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告诉你的是不为人知的台湾。游人们不可能像这样,离开城市和大路,深入那些偏僻的角落。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真正的美景和台湾本土的文化,隐藏在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方。
台湾海峡的落日
离开台北以后,沿着台61号公路,从北部驱车向南,一路经过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这些散落在西海岸上的县市,我们去了台南。一天下午,工作完成之后,朋友开车,在只能通过一辆大巴的狭窄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拐进一条土路,从车窗里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林,不远处荒草丛生,一些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木电线杆,倾倒在密密麻麻的灌木丛中。下车后步行了几分钟,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台湾海峡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大片树林沿着弯曲的海岸,环抱着沙滩。太阳正渐渐坠人海峡西边的海水,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海上,除了我们,整个沙滩上只有三个年轻人在拍照片。上涨的潮水沿着沙滩缓缓爬向岸边,渐渐爬到了我们脚下。
很难形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蓝天碧海、白云沙滩——这里的沙滩也许是台湾西海岸沙子最好、最细的沙滩之一,以及高大的乔木和满地树干带给我们的情绪上的刺激。很长时间里,我们说不出话来。四下里只有海浪由远而近扑上沙滩时,海水与沙和树木碰撞时发出的低沉声音。
也很难形容那时刻台湾海峡上空的色彩,因为夕阳的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些变化点染在云彩和海浪上,每一层浪花都有不同的色彩。最高的浪头上白沫飞溅,在飞离海水的一刹那,光线把飞溅的泡沫照成透明,随即飘散在空中。涨潮时,深绿色的海水被月球吸引而涌^天空,突然从空中又跌下来,伸展开,绿色转眼间消失了。海水被地球无形的引力拖回大海,还有一些渗入沙子,白色的沙滩因为受潮颜色变深,如同咖啡渣。浪头退去的时候,沙子里各种各样的矿物质开始反射阳光,让海边的光影变得更加微妙。
这么美的沙滩在西海岸并不多见,很多地方都是我们在彰化一带看过的那种滩涂。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这里,也一定会由衷地同意我那位走南闯北的朋友,把这里看作是台湾最美的地方之一。
许多年前,沙滩比我们现在看到时还要宽阔得多,它从海岸林带向海峡延伸,一直延伸一两公里宽。但随着海平面上升,沙滩正在退缩。海浪淘空了那些高大的树木的根部,他们脆弱的根系不再能支撑树干,最后轰然倒在海滩上。树木的枝叶被海水腐蚀之后,只有粗大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倒伏在白色的沙子上。海水也许会带走一些树干,但它们更多被推挤到—起,拥塞在仍然耸立着的大树脚下。
起落的海浪据说有助于平复人类内心起伏不定的波澜。这片位于台湾岛最西端的沙滩始终是朋友的秘密花园。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来到这里,在落日的余晖中独自散步。我们体会着他的心情,看着太阳一点点滑入海水,海潮越涨越高,却没能像他那样感到释然,反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之情。这种兴奋的情绪终于推着我们脱掉上衣,一头扎进海水里面。
朋友警告我们不要离岸边太远,因为海峡的某些地方常常突然深切下去,暗潮会把游泳的人卷入深海。在温暖的海水的包围下,在台湾海峡起伏不定的潮流的摇晃下,西坠的落日把最后的余光涂抹在我们身上,一丝隐约的不安让这次游泳的印象变得无比深刻。
阿朗壹古道:日落太平洋
我们的行程在台南拐了九十度的大弯,折向中央山脉,在那里,我们看到被2009年的泥石流严重毁坏的村庄。这些村庄如今都在重建,但四处仍然能看到破碎的山体和被大块砾石掩埋的河床。司机在山上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行程,车道非常窄,修建在险峻的山路上,需要不断鸣笛,提醒对面开来的车辆注意避让。翻过大武山脉后,又是似乎无穷无尽的下坡路,一样狭窄而且曲折,每次开过s形的急弯,司机总是板着脸,不断睬刹车。有时候,他的严肃不禁让乘客也紧张起来。
