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8月1日现代教育报,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语文教育怎样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新生代教师语文教育论坛的一个重要问题,同年7月23日至25日人,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在北京济济一堂,以"珍视传统,反思今日,循故求新,激浊扬清"为主题,共同探求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语文代表人物韩军的报告《除旧布新,返本归真--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及李镇西、程红兵、李海林、肖川等,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考,震荡了整个教育界。其中代表人物韩军在报告中提出的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的理念,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韩军精辟概括传统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区别,五四前,千年语文教育的总路线是举三反一,五四后的现代语文教育却是举一反三。
举三反一,讲究沉淀、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效果多快好省。这一点在我国早期的家庭教育(私塾)中早已被采用,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领着学生死读书,多读书,背书,抄书。封建科举时代的考试,也全是靠学生多读书,反复读书而去应试。离开读何谈写。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千百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一直在不自觉地走举三返一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便是这个道理。多读便能为胜,大家也许还记得《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的那番话:"我这里有《王摩洁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庚、鲍等的人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教香菱学诗只是让香菱多读、善读读中领悟,而并没有大讲诗的知识,或如何写诗。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文章读多了,念熟了,会背了,肚子里就有底了,脑子里就出灵气了,下笔也就有神了,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云。黛玉的一番教导令香菱心悦诚服,充满自信,上了劲头,有时为了读诗写诗,诸事不顾,饭茶无心,坐卧不定,做梦也在诵诗。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心读书,精诚所至,终于出了灵气,所作之诗,备受黛玉及众人赞赏。然而黛玉的"千里之行"均始于读之下,且是多读、反复读,细心揣摩,自取涵养,读中体悟,黛玉只是做了个领路的人。不像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老老师独占课堂,不讲不放心,把一些本来充满丰富内容的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嚼的文味荡然无存。中国新生代语文教师程红兵说过:"语文是超越课本的,语文学的好的同学都是要超越课本的。我们的语文是干什么,无外乎应该是教孩子读书,会读书,喜欢读书。"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跳不出课本的小圈子,为什么对学生读几本课外书这样指责那样限制,这样不放心那样不相信。宋代朱熹《训学斋规》中强调"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可见读对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何不扩大阅读呢?韩军对诵读颇有自己的独到的体悟。他的名言是,"诵到极致就是说"。韩军强调,诵当然包括背诵。著名文学家巴金北背过《古文观止》200篇,中国文学大师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长篇巨著《子夜》。一个中学生如果从初中到高中,将大量的语文学习的时间用在熟读背诵上,若能熟诵古文100篇,现代文20余篇,古诗词300篇,高中毕业语文水平绝对不成问题。有人计算,语文课6年大约1000多节课,也就是1000多个45分钟,老师滔滔讲析的时间有多长,学生真正诵读的时间占多少呢?不可不反思一下。韩军算了一笔账,一手20字的《白日依山尽》在小学二年级竟深、细、透地讲了35分钟。拿出30分钟,让学生背诵类似的古诗词,学生又能背过多少呢?我想大家会算这笔账的。几年前,山东高密一中推广的大语文教学足以证明,语文教学应该放得开,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阅读面,还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大量地读书,广采博览,"贪多务得"。对佳文反复诵读,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好的诗文要注意抄诵积累。韩军说,诵抄看似最笨,然成效最大。文脉相贯,文气相通,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最笨之法乃最实在之法。
举一反三,讲究唯学课本,以少胜多,分析解剖,欲走捷径。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聆听,试图在举一上反三,求深、细、透,字斟句酌,微言大义,效果是少慢差费。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必展翅腾飞,除旧布新,返本归真,变"讲堂"为"学堂",摒弃"以讲代读"的教学之弊,走出教师既"导"又"演"的教学误区。三味书屋式的读书生活也需重新审视,取其精华,予以借鉴,以读为快,以读为胜。
语文教学到底怎么办,其实新大纲已作明确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这本是每个语文老师应遵循的,然而有些人偏偏离开大纲这个轨道,对课文细嚼慢咽,另辟蹊跷,误入歧途。
"开卷有益","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妙言警语,无不在呼唤着我们去读书。
