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是通过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的互助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让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较好的强化,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因为其新颖的教学形式,目前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与此同时,教师发现在大班额情况下,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凑在一起,几分钟热闹的喧哗后就结束了,合作缺乏有效性,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大班额时,教师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大班额;问题;策略
《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算是一种较早的古人提倡的合作学习吧。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新课改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倡导。很多一线教师也在积极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的氛围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大班额情况下,很多学校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合作学习效果也完全不尽如人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不强
很多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下达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围坐在一起,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感觉好像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一片,但实际上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什么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有时候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赶进度,不会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和更正,每个学生更没有发言的机会,只是为走形式、走过场,做样子给人看。
2.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发出“下面进行小组讨论”的指令后,大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缺乏对学生交流活动的有效指导。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更没有参与其中,而将自己作为一个讨论学习的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交流形式。
3.合作过于频繁,结果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很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公开课必备的万能钥匙,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为了顺应潮流,动不动就叫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放弃了传统教学的便利和使用价值。这样做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使课堂变成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展示课、作秀课,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本来面目。特别是在大班额情况下,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合作任务后,好学生在讨论中基本占据了一种表演者的角色,发言的总是那些学优生,部分学困生几乎处于一种无所事事、无话可说的状态,他们只能成为被动的听众。他们根本得不到独立思考和发表观点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观点在小组内根本没人会采纳。
二、应对策略
1.科学分组,明确任务和责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觉得在大班额教学中宜采用兼顾学困生和学优生相结合的分组方法。大班额学生人数多,学生之间差异大,如果我们采取学困生和学优生搭配分组,就会避免出现某一组很优秀但另一组却很差的情况。我认为可以从班上选出几位学优生当小组长,然后把剩下的学生按成绩依次搭配分组。每一组的学生既有学困生也有学优生,各组之间水平差不多,这样就消除了竞争中的不公平因素。课堂讨论中,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各种活动。每个小组要不同程度地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主持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发言员、纪律员、材料保管员等职务要分工明确,轮流担任。这样既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又增强了责任意识,不仅使小组成员形成了角色的互相依赖,同时,也使每位学生感觉到到自己在小组内的不可或缺性、重要性,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不能出现组内个别成员无所事事,搭便车,共享别人的成果。教师帮助学困生通过口头、写作或其他方式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学困生也逐步建立起个体责任意识来。
2.加强指导,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
(1)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神情专注地听,不能随意插话,不可打断别的同学的发言,要把话听完整。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发言人的看法和感受。(2)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向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可以通过手势、表情等手段来弥补口语表达的不足。(3)要指导学生学会赞赏和帮助别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人,在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要善用激励的语言给予鼓励,让回答问题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3.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安排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出现争议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精心筛选出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和学生共同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另外,还要留出时间由教师来讲解,以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合作次数不宜过多,合作时间不宜过长,以杜绝在大班额情况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效的现象发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将合作学习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巧妙的使用,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那么相信每位教师的课堂将会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榆中县师范学校)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大班额;问题;策略
《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算是一种较早的古人提倡的合作学习吧。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新课改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倡导。很多一线教师也在积极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的氛围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大班额情况下,很多学校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合作学习效果也完全不尽如人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不强
很多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下达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围坐在一起,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感觉好像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一片,但实际上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什么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有时候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赶进度,不会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和更正,每个学生更没有发言的机会,只是为走形式、走过场,做样子给人看。
2.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发出“下面进行小组讨论”的指令后,大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缺乏对学生交流活动的有效指导。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更没有参与其中,而将自己作为一个讨论学习的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交流形式。
3.合作过于频繁,结果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很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公开课必备的万能钥匙,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为了顺应潮流,动不动就叫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放弃了传统教学的便利和使用价值。这样做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使课堂变成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展示课、作秀课,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本来面目。特别是在大班额情况下,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合作任务后,好学生在讨论中基本占据了一种表演者的角色,发言的总是那些学优生,部分学困生几乎处于一种无所事事、无话可说的状态,他们只能成为被动的听众。他们根本得不到独立思考和发表观点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观点在小组内根本没人会采纳。
二、应对策略
1.科学分组,明确任务和责任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觉得在大班额教学中宜采用兼顾学困生和学优生相结合的分组方法。大班额学生人数多,学生之间差异大,如果我们采取学困生和学优生搭配分组,就会避免出现某一组很优秀但另一组却很差的情况。我认为可以从班上选出几位学优生当小组长,然后把剩下的学生按成绩依次搭配分组。每一组的学生既有学困生也有学优生,各组之间水平差不多,这样就消除了竞争中的不公平因素。课堂讨论中,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各种活动。每个小组要不同程度地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主持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发言员、纪律员、材料保管员等职务要分工明确,轮流担任。这样既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又增强了责任意识,不仅使小组成员形成了角色的互相依赖,同时,也使每位学生感觉到到自己在小组内的不可或缺性、重要性,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不能出现组内个别成员无所事事,搭便车,共享别人的成果。教师帮助学困生通过口头、写作或其他方式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学困生也逐步建立起个体责任意识来。
2.加强指导,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
(1)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神情专注地听,不能随意插话,不可打断别的同学的发言,要把话听完整。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发言人的看法和感受。(2)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向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可以通过手势、表情等手段来弥补口语表达的不足。(3)要指导学生学会赞赏和帮助别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人,在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要善用激励的语言给予鼓励,让回答问题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3.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安排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出现争议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精心筛选出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和学生共同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另外,还要留出时间由教师来讲解,以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合作次数不宜过多,合作时间不宜过长,以杜绝在大班额情况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效的现象发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将合作学习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巧妙的使用,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那么相信每位教师的课堂将会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榆中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