这番辛苦是有回报的。在另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车子抵达东部海岸一个小村子,我们把司机留在车上休息,其他^弃车步行,穿过小村落,沿着海边的山路缓步向前。山路下就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波浪日复一日地冲击着台湾东部的山体,把这里的地形变得十分陡峭。翻过一座小山后,山路延伸到了海边,一片砾石海滩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片砾石滩是14公里长的阿郎壹古道的起点。这条修建于18世纪的古道,是台湾现存最早的南北通道的一段。它隐藏在深山和大海之间,不为人知。如果你打算去台湾,如果你时间充足,如果你没有去过那里,我建议,你一定要去阿郎壹古道看看。找一个好的向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带你沿着古道走一走。走这条路并不容易,有些路段,只好用攀爬来形容。一个成熟的向导带几名精力充沛的游客走完14公里全程,需要8到9个小时时间——根据这个时间,你可以想象古道的险峻程度。
不管怎么样,走过这条路的人,绝不会感到后悔。你会看到,太平洋的波浪在你脚下拍打着石头海岸,激起巨大的浪花,也会看到风和水的合力,给坚硬的岩石留下了圆润的外形。数不清的椭圆形砾石铺满了那些比较平缓的海岸。我随手拾起一颗,看到灰色砂质岩石圆溜溜、平滑的表面上,一道又一道浅白色的条纹组成了密密麻麻的同心圆,把海水冲刷的过程,记录在了石头上。
砾石海滩是一种地质和矿物语言,讲述了地球千万年来变迁的故事,可惜,这种包含着沧海桑田信息的语言,不是外行能破译的。我只能从中理解砑石海滩所揭示的山和海的关联,以及这种地球上最古老的关联中显露出的美感。
不幸的是,阿郎壹古道这一世界级的壮美景观,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多年以来,台湾都在致力于构筑一条环岛公路。这条公路如今已经修通了99%,只等最后一段落成,就将宣告功德圆满。这段未能克成的缺口就在阿郎壹古道上。
按照规划,阿郎壹古道下将开挖一条3公里长的隧道,将古道两端连接起来。工程对古道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有关古道去留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在2011年变得越来越激烈。砾石海滩的形成历经了千万年的时间,古道也有200多年的历史,却要毁于一条干篇一律、毫无美感的高速公路。对游客来说,这着实是件令人伤心的事——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好像是在催促我们不要犹豫,尽早踏上旅程。用Lonely Phnet的创始人Tony Wheeler的话说:All you’ve got todo is deride to go——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名,但旅行和出名一样,都应该趁早。
到了东海岸,环岛游的路线将由此上行,沿东海岸北上,经过台东、花莲等地回到台北。但根据行程,这里是我们一行的最东端。我们从砾石海滩回到车上,折返向南,开往恒春半岛上的垦丁风落沙住宿。
一年一度的垦丁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了台湾的文化盛事,影响力正从亚洲扩散至欧美。每年春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世界各地涌入这个叵春半岛上的小镇,在沙滩上整夜狂欢。音乐、啤酒、沙滩、太平洋 的风,当然还有性——2011年的垦丁音乐节结束后,人们从沙滩上打扫出各色各样的垃圾,其中有很多安全套——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人呢?
每年涌入垦丁的游客达500多万人次,但我们只在垦丁停留了一夜。几乎所有大众旅游的景点,都不在我们此行的计划之内。尽管我们的朋友周光复在垦丁街上经营着—家冲浪店,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他的冲浪店,而是他位于恒春半岛北部森林里的家乡。
光复是阿美族的原住民,老家社顶部落位于恒春半岛的山腰上。车子经过垦丁大街,开始上山,几十分钟后停在社顶,一位开着白色本田CRV的老伯前来自我介绍,说他是社顶部落的导游——一开始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因为我还没见过这么老的导游。后来我才知道,社顶部落的导游平均年龄有60岁。这位老伯并不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社顶部落坐落在垦丁国家森林公园里——这是台湾地区最早划定的国家公园,成立于1977年。这里也经历过游客如织的年代。20年前,光复放学之后,就在森林公园的门口卖拖鞋——20块钱一双。那是这个精明的生意人起步的地方。在垦丁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后,社顶的森林又恢复了平静。游客稀少,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城市里去工作,以至于导游也只能由老人来充任。