宋代苏轼的"故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便是对读书感悟的描述;韩愈以自身说法教育学生"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不披于百家之编"。杜甫总结自身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对如何学习语文,如何读书已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们何不改弦易轍,回归传统,指导鼓励学生奋发读书呢?让学生以读为快,多读为胜,读中体悟,读中展示自我,读中培养鉴赏写作能力。
至于读书的方法,诸如浏览、细读、精读、跳读、诵读等等,在此不加以累述,笔者只是强调"语文教学之本落在’读’上"。且不可以以讲代读,而应广采博览,多多益善,量多而质必变。
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报》2005年8月1日版
举三反一,讲究沉淀、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效果多快好省。这一点在我国早期的家庭教育(私塾)中早已被采用,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领着学生死读书,多读书,背书,抄书。封建科举时代的考试,也全是靠学生多读书,反复读书而去应试。离开读何谈写。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千百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一直在不自觉地走举三返一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便是这个道理。多读便能为胜,大家也许还记得《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的那番话:"我这里有《王摩洁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庚、鲍等的人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教香菱学诗只是让香菱多读、善读读中领悟,而并没有大讲诗的知识,或如何写诗。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文章读多了,念熟了,会背了,肚子里就有底了,脑子里就出灵气了,下笔也就有神了,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云。黛玉的一番教导令香菱心悦诚服,充满自信,上了劲头,有时为了读诗写诗,诸事不顾,饭茶无心,坐卧不定,做梦也在诵诗。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心读书,精诚所至,终于出了灵气,所作之诗,备受黛玉及众人赞赏。然而黛玉的"千里之行"均始于读之下,且是多读、反复读,细心揣摩,自取涵养,读中体悟,黛玉只是做了个领路的人。不像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老老师独占课堂,不讲不放心,把一些本来充满丰富内容的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嚼的文味荡然无存。中国新生代语文教师程红兵说过:"语文是超越课本的,语文学的好的同学都是要超越课本的。我们的语文是干什么,无外乎应该是教孩子读书,会读书,喜欢读书。"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跳不出课本的小圈子,为什么对学生读几本课外书这样指责那样限制,这样不放心那样不相信。宋代朱熹《训学斋规》中强调"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可见读对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何不扩大阅读呢?韩军对诵读颇有自己的独到的体悟。他的名言是,"诵到极致就是说"。韩军强调,诵当然包括背诵。著名文学家巴金北背过《古文观止》200篇,中国文学大师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长篇巨著《子夜》。一个中学生如果从初中到高中,将大量的语文学习的时间用在熟读背诵上,若能熟诵古文100篇,现代文20余篇,古诗词300篇,高中毕业语文水平绝对不成问题。有人计算,语文课6年大约1000多节课,也就是1000多个45分钟,老师滔滔讲析的时间有多长,学生真正诵读的时间占多少呢?不可不反思一下。韩军算了一笔账,一手20字的《白日依山尽》在小学二年级竟深、细、透地讲了35分钟。拿出30分钟,让学生背诵类似的古诗词,学生又能背过多少呢?我想大家会算这笔账的。几年前,山东高密一中推广的大语文教学足以证明,语文教学应该放得开,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阅读面,还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大量地读书,广采博览,"贪多务得"。对佳文反复诵读,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好的诗文要注意抄诵积累。韩军说,诵抄看似最笨,然成效最大。文脉相贯,文气相通,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最笨之法乃最实在之法。
举一反三,讲究唯学课本,以少胜多,分析解剖,欲走捷径。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聆听,试图在举一上反三,求深、细、透,字斟句酌,微言大义,效果是少慢差费。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必展翅腾飞,除旧布新,返本归真,变"讲堂"为"学堂",摒弃"以讲代读"的教学之弊,走出教师既"导"又"演"的教学误区。三味书屋式的读书生活也需重新审视,取其精华,予以借鉴,以读为快,以读为胜。
语文教学到底怎么办,其实新大纲已作明确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这本是每个语文老师应遵循的,然而有些人偏偏离开大纲这个轨道,对课文细嚼慢咽,另辟蹊跷,误入歧途。
"开卷有益","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妙言警语,无不在呼唤着我们去读书。
宋代苏轼的"故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便是对读书感悟的描述;韩愈以自身说法教育学生"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不披于百家之编"。杜甫总结自身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对如何学习语文,如何读书已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们何不改弦易轍,回归传统,指导鼓励学生奋发读书呢?让学生以读为快,多读为胜,读中体悟,读中展示自我,读中培养鉴赏写作能力。
至于读书的方法,诸如浏览、细读、精读、跳读、诵读等等,在此不加以累述,笔者只是强调"语文教学之本落在’读’上"。且不可以以讲代读,而应广采博览,多多益善,量多而质必变。
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报》2005年8月1日版