,所以儿子还要在这里再待一段并不短暂的时光。我们避免和园方正面冲突,还是客客气气地微笑着相待。
  但这时,又出现了一件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事。
  自从我们送交了上面那封反映幼儿园美术课老师替孩子画画以显示“教学效果”的信后,我发现,幼儿园墙上挂的儿子的画彻底变了一个样子。别的孩子的画仍然逼真得让人不敢相信是出于不到5岁的孩子之手,完全是大人画画的风格,但儿子的画则连最基本的轮廓也没有,很明显是老师一点儿没有指导,完全任由孩子胡乱画的。幼儿画的画,其实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既不会像实物那样逼真,略加引导也不会什么都不像。
  转天,妻子送儿子的时候便同班级里的老师进行了交涉,直言了我们的怀疑:“是不是因为我们写了意见信,你们就完全不教儿子了?”老师否认,妻子说:“连最基本的轮廓都没有,怎么能证明教过呢?如果教过了,这样的教学质量也太差了吧?为什么只有我们孩子的画与别的孩子相差如此之大,与以前相差也如此之大?”
  老师无言以对。那之后略见好转。
  我很伤心。儿子原本是极喜欢画画的,我们担心他画画的热情自此受挫,更担心他会在与别的小朋友的比较中而变得自卑。我们就在家里教孩子画画,又给他在别的学校报名上了
  个周末上课的图画班,这才算略安一些心。
  
  体会有一些,与大家分享
  
  应该说,在我们为维护孩子权益而与幼儿园的交涉中,有“胜利”,也有“失败”。
  我常想,孩子是否会因为那些“失败”而受到负面影响呢?虽然从观察中没有得到这样的印象,但我们每做一事都更加小心。我们也相信,无论如何,正面的影响定大于负面的影响。
  我们相信,为孩子所做的所有“维权举措”,最终都会使他成为个更加热爱公正、平等权利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更具有正义感的人。
其他文献
小男孩艾斯本得爷爷去世了,他没有去天堂。    第三三次看《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图画书时,我想到了“及墙虚若无物”的崂山道士,但这次穿墙而过的不是道士,而是艾斯本的爷爷。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他没有去天堂,而是流浪在人间。流浪在人间居无定所的,在我们国家叫“鬼”,西方称“幽灵”,大同小异。  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艾斯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接受,或者说是不能理解这个现实,于是爸爸妈妈给了他关于爷爷去
期刊
我想把这句话说在前面:“狼爸”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和真实的萧百佑不是一个人。萧百佑不是只有“狼爸”的一面,他有幽默感,做一手好菜,而我猜测他在严苛之外亦有温情,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我将讨论的,我不打算讨论萧百佑这个人,我想讨论的是一件事,一个姿态。  我和“狼爸”没有话说,虽然我们看上去都是在研究家庭教育,但我们的目标却完全相反,就像养马,如果一个人以速度快为好,另一个人以姿态优雅为佳,他们俩怎么切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怒?非怒不可?请牢记总则:状况发生时,首先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而是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回应。  先来个预热吧,平时没发火的时候告诉自己下面的事实:   1.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发脾气。   2.我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者羞愧。   3.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   状况来了,怎么办?  第一步:把孩子从危险里拎出来!要是家
期刊
小学时我有一个神奇的同桌,他只有一只耳朵。虽然那时候流行“五讲四美”,为了争当三好生,大部分同学不会当面说他什么,但个别调皮捣蛋、对三好奖状感到无望的男生还是会用《黑猫警长》里的“一只耳”来称呼他。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跳到人家身上吐口水,把鼻涕抹在别人的头发上,看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我不太喜欢和他同桌,因为他身上总是有一股臭哄哄的味道,我怀疑他从来不洗头、不洗脸,更别提脖子了,他的脖子竟然是纯
期刊
一生都在反复的噩梦  我经常反复做同样一个梦,这个梦里有一个老式菜橱,土红色的漆面,橱子左边是一个一米多高的带门储藏层,右边是三个小抽屉和一个四十公分的放碗筷的单开橱。那个左边的橱门里面总是有东西在撞门,啪啪啪!橱子内部,亮亮的眼珠,剧烈的咳嗽,在漆黑一片中,你只能靠仔细听才能分辨出那里关着个小孩。  那个孩子就是我。  五岁那年的冬天,我受凉了,妈妈拿一包药煮给我喝,把碗端到我跟前的时候,爸爸在
期刊
儿子的爸爸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做错了事情,免不了被父母打骂。农村里的父母,也十有八九都打骂孩子,他们都不觉得打骂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  儿子的爸爸把这种童年的影响又带进了城市。儿子小时候,在床底下点火的时候,放学以后与同学去网吧玩游戏的时候,爸爸都会抓住他的胳膊,用巴掌打他的屁股。  但是每一次儿子都不服气,只是他还没有反击大人的习惯,跟爸爸相比,他也不是对手。有一
期刊
上一代人总喜欢对孩子说:“我们那时候怎样怎样”潜台词就是,你看我比你强吧?再没有比这样的爸妈更让孩子反感的了。  自学能力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不是来自于苦难,而是内心的纠结。比如我们很多人对教育体制心怀不满,甚至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学校想少留作业的时候,我们又担心孩子会因此在竞争中失利,失去更好的教育资源。  郑渊洁却说: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别人教你,一种是自学。  儿子郑亚旗办
期刊
读者来信:  成实宗老师您好,我今年十七岁,但是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只有十三岁,但是就要嫁给我爸爸了。梦里我好像是第二天要结婚,所以暂时见不到爸爸,只是在为婚礼做准备,我站在镜子前试结婚礼服,看到自己穿着一条红格子的裙子,而不是婚纱,我觉得自己很漂亮,心里非常幸福,非常甜蜜。但是没高兴多久,我忽然从镜子里看到三条裙子的裙摆,好像自己身后的墙上高高地挂着三个女人的尸体,我心里一惊,赶紧回头,发现
期刊
我很吃惊地问孩子怎么能鼓起勇气认错和道歉时,孩子说,每次看到爸妈吵架后,就会听到爸爸说:“最man的人就要抢先道歉,男子汉就要敢做敢当。”  晚上回到家,看见凯安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发呆,满脸的怒气。问他怎么了,他没好气地说:“我今天吃狗屎了!”我以为他在学校学了脏话,在形容什么让他恶心的事,就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这么难听?”没想到,这一问,凯安开始哗啦哗啦地流眼泪。他委屈地高声大喊:“我
期刊
17岁女孩陈菲,自从升到高二后,只要考试就生病,不是发烧就是拉肚子,以至于高二全年有很多考试都没参加。眼看着下半年就要升入高三,陈菲爸妈心急如焚。    主持人大赛失败,学习状态开始转变  陈菲带着微笑进了演播室,看上去是个挺有主见的孩子。母女俩平行而坐,没有任何语言或者肢体的交流,很明显,她们之间有些隔阂。  谈话中,咨询师张久祥了解到,陈菲在高二上学期时参加过主持人大赛,初赛就落选了,从那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