老人们的解说风格和所有我曾经接触过的导游都不一样。他们熟悉森林里的—草一木。大多数老人都是在森林长大的,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部落。森林里的每一个变化,哪些草木可以用来制作香料,哪一块山坡曾经是稻田,哪里有过人家,哪一棵树下有珍稀螃蟹的洞穴,都像刻刀刻过一样,记在他们脑子里。
恒春的森林里有猕猴生活的洞穴,位于几十米高笔陡的峭壁上,峭壁上光溜溜的,只生长着几棵不大的灌木。清晨时分,猕猴离开洞穴,晚上才从峭壁顶端回到洞穴里过夜。石壁前有一圈榕树围成了一块林间空地,正午时分,阳光穿过榕树气根和长长的木藤枝叶构筑的天然防护网,照射在阴暗的地面上。那里可以看到新鲜的猕猴粪便。
恒春的森林里物种丰富,不怕人的蜥蜴呆呆地趴在树干上,看着人来人往。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抓住蜥蜴,把它放在自己肩膀上——老伯们小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它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和明亮的黄色脊纹,如果感到紧张,这条尾巴就会竖起来,越竖越高,最后它突然启动,一转眼就逃之天天了。这里还有台湾最大的一片毛柿林。成熟的毛柿表面是红色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毛——也许这就是“毛柿”这个名称的来由。毛柿成熟后掉落到地上,时间长了,发酵的果实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酒气。
社顶部落的游人很少,但旅行路线非常有特色。夏天的晚上,老人们会带着孩子躺在草地上观星。在南方的山和海之上,繁星点点。我想,恒春半岛应该是北半球最好的观星地之一。白天,风从山上往海面吹,到了晚上,风向掉转过来,海上的风开始往山上吹。躺在长草之间,看斗转星移,天地也沉寂。慢慢地,你会觉得,时间不再飞驰,似乎连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日落恒春
社顶昕在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被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和太平洋所包围。在造就台湾的板块运动中,恒春是这块从海洋中隆起的岛屿的最南部。这里的海岸不再是滩涂和砾石,而是一系列缓降的土坡。这些土坡渐渐过渡到白色的沙滩,曲折悠长的海岸线上,海水不紧不慢地在沙滩边起伏着。
恒春半岛上不仅有森林,还有草原——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草原,但当地人就是这么称呼那些草场的。台湾畜牧业研究所在社顶的半山上圈出一大块地,繁育梅花鹿,并在草原上做野放试验。圈养的梅花鹿胆子很小,我们经过的时候,它们挤挤挨挨地靠着铁丝网,紧张地待在—大片灌木丛的阴影里。
在社顶的游客中心,我买了一张明信片作为此行的纪念。明信片上印着一只梅花鹿。那是一只羞涩的母鹿,头上没有角,两只耳朵棚警地竖着,似乎听到了什么声响——它抬着头,肌肉紧绷,随时准备逃跑。这样机警胆怯的动物,一旦放到野外,是很难看到的。
当我们走过社顶的鹿舍,抬头向南方的海洋望去,视线越过畜牧研究所的瞭望塔,就会看见山势渐渐变得平缓,一大块斜坡深入分隔台湾和菲律宾的巴士海峡。后来到了那里,才发现这里绿草如茵,草原上野花怒放,一丛丛、—片片淡蓝色的小花,映衬着头顶的蓝天、远处的山峰和脚下的大海。一条土路穿过草原,路边长着茂密的树篱。迤逦远去的电线杆和几捆打成圆柱形的干草堆,让人想起欧洲丘陵地带的草场来。
草场的主人林宝昌看上去有50岁了,却长着一张黝黑的娃娃脸。他带我们不紧不慢地穿过草原,向西边走去。我们来到草原的时间,比在台湾海峡和阿郎壹古道上观看落日的时间都要早,我们冶着土路走了许久,从海峡方向照射来的强烈的阳光,才慢慢开始柔和起来。
我静静地站在山坡上,欣赏台湾之行的最后一次落日。零散分布在草原上的树木,走在前面的同伴和在土路上飙车的少年,都笼罩在金黄色的光线里。在19世纪之前,欧洲画家对这种金黄色的光线的使用是很吝啬的。他们仅仅在描绘建在山顶上的城堡的轮廓、古代城市的废墟和归航的渔船时,才肯用这种金黄色的色调,让画面主体的某个侧面受光。金黄色是神圣的颜色。金黄色的光圈是圣母子、天使或圣徒才有的标志——但在八月的傍晚,整个恒春半岛都沐浴在这种金黄色的光线之中。慢慢地,太阳落入了西边的山海之间,夕照由黄转红,又把—切都笼罩在玫瑰色的光线之中。
