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在刚接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我常常能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可很多学生回答起来却疙疙瘩瘩,语无伦次。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怎么也说不出重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想还是得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说话)下功夫。
一、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二、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方法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认一认,识字,练习,课文五个部分。下面我就这几部分着重谈一谈。
(一)"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他们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目前苏教版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請教了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拼音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 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tī--梯 楼梯我每天回家都要爬楼梯;tí--提 提醒 妈妈常常提醒我做作业要认真,细心;tǐ--体 体育 我最喜爱上体育课;tì--剃 剃头 星期天早上我陪爷爷去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又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二)"认一认、识字"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去除拼音后),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很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会怎么样呢?
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认一认4"时,我把五位的学生请到讲台上安位置站好,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谁站在谁的左边?谁站在谁的右边?谁站在谁的前面?谁站在谁的后面?学生的说话欲被激起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然后我又让几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站起来一边比画一边练习说话:某某坐在我的左边,某某坐在我的右边。最后小结:大家刚才说"左边"的"左"、"右边"的"右","前面"的"前","后面"的"后"。然后出示"前、后、左、右"进行学习。我发现在活动中利用学生表达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汉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三)"练习"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学笫一册语文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看书上四幅图,引导学生动脑筋说图意,让同学之间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你应该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学生们知道交通常识,同时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然后请学生做一下评价,谁讲的最好,最生动,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交际。
这些形式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
(四)、"课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观察插图时,先让学生,按一定顺序,一项内容,一项内容说出来,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我先让学生按图的顺序逐一观察,大体说出图意,再让学生连起来,然后图文结合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插图的,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说好,应该怎样说。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逐渐把话说得具体起来。如教《我叫"神舟号"》,在学生口述图意后,再让他们认真读课文,弄清"神舟号是怎么认识嫦娥姐姐的?神州号去太空干什么的?嫦娥姐姐为什么想回家?"等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话。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延续课文内容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注意安排这一练习。如学了《大海睡了》一文后,让学生延续课文说一段话。我先创设情境:"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那醒来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合理安排情节,让学生接着说下去。通过学生自己练,同桌互练后,再指名说。有个学生说:"大海醒了,风儿追逐着浪花,浪花尽情地奔跑,它们闹着,笑着......"学生真是说得太好了。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说话的内容就有了条理性、具体性、逻辑性。
总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乐于开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不断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为学生创建说话的机会,搭建交际的平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二、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方法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认一认,识字,练习,课文五个部分。下面我就这几部分着重谈一谈。
(一)"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他们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目前苏教版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請教了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拼音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 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tī--梯 楼梯我每天回家都要爬楼梯;tí--提 提醒 妈妈常常提醒我做作业要认真,细心;tǐ--体 体育 我最喜爱上体育课;tì--剃 剃头 星期天早上我陪爷爷去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又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二)"认一认、识字"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去除拼音后),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很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会怎么样呢?
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认一认4"时,我把五位的学生请到讲台上安位置站好,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谁站在谁的左边?谁站在谁的右边?谁站在谁的前面?谁站在谁的后面?学生的说话欲被激起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然后我又让几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站起来一边比画一边练习说话:某某坐在我的左边,某某坐在我的右边。最后小结:大家刚才说"左边"的"左"、"右边"的"右","前面"的"前","后面"的"后"。然后出示"前、后、左、右"进行学习。我发现在活动中利用学生表达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汉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三)"练习"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学笫一册语文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看书上四幅图,引导学生动脑筋说图意,让同学之间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你应该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学生们知道交通常识,同时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然后请学生做一下评价,谁讲的最好,最生动,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交际。
这些形式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
(四)、"课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观察插图时,先让学生,按一定顺序,一项内容,一项内容说出来,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我先让学生按图的顺序逐一观察,大体说出图意,再让学生连起来,然后图文结合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插图的,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说好,应该怎样说。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逐渐把话说得具体起来。如教《我叫"神舟号"》,在学生口述图意后,再让他们认真读课文,弄清"神舟号是怎么认识嫦娥姐姐的?神州号去太空干什么的?嫦娥姐姐为什么想回家?"等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话。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延续课文内容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注意安排这一练习。如学了《大海睡了》一文后,让学生延续课文说一段话。我先创设情境:"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那醒来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合理安排情节,让学生接着说下去。通过学生自己练,同桌互练后,再指名说。有个学生说:"大海醒了,风儿追逐着浪花,浪花尽情地奔跑,它们闹着,笑着......"学生真是说得太好了。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说话的内容就有了条理性、具体性、逻辑性。
总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乐于开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不断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为学生创建说话的机会,搭建交际的平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