最后一线阳光就要消失在群山背后时,我站在草原边缘的一块高地上,感到心跳得很厉害:离我大概离300米远的山坡上,一只梅花鹿风一样地跑出一丛灌木,在开阔地上一闪而过,顷刻间没人了另一丛灌木。紧接着它,第二只、第三只和第四只梅花鹿又掠过了斜阳和树影。林宝昌站在我的身边,我们目睹这难得一见的时刻,不禁相视一笑。我们决定,不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
台湾海峡的落日
离开台北以后,沿着台61号公路,从北部驱车向南,一路经过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这些散落在西海岸上的县市,我们去了台南。一天下午,工作完成之后,朋友开车,在只能通过一辆大巴的狭窄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拐进一条土路,从车窗里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林,不远处荒草丛生,一些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木电线杆,倾倒在密密麻麻的灌木丛中。下车后步行了几分钟,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台湾海峡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大片树林沿着弯曲的海岸,环抱着沙滩。太阳正渐渐坠人海峡西边的海水,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海上,除了我们,整个沙滩上只有三个年轻人在拍照片。上涨的潮水沿着沙滩缓缓爬向岸边,渐渐爬到了我们脚下。
很难形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蓝天碧海、白云沙滩——这里的沙滩也许是台湾西海岸沙子最好、最细的沙滩之一,以及高大的乔木和满地树干带给我们的情绪上的刺激。很长时间里,我们说不出话来。四下里只有海浪由远而近扑上沙滩时,海水与沙和树木碰撞时发出的低沉声音。
也很难形容那时刻台湾海峡上空的色彩,因为夕阳的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些变化点染在云彩和海浪上,每一层浪花都有不同的色彩。最高的浪头上白沫飞溅,在飞离海水的一刹那,光线把飞溅的泡沫照成透明,随即飘散在空中。涨潮时,深绿色的海水被月球吸引而涌^天空,突然从空中又跌下来,伸展开,绿色转眼间消失了。海水被地球无形的引力拖回大海,还有一些渗入沙子,白色的沙滩因为受潮颜色变深,如同咖啡渣。浪头退去的时候,沙子里各种各样的矿物质开始反射阳光,让海边的光影变得更加微妙。
这么美的沙滩在西海岸并不多见,很多地方都是我们在彰化一带看过的那种滩涂。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这里,也一定会由衷地同意我那位走南闯北的朋友,把这里看作是台湾最美的地方之一。
许多年前,沙滩比我们现在看到时还要宽阔得多,它从海岸林带向海峡延伸,一直延伸一两公里宽。但随着海平面上升,沙滩正在退缩。海浪淘空了那些高大的树木的根部,他们脆弱的根系不再能支撑树干,最后轰然倒在海滩上。树木的枝叶被海水腐蚀之后,只有粗大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倒伏在白色的沙子上。海水也许会带走一些树干,但它们更多被推挤到—起,拥塞在仍然耸立着的大树脚下。
起落的海浪据说有助于平复人类内心起伏不定的波澜。这片位于台湾岛最西端的沙滩始终是朋友的秘密花园。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来到这里,在落日的余晖中独自散步。我们体会着他的心情,看着太阳一点点滑入海水,海潮越涨越高,却没能像他那样感到释然,反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之情。这种兴奋的情绪终于推着我们脱掉上衣,一头扎进海水里面。
朋友警告我们不要离岸边太远,因为海峡的某些地方常常突然深切下去,暗潮会把游泳的人卷入深海。在温暖的海水的包围下,在台湾海峡起伏不定的潮流的摇晃下,西坠的落日把最后的余光涂抹在我们身上,一丝隐约的不安让这次游泳的印象变得无比深刻。
阿朗壹古道:日落太平洋
我们的行程在台南拐了九十度的大弯,折向中央山脉,在那里,我们看到被2009年的泥石流严重毁坏的村庄。这些村庄如今都在重建,但四处仍然能看到破碎的山体和被大块砾石掩埋的河床。司机在山上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行程,车道非常窄,修建在险峻的山路上,需要不断鸣笛,提醒对面开来的车辆注意避让。翻过大武山脉后,又是似乎无穷无尽的下坡路,一样狭窄而且曲折,每次开过s形的急弯,司机总是板着脸,不断睬刹车。有时候,他的严肃不禁让乘客也紧张起来。
这番辛苦是有回报的。在另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车子抵达东部海岸一个小村子,我们把司机留在车上休息,其他^弃车步行,穿过小村落,沿着海边的山路缓步向前。山路下就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波浪日复一日地冲击着台湾东部的山体,把这里的地形变得十分陡峭。翻过一座小山后,山路延伸到了海边,一片砾石海滩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片砾石滩是14公里长的阿郎壹古道的起点。这条修建于18世纪的古道,是台湾现存最早的南北通道的一段。它隐藏在深山和大海之间,不为人知。如果你打算去台湾,如果你时间充足,如果你没有去过那里,我建议,你一定要去阿郎壹古道看看。找一个好的向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带你沿着古道走一走。走这条路并不容易,有些路段,只好用攀爬来形容。一个成熟的向导带几名精力充沛的游客走完14公里全程,需要8到9个小时时间——根据这个时间,你可以想象古道的险峻程度。
不管怎么样,走过这条路的人,绝不会感到后悔。你会看到,太平洋的波浪在你脚下拍打着石头海岸,激起巨大的浪花,也会看到风和水的合力,给坚硬的岩石留下了圆润的外形。数不清的椭圆形砾石铺满了那些比较平缓的海岸。我随手拾起一颗,看到灰色砂质岩石圆溜溜、平滑的表面上,一道又一道浅白色的条纹组成了密密麻麻的同心圆,把海水冲刷的过程,记录在了石头上。
砾石海滩是一种地质和矿物语言,讲述了地球千万年来变迁的故事,可惜,这种包含着沧海桑田信息的语言,不是外行能破译的。我只能从中理解砑石海滩所揭示的山和海的关联,以及这种地球上最古老的关联中显露出的美感。
不幸的是,阿郎壹古道这一世界级的壮美景观,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多年以来,台湾都在致力于构筑一条环岛公路。这条公路如今已经修通了99%,只等最后一段落成,就将宣告功德圆满。这段未能克成的缺口就在阿郎壹古道上。
按照规划,阿郎壹古道下将开挖一条3公里长的隧道,将古道两端连接起来。工程对古道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有关古道去留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在2011年变得越来越激烈。砾石海滩的形成历经了千万年的时间,古道也有200多年的历史,却要毁于一条干篇一律、毫无美感的高速公路。对游客来说,这着实是件令人伤心的事——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好像是在催促我们不要犹豫,尽早踏上旅程。用Lonely Phnet的创始人Tony Wheeler的话说:All you’ve got todo is deride to go——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名,但旅行和出名一样,都应该趁早。
到了东海岸,环岛游的路线将由此上行,沿东海岸北上,经过台东、花莲等地回到台北。但根据行程,这里是我们一行的最东端。我们从砾石海滩回到车上,折返向南,开往恒春半岛上的垦丁风落沙住宿。
一年一度的垦丁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了台湾的文化盛事,影响力正从亚洲扩散至欧美。每年春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世界各地涌入这个叵春半岛上的小镇,在沙滩上整夜狂欢。音乐、啤酒、沙滩、太平洋 的风,当然还有性——2011年的垦丁音乐节结束后,人们从沙滩上打扫出各色各样的垃圾,其中有很多安全套——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人呢?
每年涌入垦丁的游客达500多万人次,但我们只在垦丁停留了一夜。几乎所有大众旅游的景点,都不在我们此行的计划之内。尽管我们的朋友周光复在垦丁街上经营着—家冲浪店,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他的冲浪店,而是他位于恒春半岛北部森林里的家乡。
光复是阿美族的原住民,老家社顶部落位于恒春半岛的山腰上。车子经过垦丁大街,开始上山,几十分钟后停在社顶,一位开着白色本田CRV的老伯前来自我介绍,说他是社顶部落的导游——一开始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因为我还没见过这么老的导游。后来我才知道,社顶部落的导游平均年龄有60岁。这位老伯并不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社顶部落坐落在垦丁国家森林公园里——这是台湾地区最早划定的国家公园,成立于1977年。这里也经历过游客如织的年代。20年前,光复放学之后,就在森林公园的门口卖拖鞋——20块钱一双。那是这个精明的生意人起步的地方。在垦丁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后,社顶的森林又恢复了平静。游客稀少,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城市里去工作,以至于导游也只能由老人来充任。
老人们的解说风格和所有我曾经接触过的导游都不一样。他们熟悉森林里的—草一木。大多数老人都是在森林长大的,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部落。森林里的每一个变化,哪些草木可以用来制作香料,哪一块山坡曾经是稻田,哪里有过人家,哪一棵树下有珍稀螃蟹的洞穴,都像刻刀刻过一样,记在他们脑子里。
恒春的森林里有猕猴生活的洞穴,位于几十米高笔陡的峭壁上,峭壁上光溜溜的,只生长着几棵不大的灌木。清晨时分,猕猴离开洞穴,晚上才从峭壁顶端回到洞穴里过夜。石壁前有一圈榕树围成了一块林间空地,正午时分,阳光穿过榕树气根和长长的木藤枝叶构筑的天然防护网,照射在阴暗的地面上。那里可以看到新鲜的猕猴粪便。
恒春的森林里物种丰富,不怕人的蜥蜴呆呆地趴在树干上,看着人来人往。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抓住蜥蜴,把它放在自己肩膀上——老伯们小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它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和明亮的黄色脊纹,如果感到紧张,这条尾巴就会竖起来,越竖越高,最后它突然启动,一转眼就逃之天天了。这里还有台湾最大的一片毛柿林。成熟的毛柿表面是红色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毛——也许这就是“毛柿”这个名称的来由。毛柿成熟后掉落到地上,时间长了,发酵的果实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酒气。
社顶部落的游人很少,但旅行路线非常有特色。夏天的晚上,老人们会带着孩子躺在草地上观星。在南方的山和海之上,繁星点点。我想,恒春半岛应该是北半球最好的观星地之一。白天,风从山上往海面吹,到了晚上,风向掉转过来,海上的风开始往山上吹。躺在长草之间,看斗转星移,天地也沉寂。慢慢地,你会觉得,时间不再飞驰,似乎连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日落恒春
社顶昕在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被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和太平洋所包围。在造就台湾的板块运动中,恒春是这块从海洋中隆起的岛屿的最南部。这里的海岸不再是滩涂和砾石,而是一系列缓降的土坡。这些土坡渐渐过渡到白色的沙滩,曲折悠长的海岸线上,海水不紧不慢地在沙滩边起伏着。
恒春半岛上不仅有森林,还有草原——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种草原,但当地人就是这么称呼那些草场的。台湾畜牧业研究所在社顶的半山上圈出一大块地,繁育梅花鹿,并在草原上做野放试验。圈养的梅花鹿胆子很小,我们经过的时候,它们挤挤挨挨地靠着铁丝网,紧张地待在—大片灌木丛的阴影里。
在社顶的游客中心,我买了一张明信片作为此行的纪念。明信片上印着一只梅花鹿。那是一只羞涩的母鹿,头上没有角,两只耳朵棚警地竖着,似乎听到了什么声响——它抬着头,肌肉紧绷,随时准备逃跑。这样机警胆怯的动物,一旦放到野外,是很难看到的。
当我们走过社顶的鹿舍,抬头向南方的海洋望去,视线越过畜牧研究所的瞭望塔,就会看见山势渐渐变得平缓,一大块斜坡深入分隔台湾和菲律宾的巴士海峡。后来到了那里,才发现这里绿草如茵,草原上野花怒放,一丛丛、—片片淡蓝色的小花,映衬着头顶的蓝天、远处的山峰和脚下的大海。一条土路穿过草原,路边长着茂密的树篱。迤逦远去的电线杆和几捆打成圆柱形的干草堆,让人想起欧洲丘陵地带的草场来。
草场的主人林宝昌看上去有50岁了,却长着一张黝黑的娃娃脸。他带我们不紧不慢地穿过草原,向西边走去。我们来到草原的时间,比在台湾海峡和阿郎壹古道上观看落日的时间都要早,我们冶着土路走了许久,从海峡方向照射来的强烈的阳光,才慢慢开始柔和起来。
我静静地站在山坡上,欣赏台湾之行的最后一次落日。零散分布在草原上的树木,走在前面的同伴和在土路上飙车的少年,都笼罩在金黄色的光线里。在19世纪之前,欧洲画家对这种金黄色的光线的使用是很吝啬的。他们仅仅在描绘建在山顶上的城堡的轮廓、古代城市的废墟和归航的渔船时,才肯用这种金黄色的色调,让画面主体的某个侧面受光。金黄色是神圣的颜色。金黄色的光圈是圣母子、天使或圣徒才有的标志——但在八月的傍晚,整个恒春半岛都沐浴在这种金黄色的光线之中。慢慢地,太阳落入了西边的山海之间,夕照由黄转红,又把—切都笼罩在玫瑰色的光线之中。
最后一线阳光就要消失在群山背后时,我站在草原边缘的一块高地上,感到心跳得很厉害:离我大概离300米远的山坡上,一只梅花鹿风一样地跑出一丛灌木,在开阔地上一闪而过,顷刻间没人了另一丛灌木。紧接着它,第二只、第三只和第四只梅花鹿又掠过了斜阳和树影。林宝昌站在我的身边,我们目睹这难得一见的时刻,不禁相视一笑。我们决定,不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